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窗映月话家常,暖语融霜抵夜凉
入秋后的夜,凉得比往年早些。济世堂外,风卷着半枯的枫叶打在窗棂上,发出 “沙沙” 的轻响,像谁在门外踮脚张望;窗内却截然不同,月光透过糊着绵纸的枫木窗,筛成细碎的银斑,落在围炉而坐的三人身上。火炉里架着三根粗壮的枫树枝,是下午赵二柱特意选的老枝,烧起来火旺且久,“噼啪” 声里裹着淡淡的松脂香,混着炉边烤红薯的甜气,把屋里的凉意都烘得散了。
小丫盘腿坐在陈建国身旁的矮凳上,怀里抱着个布包,里面装着白天捡的红枫叶。她正捏着片边缘圆润的枫叶,试图给书签系红绳 —— 红绳是上次王婶做布鞋剩下的,小丫攒了好久,此刻手指捏着绳头绕了三圈,还是没系成结,鼻尖都沁出了细汗。陈建国余光瞥见,伸手轻轻帮她把绳头理直:“先绕个小圈,再把绳尾穿过去,像给枫叶系腰带似的。” 小丫跟着学,果然系成了个小巧的蝴蝶结,她举着书签凑到炉边照了照,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陈先生你看!像不像枫叶戴了花?”
对面的赵二柱放下手里的草药书,书页边缘已经卷了毛边,是李老郎中留下的旧物,扉页上还夹着片泛黄的枫叶。他指着重叠的 “柴胡”“黄芩” 条目,挠了挠后脑勺:“陈先生,俺还是分不清这俩 —— 上次李大婶风寒,俺差点拿错药,多亏你提醒。以前李老郎中也教过,说柴胡叶子尖,黄芩杆儿粗,可俺一慌就记混了。” 陈建国接过书,用手指顺着字迹划过去:“咱们下次在药架木牌上再画个小标记,柴胡画尖叶子,黄芩画粗杆儿,跟晒秋架的粮标似的,一看就记牢了。” 赵二柱赶紧点头,从怀里摸出块炭笔,在书页空白处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尖叶子,像片小枫芽。
炉里的红薯 “噗” 地裂了道缝,甜香更浓了。小丫刚要伸手去拿,被陈建国拦住:“烫手,用木棍拨出来晾晾。” 他说着拿起炉边的枫木细棍,把红薯拨到炉边的陶盘里,红薯皮烤得焦黑,冒着热气。小丫盯着红薯,突然抬头问:“陈先生,你家乡的晚上也吃烤红薯吗?你儿子会不会也
入秋后的夜,凉得比往年早些。济世堂外,风卷着半枯的枫叶打在窗棂上,发出 “沙沙” 的轻响,像谁在门外踮脚张望;窗内却截然不同,月光透过糊着绵纸的枫木窗,筛成细碎的银斑,落在围炉而坐的三人身上。火炉里架着三根粗壮的枫树枝,是下午赵二柱特意选的老枝,烧起来火旺且久,“噼啪” 声里裹着淡淡的松脂香,混着炉边烤红薯的甜气,把屋里的凉意都烘得散了。
小丫盘腿坐在陈建国身旁的矮凳上,怀里抱着个布包,里面装着白天捡的红枫叶。她正捏着片边缘圆润的枫叶,试图给书签系红绳 —— 红绳是上次王婶做布鞋剩下的,小丫攒了好久,此刻手指捏着绳头绕了三圈,还是没系成结,鼻尖都沁出了细汗。陈建国余光瞥见,伸手轻轻帮她把绳头理直:“先绕个小圈,再把绳尾穿过去,像给枫叶系腰带似的。” 小丫跟着学,果然系成了个小巧的蝴蝶结,她举着书签凑到炉边照了照,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陈先生你看!像不像枫叶戴了花?”
对面的赵二柱放下手里的草药书,书页边缘已经卷了毛边,是李老郎中留下的旧物,扉页上还夹着片泛黄的枫叶。他指着重叠的 “柴胡”“黄芩” 条目,挠了挠后脑勺:“陈先生,俺还是分不清这俩 —— 上次李大婶风寒,俺差点拿错药,多亏你提醒。以前李老郎中也教过,说柴胡叶子尖,黄芩杆儿粗,可俺一慌就记混了。” 陈建国接过书,用手指顺着字迹划过去:“咱们下次在药架木牌上再画个小标记,柴胡画尖叶子,黄芩画粗杆儿,跟晒秋架的粮标似的,一看就记牢了。” 赵二柱赶紧点头,从怀里摸出块炭笔,在书页空白处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尖叶子,像片小枫芽。
炉里的红薯 “噗” 地裂了道缝,甜香更浓了。小丫刚要伸手去拿,被陈建国拦住:“烫手,用木棍拨出来晾晾。” 他说着拿起炉边的枫木细棍,把红薯拨到炉边的陶盘里,红薯皮烤得焦黑,冒着热气。小丫盯着红薯,突然抬头问:“陈先生,你家乡的晚上也吃烤红薯吗?你儿子会不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