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他急了!他急了!他带着必死的决心走向了食堂!-《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办公室里万籁俱寂。

  墙上那片深邃幽蓝的星云图,此刻像一只巨大的眼睛,无声地嘲笑着孙连城的渺小。

  他的视线,死死钉在脑海中那行血红色的系统提示上。

  每一个字,都化作滚烫的钢针,扎在他脆弱的咸鱼神经上。

  【新光环已觉醒:因果律神器(被动式)!】

  神器……

  孙连城嘴角剧烈抽搐。

  这世上还有比这更恶毒的诅咒吗?

  这哪里是什么神器,这分明是一副为他贴身打造、要焊死在他灵魂上的永久牌枷锁!

  他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那句让他肝胆俱裂的描述。

  【宿主的一切“无心之举”……将被现实世界强行导向一个“绝对正义”的结果。】

  绝对正义。

  这四个字,对他而言,比“永不叙用”的处分通知还要恐怖一万倍。

  一幅幅灾难性的画面,在他脑中疯狂闪现,每一帧都让他脊背发凉。

  场景一:

  下乡视察,他为早点收工回家看星星,对贫困村长随口敷衍:“好好干,我看好你们,明年肯定脱贫!”

  结果:次日,后山塌方,露出一整个高品位锂矿。村民暴富,把他当活财神,省里授他“点石成金”勋章,并命他担任新成立的“全省资源勘探领导小组”组长。

  从此,告别宇宙,拥抱地球。

  场景二:

  市里开安全生产大会,他昏昏欲睡,谎称肚子疼溜号。

  结果:当天中午,市委食堂集体食物中毒,所有与会领导全部送去洗胃。他,这个唯一的“病号”,被火线任命为代理市委书记,全面主持工作。

  从此,告别摸鱼,拥抱“007”。

  场景三:

  嫌办公室窗户漏风,私下抱怨一句:“这窗户质量太差,豆腐渣工程。”

  结果:纪委闻风而动,从一扇窗户查起,竟挖出波及全市基建的特大贪腐窝案。而他,孙连城,因这句“无心抱怨”,被誉为“鹰眼书记”,反腐战线的“吹哨人”。

  从此,被迫站在风口浪尖,活在万众期待的目光里。

  ……

  “不……不行……”

  孙连城猛地从椅子上弹起,像一头被逼到悬崖尽头的困兽,在办公室里烦躁地踱步。

  恐惧。

  灭顶的恐惧,化作冰冷的海水,彻底淹没了他。

  过去,他的敌人只是想让他干活的领导,用太极和拖字诀就能周旋。

  现在,他的敌人,是整个世界!是那无处不在、该死的“因果律”!

  他不能再用“胸怀宇宙”那种低级懒政来应付差事了。

  那种行为,在“因果律神器”面前,无异于抱着核弹玩火。

  他必须搞清楚!

  必须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的、可控的实验!

  他要彻底摸清这个“因果律神器”的威力边界、触发条件,以及“绝对正义”的解释权限!

  孙连城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理论物理学家面对未知粒子时才有的疯狂与专注。

  一夜无眠。

  当天文学家的浪漫主义被逼成实验物理学家的严谨主义时,孙连城的脑子转得比应付任何检查时都要快。

  首先,排除所有高变量选项。

  工作?不行。一句“文件格式不规范”,明天就可能催生一部《全省机关公文排版法》,他就是“立法先驱”。

  人事?更不行。夸一句“小王机灵”,小王明天就能抓个间谍。说一句“老张死气沉沉”,老张明天就能被查出是隐藏三十年的敌特。无论好坏,他都当定了“伯乐”或“阎王”。

  政策?绝对不行!重灾区中的重灾区!抱怨一句“房价太高”,明天可能就天降陨石,精准砸毁所有房地产公司的服务器。

  他像一个拆弹专家,剪断了所有可能引爆的线路。

  直到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一个最原始、最基础的领域。

  生理层面。

  具体来说——味觉。

  一个念头,在黑暗的脑海中骤然划过。

  咸!

  就是它了!

  孙连城激动地一拍大腿,为自己的天才构想而振奋。

  咸,就是咸。

  这是一个可以通过理化指标量化的客观事实。

  抱怨一句“菜太咸了”,最符合逻辑的后果是什么?

  是厨师下次炒菜时,手抖一下,少放半勺盐。

  这总不能被“因果律”解读成什么“宏大叙事”了吧?

  难道抱怨菜咸,还能牵扯出官盐私营的黑幕?还能揭露出食盐专卖系统里的大老虎?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孙连城对自己说。

  这是他能找到的,最安全、最基础、最没有解读空间的测试变量。

  一个天衣无缝的“安全测试计划”迅速成型。

  实验名称:《关于“因果律神器”在味觉感知层面的最小化应激反应测试》。

  实验地点:市政府机关食堂。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远离宏大叙事的地方。

  实验时间:中午十二点半。用餐高峰已过,人少。

  实验方式:绝不公开喧哗。只在餐桌上,用只有他和秘书小王能听见的声音,低声抱怨。

  实验对象:秘书小王。一个嘴巴严实、心思单纯的年轻人。

  预期结果:食堂厨师第二天做菜盐放少了。因果闭环,完美收官。

  风险评估:接近于零。

  做完这一切,孙连城长长吐出一口气。

  他感觉自己不是要去食堂吃饭。

  而是要去日内瓦的强子对撞机中心,进行一次关系到宇宙存亡的粒子对撞实验。

  清晨的阳光,洒在那架巨大的天文望远镜上。

  曾几何时,那是他逃离现实的飞船。

  现在,他却要为了能继续拥有这份逃离的权利,主动走进现实的斗兽场,去斗一头名为“因果律”的猛兽。

  他走到穿衣镜前,整理那身万年不变的深色夹克,一丝不苟地扣好领扣。

  镜子里的人,面色憔悴,眼圈发黑,眼神却透着一股孤注一掷的决绝。

  这可能是他,作为一条咸鱼,最后的挣扎了。

  如果连抱怨一句菜咸都会引发一场风暴,那他就彻底认命。

  从此,闭上嘴巴,封住思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物理意义上的“活死人”。

  不听,不看,不说,不想。

  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与他的宇宙同化为一粒尘埃。

  “孙连城啊孙连城,”他对着镜中的自己,用低不可闻的声音喃喃自语,“成败,在此一举。”

  那语气,悲壮得要命。

  他推开办公室的大门。

  门外,阳光明媚,人来人往,一切如常。

  但在孙连城的眼里,这通往食堂的短短一百米路,就是他的滑铁卢。

  他走出办公室,表情平静,步履沉稳,心中却响起了瓦格纳《女武神的骑行》。

  他要去执行他那关乎咸鱼未来命运的——

  “咸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