第134章 新官上任三盆水,浇懵全场!-《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新官上任第一天,孙连城就一头扎进了人间炼狱。

  他屁股底下的椅子还没焐热,办公室的门就快被磨掉了漆,成了名副其实的旋转门。

  三部电话机跟商量好似的,上演着永不落幕的交响乐。

  办公桌上,半小时不到,文件就堆起了一尺多高。

  刺眼的标题晃得他眼晕——

  《关于大风厂工人安置后续维稳工作的紧急报告》!

  《关于近期多发性电信诈骗案件的督办函》!

  《关于xx区拆迁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风险预警》!

  每一份文件的标题都像一声惊雷,后面跟着一长串需要他签字、批示、协调、拍板的破事。

  他感觉自己不是来当政法委书记的。

  是来给整个京州当消防栓的。

  哪里冒烟就得往哪里拧,拧慢了还得担责。

  刚部署的“影子政法委”团队虽已在后台处理基础信息,但那些必须由他这个一把手亲自出面表态的烫手山芋,一个也别想跑。

  就在孙连城生无可恋,琢磨着是先灭治安的火还是先管维稳的灾时。

  京州市公安局局长赵东来,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

  “孙书记,恭喜上任!”

  赵东来人高马大,嗓门洪亮如钟,一屁股陷进沙发里,震得弹簧都发出一声呻吟。

  他开门见山:“时间紧,我就不跟您客套了!

  城西有个老大难的拆迁项目,开发商和当地村民又干起来了,

  上百号人堵着路,再不处理就要出大事!”

  他语速极快,显然是憋了一肚子火。

  “我的人只能先维持秩序,但要彻底解决,

  还得您这位政法委书记给个明确指示,我们公安机关才好名正言顺地采取强制措施!”

  孙连城眼皮都没抬一下,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赵东来,滑头得很。

  名为请示,实为甩锅。

  强制清场,激化矛盾,出了事就是他新书记决策失误。

  犹豫不决,耽误了事,就是他新书记领导不力。

  横竖都是一口黑锅,已经为他准备好了。

  “东来局长,不要急。”孙连城面色沉静,缓缓开口。

  “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政法系统的首要职责。但越是紧急的情况,我们越要讲规矩,讲程序。”

  他心中默念:“系统,购买【“程序正义”光环(被动技能)】”

  【已购买,当前剩余咸鱼值为0】

  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笼罩了整个办公室,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一股法条和墨香混合的庄严肃穆。

  孙连城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崭新的A4纸和一支笔,慢条斯理地说道:

  “要启动强制措施,性质就变了。”

  “按照规定,你得先向我市政法委提交一份《关于提请对'xx项目'采取强制措施以化解重大群体性事件风险的正式申请报告》。”

  赵东来一愣,心想这不就是走个形式?

  他正想说没问题,孙连城接下来的话,让他脸上的表情彻底凝固。

  “这份报告,需要附上十八个附件,缺一不可。”

  孙连城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字迹工整得像是从电脑里打印出来的。

  “第一,事件起因、经过、现状的详细文字记录,不少于五千字。”

  “第二,现场主要人员的身份信息、诉求清单及背景调查。”

  “第三,事件现场的全方位、无死角视频资料,时长不得低于六小时。”

  “第四,《现场人员情绪波动分析定性定量报告》。”

  “第五,《天气、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对群体心理影响的初步探究》……”

  孙连城不紧不慢地念着。

  赵东来的嘴巴越张越大,眼睛瞪得像铜铃。

  这他妈是啥玩意儿?

  情绪波动分析?

  天气影响探究?

  我这是公安局还是中科院?

  “……第十七,《强制措施行动预案》,需包含甲、乙、丙三套方案,并对每套方案的成功率、风险点、舆论影响进行评估。”

  “第十八,由市局法律顾问团队出具的《行动合法性评估意见书》,需三名以上律师联合签名。”

  写完最后一个字,孙连城将那张写满清单的纸推到赵东来面前。

  语气平和地总结:

  “东来局长,材料齐全了,你随时可以送过来。我保证,二十四小时内给你批复。”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补充:

  “我们办事,一定要严谨,要对人民负责,对法律负责。”

  赵东来盯着那张纸,感觉比看一本无字天书还要头疼。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十八个附件,别说一天,给他一个月都未必能凑齐!

  这哪是让他去办事,这分明是让他去写一部关于拆迁纠纷的百科全书!

  他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最终只能拿起那张纸,狼狈地站起身。

  “……好,孙书记,我……我这就回去准备材料。”

  送走石化的赵东来,孙连城感觉神清气爽。

  新官上任三把火?

  他偏不。

  他要浇三盆水,把所有想烧到他身上的火苗,全都浇灭在萌芽状态。

  果不其然,公安局长刚走,市法院的副院长和市检察院的副检察长就联袂而至,同样是来请示工作,试探虚实。

  孙连城如法炮制。

  对法院来的,他没谈任何具体案件,而是语重心长地拿出了一份他刚用系统生成的、长达三十页的文件。

  “老张啊,我看了看我们市法院最近的一些判决文书,发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孙连城表情严肃,痛心疾首,“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逗号后面空几格,句号用全角还是半角,书名号和引号的层级关系……这些都是法律尊严的体现!”

  他郑重其事地将文件递过去:“我这里有一份《关于进一步统一全市法院系统法律文书标点符号及格式规范的指导意见(试行版)》,你们法院先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下周我要抽查学习成果。”

  副院长捧着那本比刑法总则还厚的“指导意见”,手都在抖。

  轮到检察院,孙连承则换了一副面孔,严厉批评道:

  “老李,你们检察院的内部文件流转,太混乱了!”

  “我看到一份报告,居然是副处长先签字,处长后签字,这成何体统?权责不清,是大忌!”

  他随即下发了另一份文件:

  “这是《关于严格规范市检察院内部文件传阅会签层级顺序的紧急通知》,

  从今天起,所有文件必须严格按照行政级别,由低到高逐级签字。少一个、错一个顺序,立刻打回重签!”

  两位副职领导走出政法委大楼时,脑子都是嗡嗡的,手里各自捧着一本“圣旨”,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孙连城这三盆兜头冷水,不到半天,就传遍了整个京州官场。

  李达康听到汇报,气得把手里的杯子重重往桌上一顿。

  他觉得孙连城这是典型的“不作为、慢作为”,用这种荒唐的官僚主义手段,消极抵抗,跟他唱对台戏!

  而省委副书记高育良听完秘书的讲述,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缓缓摘下眼镜,反复擦拭着镜片。

  许久之后,才倒吸一口凉气。

  “新官上任,不急于烧火立威,而是先砌墙立规。

  他这三盆水,看似荒唐,实则是在用一种无可指摘的'程序正义',为整个政法系统重新制定游戏规则。”

  他站起身,在书房里踱步。

  “规则由他制定,所有人都必须在他的框架内行事。从此,整个京州的公检法,就不是听赵东来或者哪个副院长的,而是要听他这个手握'程序'指挥棒的人。”

  “这不是权术,这是道!”

  “以柔克刚,润物无声,却能将所有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太可怕了……”

  就在京州官场被孙连城搅得人心惶惶之时。

  省检察院的检察长季昌明,却已是火烧眉毛。

  侯亮平被诬告停职的案子,虽然蔡成功已经招供,但后续的阻力极大,迟迟无法彻底翻案。

  他知道这背后是高育良和祁同伟的力量在作祟,可他手里没有更进一步的牌可打。

  他等不了了。

  季昌明绕过所有预约和通报,直接推开了孙连城办公室的门。

  “连城书记!”

  季昌明一脸焦急,将一叠厚厚的案卷“啪”地一声砸在孙连城的办公桌上,震得笔筒里的笔都跳了一下。

  孙连城刚想开口说“程序”,就被季昌明打断。

  “我知道规矩,但现在是特殊情况!”

  季昌明指着那份案卷,目光灼灼:“这是侯亮平的案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就是有人在背后下绊子,拖着不让他官复原职!”

  “你是市政法委书记,是全市政法工作的领导核心。”

  “这个案子,你得给个说法!”

  刹那间,办公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孙连城的脑海里,刺耳的系统提示音骤然响起。

  【叮!检测到重大甩锅机会!成功将“侯亮平案”的皮球踢走,奖励咸鱼值1,000,000点!】

  一百万!

  孙连城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看着季昌明那张写满期盼和正义感的脸,又看了看系统界面上那串诱人的数字。

  脑中无数念头电光火石般闪过。

  片刻之后,他缓缓站起身。

  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既有对三百万咸鱼值的渴望,又带着一丝洞悉全局的从容。

  “季检,你不要激动。这个案子,我看了初步报告,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其巨大!”

  他踱了两步,最终停在季昌明面前,目光变得无比坚定。

  “依我看,这样的大案要案,仅凭我们京州一方,力量单薄,也容易授人以柄。必须成立一个……联合调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