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全城弹劾!孙书记狂喜:我的辞职报告稳了!-《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风,才刚刚起。

  孙连城说完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便不再理会秘书小王眼中那愈发炽热的崇拜光芒。

  他施施然回到办公桌后,拿起了那部红色的内线电话,直接拨给了市环保局。

  电话那头,环保局长周正国几乎是秒接,声音里透着十二万分的小心。

  “孙书记,您指示。”

  “老周啊。”

  孙连生的声音平淡如水,听不出喜怒。

  “那套《工业废弃物星际归属分类法》,落实得怎么样了?”

  周局长心里猛地咯噔一下,连忙汇报道:“报告孙书记,文件已经全员下发,我们……我们正在组织企业深入学习,吃透精神……”

  “学习?”

  孙连城打断了他,语调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诧异。

  “老周,这不是理论文章,这是一套行动纲领。”

  “我要的不是学习,是执行。”

  “立刻,马上,无条件执行。”

  “可是,书记,企业那边反映,这个标准……它……”

  周局长急得额头冒汗,后面的“根本不是人能干的”六个字,死死卡在喉咙里。

  “难?”

  孙连城的声音冷了下来。

  “难,就对了。”

  “熵增是宇宙的铁律,对抗熵增本就是逆天而行,怎么可能不难?”

  “你告诉那些企业家,认知要提升,格局要打开。”

  “我们北莞,要做就做全宇宙的环保标杆。”

  他顿了顿,抛出了真正的杀招。

  “从明天起,环保局全员出动,给我一家一家地查。”

  “凡是分类不达标的,一律通不过环保审批。”

  “还有,通知税务部门,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年终的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全部暂停。”

  “我话讲完。”

  “嘟……嘟……嘟……”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周局长握着话筒,呆立了足足一分钟。

  他感觉自己手里握着的不是听筒,而是一颗刚刚拔掉引信的手雷。

  暂停环保审批?

  卡住出口退税?

  这已经不是环保问题了,这是直接用两根手指,掐住了全市所有工业企业的脖子!

  孙书记这是要干什么?

  他这是要以一人之力,向整个北莞的工业体系宣战啊!

  ……

  第二天,北莞市工业界的天,没有塌。

  而是被捅了个窟窿。

  一队队环保局的执法车,撕开清晨的薄雾,引擎的轰鸣声响彻在各大工业园区。

  执法人员人手一本厚得像砖头的《星际归令分类法》,表情严肃得像是要去查封外星人基地。

  未来创世集团旗下,一家大型电子元件厂。

  新建的垃圾分类区,占了半个篮球场。

  近两百个颜色各异的垃圾桶,如同一支沉默的军队,静静地陈列着。

  每个桶上都贴着令人费解的标签。

  “恒星级-核聚变残留物”。

  “行星级-硅基文明遗迹”。

  “彗星级-挥发性冰晶化合物”。

  “星尘级-原始有机汤遗骸”。

  车间主任老王,一个在生产线上干了三十年的老把式,此刻正捏着一小片报废的电路板,满脸都是对这个世界的怀疑。

  他身旁,一个年轻工人凑过来,声音都在发颤。

  “王主任,这……这玩意儿,扔哪个桶?”

  老王瞪着那块电路板,又看看那排仿佛来自外星的垃圾桶,沉默了足有半分钟。

  他猛地一跺脚,喉咙里爆发出一声压抑已久的怒吼。

  “我他妈哪知道!”

  “说明书上写了,这叫‘硅基文明遗迹’,处理前还要‘深度信息格式化’!”

  “你告诉我,拿什么格式化?用锤子吗?!”

  整个工厂的生产线,因为垃圾堆积如山无法及时处理,已经几近瘫痪。

  光是买这几百个分类垃圾桶,就花掉了十几万。

  更别提为了搞懂这本“天书”,企业不得不高薪聘请了几个化学系的研究生来当“垃圾顾问”。

  可就算是研究生,对着“模拟水星表面重力环境”这种要求,也只能两手一摊,建议老板去联系一下NASA。

  同样的场景,在北莞市数百家工厂里同时上演。

  怨气,如同高压锅里的蒸汽,迅速积聚到了临界点。

  第三天上午,市政府大楼前,炸了。

  数十辆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豪车,歪歪扭扭地堵住了门口的马路。

  一群西装革履的企业家,此刻却像讨薪的工人一样,聚集在大楼前,脸上写满了愤怒与焦急。

  “我们要见市长!”

  “废除星际分类法!我们要生存!”

  “孙连城下台!还我营商环境!”

  口号声此起彼伏,孙连城的名字,在短短几天内,成功从一个虚无缥缈的“天道导师”,变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企业公敌”。

  希尔顿酒店顶层,旋转餐厅。

  刘必定一边优雅地切着牛排,一边通过落地窗,冷冷地注视着市政府门前的闹剧。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他放下刀叉,拿起手机,拨通了省城经济报总编的电话。

  “张总编,我是刘必定。市政府门口,有个关于北莞营商环境的大新闻,我建议你们派个最得力的记者过来,深度挖掘一下。”

  他又拨了另一个号码。

  “喂,南方都市频道吗?我这里有个选题,叫‘一个城市的荒诞环保实验’,素材非常劲爆……”

  半小时内,刘必定打了七八个电话,动用了他在媒体圈的所有人脉。

  他要做的,就是把火烧得更旺,把水搅得更浑。

  让孙连城,让整个北莞市政府,都坐到舆论的火山口上。

  很快,一辆辆印着各大媒体LoGo的采访车,呼啸而至,长枪短炮对准了那些激动的企业家。

  “王总,请问这次的垃圾分类新规,对你们企业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李董事长,您认为孙连城副书记,是否还适合领导北莞的经济工作?”

  闪光灯下,企业家们积压已久的苦水,终于找到了宣泄口。

  他们声泪俱下地控诉着新规的荒谬,痛陈生产成本的飙升和订单的流失。

  这些画面,通过电视和网络,迅速传遍了全省。

  《北莞“星际垃圾”之困》、《荒唐政策猛于虎,企业何辜?》、《谁该为北莞的营商环境恶化负责?》……诸如此类的报道,铺天盖地。

  舆论的烈火,为刘必定的最终一击,提供了完美的燃料。

  当晚,他再次召集商会的企业家们,直接将那份早已准备好的弹劾联名信,拍在了会议桌上。

  “各位,时机到了。”

  刘必定的声音充满了煽动性。

  “舆论在我们这边,民心在我们这边!现在,我们只需要临门一脚,把这个祸害北莞的‘神棍’,彻底踢出局!”

  再也没有人犹豫。

  之前还有所顾忌的企业家们,此刻被媒体壮足了胆气,排着队,在那份联名信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不到一个小时,签名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个。

  一场足以撼动北莞政坛的巨大风暴,已然成型。

  而风暴的中心,孙连城,却对外界的一切置若罔闻。

  他悠闲地坐在办公室里。

  电视里正播放着企业家们控诉他的新闻,他听着那些对自己的“恶毒攻击”,脸上却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笑容。

  成了。

  闹到这个地步,省里不可能再坐视不管。

  自己这顶“懒政怠政、胡乱指挥、严重破坏生产秩序”的帽子,是铁板钉钉,摘不掉了。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崭新的稿纸,拿起钢笔,在抬头的中央,郑重地写下了五个大字:

  “引咎辞职报告”。

  他一边听着电视里对自己的口诛笔伐,一边文思泉涌地写着自己的检讨。

  “……本人因认知水平有限,宇宙观过于超前,未能将先进理论与北莞市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好心办了坏事,给全市的工业生产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写到动情处,他甚至还抬手,用力挤了挤干涩的眼睛,硬是逼出了几滴鳄鱼的眼泪,滴在了稿纸上。

  完美。

  这份报告,情真意切,罪状确凿,态度诚恳。

  领导看了,不批准都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