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秋场的热闹比往常更甚。刚抓了个假药贩子,村民们的劲头更足了,有的加固晒架,有的贴灯笼,还有的在地上画粉笔画,准备晚上的游戏环节。陈建国蹲在晒场中央,手里拿着张麻纸,正修改晚会流程 —— 之前画的 “图文菜谱” 虽然易懂,但细节还不够,得把每个环节的负责人、时间、地点都写清楚。
“陈先生,俺来帮你写!” 赵二柱跑过来,手里拿着支毛笔,“俺最近跟着李郎中识字,能写‘赵’‘二’‘柱’了!” 他接过笔,在纸上写 “负责人:赵二柱”,结果 “柱” 字的木字旁写得太长,差点把纸戳破。
陈建国笑着接过笔,重新写了一遍,然后教赵二柱怎么握笔:“手指要放松,笔尖要对准纸,别太用力。” 小丫也凑过来,拿着根木炭在旁边画,画了个小人,旁边写着 “负责人:丫丫”,只是 “丫” 字写得像两个叉。
正写着,李大婶拎着篮枫果饼过来,看见纸上的流程,凑过来看:“建国啊,这‘19:00 唱歌’是啥意思?俺们只知道‘月亮到头顶’,你这数字俺们看不懂啊。”
旁边的王婶也点头:“就是啊,俺还以为这是菜谱呢,‘唱歌’要是按菜谱,不得是‘炒’或者‘蒸’?”
村民们都笑起来,陈建国也笑,赶紧把 “数字时间” 改成 “时辰 景象”:“18:00 改成‘日头落坡,炊烟起’,19:00 改成‘月亮到晒架顶,灯笼亮’,这样大家就懂了。”
他边改边画,把 “唱歌环节” 画成一群人围着篝火,张着嘴,旁边画个枫果饼;把 “游戏环节” 画成几个人在猜枫叶,旁边画个笑脸。改完后,村民们都看明白了,李大婶拍着大腿:“这样好!这样好!俺记不住数字,记着‘月亮到晒架顶’就知道该唱歌了!”
小丫拿着改好的流程表,跑着给每个村民看:“大家看,俺也有负责的环节!俺要带小朋友们捡枫叶,谁捡的枫叶最红,就给谁发枫果饼!”
陈建国看着她跑远的背影,心里暖暖的。赵二柱凑过来说:“陈先生,俺昨晚给你准备了个东西。” 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个用枫果壳做的 “怀表电池”,壳子上还刻了片小枫叶,“俺问铁匠了,他说电池能让表亮,俺就用枫果壳做了个,要是你想俺了,就对着表亮的时候喊俺,俺能听见。”
陈建国接过 “电池”,枫果壳的纹路贴着手心,粗糙却温热。他眼眶有点热,拍了拍赵二柱的肩膀:“谢谢你,二柱。这个我一定好好带着,想枫溪了,就拿出来看看。”
下午的时候,村民们开始往晒架上挂作物。玉米金灿灿的,挂在最上层;枫果串红彤彤的,挂在中层;红辣椒一串串的,挂在下层。陈建国和赵二柱还在晒架顶端绑了个大灯笼,灯笼上贴满了小丫捡的红枫叶,风一吹,灯笼转起来,枫叶也跟着晃,像团流动的火。
李老郎中提着药箱过来,给陈建国递了瓶药膏:“这是治烫伤的,晚上点灯笼的时候小心点,别烫着。济世堂的草药我都清点好了,够用到晚会结束,你放心。”
陈建国接过药膏,心里满是感激。他看着晒秋场的一切 —— 挂满作物的晒架,亮着暖光的灯笼,忙碌的村民,笑着的小丫,忽然觉得 “告别” 不再是难过的事,而是把 “暖” 留在心里,带着它去面对未来的勇气。
夕阳西下时,晒秋场已经满是枫果的甜香。村民们开始摆桌子,准备晚上的枫果饼和药茶,小丫还在每个桌子上放了片红枫叶。陈建国坐在晒架旁,掏出怀表,表盘映出的枫溪,比任何时候都要暖。
“陈先生,俺来帮你写!” 赵二柱跑过来,手里拿着支毛笔,“俺最近跟着李郎中识字,能写‘赵’‘二’‘柱’了!” 他接过笔,在纸上写 “负责人:赵二柱”,结果 “柱” 字的木字旁写得太长,差点把纸戳破。
陈建国笑着接过笔,重新写了一遍,然后教赵二柱怎么握笔:“手指要放松,笔尖要对准纸,别太用力。” 小丫也凑过来,拿着根木炭在旁边画,画了个小人,旁边写着 “负责人:丫丫”,只是 “丫” 字写得像两个叉。
正写着,李大婶拎着篮枫果饼过来,看见纸上的流程,凑过来看:“建国啊,这‘19:00 唱歌’是啥意思?俺们只知道‘月亮到头顶’,你这数字俺们看不懂啊。”
旁边的王婶也点头:“就是啊,俺还以为这是菜谱呢,‘唱歌’要是按菜谱,不得是‘炒’或者‘蒸’?”
村民们都笑起来,陈建国也笑,赶紧把 “数字时间” 改成 “时辰 景象”:“18:00 改成‘日头落坡,炊烟起’,19:00 改成‘月亮到晒架顶,灯笼亮’,这样大家就懂了。”
他边改边画,把 “唱歌环节” 画成一群人围着篝火,张着嘴,旁边画个枫果饼;把 “游戏环节” 画成几个人在猜枫叶,旁边画个笑脸。改完后,村民们都看明白了,李大婶拍着大腿:“这样好!这样好!俺记不住数字,记着‘月亮到晒架顶’就知道该唱歌了!”
小丫拿着改好的流程表,跑着给每个村民看:“大家看,俺也有负责的环节!俺要带小朋友们捡枫叶,谁捡的枫叶最红,就给谁发枫果饼!”
陈建国看着她跑远的背影,心里暖暖的。赵二柱凑过来说:“陈先生,俺昨晚给你准备了个东西。” 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个用枫果壳做的 “怀表电池”,壳子上还刻了片小枫叶,“俺问铁匠了,他说电池能让表亮,俺就用枫果壳做了个,要是你想俺了,就对着表亮的时候喊俺,俺能听见。”
陈建国接过 “电池”,枫果壳的纹路贴着手心,粗糙却温热。他眼眶有点热,拍了拍赵二柱的肩膀:“谢谢你,二柱。这个我一定好好带着,想枫溪了,就拿出来看看。”
下午的时候,村民们开始往晒架上挂作物。玉米金灿灿的,挂在最上层;枫果串红彤彤的,挂在中层;红辣椒一串串的,挂在下层。陈建国和赵二柱还在晒架顶端绑了个大灯笼,灯笼上贴满了小丫捡的红枫叶,风一吹,灯笼转起来,枫叶也跟着晃,像团流动的火。
李老郎中提着药箱过来,给陈建国递了瓶药膏:“这是治烫伤的,晚上点灯笼的时候小心点,别烫着。济世堂的草药我都清点好了,够用到晚会结束,你放心。”
陈建国接过药膏,心里满是感激。他看着晒秋场的一切 —— 挂满作物的晒架,亮着暖光的灯笼,忙碌的村民,笑着的小丫,忽然觉得 “告别” 不再是难过的事,而是把 “暖” 留在心里,带着它去面对未来的勇气。
夕阳西下时,晒秋场已经满是枫果的甜香。村民们开始摆桌子,准备晚上的枫果饼和药茶,小丫还在每个桌子上放了片红枫叶。陈建国坐在晒架旁,掏出怀表,表盘映出的枫溪,比任何时候都要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