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北斗产业联盟!这是献给北莞的第三条天路!-《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旧档案室。

  每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燃烧”状态,双眼布满血丝,却闪烁着骇人的精光。

  “逻辑!逻辑必须是完美的闭环!每一个推论,都必须能从导师的‘星图’中找到依据!”

  赵明轩双眼通红,像一个苛刻到偏执的导演,指挥着这场集体创作。

  “老张,企业关联性分析,你的部分是整个构想的地基!”

  “来了!”

  负责社会学分析的老张扶了扶滑到鼻尖的眼镜,激动地站起身,手里的草稿纸都在轻微颤抖。

  他用激光笔在幕布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连接了三个黑点。

  “各位请看!‘天枢’,红星机械厂;‘天玑’,长征机床厂;‘开阳’,前进齿轮厂!”

  “这三者,在导师的‘星图’中构成了一个最稳固的等边三角!这不是巧合,这是‘道’的启示!它在告诉我们,这三者本身就是一个‘生产力内循环’!”

  “机床厂,就是工业母机!它那些看似落后的数控车床,正好可以为机械厂的重型装备和齿轮厂的精密部件,提供成本最低、磨合最快的定制化升级!

  我们过去总想着从德意志、从扶桑引进技术,却忘了自家的宝库!这是导师对我们‘舍近求远’的无声批判!”

  “没错!”

  另一个研究员猛地一拍大腿,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

  “还有‘天璇’纺织厂和‘玉衡’电子管厂!它们都需要大量的化工原料。

  而‘天权’,东方化工厂,它的聚酯切片和特种气体生产线虽然老旧,但只要稍加改造,就能满足这两家企业百分之七十的基础需求!

  这是一条被我们遗忘了三十年的完整供应链啊!”

  “最绝的是‘摇光’!”

  团队里最年轻的小李指着勺子柄的末端,那是先锋轴承厂的位置,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尖利。

  “轴承!工业的关节!它连接了所有!机械、机床、纺织机……哪一个能离得开它?”

  “导师把它放在北斗的末端,不是因为它不重要,恰恰相反,是因为它像巨轮的船舵,决定了整个星群联合体运动的方向与上限!”

  一环扣一环。

  一个又一个看似异想天开的连接,被他们用一种不容置疑的狂热逻辑,强行焊接到了一起。

  这些被时代抛弃的企业,在过去几十年里,被归类为“夕阳产业”、“落后产能”、“历史包袱”。

  可在孙连城那张歪歪扭扭的涂鸦“神启”下,它们之间的壁垒瞬间消融了。

  它们不再是孤立的点。

  而是一个相互依存、彼此赋能的有机生命体。

  “所以,不能叫‘重组’!”

  赵明轩站了起来,声音里带着一种终极裁决的意味。

  “那是凡人的思路,是拙劣的干预!”

  “我们要成立一个——‘北斗产业联盟’!”

  “联盟内,技术共享,市场互通,供应链协同!我们要彻底打破所有权和行政级别的壁垒,让生产要素在‘北斗七星’之间自由、高效地流动!形成一个强大的、自给自足的、可以抵抗任何外部市场冲击的内循环产业集群!”

  “这,才是导师‘无为而治’的真正精髓!”

  “他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做,而是让我们去‘顺势而为’!去寻找系统内在被遗忘的秩序,然后像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一样,轻轻一点,让整个系统自己演化,自己走向新生!”

  “这,就是道!”

  整个档案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赵明轩描绘的这幅宏伟蓝图彻底震撼了。

  它有哲学高度——导师的“星图”与“自然秩序”。

  它有现实依据——七家企业惊人巧合的潜在互补性。

  它有具体方案——“北斗产业联盟”的颠覆性构想。

  完美!

  这堪称一份完美的答卷!

  这已经不是一份政策建议了。

  这是在解读天机,是在替神传旨!

  ……

  与此同时,孙连城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享受着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他哼着不知名的庐剧小调,正慢悠悠地给窗台那盆绿萝浇水。

  昨天的会议,简直是他官场生涯的巅峰之作。

  一个摇头,便让整个会议室陷入了长达数十分钟的哲学思考。

  一个低头,就让两位最高领导主动宣布散会。

  “信息黑洞”法则,大获全胜!

  他抿了一口刚泡好的太平猴魁,任由那兰花般的清香在唇齿间弥漫。

  高建和叶重现在在干什么?

  孙连城几乎能想象得到,他们肯定各自关在办公室里,对着那两份方案,愁眉不展。

  他们会疯狂揣摩自己那个摇头的含义,会把自己的每一个微表情都放大分析一百遍。

  是肯定了高建,否定了叶重?

  还是肯定了叶重,否定了高监?

  又或者……两个都否定了?

  想到这里,孙连城就忍不住想笑。

  让他们想去吧,最好想出一百种可能,最好因此争论个十天半个月。

  如此,自己便又能清净好一阵子了。

  这,才是为官的终极智慧啊。

  不做,就不会错。少说,才能活得久。

  他心满意足地拿起一本线装书,翻开,却发现里面夹着一张纸。

  是昨天在会场上画的那张“杰作”。

  那只由北斗七星和四不像轮廓组成的王八。

  他将画纸举起,对着阳光端详,越看越满意。

  线条虽然稚嫩,但神韵已得三味。

  尤其是那只王八,稳重中透着一丝倔强,倔强里又带着一丝迷茫,完美诠释了自己当下的心境。

  艺术。

  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

  他随手把这张纸压在镇纸下,琢磨着等哪天心情好了,再拿去老年大学,找吴老师润色润色,说不定还能评个奖。

  他完全不知道,这张被他当成废纸的涂鸦,其“复制品”,已经在另一个地方,掀起了一场思想的狂潮。

  更不知道,一个由他亲手“画”出来的、巨大无比的“功劳簿”,正以超音速向他飞来。

  ……

  当天下午。

  市委书记办公室。

  叶重正端着他那只从不离手的保温杯,站在窗前,俯瞰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龙。

  他的眉头紧锁如山。

  孙连城的那个摇头,像一根无形的刺,深深扎进了他的脑海里,拔不出,咽不下。

  他想不通。

  如果孙连城支持稳定,为什么不点头?如果他支持激进,为什么不直接表态支持高建?

  那个摇头,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真的如他所想,孙连城认为他们两个……都错了?

  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书记,赵明轩主任求见。”秘书小声通报。

  赵明轩?

  叶重皱了皱眉。孙连城那个神神叨叨的“首席发言人”?

  他来干什么?

  “让他进来。”

  赵明轩迈着一种庄严的、如同朝圣者般的步伐走了进来。

  他没有看叶重,而是径直走到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前,双手将一份装订得无比精美的报告,平放在了桌子正中央。

  那动作,像是在摆放一件触之即碎的国宝。

  “叶书记,这是我们研究院的最新成果。”

  赵明轩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

  “也是……对昨天会议的回应。”

  说完,他对着叶重微微点头,便转身离开了。

  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十秒,干脆利落,充满了高深莫测的仪式感。

  叶重被他这套故弄玄虚的做派搞得莫名其妙。

  他走回办公桌,目光落在了那份报告上。

  封面上,一行触目惊心的黑体大字,瞬间映入他的眼帘。

  《关于以“北斗七星”计划为核心,推动我市传统工业体系自组织演化与联动升级的战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