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院士亲临,全城震动!-《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一周后,北莞市机场。

  红毯铺地,鲜花簇拥。

  以高建市长为首的北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全体出动,迎接来自京城的特殊队伍。

  舱门打开。

  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王庚院士走在最前面,出现在舷梯口。

  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孙连城站在迎接队伍第二排,看着这堪比迎接外国元首的阵仗,头晕目眩。

  他今天特意戴了副墨镜,希望降低存在感。

  但高建市长时不时投来的“重点关注”眼神,让他如芒在背。

  专家组一行人走下飞机。

  高建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上去:“王老!欢迎您和各位专家莅临我们北莞指导工作!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您给盼来了!”

  王庚院士和高建握手,只是客气点头。

  目光却在人群中搜索。

  “孙连城同志在哪里?”

  高建连忙回头,对着孙连城招手:“连城,快过来!王老找你!”

  孙连城心里骂了一万句。

  脸上却不得不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硬着头皮走上去。

  “王老,您好。”

  没想到,王庚院士一看到他,眼睛瞬间亮了。

  他竟然甩开高建的手,几步走到孙连城面前,一把抓住他的双手,用力摇晃。

  “连城同志!总算见到你真人了!”

  院士声音里充满发现知己的激动:“我在京城读你的方案,惊为天人!今天一见,果然气度不凡,深藏不露啊!”

  孙连城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搞得手足无措。

  只能干巴巴说道:“王老,您过奖了,我就是……瞎想的……”

  “什么瞎想!”

  王庚院士把他的手握得更紧:“这叫理论的火花,思想的灵光!你那个'强制共生'的博弈模型,简直是神来之笔!”

  “我这几天一直在琢磨,越琢磨越觉得妙不可言!”

  “走走走,我们别在这里杵着了,找个地方,你得好好跟我聊聊你的宇宙观!”

  “聊聊你是怎么从浩瀚星辰中,领悟出这种管理人间烟火的深刻哲学的!”

  说着,王院士竟然拉着孙连城的手,旁若无人地朝前走去。

  把市长高建和一众领导,全都晾在原地。

  高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但看着王院士对孙连城那亲热劲儿,他心里最后一点怀疑也烟消云散了。

  看来,这个孙连城,真有通天的大才啊!

  孙连城被王院士半拉半拽塞进车里。

  面对院士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炙热眼神,他感觉自己像被架在烧烤架上的可怜鹌鹑。

  “连城同志,快跟我说说,你那个'金融黑洞'理论,也很有意思。”

  王院士眼中闪烁着学者的光芒:“你是怎么想到把天体物理学和金融危机联系在一起的?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数学模型?”

  孙连城头都大了。

  金融黑洞?

  那不是我为了反对高建的救市方案,临时胡扯的吗?

  怎么连您老都知道了?

  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开启“玄学模式”:“王老……其实……万物同源,道法自然。”

  “宇宙的生灭,和市场的涨落,其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黑洞的出现,是为了维持宇宙的熵增平衡。”

  “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市场在自我清理,淘汰那些不健康的、过度膨胀的泡沫。”

  “我们不应该对抗规律,而应该顺应规律……”

  他一边说,一边在心里祈祷,希望这套神神叨叨的话能把对方绕晕。

  没想到,王庚院士听完,非但没晕,反而一拍大腿,更加兴奋了!

  “说得好!顺应规律!”

  “你这个思想,和我们复杂系统研究中的'自组织临界'理论,不谋而合啊!”

  “看来你不仅懂博弈论,对非线性动力学也有很深的研究!”

  “连城同志,你真是个宝藏啊!”

  孙连城:“……”

  他彻底放弃了。

  他发现,跟一个真正的顶级科学家比拼“胡扯”能力,自己完全不是对手。

  因为无论自己扯得多么离谱,对方总能从里面找到“科学依据”,然后比你还激动。

  接下来几天,对孙连城来说简直是噩梦。

  第一次试点工作筹备会议上,专家组和北莞市相关领导齐聚一堂。

  孙连城本想在会上提一提,说这个方案理论性太强,现实操作困难,建议从长计议,先把事情拖黄再说。

  结果,他刚开头,王庚院士就站了起来。

  “连城同志的顾虑,我们已经考虑到了。”

  王院士走到白板前,意气风发:“真正的量子纠缠,以我们目前的技术,确实无法在宏观世界实现。”

  “但是,我们可以取其精神内核,设计一套'虚拟纠缠'的绩效考核与利益分配系统!”

  说着,王院士的团队成员立刻在投影上展示ppt。

  那是一套比孙连城原来版本复杂一百倍的系统。

  里面包含大量数学模型、算法逻辑、权重分配和动态调整机制。

  它将工厂里所有员工数据输入系统,通过复杂算法,进行“虚拟配对”,然后根据配对结果,实时调整每个人的绩效系数。

  孙连城看着满屏幕他一个字都看不懂的公式和图表,整个人都傻了。

  他本想说一句“这太复杂了,基层员工肯定搞不懂”。

  结果王院士直接拿出一套厚达两百页的《系统可行性论证与风险评估报告》,堵住了他所有想说的话。

  会议最后,王院士握着孙连城的手,感慨地说:“连城同志,你负责提出思想,我们负责实现技术。”

  “我们俩,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这次试点,必将成功!”

  试点单位,就定在了之前已经小有名气的精密仪器厂。

  当这个“国家级金奖方案升级版”在全厂干部职工大会上被宣布时,台下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这事比上次那个还要玄乎。

  但是,这次没有人再敢公开嘲笑和反对了。

  因为主席台上,不仅坐着市委副书记孙连城,还坐着一位中科院院士,后面还跟着一排博士、教授。

  而且,方案的ppt上,还印着金光闪闪的“国家级创新金奖”徽标。

  这阵仗,谁敢说个“不”字?

  会后,工会主席老王找到正准备开溜的孙连城,表情极为复杂。

  “孙书记。”

  老王递上一根烟,声音有些干涩:“我们……现在是真看不懂您了。”

  “这又是量子,又是算法的,我们这些大老粗,实在是……跟不上您的思路啊。”

  孙连城心想,你看不懂就对了,我自己都看不懂。

  他只能拍拍老王的肩膀,故作深沉:“老王,改革嘛,总要有点阵痛。看不懂没关系,跟着干就行了。”

  老王看着孙连城那“高深莫测”的表情,长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行吧。既然国家都认可了,院士都来了,那我们也没啥好说的了。孙书记,您就指哪,我们打哪吧!”

  孙连城看着老王那“壮士断腕”般的背影,只觉得头疼欲裂。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说谎的小孩,为了圆第一个谎,不得不撒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谎。

  直到最后,所有人都把他的谎言当成了真理,并且热情高涨地要帮他把这个谎言变成现实。

  而他这个始作俑者,却连喊停的资格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