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首诗吓破胆,这下真翻天了!-《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寂静。

  广场之上,是死一般的寂静。

  方才那股子刺骨的肃杀之气,被涤荡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暖而坚韧的气息,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那不是太阳的燥热,而是一种源于心底的,对生命的渴望与赞叹。

  “春风吹又生……”

  台下,不知是谁,用梦呓般的声音,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诗。

  这一点声音,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涟漪。

  “我……我感觉不冷了。”

  “我的天,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林秀才!是他的诗!他的诗把那个老家伙给吓跑了!”

  人群从极致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爆发出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猛烈的声浪。

  这声浪里,不再有对官仓大火的恐慌,不再有对李家的畏惧,只剩下一种近乎于狂热的崇拜与激动。

  他们亲眼见证了一场神迹。

  一场以文气为刀剑,以诗篇为战场的对决。

  一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用一首诗,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豪强!

  高台之上,王丞哲死死抓着公案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刚刚也承受了那股杀伐之气的冲击,头晕目眩,心神欲裂。

  可林凡那一句“野火烧不尽”,却像一剂强心针,将他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

  他看着身前这个依然站得笔直的年轻人,心中翻江倒海。

  天人感应!

  这在典籍中才偶有记载的传说境界,竟然真的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他终于明白,自己送去府学的那封信,到底有多重的分量。

  那不是求援,那是投下了一颗足以引爆整个青州文坛的惊雷!

  “老师……”林凡转过身,看向台下的陈望,声音有些虚弱,但脸上却带着一抹释然的笑意。

  他赢了。

  陈望老夫子浑身颤抖,老泪纵横。

  他没有说话,只是对着台上的林凡,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拜,拜的不是学生,而是他毕生所求的文道之光。

  “来人!”王丞哲猛地站起,环视全场,声音洪亮如钟。

  “将罪犯李承风,押入大牢!”

  几个早已看呆了的衙役如梦初醒,七手八脚地将瘫软如泥的李承风拖了下去。

  李承风已经彻底傻了,嘴里只是反复念叨着:“不可能……孙供奉……不可能……”

  王丞哲走到高台边缘,面对着下方万千百姓。

  “诸位乡亲!”

  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底气。

  “你们都看到了!邪不压正!公道自在人心!”

  “李家构陷忠良,草菅人命,如今更是丧心病狂,火烧官仓,意图让我全城百姓陷入饥荒,其心可诛!”

  “但是!”他话锋一转,手臂指向城南的方向。

  “一场大火,烧不尽我青阳县的根!”

  “一阵歪风,吹不倒我青阳县的魂!”

  “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就像林凡的诗中所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青阳县的天,塌不下来!”

  “塌不下来——!”

  “王大人英明!”

  “林秀才万岁!”

  人群的情绪被彻底点燃,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响彻云霄。

  民心,在这一刻,前所未有的凝聚。

  ……

  李府。

  书房内,李绍元正悠闲地品着一杯新茶。

  他笃定,此刻的县衙广场,应该已经因为官仓的大火而乱成一团。

  王丞哲那个愣头青,必然是焦头烂额,威信扫地。

  民意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旦百姓因为缺粮而恐慌,他王丞哲的公审,就会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

  到那时,他只需稍稍放出一些粮食,便能轻易将民心重新收拢回来。

  至于林凡,一个被激怒的百姓都能用石头砸死他。

  一切,尽在掌握。

  “砰!”

  书房的门被人从外面猛地撞开。

  李绍元眉头一皱,正要发怒,却看清了来人。

  孙敬才。

  只是,此刻的孙供奉,哪还有半分平日里高人雅士的风范。

  他发髻散乱,衣袍上沾着尘土,嘴角还挂着一丝未干的血迹,一张老脸惨白如纸,眼中满是无法掩饰的惊恐。

  “孙供奉?你这是……”李绍元站了起来,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家主!快!快走!”孙敬才扑了过来,抓住李绍元的手臂,声音嘶哑尖利。

  “出事了!出大事了!”

  “慌什么!”李绍元一把甩开他的手,厉声喝道,“天塌下来了不成!”

  “比天塌下来还可怕!”孙敬才颤抖着,像是回忆起了什么极度恐怖的画面。

  “那个林凡……他不是人!他是个怪物!”

  “他……他吟诗,引动了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李绍元愣住了,这个词对他来说,太过遥远,也太过虚幻。

  “我的诗《雁门太守行》,杀伐之气已然化形,足以震慑全场,摧毁那小子的文心!”

  “可他……他只用了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就……就将我的文气冲得一干二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股生生不息的意境,根本无法抗衡!我的文心……我的文心受了重创!”

  孙敬才捂着胸口,又是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溅在名贵的地毯上,触目惊心。

  李绍元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

  他可以不信鬼神,但他不能不信自己花重金供养的这位文道高手的判断。

  文心受创,这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比死还难受的惩罚。

  “计划……全完了!”孙敬才哭喊着,“王丞哲借着他的势,已经把民心全都收拢了过去!李家在青阳县,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废物!”

  李绍元猛地一脚,将孙敬才踹翻在地。

  他胸口剧烈地起伏着,那张儒雅的面皮下,是狰狞扭曲的肌肉。

  他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输在了他最看不起的诗词上,输在了一个他以为动动手指就能碾死的穷书生手里。

  这比损失万贯家财,比儿子锒铛入狱,更让他感到耻辱!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李府的亭台楼阁,眼神变得无比阴鸷。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孙敬才以为他要放弃了。

  忽然,他转过身,用一种平静到可怕的语调,缓缓开口。

  “他不是要‘留清白在人间’吗?”

  李绍元脸上,浮现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去,把我们藏在城外黑风寨的那步棋,动起来。”

  孙敬才闻言,猛地抬起头,骇然道:“家主!不可!那些人都是亡命之徒,一旦失控……”

  “我就是要失控。”

  李绍元打断了他,声音里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

  “传我的话给黑风寨的大当家。”

  “三日之内,我要青阳县,血流成河。”

  “我要让他亲眼看着,他想守护的这满城清白,是如何被染成一片血色地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