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一招文山会海,京州官场炸了锅!-《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砰!”

  一声闷响,财政局长钱桂春大手重重拍在桌上,将那份薄薄的文件震得跳了起来。

  他本就因“三百万买订书机”一事憋了一肚子火,此刻他再也按捺不住。

  “孙书记!”

  钱桂春几乎是咆哮出声:

  “我们是来协调解决重大案件的,不是来参加时装秀的!

  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到底有什么意义?

  纯粹是浪费我们所有人的时间!”

  这一声炮轰,像在平静的湖面引爆了深水炸弹。

  压抑的附和声立刻在角落里响起,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部聚焦在孙连城身上,等着看他如何收场。

  然而,孙连城却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他依旧慢悠悠地转着手里那只陪伴他多年的保温杯。

  他甚至没看钱桂春一眼,只是将平淡无波的目光扫过全场。

  “钱局长,各位同志。”

  他的声音很轻,像一片羽毛,却稳稳地压住了全场的嘈杂。

  “我们面对的,是省高级人民法院。”

  他顿了顿,语气里听不出半分喜怒,却让在场所有人心里咯噔一下。

  “在省高院面前,我们这个小组,代表的就不是我们个人,而是整个京州市委市政府的脸面。”

  “程序,就是我们的脸面。”

  “脸面都不要了,还谈什么工作?”

  一番话,轻飘飘,却又重若千钧。

  钱桂春被这顶大帽子噎得哑口无言,一张涨红的脸瞬间憋成了猪肝色。

  是啊,脸面。

  谁敢说“脸面”不重要?

  谁又敢在“代表市委”这件事上,说出半个“不”字?

  孙连城见无人再敢出声,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清了清嗓子,宣布了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个“重磅任务”。

  “为了让省高院充分了解我们京州处理此类问题的历史沿革和严谨态度,

  也为了我们后续讨论能有据可依,我宣布,小组的第一项工作——”

  “在正式研究案情之前,所有成员单位,

  必须提交一份关于‘本单位成立以来,所有经手处理过的经济纠纷案件的详细流程报告’。”

  会议室里,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只剩下孙连城那不疾不徐,仿佛催眠般的声音在回荡。

  “报告要详尽、要全面。要把每一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处理方式、最终结果都写清楚。”

  “字数嘛……我初步想了一下,不能太少,不然显得我们不重视。”

  “就五万字起步吧。”

  “另外,报告中引用的所有相关文件,都需要附上复印件,装订成册,一并提交。”

  话音落下的瞬间,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五万字!

  还要附上所有文件的复印件!

  在座的都是各单位一把手,谁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有的单位,比如国土局、建设局,成立几十年,经手的经济纠纷案堆起来比人还高!

  要把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账全部翻出来,整理成一份五万字的报告,

  再把所有相关文件复印一遍……这工作量,

  足以让一个处室的所有人连续加班一个月都干不完!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孙连城的真实意图。

  他是要直接用无穷无尽的文山会海,把这口滚烫的锅彻底埋进地壳深处!

  这招“拖字诀”阴损至极,偏偏又无人能反驳其“程序正当性”。

  人家说得明明白白,是为了“有据可依”,是为了向省里展示“严谨态度”。

  理由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坐在末席的省高院联络员,一位三十出头、年轻气盛的副庭长,脸色早已铁青。

  他奉命前来督办,没想到京州方面竟是如此应对!

  他猛地站起身,义正辞严地抗议:

  “孙书记!你们京州方面这是在消极应对!

  省高院要求的是限期解决,不是让你们来这里搞学术研究!”

  孙连城终于正眼看了他一眼,脸上甚至露出和煦而无辜的微笑。

  他从文件夹里轻轻抽出一张纸,像发扑克牌一样,轻飘飘地推到桌子中央。

  “这位同志,稍安勿躁。”

  “我们完全是遵照达康书记‘高度重视,程序为先’的八字方针在开展工作。

  喏,这是李书记对我们小组工作的亲笔批示。”

  他指了指那张纸上龙飞凤舞的签名,语气温和得像是在劝慰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我们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把基础打牢,避免忙中出错。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工作方式有什么不妥,完全可以向我们李书记直接反映。”

  “我们坚决服从市委的最终决定。”

  那位副庭长看着李达康的签名,一张俊脸涨得通红,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向李达康反映?

  他哪有这个胆子和级别。

  ……

  省委副书记办公室。

  高育良听完秘书关于京州协调会情况的汇报,

  特别是孙连城用“五万字报告”这一招时,

  他再也控制不住,手腕猛地一抖,滚烫的茶水瞬间溅了出来!

  “啪!”

  他将茶杯重重地顿在桌上,那只他珍爱多年的紫砂杯盖,应声而裂。

  高育良死死盯着那道裂纹,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严重低估了孙连城的“破坏力”。

  这个人,根本不是在下棋。

  他是在掀棋盘!

  他不是在解决问题,他是在制造一个比问题本身庞大百倍、复杂千倍的程序迷宫,

  然后把所有人都拖进去,在无穷无尽的文书工作和部门协调中耗尽所有精力,

  直到最后,所有人都忘了最初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好一个孙连城……”

  高育良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眼神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不行,不能再让他这么拖下去。

  必须釜底抽薪!

  他拿起保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老周,山水集团那个案子,有些材料可以适当‘流传’出去了。

  让舆论这把火,烧得再旺一点!”

  “我要看看,他李达康还能不能坐得住!”

  ……

  与此同时,风暴中心的孙连城,却对外界的一切毫不在意。

  他心安理得地用刚刚到手的咸鱼值,从系统商城里兑换了一个【动态星空壁纸生成器】。

  回到办公室,他立刻让秘书把办公室的墙壁全部换成了最高级的投影幕布。

  于是,就在整个京州官场都因为他的一份文件而鸡飞狗跳时,孙连城的办公室变成了一座静谧的宇宙天文馆。

  深邃的星云缓缓流转,璀璨的银河横贯天际。

  他满意地靠在椅子上,呷了一口枸杞茶,感觉自己的精神境界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晚上五点半,他准时打卡下班,回家用新买的赤道仪,对准了夜空中那颗明亮的木星。

  ……

  两天后。

  一篇题为《百亿资产悬案!京州为何十年不决?》的深度报道,在一家知名网络媒体的头版悄然上线。

  文章旁征博引,用极具煽动性的笔触,将山水集团的案子描绘成一桩惊天黑幕,

  字里行间都在暗示京州市政府严重不作为,背后有巨大的保护伞。

  文章一出,瞬间引爆网络!

  舆论的洪水猛兽,咆哮着冲向了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

  深夜,市委书记办公室。

  李达康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脸色比窗外的夜色还要凝重。

  他狠狠掐灭烟头,抓起桌上的红色电话,直接拨通了孙连城的内线。

  几分钟后,孙连城夹着保温杯,一脸睡眼惺忪地出现在门口。

  “连城同志!”

  李达康的声音前所未有的严厉,

  他将一份打印出来的网络舆情报告狠狠摔在桌上,纸张散落一地。

  “现在火烧眉毛了!

  你那个小组,到底什么时候能拿出个章程来?”

  孙连城弯腰捡起报告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书记,这……这我也着急啊。”

  他一脸无辜地摊开手。

  “可是现在,二十多个成员单位,只交上来三份报告,还都是格式不合格被打回去重写的。

  材料不全,我们没法讨论啊。”

  “你!”

  李达康被他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就在此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敲响。

  秘书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手里死死举着一个平板电脑,声音都在发颤。

  “书记,不好了!”

  “网上……网上又有人爆料了!”

  “说山水集团当年在大风厂那块地皮的性质变更上,涉嫌严重的官商勾结!”

  “还……还附上了一份关键文件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