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估值192亿?乘以20,这才是起步价!-《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汉东省委招待所的会议厅,被临时布置成最高规格的谈判室。

  巨大的椭圆形红木桌,表面光洁,倒映出天花板上水晶吊灯的肃穆光影。

  空气里有两种味道在交锋。

  一边,是汉东国资委官员们身上混合着茶叶和文件油墨的体制气息。

  另一边,则是德国“星河科技”代表团那边,古龙水与顶级羊毛面料散发出的,精确又冷漠的商业味道。

  孙连城,身份是“特邀顾问”,被安排在一个不远不近的位置。

  他既不是主谈人,也不是陪衬,更像一件被临时摆上来的、用途不明的陈设。

  他面前也放着那本厚得像砖块的德英双语评估报告。

  他没翻开。

  他只是用它垫着胳膊,好让自己能调整出一个更适合打盹的姿势。

  谈判开始。

  德方领头的是个叫克劳斯的中年人,鹰钩鼻,灰蓝色的眼珠,镜片后的视线带着解剖般的锋利。

  他身后,是一整排“日耳曼战车”般的精英——律师、会计师、技术专家。每个人都像一台刚出厂、校准到毫秒的德国机器,脸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

  克劳斯甚至省略了开场白,直接向身边的律师示意。

  那位叫施密特的律师立刻打开电脑,投影仪将一份三百页的英文报告投上幕布。

  “女士们,先生们。”

  施密特的英语流利标准,毫无口音。

  “基于国际会计准则(IAS)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我们对汉东重装的有形资产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尽职调查。我们的评估模型涵盖土地使用权、设备折旧、专利剩余价值等3742个细分项目。”

  “结论是,汉东重装目前的公允市场价值为192亿人民币。”

  国资委的王主任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立刻反驳:“不可能!光是我们那几块工业用地的价值就不止这个数,你们的估值严重偏低!”

  施密特脸上浮现出一抹礼貌又冰冷的笑意。

  他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幕布上的数据立刻切换。

  “王主任,您指的是京州经济开发区的三号和四号地块。根据汉东省2017年《工业用地基准地价修正案》第7.2条,并计入该地块周边重金属污染的历史遗留问题所产生的未来治理成本,我们的专业评估师给出的价格,已在合理区间的上限。”

  王主任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对方把功课做到了极致,连省里几年前发布的文件都研究得一清二楚。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彻底成了德方的表演。

  他们像庖丁解牛,把庞大的汉东重装拆解成一个个冰冷的数字。

  每一台机床的剩余寿命。

  每一项专利的保护期限。

  甚至员工食堂的桌椅,都被他们用精准的公式量化成了价格。

  汉东这边的代表团,在这场纯粹西方式商业规则的密集轰炸下,节节败退。

  气氛越来越压抑。

  中方代表的额头上,渐渐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

  一墙之隔的监控室,烟雾缭绕。

  李达康死死盯着屏幕,腮帮子的肌肉绷得像铁块。

  他面前的烟灰缸里,烟头已经堆成了小山。

  侯亮平站他身后,脸色同样凝重。

  他看清楚了,这哪里是谈判,这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合法抢劫”。

  “他们在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李达康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每一步,都在他们的算计之内!”

  “他们的律师团太强了,”侯亮平沉声说,“华尔街级别的。我们的人,不是对手。”

  李达康的目光在屏幕上扫过,最后钉在那个从头到尾一言不发,甚至有些昏昏欲睡的身影上。

  “孙连城在干什么?睡着了吗!”

  侯亮平看着屏幕里的孙连城,心里一阵发苦。

  他忽然觉得自己昨天疯了,才会对那个所谓的“锤子理论”抱有一丝期待。

  看孙连城现在的样子,别说当锤子,他更像一块被忘在角落的门垫。

  就在这时,谈判桌上的局势已岌岌可危。

  国资委的王主任在又一次被对方律师用复杂的金融模型驳得哑口无言后,几乎是出于绝望,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孙连城。

  “孙顾问……您,您有什么看法?”

  这一句话,像按下了某个开关。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孙连城身上。

  孙连城像是被人从午睡中吵醒,慢悠悠睁开眼,打了个微不可察的哈欠。

  他没理会众人,伸出手指,懒洋洋地翻开那本砖头报告,随机停在某一页。

  他抬起眼皮,扫了一眼对面信心十足的施密特律师。

  “施密特先生是吧?”

  孙连城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报告很详尽,辛苦了。我看到第118页,你们对三号车间一台服役了28年的德产老车床,给出的残值为3750欧元。请问,这个数字,包含它的‘功勋值’吗?”

  “功勋值?”施密特愣住,随即轻蔑地笑了,“孙顾问,我们是专业资产评估,不是评选英雄模范。商业世界,没有‘功凶值’这个会计科目。”

  “哦,没有啊。”

  孙连城点点头,合上了报告。

  “啪。”

  一声轻响。

  声音不大,却像一记耳光抽在死寂的空气里。

  “那这份报告,就是废纸一张。”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施密特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转为被冒犯的怒意:“顾问先生,请注意你的言辞!这是我们团队三个月的……”

  “你的团队犯了一个根本性的,灾难性的错误。”

  孙连城淡然打断他,眼神变得深邃,仿佛灵魂已经脱离这间凡俗的会议室,遨游于浩瀚星海。

  “你们用尽全力,去计算看得见的‘可见物质’,却完全忽略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暗物质’!”

  “dunkle materie?”(暗物质?)

  克劳斯身边的技术专家下意识地用德语问了一句,满脸匪夷所思。

  “对,暗物质。”

  孙连城自顾自说下去,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布道般的激情。

  “一个企业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暗物质’!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如宇宙引力般,维系着整个星系运转的东西!”

  “比如!”他伸出第一根手指,“那台老车床!它不只是钢铁,它是汉东重装从无到有,打破西方技术封锁的功臣!是几代工人师徒传承的信物!这种‘共和国长子’的荣誉感,你们的报告里,价值多少?零!”

  “比如!”他伸出第二根手指,“员工的凝聚力!数万员工与他们家庭的归属感,那种‘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集体意志,这股力量能创造多大价值?你们的报告里,也是零!”

  “还有历史传承、社会信誉、品牌的情感价值、甚至是几代人在这里流下的汗水和青春……”

  孙连城的语速越来越快,神情越来越激昂,像一个审判官,宣读对方的罪状。

  施密特的脸已经涨成猪肝色,他试图反驳:“这简直是荒谬!是民粹主义!这不符合任何商业逻辑!”

  孙连城猛地一拍桌子!

  “砰!”

  巨响让所有人都激灵一下。

  他死死盯着目瞪口呆的克劳斯,用一种宣布判决的口吻,说出了那句足以载入商业谈判史的暴论:

  “不,这才是宇宙的逻辑!”

  “在我们的宇宙中,所有可见物质加起来,只占总质量的5%!剩下的95%,全由暗物质和暗能量构成!”

  “所以,我认为!”

  “在对汉东重装这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伟大企业进行估值时,无形资产,也就是‘企业暗物质’的占比,也应该达到95%!”

  他指着那份报告,轻蔑地一笑。

  “你们这份192亿的估值,只是那5%的‘可见物质’。”

  “乘以20,得出3840亿。”

  “这,才是一个接近公允的起步价。”

  “考虑到你们数错功勋值的失误,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

  轰!

  整个会议室,仿佛被一颗中子星砸中。

  对面的德国精英团队,一个个张着嘴,表情凝固,像集体被按下暂停键的机器人。

  施密特律师像一条被扔上岸的鱼,嘴巴一张一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那台装满复杂模型和法律条款的电脑,在孙连城这套神鬼莫测的“宇宙估值法”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克劳斯摘下眼镜,用力揉着太阳穴。

  他纵横商界三十年,见过狮子大开口的,见过胡搅蛮缠的。

  但他这辈子,从没见过有人把天体物理学,如此理直气壮、如此一本正经地,用到企业并购估值上来!

  这已不是谈判。

  这是玄学。

  是神学。

  这是对现代商业文明的公然挑衅!

  监控室里,侯亮平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死死地盯着屏幕里那个发表完暴论,施施然坐下、端起茶杯悠然喝了一口的孙连城,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重塑。

  李达康僵在原地,手里夹的烟,燃尽了长长一截烟灰,烫到了手指,浑然不觉。

  许久,他才从喉咙里挤出一句话,声音干涩,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我……我只是想让他往机器里扔个扳手……”

  “他……他妈的直接把整台机器连带地基,一起打包扔进了黑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