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权力洗牌,躺平区长被强制上位-《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汉东的政治风向,彻底变了。

  赵立春贪腐集团的覆灭,就像核弹在官场正中心引爆。

  冲击波一圈圈扩散出去,震碎了盘根错节的权力版图。

  那些曾经依附于“汉大帮”和“秘书帮”的官员们,现在就像站在即将解体的冰山上。

  惶惶不可终日。

  汉东省w常委会议室。

  沙瑞金坐在主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

  没有开场白,没有客套话。

  他的声音沉稳如山,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反驳的威严。

  “同志们,赵立春案的审判结束了。”

  “但这只是清创手术。”

  “接下来是愈合与重建。”

  会议室里安静得连呼吸声都听得见。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个关键的宣布。

  “经中Y研究决定——”

  沙瑞金的话音一顿,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由中Y政法委空降的钱振国同志,出任省w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即日到任。”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

  空降!

  而且是来自中Y政法委!

  这个信号再明确不过了。

  中Y要彻底斩断高育良经营多年的“汉大帮”在政法系统的所有根系。

  沙瑞金没有给任何人消化的时间,继续投下第二颗重磅炸弹。

  “原公安部十一局副局长林峰同志,调任我省,出任省公安厅厅长。”

  又是空降兵!

  一个来自公安部核心业务局的年轻干将,直接接管祁同伟留下的位置。

  这步棋下得狠辣无比。

  彻底断了省内各方势力染指“刀把子”的念想。

  李达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表情沉静如水。

  但眼底深处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他第一个表态,声音洪亮得整个会议室都能听见。

  “我坚决拥护中Y和省w的决定!”

  “这两项任命,是汉东拨乱反正、重塑政治生态的关键一步!”

  “是及时雨,是定心丸!”

  他没有再提那个挂在嘴边的Gdp,话锋一转。

  “沙书记,京州作为此次腐败的重灾区,我们深受其害。”

  “一定全力配合钱书记和林厅长的工作,以最坚决的态度完成京州政法队伍的教育整顿。”

  “将政治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表明了坚定的政治立场,又巧妙地将沙瑞金强调的“政治生态”与自己坚持的“经济发展”完美融合。

  在场的老狐狸们都听得出来。

  李达康的时代,在京州不仅没有因为这场风暴而动摇,反而更加稳固了。

  人事调整的浪潮,从省w大院迅速席卷到各个层级。

  京州市公安局。

  赵东来刚放下省w组织部的电话,整个人还有些恍惚。

  他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穿梭的警车。

  常务副厅长。

  这个他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位置,就这样砸在了他头上。

  这场生死斗争,他赌上了全部身家性命。

  现在,回报来了。

  但他没有太多喜悦,只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依然干脆利落。

  “通知陆亦可检察官,晚上我请客。给她和季老饯行。”

  省检察院。

  陆亦可的办公桌上,静静躺着一份红头文件。

  任命她为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

  她看着这个新的头衔,眼前浮现的却是陈海躺在病床上的样子。

  还有侯亮平那个永远不知疲倦的身影。

  她收起文件,眼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

  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而她的老领导季昌明,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

  他向省w递交了退休申请。

  沙瑞金亲自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再干一届,稳定检察院的局面。

  季昌明笑着摇头,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和。

  “沙书记,我这个老头子能做的都做了。”

  “亲眼看着赵立春这棵大树倒下,我这辈子的检察官生涯值了。”

  他扶了扶老花镜,语气恳切。

  “汉东需要新气象,检察院也需要新鲜血液。”

  “侯亮平、陆亦可这些年轻人,比我们有冲劲,有办法。”

  “我这个老家伙,也该给他们腾地方了。”

  沙瑞金看着他坦然的笑容,沉默良久。

  最终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这场反腐斗争,有人落马,有人高升。

  也有人像季昌明这样,在完成历史使命后选择悄然退场。

  然而,在这场轰轰烈烈、逻辑清晰的人事变动中,出现了一个谁也无法理解的“意外”。

  京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孙连城,被省委组织部列入了“重要岗位”的考察人选名单。

  当组织部的同志找到他谈话时,孙连城正端着心爱的保温杯。

  对着电脑屏幕上新下载的仙女座星系高清大图,琢磨着其中暗物质的分布规律。

  “孙连城同志,鉴于你在这次反腐风暴中的卓越表现,组织上认为……”

  孙连城差点把嘴里的枸杞水喷出来。

  卓越表现?

  他有什么表现?

  除了被李达康踹去京城开了几次“宇宙级”的研讨会,他一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胸怀宇宙”好吗?

  “领导,搞错了,一定搞错了!”

  孙连城腾地站起来,保温杯差点摔在地上。

  “我这个人能力有限,格局更有限!”

  “只适合在基层看看星星,念念文件!”

  “太重要的位置,我真的干不了!”

  组织部的同志微笑着摆摆手。

  “连城同志,你太谦虚了。”

  “李达康书记亲自批示,说你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有政治定力。”

  “尤其是在多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宇宙监督机制'和'大爆炸秩序重构论',展现了惊人的战略远见!”

  “这叫高屋建瓴!”

  孙连城彻底懵了。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被一颗陨石正面撞击。

  那些他为了“躺平”而胡编乱造的理论,怎么就成了“战略远见”?

  这个世界疯了吗?

  他决定自救。

  当晚,孙连城熬了个通宵,写出了一份长达万字的《关于我个人思想动态及能力边界的深刻剖析报告》。

  报告中,他引经据典。

  从老子的“无为而治”到庄子的“逍遥游”,深刻阐述了自己“胸无大志,一心向道”的咸鱼哲学。

  他详细论证了为什么自己更适合研究“地外文明对干部廉政建设的潜在影响”这类务虚课题。

  而不是处理繁杂的市委日常工作。

  最后,他用极其诚恳的语气写道:

  “恳请组织明鉴,我只是一粒宇宙的尘埃,只想在自己的轨道上安静地旋转,仰望星空。承担更大的责任,只会让我脱离轨道,造成整个行政星系的紊乱……”

  他自认为这封“自黑信”写得情真意切,逻辑严谨。

  足以让任何一个领导打消提拔他的念头。

  他把报告交了上去,然后惴惴不安地等了两天。

  结果,等来了李达康的亲自召见。

  李达康把那份报告拍在桌上,脸上的表情让孙连城完全看不懂。

  像是赞许,又像是想笑。

  “连城同志,你的报告我看了,省w的同志也看了。”

  李达康指着报告。

  “写得好啊!”

  孙连城的心直接沉到了马里亚纳海沟。

  “通篇没有一个字谈待遇,没有一个字要官位!”

  “心心念念的都是宇宙、是规律、是星辰大海!”

  李达康的声音越来越洪亮。

  “这是什么?这就是淡泊名利!高风亮节!”

  他站起身,走到孙连城身边,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现在有些干部,削尖了脑袋往上爬。”

  “像你这样主动要求待在基层,把机会让给别人的同志,太少了!太珍贵了!”

  李达康的眼神变得锐利。

  “可正因为如此,组织才更要用你!”

  “我们需要一个不为权力所动,不为名利所惑的干部,坐在关键位置上!”

  “给我们整个班子,乃至全省的干部,树立一个标杆!”

  孙连城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感觉自己精心构筑的“躺平宇宙”,被李达康用一种无法理解的逻辑,强行改造成了“先进典型示范基地”。

  他绝望地发现,在这个地球上,他越是想证明自己不行,领导就越是觉得他行。

  这到底是什么鬼逻辑?

  最高人民检察院。

  侯亮平接到了汉东省w组织部的正式调令。

  还有一份烫金的荣誉证书——“全国反腐先进个人”。

  他告别了北京的同事,再次踏上了前往汉东的飞机。

  这一次,他的身份不再是临危受命的代局长。

  而是名正言顺的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

  回到熟悉的检察院大楼,一切似乎都没变,但一切又都变了。

  季昌明已经办好了退休手续。

  赵东来和陆亦可也即将奔赴新的岗位。

  傍晚,侯亮平站在反贪局办公室的窗前,俯瞰着华灯初上的京州。

  手机响了,是赵东来的。

  “亮平,老地方,我、亦可,还有季老,给你接风,也算我们的散伙饭。”

  “好,马上到。”

  侯亮平挂了电话,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旧的腐败集团被打掉了,但新的战友圈正在形成。

  赵立春、高育良构建的权力网络灰飞烟灭。

  但一张以沙瑞金为核心,以李达康、侯亮平、赵东来等人为骨干的新网络,正在悄然成型。

  这张网的目标只有一个——汉东的发展和稳定。

  他走向门口,心里很清楚。

  铲除一个腐败集团,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人事调整之后,权力的真空会被填补。

  新的利益格局会形成。

  新的矛盾和挑战,也必将随之而来。

  反腐,永远在路上。

  而他,将永远是那个冲在最前线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