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外使朝贡,皇帝需要回礼,且回礼只能重于礼物价值。)
崇祯在东暖阁,踱步想了半天,最后总算是想出个,比较靠谱且符合,当下情况的招。
下旨召来汤若望,等其到了东暖阁,崇祯对其道:“汤爱卿,你且将官服、官帽脱下来。”
汤若望听到皇帝说,要他将官帽脱下来,顿时吓得伏地。
辩解道:“陛下,臣一直恪尽职守,未曾敢有半分懈怠,陛下,何故削臣官职?”
崇祯见汤若望会错意,便解释道:“哎呀!朕,明白汤爱卿,忠心可昭日月。”
“朕,没想削你官职,只是想看看,你脱下官袍官帽后,你原本的样子。”
虽然不明白崇祯用意,但汤若望还是按皇帝要求,将官服、官帽脱了下来。
只穿了内里的贴身衣,。如今已在大明,生活了几十年的汤若望,早习惯了明朝的生活。
留着山羊胡,头发也用发簪盘了起来,但头发还是黄色的,看着显得有那么点怪异。
崇祯怎么看都感觉不对,留着山羊胡、盘着发髻(ji),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崇祯指着汤若望发髻道:“你且将发簪取下来,头发披散在后背,朕想看看是何模样。”
汤若望照作后,崇祯大喜道:“对对对!就是这样!”
“汤爱卿,你回去穿一件,你从欧罗巴带来的衣服。朕需要你……”
直到崇祯将计划和盘托出,汤若望才明白,陛下想要自己做什么,便欣然回家准备去了。
次日早朝时,承天门处传来侍卫禀报,有个欧罗巴人称有一‘神物’,要进献给陛下和皇后。
崇祯假装不知道一切,惊讶道:“哦~!竟有此等好事,王承恩去趟坤宁宫。”
“请皇后随朕一同前往,叮嘱一声让皇后穿上礼服。”
在等待的时间,众臣皆议论纷纷,都很想知道欧罗巴人,送来的是何‘神物’。
但皇帝、皇后还未动身,他们也只能耐着性子等着。
坤宁宫的周皇后,接到圣旨后,开始穿戴起了礼服,这是一套繁琐的流程。
先是翟(di)衣,然后中单、蔽膝,然后还有各类配饰,最后再带上九龙四凤冠。(以免水字,不作详细介绍。)
光这套穿着,就花了近半个时辰,这还是有宫女帮忙的情况。
要是自己一个人穿戴,恐怕真如后世女生出门一样,没有四个小时都搞不定。
当涂着淡淡胭脂水粉的,周皇后出来时,众臣都跪伏于地,为皇后见礼。
周皇后抬手道:“众卿平身,本宫今日见诸卿神采飞扬,不知是有何等好事呀?”
崇祯起身,拉着皇后的手道:“有个欧罗巴的人,在承天门处声称,说有什么神物。”
“要进献给我们俩,这不就叫皇后过来,咱们一同前往探个究竟。”
周皇后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道:“原来如此,那臣妾便同陛下,一同前往吧!”
随后崇祯朝下面众臣道:“众卿一同前去吧!这样的盛况难得一见呀!”
这话说的是事实,大明如今好多年,都未曾有过外邦来朝之事了。
像大家所熟知的,万历三大征,就是因为倭寇,丰臣秀吉占据了高丽。
为了维护朝廷的,朝贡体系,大明才出兵征讨,占据高丽的倭寇。
当崇祯带着皇后,和文武百官,来到承天门城楼时,城楼下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百姓。
只见一个脸部稍显,不太自然的欧罗巴人,披散的金发拢在后脑。
金色的头发用一根,简单的青布条束着,身穿大明朝少见的,欧罗巴服装。
没错,这人正是稍微易容后的汤若望,汤若望行至承天门城楼下,跪伏于地。
用蹩脚的大明官话,高声道:“大明皇帝陛下,外臣偶得一神物,特献于大明皇帝陛下,祝大明千秋万世。”
说罢便起身,从身旁的马匹一侧,拿出了两面镜子。
众人都忽略了,他不懂礼数,皇帝陛下都还未叫他平身,他就敢直接起来。
侍卫见其掏东西的动作,都紧张的拿兵器对准了他。
周围那些围观的百姓,心也跟着紧张起来,要是这个欧罗巴的原始人。
掏出兵器来,对皇上不利,自己要上去挡呢,还是上去挡了?( ̄︶ ̄)
大明被人欺负了好些年了,好不容易出个,能打胜仗的皇帝,可不能让人给暗害了。
当装饰考究的镜子,从布兜里被拿出来时,开始众人还觉得,也就平平无奇嘛。
只有那考究的装饰,尚且有些许价值,崇祯示意旁边王承恩问话。
王承恩会意道:“外使进献乃何物,有何作用请一一道来。”
假装外国使臣的汤若望道:“启禀大明皇帝陛下,这是一面镜子,可照人于纤毫毕现。”
崇祯出声道:“朕,还以为是何神物,镜子的话大明有的是,但也谢过外使的好意了。”
汤若望假装急声道:“大明皇帝陛下,这不是普通的镜子,您可派人下来勘验。”
崇祯朝王承恩道:“你且下去看看,究竟是何物?”说完还朝王承恩挤了挤眉。
王承恩会意下到城下,拿过镜子‘仔细’端详一番后。
激动的跪地高呼:“陛下,神物啊!神物啊!”经王承恩如此一喊,不管是围观的百姓。
还是承天门城楼上,随帝后同来的百官,都开始大感兴趣了。
崇祯也为了展示大国风范,带领百官下到城楼,来到汤若望身前。
见帝后同临汤若望,赶紧跪伏于地道:“外臣,恭祝大明皇帝陛下,大明皇后娘娘万福!”
崇祯抬手道:“嗯!平身吧!”崇祯从王承恩手上接过镜子,一看之下装作大惊脱手。
镜子眼看就要掉于地上,被身旁李若琏单手接过,然后恭敬跪地,双手呈给皇帝。
崇祯再次接过后,大笑道:“哈哈~!果然是神物啊!外使进献此神物,深得朕心。”
“朕,以为当赏!王承恩去内帑取白银万两,赏赐于外使,愿两国永结同好!”
周围百姓一听,皇帝陛下居然,赏赐如此厚重,难道真是何了不得的神物吗?
但崇祯并未,给周围百姓观看,只有离崇祯最近的一些官员,才勉强看到了一眼。
只是瞟上这么一眼,他们眼神中,都透露着惊叹!
这就更加勾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好奇心,崇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崇祯在东暖阁,踱步想了半天,最后总算是想出个,比较靠谱且符合,当下情况的招。
下旨召来汤若望,等其到了东暖阁,崇祯对其道:“汤爱卿,你且将官服、官帽脱下来。”
汤若望听到皇帝说,要他将官帽脱下来,顿时吓得伏地。
辩解道:“陛下,臣一直恪尽职守,未曾敢有半分懈怠,陛下,何故削臣官职?”
崇祯见汤若望会错意,便解释道:“哎呀!朕,明白汤爱卿,忠心可昭日月。”
“朕,没想削你官职,只是想看看,你脱下官袍官帽后,你原本的样子。”
虽然不明白崇祯用意,但汤若望还是按皇帝要求,将官服、官帽脱了下来。
只穿了内里的贴身衣,。如今已在大明,生活了几十年的汤若望,早习惯了明朝的生活。
留着山羊胡,头发也用发簪盘了起来,但头发还是黄色的,看着显得有那么点怪异。
崇祯怎么看都感觉不对,留着山羊胡、盘着发髻(ji),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崇祯指着汤若望发髻道:“你且将发簪取下来,头发披散在后背,朕想看看是何模样。”
汤若望照作后,崇祯大喜道:“对对对!就是这样!”
“汤爱卿,你回去穿一件,你从欧罗巴带来的衣服。朕需要你……”
直到崇祯将计划和盘托出,汤若望才明白,陛下想要自己做什么,便欣然回家准备去了。
次日早朝时,承天门处传来侍卫禀报,有个欧罗巴人称有一‘神物’,要进献给陛下和皇后。
崇祯假装不知道一切,惊讶道:“哦~!竟有此等好事,王承恩去趟坤宁宫。”
“请皇后随朕一同前往,叮嘱一声让皇后穿上礼服。”
在等待的时间,众臣皆议论纷纷,都很想知道欧罗巴人,送来的是何‘神物’。
但皇帝、皇后还未动身,他们也只能耐着性子等着。
坤宁宫的周皇后,接到圣旨后,开始穿戴起了礼服,这是一套繁琐的流程。
先是翟(di)衣,然后中单、蔽膝,然后还有各类配饰,最后再带上九龙四凤冠。(以免水字,不作详细介绍。)
光这套穿着,就花了近半个时辰,这还是有宫女帮忙的情况。
要是自己一个人穿戴,恐怕真如后世女生出门一样,没有四个小时都搞不定。
当涂着淡淡胭脂水粉的,周皇后出来时,众臣都跪伏于地,为皇后见礼。
周皇后抬手道:“众卿平身,本宫今日见诸卿神采飞扬,不知是有何等好事呀?”
崇祯起身,拉着皇后的手道:“有个欧罗巴的人,在承天门处声称,说有什么神物。”
“要进献给我们俩,这不就叫皇后过来,咱们一同前往探个究竟。”
周皇后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道:“原来如此,那臣妾便同陛下,一同前往吧!”
随后崇祯朝下面众臣道:“众卿一同前去吧!这样的盛况难得一见呀!”
这话说的是事实,大明如今好多年,都未曾有过外邦来朝之事了。
像大家所熟知的,万历三大征,就是因为倭寇,丰臣秀吉占据了高丽。
为了维护朝廷的,朝贡体系,大明才出兵征讨,占据高丽的倭寇。
当崇祯带着皇后,和文武百官,来到承天门城楼时,城楼下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百姓。
只见一个脸部稍显,不太自然的欧罗巴人,披散的金发拢在后脑。
金色的头发用一根,简单的青布条束着,身穿大明朝少见的,欧罗巴服装。
没错,这人正是稍微易容后的汤若望,汤若望行至承天门城楼下,跪伏于地。
用蹩脚的大明官话,高声道:“大明皇帝陛下,外臣偶得一神物,特献于大明皇帝陛下,祝大明千秋万世。”
说罢便起身,从身旁的马匹一侧,拿出了两面镜子。
众人都忽略了,他不懂礼数,皇帝陛下都还未叫他平身,他就敢直接起来。
侍卫见其掏东西的动作,都紧张的拿兵器对准了他。
周围那些围观的百姓,心也跟着紧张起来,要是这个欧罗巴的原始人。
掏出兵器来,对皇上不利,自己要上去挡呢,还是上去挡了?( ̄︶ ̄)
大明被人欺负了好些年了,好不容易出个,能打胜仗的皇帝,可不能让人给暗害了。
当装饰考究的镜子,从布兜里被拿出来时,开始众人还觉得,也就平平无奇嘛。
只有那考究的装饰,尚且有些许价值,崇祯示意旁边王承恩问话。
王承恩会意道:“外使进献乃何物,有何作用请一一道来。”
假装外国使臣的汤若望道:“启禀大明皇帝陛下,这是一面镜子,可照人于纤毫毕现。”
崇祯出声道:“朕,还以为是何神物,镜子的话大明有的是,但也谢过外使的好意了。”
汤若望假装急声道:“大明皇帝陛下,这不是普通的镜子,您可派人下来勘验。”
崇祯朝王承恩道:“你且下去看看,究竟是何物?”说完还朝王承恩挤了挤眉。
王承恩会意下到城下,拿过镜子‘仔细’端详一番后。
激动的跪地高呼:“陛下,神物啊!神物啊!”经王承恩如此一喊,不管是围观的百姓。
还是承天门城楼上,随帝后同来的百官,都开始大感兴趣了。
崇祯也为了展示大国风范,带领百官下到城楼,来到汤若望身前。
见帝后同临汤若望,赶紧跪伏于地道:“外臣,恭祝大明皇帝陛下,大明皇后娘娘万福!”
崇祯抬手道:“嗯!平身吧!”崇祯从王承恩手上接过镜子,一看之下装作大惊脱手。
镜子眼看就要掉于地上,被身旁李若琏单手接过,然后恭敬跪地,双手呈给皇帝。
崇祯再次接过后,大笑道:“哈哈~!果然是神物啊!外使进献此神物,深得朕心。”
“朕,以为当赏!王承恩去内帑取白银万两,赏赐于外使,愿两国永结同好!”
周围百姓一听,皇帝陛下居然,赏赐如此厚重,难道真是何了不得的神物吗?
但崇祯并未,给周围百姓观看,只有离崇祯最近的一些官员,才勉强看到了一眼。
只是瞟上这么一眼,他们眼神中,都透露着惊叹!
这就更加勾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好奇心,崇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