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过一个富年-《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燕王、楚王、蜀王、韩王都在殿外候着了。

  皇上心情很不好,道:“何事?”

  戴权恭敬的道:“回陛下,皇子们要敬献今年的年礼。”

  皇上的脸更黑了,儿子都是讨债鬼,年底送老子我两三千两银子,从内务府拿走一万多甚至两万两银子。

  皇上很不耐烦的摆摆手,道:“行了行了,留下礼单,让他们先回去吧。”

  戴权出到大殿外,道:“几位王爷,皇上让留下礼单,都先回去吧,改日,皇上再另行召见。”

  几位皇子暗道,皇上应是与大臣们忙于国事,无暇见他们。

  燕王先递上礼单给戴权,楚王、蜀王也相继给了礼单。

  小胖子韩王右手上提着一个小包袱,左手拿着礼单,见戴权来到面前,拒绝的道:“这可不行,礼单我要亲自给父皇。”

  戴权愣了一下,韩王说什么?

  不行?

  皇上让你留下礼单,你说不行?

  虽然,你是皇子,但是也要守规矩吧?

  燕王三人也很惊讶,都望向韩王。

  戴权轻咳一声,耐心的道:“韩王殿下,陛下说了,过后会召见几位王爷的。”

  小胖子想起贾环的叮嘱,银票要亲自给皇上,还是倔强的摇摇头道:“那我下次再来,礼单,本王要亲自给父皇。”

  唔?

  戴权扫了一眼小胖子右手拿的小包袱,忽然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

  戴权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道:“唉,韩王殿下,您可太为难老奴了,老奴再进去禀报一次吧。”

  小胖子连忙笑着感谢戴权。

  燕王、楚王、蜀王三人面面相觑,他们已经交了礼单,本来可以走了,现在却不想走了,留下来看,这小六子又要作什么幺蛾子?

  戴权进殿,躬身递给皇上三张礼单,在书案旁,小声的禀报道:“陛下,韩王殿下说,要亲自呈礼单给皇上,他还在殿外候着。”

  唔?

  皇上斜了一眼戴权,等待他的解释。

  戴权已经伺候皇上三十多年了,断不会在皇上正烦恼的时候,无缘无故添乱的。

  戴权讨好的道:“陛下,老奴看见韩王殿下手上还提着一个小包袱。”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期盼,然后故意嫌弃的道:“哼,这小六子,整日没个正形,一天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你去叫他进来,朕要好好训他一顿。”

  戴权见皇上神情轻松,知道这次是做对了,脚步轻松的出去大殿。

  “韩王殿下,陛下让您进去。”

  燕王、楚王、蜀王都上前一步,问道:“戴公公,那我们……?”

  戴权恭敬的回道:“三位王爷,陛下只让韩王殿下进去,说要亲自训他一顿。”

  “…………”

  燕王三人立刻闭上嘴,不吱声了。

  …………

  殿里大臣们还在讨论,此次,连次辅章衡博也劝道:“陛下,年关将至,朝廷库房里面的的银两不足,还需七十万两银子,才能度过这个年关。”

  “海关司的税银已在路上,我们只需要向京城的商人,拆借七十万两银子,先过了这个年。等海关司的税银抵京,立刻还与他们便是。”

  皇上皱了皱眉,并不表态,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走这一步。

  皇上自问勤勉,又不是昏庸无能的帝皇,怎么就到了,需要借银子度日的境地?

  此时,一脸笑意的小胖子,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恭敬的给皇上行礼。

  见不得小胖子尾巴翘上天的样子,皇上轻哼一声,道:“小六子,这些日子,你有没有去李爱卿府上请教功课?”

  李青秋?去他府上读书?

  小六子一下子就蔫了。

  一句话就打击到了小胖子,皇上嘴角溢出一丝笑意。

  小六子,还是太天真了。

  “礼单呢?呈上来吧。”

  小胖子又高兴了,递了礼单,还有那个用红色绸缎包裹的小包袱给戴权。

  戴权将礼单交给皇上,将红色包袱放在书案上,眼睛望向皇上。

  皇上点点头。

  戴权小心的解开红色绸缎包裹,里面是一个小紫檀木盒。

  打开木盒,里面压的满满的银票。

  皇上扫了一眼,紧绷的神经像被解开了一般,心中的那口闷气也随之呼出。

  身体微微后仰,靠在龙椅上,仿佛全身的重量都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整个人渐渐松弛下来,皇上的目光望向小胖子,从严肃变得柔和起来。

  木盒是向着皇上的方向打开的,只有皇上与戴权看得到。

  首辅唐慎微再次劝诫道:“陛下,国库的银两,只能再坚持三日,需早做打算。”

  皇上扫了一眼银票最上面的一张,是两万两,这匣子子银票,七八十张少不了。

  “银子的事,朕知道了,宫里会筹措银两,明日交给内务府,让户部做好计划,向内务府拆借,等海关司的税银到了,需还给内务府。”

  内务府哪里有银两?

  首辅唐慎微也身兼有内务府总管,自然知道内务府没钱。

  内务府本来一般有三位总管,在太上皇期间,就加设到了四位总管。

  其中三位总管是兼职的,包括首辅唐慎微。

  大雍朝朝廷有个特点,受皇上信任的重臣,都身兼数职。

  (康熙年间,索尼、纳兰明珠、马齐等大学士都兼任过内务府总管。

  清朝重臣身兼数职是非常常见的。

  张廷玉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掌管翰林院、太子少保。

  李鸿章、曾国藩也曾身兼五六个重要职务。

  清朝身兼数职最多的两位大臣,是和珅与刘统勋。

  两人巅峰期,身兼十个职务,权力可谓达到人臣顶峰。

  刘统勋有个外号,叫“四部尚书”。

  升任东阁大学士期间,还身兼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

  见首辅唐慎微疑惑的眼神,皇上忍不住心中得意,道:“唐爱卿,行了,今日讨论朝政,就到这了,明日自会有银两进内务府的账,散朝。”

  首辅唐慎微满怀深意的望了一眼小胖子,带头给皇上施礼。

  群臣行礼,退出大殿。

  殿内只剩下皇上、小胖子、戴权三人了。

  皇上再看小胖子,眼神说不尽的满意。

  “这是多少银子?”

  “父皇,总共一百一十八万两银子。”

  一百一十八万两银子?

  小胖子笑着道:“这些,都是父皇容许我王府做的那些走私的买卖,辛苦做一年,总算不辜负父皇的信任,………”

  皇上咳嗽一声,打断小胖子絮絮叨叨的讲话,瞪了一眼他,道:“瞎说什么,哪有走私的买卖?”

  戴权暗笑,低下头来看着地板,韩王殿下还是太老实了。

  “对对对,我的王府,做的都是正经生意。”小胖子醒悟过来。

  小胖子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的包袱,这个明显没有之前的大,扁扁的包袱。

  皇上奇道:“这又是什么?”

  小胖子得意的道:“这是今年药丸成药的分红,是给母后的。”

  皇上震惊了,刚才一百多万,不是全部分红?

  “这又有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