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一桩悬案!请您务必收下这份天大的功劳!-《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张建国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审讯室里的空气,都因为他这个动作而凝固了。

  这事,已经不是他一个派出所所长能兜得住的了。

  也不是北莞市能兜得住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聚众斗殴、过失致人死亡,甚至不是盗掘古墓葬那么简单。

  一屋子的金条。

  一箱子的前朝地契。

  这案子,从那个工人崩溃哭诉的第一秒起,就已经坐着火箭,捅破了天。

  张建国没有丝毫犹豫,转身走出审讯室,径直走向自己办公室里那台红色的、从不轻易动用的专线电话。

  他拿起听筒,手指在拨号盘上停顿了半秒,拨出了一串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接通得很快。

  “市局指挥中心。”

  “我是新城所张建国。”

  张建国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异常沉稳,每个字都像一颗钉子。

  “我这里有个紧急情况,需要立刻向赵局汇报。”

  “所长,赵局正在开会……”

  “让他停下。”张建国直接打断了对方,“你告诉他,北莞市,可能要地震了。”

  ……

  二十分钟后。

  比之前更尖锐、更密集的警笛声,彻底撕碎了北莞市郊区的宁静。

  十几辆隶属市局的警车,拉着长长的光带,从四面八方呼啸而至,将整个工地封锁得水泄不通。

  车队最前面的,是市局刑侦支队和经侦支队的联合行动组。

  车门弹开,下来的人,眼神、气质、装备,都和派出所的民警截然不同。

  他们一言不发,动作利落,迅速拉起了第二道、范围更广的警戒线,将整个工地连同外围的道路,彻底封死。

  身穿白色勘探服的法医和痕迹鉴定专家,提着金属箱,面无表情地鱼贯而入。

  市局副局长赵东来,亲自带队。

  他站在工地门口,看着地上那几滩尚未完全干涸的血迹,脸色铁青。

  “张建国,情况呢?”

  “报告赵局,主要嫌疑人赖三、王大锤,以及其他涉案人员三十七人,已全部控制。”

  “根据初步审讯,械斗起因,是工地地下室发现的巨额不明财产。”

  赵东来点点头,大手一挥。

  “封锁地下室,所有人进去,给我一寸一寸地搜!”

  地下室的入口,已经被拉上了三道封条。

  当行动组的专家进入那个被砸开的豁口,当十几支大功率强光手电同时照亮那个尘封的密室时。

  所有身经百战的老刑警,呼吸都在瞬间停滞了。

  空气中,只剩下他们自己粗重的喘息。

  满地狼藉。

  金色的光芒与泛黄的纸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诡异而又震撼的画面。

  “我的天……”一个年轻的经侦警员,声音都在发颤。

  “都别动!”支队长吼了一嗓子,“现场取证组先进!拍照,编号,提取指纹,一样都不能漏!”

  箱子被小心翼翼地重新盖上,贴上封条,然后由两名特警一组,沉重地抬出地下室。

  整整二十六个大木箱。

  那些散落的地契,则被小心地用物证袋一张张收好。

  清点工作,在市局一个高度戒备的会议室里,持续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清晨,初步的鉴定结果,就摆在了省厅连夜派来的专家组面前。

  一位白发苍苍的金属专家,戴着白手套,拿起一根金条,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了许久。

  “纯度,四个九。”

  “铸造工艺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个戳印……是五十年前,北莞市人民银行金库的标记。”

  另一边,一位档案局的历史专家,正小心翼翼地翻看着那些地契。

  他的手,忽然停住了。

  他扶了扶老花镜,使劲凑近了看,脸上的表情从专业,变成了震惊,最后是难以置信。

  “不可能……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

  “老钱,怎么了?”旁边的人问。

  “这些地契……上面的名字……”老专家的声音都在抖,“全都是‘高世军’!”

  “高世军”三个字,像一颗深水炸弹,在会议室里轰然炸响。

  在场几个年纪稍大的老同志,脸色瞬间就变了。

  “哪个高世军?”

  “还能有哪个!”老专家抬起头,眼睛里满是惊骇,“就是那个‘北莞之虎’,五十年前外逃的那个巨贪高世军!”

  一个惊天的秘密,就此被揭开。

  当年,高世军在北莞市权倾一时,利用职权侵吞了天文数字的国有资产。

  就在纪委准备收网的前一夜,他却如人间蒸发般,带着所有核心证据,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桩案子,成了北莞乃至整个东粤省几十年来,最大的一桩悬案,一个耻辱的标记。

  谁能想到!

  他根本没把钱运出去!

  他竟然丧心病狂地,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一栋废弃职工宿舍楼底下,建了一座私人的秘密金库!

  他用钢筋水泥封死了一切,以为可以瞒天过海,神不知鬼不觉。

  他错了。

  他算到了一切,却没算到五十年后,会有一个叫孙连城的书记,和一个叫赖三的蠢货。

  一桩沉寂了半个世纪,因为关键人物外逃而无法追索的悬案,因为一场分赃不均的械斗,意外告破!

  经过连夜清点和估价。

  这批黄金和地契所代表的资产,总价值,超过五十亿!

  国家追回了巨额的流失资产!

  消息上报,震惊了整个东粤省!

  省委领导连夜做出批示,要求彻查,并对有功人员,予以最高规格的表彰!

  ……

  风暴的中心,所有人都被这个惊天大案搅得人仰马翻。

  而风暴的源头,那个最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孙连城书记,此刻却毫不知情。

  他正悠闲地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美滋滋地看着本地新闻的推送。

  《震惊!北莞一工地发生恶性械斗,已致一死多伤!》

  《豆腐渣工程再酿恶果!谁该为逝去的生命负责?》

  “好!好啊!”

  孙连城激动得一拍大腿。

  看看!看看这效率!

  这才几天?就从豆腐渣工程,直接快进到了人命官司!

  这个项目,是彻底黄了!

  他这个项目负责人,责任是跑不掉了!

  市委书记的位子坐不成了,去图书馆看大门,去公园扫落叶,指日可待啊!

  孙连城甚至已经提前收拾好了一个小包,里面放着一本《存在与虚无》和一罐上好的龙井。

  他无比期待地等着那通决定他命运的电话。

  他相信,这次,绝对稳了!

  自己亲手选的将,亲手点的火,这要是都不能把自己炸下来,那真是天理难容!

  就在这时,桌上的手机,响了。

  孙连城一个激灵,看了一眼来电显示。

  一串陌生的号码,但区号,是省城的。

  来了!

  他心中一阵狂喜,知道是省纪委的电话来了!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痛、悔恨、又带着一丝解脱。

  他接起电话。

  “喂,你好。”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气十足、又充满了热情的陌生声音。

  “是北莞市的孙连城同志吗?”

  “我是。”

  “哎呀,连城同志!你好你好!我是省委办公厅的!我代表省委,代表周书记,向你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啊!”

  “……”

  孙连城脸上的悲痛表情,瞬间凝固了。

  他手里的紫砂茶杯,晃了一下,滚烫的茶水洒在手背上,他却毫无知觉。

  祝贺?

  敬意?

  这两个词,像两把铁锤,狠狠砸在他的脑门上,砸得他眼冒金星。

  “连城同志,你真是我们干部的楷模,我们学习的榜样啊!”

  电话那头的赞美,还在滔滔不绝。

  “谁能想到,您能用如此不拘一格的雷霆手段,放手让一个不靠谱的施工队去搅动风云,竟真的为国家挽回了五十个亿的损失,还一举侦破了这桩悬了半个世纪的惊天大案!高!实在是高啊!”

  “省委已经决定,要为你请功!要通报表彰!这绝对是咱们东粤省今年,不,是近十年来,最漂亮的一场攻坚战!”

  孙连城握着电话,整个人,如遭雷击。

  他张着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几个字在疯狂回响。

  挽回损失?

  侦破悬案?

  请功?

  表彰?

  完了。

  全完了。

  我怎么……又干成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孙连城眼前一黑,几乎要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