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御赐福字-《若曦情牵十四,与年氏甄嬛做闺蜜》

  乾清宫龙涎香袅袅升起与晨光交织在一起,康熙端坐上首,手中握着狼毫,案上摊着数十张洒金红笺。

  “都来了?” 康熙抬眼扫过阶下躬身行礼的阿哥和福晋们。

  “儿臣恭祝皇阿玛福寿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齐声叩拜,金砖地面传来整齐的闷响。

  舒妃侍立在侧,藕荷色宫装显得仪容华贵,鬓边的赤金的步摇随着动作轻晃,甚是好看:“瞧万岁爷,这新年一到,精气神都好了许多。” 伸手接过康熙递来的笔,温柔的笑着。

  康熙心情十分好,拿起红笺:“李德全,将这些福字分下去。” 舒妃看着笔下的 “福” 字笔力遒劲,透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康熙看着一众儿子开口继续道:“每家一份,沾沾喜气。”

  李德全带着王喜捧着福字,呈给各家王爷,众阿哥们脸上都带着恭敬的笑意接过,眼底却藏着各自的心思。

  胤禵接过福字,递给身侧的若曦,金色的 “福” 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皇阿玛的墨宝天下第一。”十七阿哥仰着头开口道。

  “十七弟说得对。”胤禩脸上堆着温润的笑,看着手中的福字开口道:“皇阿玛的字越发有苍劲有力,儿臣定要装裱起来,悬在正厅日日瞻仰。”

  九阿哥粗粗扫过,指尖在福字背面的洒金点上捻了捻 ,这些金粉比寻常的更细,定是贡品,斜睨了眼身旁的十阿哥,十阿哥粗声粗气地说:“看看我的!”

  转身时,不小心将福字微微折了一下,明玉悄悄的拉了一下他的衣角,十阿哥却浑然不觉,只顾着跟胤禟说笑。

  十七阿哥蹭到胤禵身侧,偷偷碰了碰胤禵的胳膊,挤眉弄眼道:“十四哥,十四嫂的梅花酒还有吗?弟弟也想要。”

  胤禵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十七,年纪轻轻的,少学那些喝酒的毛病。” 话虽如此,眼底却满是宠溺。

  康熙看着兄弟互动,脸上的笑意深了几分:“十七近来在书房的功课不错,你师傅倒是经常夸你。”

  “皇阿玛,哥哥们都这么厉害,儿臣也要向他们一样!”

  “你年纪还小,先把功课学好再说。等将来有机会,再让你历练。”康熙看着一众儿子,悠悠开口道:“小十七有赤子之心,该好生的保留着!”

  随即话锋一转,“老四,老十四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众阿哥闻言,纷纷告退,胤禩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胤禵,胤禵冲着胤禩微微点头,胤禩便带着明慧出了大殿。

  胤禵转头笑着握了握若曦的手,开口道:“你先去额娘那,我一会过去寻你,咱们在一同回府。”

  ”好。”

  乌拉那拉氏走上前,对着若曦温婉一笑:“十四弟妹,咱们同去永和宫给额娘拜年?” 乌拉那拉氏身着石青色旗装,头上只簪着一支赤金点翠簪,显得端庄大气。

  若曦点点头:“好,四嫂,咱们同去。” 若曦冲向康熙福福身,而后温婉的冲着胤禵一笑。

  胤禛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旁若无人的亲昵,眼底的情绪晦暗不明,只有手指微微收紧。

  “走吧,十四弟妹。” 乌拉那拉氏轻轻拉了拉若曦的衣袖,目光在胤禛脸上一闪而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若曦同乌拉那拉氏走出乾清宫,身后隐约能听到 “西北”“粮草” 等。

  “十四爷对弟妹可真好。” 乌拉那拉氏的声音打断了若曦的思绪,语气带着一丝感慨,目光望向远方的宫殿,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若曦笑了笑:“四嫂说笑了,四哥心里定然也是记挂着四嫂的。”

  两人说说笑笑,沿着宫道向永和宫走去,腊梅开得正艳,暗香浮动,让人心情舒畅。

  乾清宫内,康熙看着胤禵和胤禛,缓缓开口:“西北的事,老十四还得再辛苦些时日。”

  “儿臣定当不负所托。只是粮草一事,还得辛苦年大人多多配合。”说着意有所指的看着胤禛。

  康熙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一个沉稳干练,一个英勇善战,心中既有欣慰,又有一丝复杂。

  永和宫,德妃正坐在软榻上,手里捻着串紫檀佛珠,见两人进来,连忙放下佛珠招手

  “给额娘请安!”

  “给额娘请安!”

  “快过来,外面冻坏了吧?” 目光落在若曦身上,眉头微微蹙起,“怎么穿这么少?”

  若曦刚要回话,便被德妃拉着坐在身边。竹息连忙递上暖手炉,铜制的炉身烫得人心里发暖,转头看向乌拉那拉氏:“刚从乾清宫过来?用过早膳没有?”

  “回额娘,儿臣一早便用了。”

  德妃点点头视线直直落在若曦脸上,见她眼下有淡淡的青影,便笑了:“若曦定是没吃吧?”

  若曦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还是额娘最疼我,昨儿个包饺子闹到后半夜,睡得沉了,今早起得匆忙,只在马车上吃了几块点心。”

  德妃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语气带着嗔怪,却满眼都是疼爱,“几块点心哪顶用?竹息!”

  “娘娘。”

  “去小厨房把温着的燕窝粥端来,再拿两碟刚蒸好的蟹粉小笼,正好陪额娘一起用些。” 德妃细细吩咐着,“记得让她们多放些姜丝。”

  竹息笑着应道:“奴婢省得。” 转身要走,又被德妃叫住。

  “再取一碟山楂酪来。昨儿个吃了饺子,怕是腻着了,解解腻。”

  “额娘也太疼儿臣了,再这样下去,都要被惯坏了。”

  “惯坏了才好。” 德妃拍了拍她的手背,掌心的温度透过绢帕传来,“咱们十四在外头,总把你放在京城里辛苦,额娘不疼你疼谁?再说弘春还小,你得养好身子才能照顾他。”

  而后对乌拉那拉氏道:“弘晖也该进宫来上书房了吧?”

  乌拉那拉氏温婉一笑:“额娘说的是,儿臣回头就跟爷说。弘晖性子腼腆,怕是要劳烦额娘多照看。”

  若曦接过竹息递来的燕窝粥,德妃看着若曦和乌拉那拉氏:“等弘春大一些,孩子们多亲近些才好。”

  若曦舀起一勺燕窝粥,绵密的粥体滑入喉咙,蟹粉小笼的褶子里裹着滚烫的汤汁,咬破薄皮的瞬间,鲜美的味道在舌尖炸开,驱散了寒意。

  德妃看着她吃得香甜,自己也端起粥碗,却只象征性地抿了两口。

  德妃叹了口气,佛珠在指间转动得更快了:“听万岁爷的意思,年后胤禵怕是还得去西北?”

  “是呢。”

  “你们小两口又要分开了呢。”

  乌拉那拉氏适时插话:“十四弟对弟妹是真心疼惜,在乾清宫,十四弟看弟妹的眼神,满是宠溺呢。”

  若曦被说得脸颊发烫,低头猛喝了口粥,德妃连忙拍着她的背:“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四嫂又取笑我。”

  德妃看着眼前言笑晏晏的两人,能在这方寸暖阁里,享受片刻的天伦之乐,也是难得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