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文人雅集,再露锋芒-《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紫宸殿内,烛火摇曳。

  乾元帝静静听完了林凡对回春巷遇袭的叙述。

  他的目光深邃,看不出情绪。

  “崔家,好大的胆子。”

  乾元帝的声音平静。

  但殿内的赵高,却感到一股无形的威压,瞬间弥漫开来。

  “陛下,臣以为,此事并非崔家一家所为。”

  林凡拱手。

  “李相与崔尚书,在朝堂之上,便已表现出对臣的强烈不满。”

  “此次刺杀,更像是他们共同的……试探。”

  乾元帝微微颔首。

  他踱步到御案前,拿起那份《为生民立命疏》。

  “朕知晓。”

  “你之策论,触及了他们的根本。”

  “他们不会轻易放过你。”

  林凡没有接话。

  他只是静静地站着。

  乾元帝的目光落到林凡身上。

  “今日之事,朕会处置。”

  “但你,也不能只依赖朕的庇护。”

  “你有一身才华,更应让天下人知晓,你这会元,名副其实。”

  林凡心中一动。

  他明白了皇帝的意图。

  这既是褒奖,也是考验。

  更是要他,以文道之势,为皇帝撕开一道口子。

  “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林凡沉声回应。

  乾元帝满意地点头。

  “今夜,京城文人雅集,‘天香楼’。”

  “顾阁老已为你备好请柬。”

  “去吧。”

  “让那些自诩清高,固步自封的老顽固们,好好看看。”

  “何为,大乾的未来。”

  林凡躬身领命。

  他知道,真正的战场,才刚刚开始。

  走出紫宸殿,夜风吹拂。

  顾玄清已在殿外等候。

  他看着林凡,眼中带着一丝欣慰。

  “陛下对你,寄予厚望。”

  “天香楼的雅集,是京城文人圈子里,规格最高的聚会之一。”

  “今日之事,想必已传遍京城。”

  “那些世家子弟,定会借机发难。”

  林凡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正好。”

  “也让臣,看看他们的斤两。”

  天香楼,灯火通明。

  雕梁画栋,流光溢彩。

  楼阁之上,宾客云集。

  京城名流,文坛宿老,世家子弟,寒门才俊,齐聚一堂。

  他们或三五成群,谈笑风生。

  或独坐一隅,品茗赏月。

  但所有人的目光,时不时地,都会扫向入口处。

  等待着今夜的主角。

  林凡。

  当顾玄清带着林凡,出现在天香楼时。

  喧嚣的雅集,瞬间安静下来。

  无数道目光,汇聚在林凡身上。

  有好奇,有审视,有不屑,更有掩饰不住的敌意。

  崔瑛也在人群中。

  他脸色阴沉,目光怨毒。

  回春巷的刺杀失败,让他崔家颜面扫地。

  他身边的几名世家子弟,也都是面色不善。

  “哼,一个乡野村夫,也敢来这等雅集。”

  一名身着华服的青年,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的人听清。

  他是京城张家的嫡系子弟,张博远。

  “听说他那篇策论,简直是哗众取宠。”

  另一人附和。

  “均田亩?革吏治?简直是痴人说梦!”

  议论声渐起。

  顾玄清的脸色,微微一沉。

  他刚要开口,却被林凡轻轻拉住衣袖。

  林凡向前一步。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

  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诸位。”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雅集乃文人论道之地。”

  “若只知私语,不闻正声。”

  “岂非,辱没了这方雅致之地?”

  张博远冷笑一声。

  “林会元好大的口气。”

  “不过侥幸得了个会元,便以为能指点江山了?”

  “今日雅集,以诗会友。”

  “我等倒想看看,林会元的诗才,是否真如传闻那般,能‘文气显圣’?”

  他话音刚落,便有几名世家子弟,纷纷出言附和。

  “是啊,会元之才,我等愚钝,尚未得见。”

  “不如作诗一首,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

  挑衅之意,溢于言表。

  顾玄清皱眉。

  孙承宗和几名年轻御史,也面露怒色。

  林凡却只是笑了笑。

  他的目光,落在了窗外那轮明月上。

  今夜,月光如水。

  他缓缓走到大厅中央。

  执笔,沾墨。

  在众人屏息凝神中,他挥毫而就。

  笔走龙蛇,墨迹淋漓。

  他写下了一首诗。

  《登高望远赋》

  危楼百尺,月照千山。

  风起云涌,沧海桑田。

  旧序如枷,锁困万民。

  新思如炬,照彻幽深。

  谁言天地不可改?

  我道人人心是天。

  破晓钟声催旧梦,

  江山万里待新颜。

  不为王侯立功业,

  只为生民开太平!

  当林凡写完最后一笔。

  笔锋停顿。

  他周身的气势,陡然攀升。

  墨迹之上,竟隐隐有金光流转。

  一股浩瀚的文气,从他身上冲天而起。

  直上九霄。

  天香楼外,原本清冷的月光。

  瞬间变得炽烈。

  一道道金色的光柱,从天而降。

  穿透天香楼的屋顶。

  笼罩在林凡身上。

  楼内所有文人。

  只感到一股沛然莫御的浩然正气,直冲心肺。

  他们手中的酒杯,茶盏。

  竟在文气激荡之下,发出嗡嗡的颤鸣。

  更有甚者。

  那些心术不正,或对林凡心怀恶意之人。

  在这股文气面前。

  只觉得心神震荡,呼吸不畅。

  仿佛被一座无形的大山,狠狠压住。

  张博远,崔瑛等人。

  脸色煞白。

  他们只觉得一股强大的力量,直击心神。

  让他们脑海中,那些污言秽语,瞬间消散。

  只剩下林凡那激昂的诗句。

  在耳边,不断回响。

  “人人心是天!”

  “江山万里待新颜!”

  “只为生民开太平!”

  每一个字,都如同洪钟大吕。

  震耳欲聋。

  这文气显圣。

  比贡院放榜之日,更为宏大。

  更为震撼。

  整个天香楼,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呆若木鸡。

  他们望着被金光笼罩的林凡。

  眼中,除了震惊,再无其他。

  顾玄清须发皆张。

  他激动得浑身颤抖。

  这才是真正的文道。

  这才是,他所期待的,大乾的未来!

  许久。

  直到金光缓缓消散。

  林凡放下笔。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众人。

  “诸位。”

  “这诗,可入眼?”

  张博远双腿一软。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汗如雨下。

  崔瑛则脸色惨白。

  眼中,充满了恐惧。

  他知道。

  从今往后,京城文坛。

  再无人,敢轻视林凡。

  这不仅仅是一首诗。

  更是林凡,对整个京城世家。

  发出的,最强烈的宣战。

  天香楼外。

  无数百姓,仰望着那冲天的金光。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却仿佛感受到了。

  一股新的力量。

  正在京城,悄然崛起。

  而在皇宫深处。

  乾元帝也看到了那道金光。

  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好一个,‘人人心是天’。”

  “好一个,‘只为生民开太平’。”

  “林凡啊林凡。”

  “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他身旁的赵高,心头巨震。

  他知道。

  今夜之后。

  林凡在陛下的心中。

  地位,将再次攀升。

  一场更大的风暴。

  正在京城,酝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