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老四和老十四,你更看重哪个?-《若曦情牵十四,与年氏甄嬛做闺蜜》

  入冬的风带着几分寒冷,若曦在巧慧的陪伴下,提着食盒往永和宫走,德妃从胤禵出京后,总说心口发闷,现下都开始用上药了。

  刚转过回廊,就见一抹身影从永和宫的方向走来,步履沉稳,身边的苏培盛捧着个紫檀木匣子,见了若曦,连忙停下脚步,躬身行礼:“十四福晋安好。”

  若曦轻轻点点头,目光在胤禛身上一掠而过。他穿着件石青色常服,领口绣着暗纹,脸上依然如往昔没什么表情。

  “四哥安好。” 她轻声唤道。

  胤禛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她手里的食盒上:“来看额娘?”

  “是,给额娘带了些杏仁酪。” 若曦应道,这一世她刻意减少与胤禛碰面的机会,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嗯。” 胤禛应了一声,“听说前几日,你去了老八府里?”

  若曦面上却依旧平静:“是。”

  “往后别再去了。” 胤禛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老八如今在皇阿玛心里忌讳得很。你是十四弟的福晋,该懂什么能沾,什么不能沾。”

  这话像块冰,猝不及防地砸在若曦心上。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不卑不亢地说:“多谢四哥提醒。我是请了皇阿玛的旨意,专为看姐姐而去,并未有其他。”

  胤禛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会直接搬出康熙。沉默片刻,语气缓和了些,却依旧带着几分不明的情感:“皇阿玛恩准是一回事,有些事,哪怕沾了一点边,都可能引火烧身。”

  若曦没再争辩,只是淡淡道:“谢四哥的好意。”

  两人之间的空气瞬间凝固,胤禛扯开嘴角一笑,语气随意地问道:“对了,听说你弟弟要回京了?”

  若曦一愣,不明白他怎么突然提起成宇:“是,再过几日就到了。”

  “嗯。” 胤禛点点头,目光落在远处的宫墙上,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隆科多家里有个六姑娘,去年成宇入京时,曾见过一面,那姑娘对你弟弟芳心暗许。舅舅前几日跟我提起这事,我看这事倒是合适,不如找个机会让他们相看一下?”

  若曦的心猛地沉了下去,隆科多是胤禛的舅舅,他这番话,或许是想将她的娘家也绑上他的船,这算盘打得,还真是响亮!

  若曦压下心头的反感,脸上挤出一丝疏离的笑意:“多谢四哥费心,婚姻大事,得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弟弟的亲事,自有阿玛做主,就不劳四哥操心了。”

  若曦福了福身,转身往永和宫走去。离开后,她能感觉到那道锐利的目光一直落在自己背上,像芒刺一般,让她浑身不自在。

  走进永和宫,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若曦往内殿走,就见乌拉那拉氏从内殿出来,手里还拿着个空药碗。

  “十四弟妹来了。” 乌拉那拉氏脸上堆着温和的笑意,目光却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几分若有所思的探究。

  “四嫂。” 若曦语气平淡,并未因她的打量而有丝毫动容。

  乌拉那拉氏也不在意,笑着说:“额娘刚喝了药,正念叨你呢,快进去吧。” 说着,侧身让开了路,眼神却依旧若有似无地瞟着若曦。

  若曦没理会她的目光,径直走进内殿。德妃正靠在软榻上,由宫女轻轻捶着腿,见若曦进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可算来了,我这心口正闷得慌,想跟你说说话。”

  “额娘别急,我给您带了杏仁酪,您尝尝。” 若曦走上前,将食盒放在案上,亲手盛了一碗递过去。

  德妃接过碗,刚要喝,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门口,见乌拉那拉氏正站在那里,眼神复杂地看着若曦,不由得有些诧异,这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微妙。但她并未说什么,只是舀了一勺杏仁酪,慢慢品尝着。

  乌拉那拉氏见德妃看来,连忙露出笑容:“额娘,燕窝放在外间的炉子上温着,等您想吃了再端进来。”

  “嗯。” 德妃点点头,“你也忙了一上午,回去歇歇吧。”

  “是。” 乌拉那拉氏应道,临走前又看了若曦一眼,才转身离开。

  内殿里只剩下若曦和德妃两人,若曦伺候着德妃喝了杏仁酪,又拿起帕子递给德妃,轻声说:“额娘,看您这几日精神好了些,要不要出去走走?院子里的梅花开得正艳呢。”

  德妃摇摇头:“不了,年纪大了,走几步就累得慌。”

  “额娘才不老呢,您这精气神看着比儿臣都好!”

  若曦陪着德妃说了会儿话,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云层压得很低,德妃看着窗外,轻轻叹了口气:“这天怕是要变了,若曦,早些回府吧。”

  “是,额娘。” 若曦起身,“您也好生歇息,儿臣改日再来看您。”

  德妃点点头,若曦福了福身,转身离开了永和宫。

  看着若曦的背影,德妃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靠在软榻上,老十四远在福建征战,这兄弟俩,一个步步为营,一个战功赫赫,将来的局面,真是让人不敢想啊。

  “唉……” 德妃长长地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奈,“如今这局面,不管是老四还是老十四上位,这俩兄弟怕是都很难和睦了。”

  竹息见她愁眉不展,轻声劝道:“娘娘别想太多了,两位爷都是您的儿子,总会有办法和睦相处的。”

  德妃摇摇头,没再说什么。活了大半辈子,见多了皇家兄弟间的明争暗斗,哪有那么容易和睦相处的?权力面前,亲情往往变得不堪一击。

  夜幕降临,永和宫点起了宫灯,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是李德全的声音:“万岁爷驾到 ——”

  德妃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迎了出去:“臣妾参见皇上。”

  康熙扶起她,笑着说:“免礼免礼,听太医说你近日身子不适,朕就是过来看看你,顺便在你这儿用顿便饭。”

  德妃笑着说,引着康熙进了内殿。

  宫女们很快摆上了饭菜,都是些家常小菜,却做得精致可口。康熙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青菜,点点头:“你这儿的菜合朕的口味。”

  “皇上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