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开拓宏图 一统江表颖川徐庶-《汉末之满城尽带锦帆甲》

  十二月底,鄱阳湖大孤山岛,一片热闹景象。

  甘宁的船队,除了在夏口卸货交易的商船,大部分都汇聚于此。

  提前得到消息的文聘等人,纷纷赶来。

  文聘的随行队伍中,还有一个船队,清一色全是艨艟战舰。

  “二哥,前阵子您让我跟庞家订购的五艘艨艟战舰已经完工交货,我都给您带来了!”

  文聘身旁,跟着一个年轻的佩剑书生,眼神锐利,身后还簇拥着上百匠人。

  “哈哈哈,五弟来得正是时候,这批船我刚好有大用处,不知这位是?”甘宁目光看向那书生。

  “二哥,我给您介绍一下。

  这位是颖川名士徐庶徐元直,曾为友人报仇而被捕,获释后拜入名师郑玄门下。

  如今颖川贼寇横行,他便带着母亲南下荆州避难。

  途中遭遇饥寒,幸得遇我们锦帆兄弟施粥救助。

  元直为报一粥之恩,执意要当面向二哥致谢。

  我与他交谈后,发现他韬略非凡,便想着给兄长带来。

  至于后面这些人,是我在江北招募的船工,可为兄长修补建造船只!”

  “仲业有心了,没想到今日能在此见到徐元直!”

  “我对元直的大名早有耳闻,一直盼着能早日结交!”

  甘宁先是夸赞了文聘一番,随后心思便全放在了徐庶身上。

  毕竟,这可是连荀彧都自称才华十倍于己的军师型人才。

  “徐庶,拜见甘首领,多谢甘首领施粥救母之恩!”

  徐庶一边打量着甘宁,一边恭敬行礼。

  “你便是徐元直,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大孝子,可愿与我一同观赏岛上风情?”

  甘宁心里明白,对方肯定不只是单纯来感谢的。

  想要让这样有才华见识的人加入,必须先打动他的内心。

  “正合我意,我一路听闻不少流民争相南下来投甘首领!”

  “斗胆问一句,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甘宁笑而不语,带着徐庶朝着田间走去。

  一路上,他热情地与岛上正在开荒除草的百姓打招呼。

  即便是冬日,一些儿童也穿着保暖衣物,在外面嬉笑玩耍。

  “元直,你觉得这岛上的百姓如何?”

  “耕者有其田,有衣物可避寒,百姓面带喜色!”

  “一看便是能吃饱穿暖的模样,这里的百姓着实令人羡慕!”

  “呵呵,你不是问江北投靠我的流民在哪里吗?他们就是!”

  “数月前,他们还是北方流民,饥寒交迫,如今已能自给自足!”

  “在这里,没有朝廷的贪官污吏,没有繁重的苛捐杂税,也没有士族豪强的欺压!”

  “人人都能吃饱饭,有田种,有衣穿!”

  “甘首领大义,元直佩服,不过,在下有个疑惑!”

  “甘首领开岛养民,虽能解百姓一时之困,但终究存在局限。”

  “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怕日后,这一切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元直深知我心啊!”

  “当今天下,难民何止数十万,此地最多也只能临时养活数万百姓。”

  “我今日召集众兄弟前来,就是要冲破这个局限,让这些百姓一直有尊严的活下去。”

  “元直可有兴趣旁听?”

  “如此,徐某冒昧了!”

  徐庶眼前一亮,没想到甘宁早已洞悉自身势力的局限性,并且已经有了解决办法。

  心中不由有些期待,但同时也隐隐担忧,生怕甘宁说的是起兵作乱之事。

  甘宁看出了徐庶神色的变化,当下便带着他前往聚义厅。

  此时,蒋钦也带来了两位道上的朋友。

  “在下雷薄\/陈兰,今率众来投,愿与甘兄共谋大业,还望甘兄收留!”

  “哈哈,得两位兄弟相助,我们的大事业必定能成!”

  在亲眼见识了甘宁的水上势力后!

  雷龙寨的雷薄、陈兰两人终于决定带着船只前来投靠。

  甘宁欣喜万分,两人的雷龙寨在巢湖逍遥津一带,拥有楼船四艘,斗舰三十艘,手下喽啰四百多人。

  更为重要的是,自此甘宁可以掌控长江下游水道。

  整个长江江面上,甘宁一家独大,完成了势力整合。

  众人纷纷入座,聚义厅内热闹非凡。

  加上尚未入伙的徐庶,厅内可谓人才济济。

  甘宁坐在主位,左边依次坐着黄忠、魏延、文聘、徐庶。

  右边则是周泰、蒋钦、雷薄、陈兰。

  众人先是嘘寒问暖,酒过三巡之后,甘宁才站起身来步入正题。

  众人纷纷放下酒杯,专心聆听。

  “诸位兄弟,如今天地不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朝廷与地方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

  “在这天灾人祸的年头,我们兄弟如今所做的救民济世之举,实在如同杯水车薪!”

  “这腐朽的朝廷一日不改变,天下百姓就难以过上好日子!”

  众兄弟听闻,眼中皆燃起怒火。

  徐庶心中一紧,担忧自己所担心的事情要成真了,不由眉头紧皱。

  甘宁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继续说道:

  “想要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当下无非三个办法!”

  “其一,投身朝廷,扶持社稷,革除弊政,安抚万民。”

  “然而,我们大多出身寒门草莽,如今宦官外戚把持朝政。”

  “我们根本没有晋升的途径和出头之日,更影响不了朝廷决策!”

  “其二,发起义举,集结暴民,推翻暴政。”

  “如今天下大灾,各处怕是早已暗潮涌动,只等一人率先举起义旗,天下便会纷纷响应!”

  “但是,如今朝廷与地方豪强势力强大!”

  “此举虽然能打击贪官污吏,可一旦战乱爆发,千千万万的百姓将会被卷入其中!”

  “到那时,华夏大地必将田地荒芜,尸横遍野,这并非救民,而是害民之举!”

  “不知这第三个办法是什么?”

  徐庶等人深有感触,不禁被甘宁的见识所折服,迫不及待地问道。

  甘宁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身将这些天准备好的东亚势力地图展开。

  “这是?”众人看到地图中间标注着红色“汉”字样的区域,纷纷起身围了过来。

  “这莫非是我大汉周边势力的地图?”

  “天啊,没想到天朝之外,竟还有如此多的国家!”

  “怪不得鲜卑能取代匈奴,成为北方最大的威胁,原来占据了这么大的疆土!”

  “这么看来,我们天朝上国的地盘还是太小了!”

  ……

  甘宁等众人看了一会儿后,大笑道:

  “这就是我为天下流民谋划的第三个办法,也是我们即将要去完成的壮举!”

  “你们看,辽东汉四郡的乐浪郡之南!”

  “有三韩之地,那里多平原,面积足有一大郡大小,足以养活近百万百姓!”

  “其中马韩在西,分为54个部落;”

  “辰韩在东,据说有许多秦朝时前往的亡命者,所以又称‘秦韩’,如今演变为12个部落;”

  “弁韩又称‘弁辰’,位于南海岸,分为12个部落。”

  “南部有一小岛耽罗国,岛上多平原,水土肥美,可用来牧养战马,作为我们前进的基地!”

  “从长江口过去,大约1300多里,行程半月可达!”

  “而从青州运送百姓过去,也不过十天时间!”

  “东面有倭族四大岛,可养活数百万人口,那里水产丰富,山中多金银!”

  “辽东北方的高句丽等地,盛产战马牛羊!”

  “南方交州之外的日南诸国,种稻一年可三熟,不受干旱影响!”

  “如若拿下这些地方,天下便再无百姓受饥饿之苦!”

  “这是上天赐给我们汉人的土地,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诸位兄弟,可愿与我一同将汉文明传播到这些化外之地,行开疆扩土、救民济世的伟大壮举!”

  “我等愿随主公前往,共创大业!”

  “我等愿往,共创大业!”

  “徐庶愿在主公麾下做一小吏,与诸位兄弟同谋这惊天壮举!”

  ……

  甘宁描绘的宏伟蓝图,点燃了所有人的眼界与热血,顺便收服了徐庶。

  试问,谁不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而且还不用背负反贼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