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们各自收拾餐厅,年纪最小的小老幺捏着一块抹布认真地擦拭折叠桌,老二和老三洗碗、拖地、老大把圆椅摞起来,夫妻俩各自手中端着一杯红茶,偶尔喝上一口。
杨双对钱桥感叹道:“如今我们俩也算是享孩子们的福了。瞧瞧,他们配合得多好。”
钱桥说道:“再过几年,这些孩子们一个个长大,离开家,到时候又只剩下我们俩。”
“卧铺车票买好了吗?”
“软卧,刚好我们一家六口一个包厢。”
“软卧?那挺好的,包间能上锁,比硬卧安全。”
钱桥点头。
四张软卧车票,多花了二十块钱介绍费,能让一家人踏踏实实睡觉值得。
他们夫妻赚钱,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有更好的生活吗?
离开宏远一年没有回去,他们十分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暑假期间工厂订单略微减少,他们俩请好假,带着四个孩子回老家看看,免得孩子们忘记自己的根。
三个大点的孩子还好,对老家有明确记忆。小老幺年纪小一年过去与老家联系越来越少,老家方言从她口中听得越来越少。
厨房、餐厅打扫干净,四人随意坐在铺在瓷砖上的草席,伸手去拿茶几上的葡萄,酸酸甜甜味道一家人都喜欢,自打进入夏天,每天少不了要买上两床。
“火车票爸爸买好了,后天晚上九点从句吴出发,你们的行李收拾好了吗?”杨双问。
钱绾高高举起自己的手:“妈妈,我可以带项链吗?”她说的是过年买的绿松石、南红项链。
“带。”钱桥视线掠过所有孩子,“这次出行半个月,家里长时间没人,容易被小偷盯上,你们贵重物品全戴上,存钱罐里的钱取出来,明天我和你们妈妈带你们去银行存起来。”
现在的珈城远不如一年前安全,工厂集聚,返城无业青年、带着介绍信外出务工人员以及倒爷等等人员复杂,晚上时常有经营范围相同工厂为了争夺生意打群架。
他们厂生意带有一定技术性,目前没有受到干扰,不代表往后能顺风顺水。
钱温严肃点头,“知道,我会监督他们。”
就在暑假放假那天中午,珈城市郊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据说被被害人是村集体会计去银行存钱,至今没有找到凶手。
这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案子,其他入室盗窃多如牛毛,哪怕是鸡鸭鱼都有人偷。
珈城环境不好,一度钱桥想把家搬到句吴,珈城往返句吴中巴车很多,基本半小时有一趟,最早的车次是早上六点发车,最晚车次也是晚上六点。
不过,遭到杨双拒绝,累是其次,关键是路途中有一段路是荒郊野岭,早晚赶路多少存在危险,还不如一家待在珈城。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现在房子太少,市面上很难买到合适的房子。
晚上,夫妻俩躺在床上,钱桥翻来覆去睡不着,睁着一双眼睛看着天花板,他的声音中带着倦意:“我还是觉得搬家到句吴对孩子们好。”
“你还没死心?”杨双从床上坐起来,打开电灯从床头柜拿出一沓信纸和纸笔,“我们俩各自将搬家去句吴优缺点列出来,你说优点,我说缺点,如果优点多于缺点我们搬家到句吴,如果缺点多于优点继续住在珈城。”
钱桥跟着坐起来:“行,我先说。”
杨双拿着笔,示意他开口。
“句吴教育比珈城好,对四个孩子有好处。”教育是钱桥最在意的。
“通勤上班不方便,出门早回家晚,管不了孩子,我们身后没人帮忙带孩子。”
杨双说完,钱桥沉默很久,如果按照出行时间,以及路上耽搁的时间,他们夫妻出门孩子没有起床,他们回家孩子快睡觉,几乎没有什么沟通机会。
“句吴治安比珈城好。”这一点也是钱桥在意的,珈城很多孩子初高中便不读书,打工算是比较乖的,还有一部分孩子在社会上混,隔三差五打群架。
杨双没怎么想立马能反驳:“坏人到处都有,管不了孩子,随时可能会学坏。”
钱桥长时间没说话,杨双握住他随意放在草席上的手,温声说:“我知道你忧心孩子们学业以及安全,所有事情没办法做到尽善尽美,我们一步步来。如果真要去句吴安家,买一栋像样的房子,我们手里的钱少了一点。”
他们夫妻工资挺高,带着四个孩子开销同样不小。
去年每个月能存钱,今年三个孩子兴趣班费用缴完,工资所剩无几。
他们家存款大头来源于年底工厂分红,去年开厂半年分了四千块,今年初步预估分到手六七万,还有一部分是需要继续投入工厂建设改造。
如果有房源,明年过年他们一家能在珈城或者句吴买到一栋非常好的房子,可惜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房源太少。
在钱桥思考的时候,杨双继续说:“比起句吴,我更想一步到位,把家安在沪市,沪市大学多,将来孩子们读书方便,而且路程不算太远。
现在房子能在市面上流通,往后好房子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只要有钱还怕买不到房子吗?”
钱桥向来对妻子在经济上敏锐直觉信服,其他孩子年纪小可以等,大儿子下半年初一,六年后要考大学,他耽误不得:“小誉怎么办?”
“先等三年,至少要等小誉上高中,我们在沪市定居,至于其他孩子要不要去沪市读书,到时候再商量。”
杨双计划中有想过,辞职带着孩子搬家到沪市,这是最优解决办法,既不耽误孩子学业,对家庭收入影响最小。
钱桥沉默,依照他对小双的了解,说不定已经做好辞职打算,因为只有这样对整个家经济影响不大;同样他知道小双喜欢甚至热爱工作,呆在家里带孩子对她不公平。
他道:“要不小誉住宿,十五六岁对世界有了初步判断不担心他会学坏。”
“到时候再说,说不定会有转机呢?”
杨双打了一个哈欠,随手将信纸和钢笔放在床头柜,关上灯,两人睡下。
        杨双对钱桥感叹道:“如今我们俩也算是享孩子们的福了。瞧瞧,他们配合得多好。”
钱桥说道:“再过几年,这些孩子们一个个长大,离开家,到时候又只剩下我们俩。”
“卧铺车票买好了吗?”
“软卧,刚好我们一家六口一个包厢。”
“软卧?那挺好的,包间能上锁,比硬卧安全。”
钱桥点头。
四张软卧车票,多花了二十块钱介绍费,能让一家人踏踏实实睡觉值得。
他们夫妻赚钱,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有更好的生活吗?
离开宏远一年没有回去,他们十分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暑假期间工厂订单略微减少,他们俩请好假,带着四个孩子回老家看看,免得孩子们忘记自己的根。
三个大点的孩子还好,对老家有明确记忆。小老幺年纪小一年过去与老家联系越来越少,老家方言从她口中听得越来越少。
厨房、餐厅打扫干净,四人随意坐在铺在瓷砖上的草席,伸手去拿茶几上的葡萄,酸酸甜甜味道一家人都喜欢,自打进入夏天,每天少不了要买上两床。
“火车票爸爸买好了,后天晚上九点从句吴出发,你们的行李收拾好了吗?”杨双问。
钱绾高高举起自己的手:“妈妈,我可以带项链吗?”她说的是过年买的绿松石、南红项链。
“带。”钱桥视线掠过所有孩子,“这次出行半个月,家里长时间没人,容易被小偷盯上,你们贵重物品全戴上,存钱罐里的钱取出来,明天我和你们妈妈带你们去银行存起来。”
现在的珈城远不如一年前安全,工厂集聚,返城无业青年、带着介绍信外出务工人员以及倒爷等等人员复杂,晚上时常有经营范围相同工厂为了争夺生意打群架。
他们厂生意带有一定技术性,目前没有受到干扰,不代表往后能顺风顺水。
钱温严肃点头,“知道,我会监督他们。”
就在暑假放假那天中午,珈城市郊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据说被被害人是村集体会计去银行存钱,至今没有找到凶手。
这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案子,其他入室盗窃多如牛毛,哪怕是鸡鸭鱼都有人偷。
珈城环境不好,一度钱桥想把家搬到句吴,珈城往返句吴中巴车很多,基本半小时有一趟,最早的车次是早上六点发车,最晚车次也是晚上六点。
不过,遭到杨双拒绝,累是其次,关键是路途中有一段路是荒郊野岭,早晚赶路多少存在危险,还不如一家待在珈城。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现在房子太少,市面上很难买到合适的房子。
晚上,夫妻俩躺在床上,钱桥翻来覆去睡不着,睁着一双眼睛看着天花板,他的声音中带着倦意:“我还是觉得搬家到句吴对孩子们好。”
“你还没死心?”杨双从床上坐起来,打开电灯从床头柜拿出一沓信纸和纸笔,“我们俩各自将搬家去句吴优缺点列出来,你说优点,我说缺点,如果优点多于缺点我们搬家到句吴,如果缺点多于优点继续住在珈城。”
钱桥跟着坐起来:“行,我先说。”
杨双拿着笔,示意他开口。
“句吴教育比珈城好,对四个孩子有好处。”教育是钱桥最在意的。
“通勤上班不方便,出门早回家晚,管不了孩子,我们身后没人帮忙带孩子。”
杨双说完,钱桥沉默很久,如果按照出行时间,以及路上耽搁的时间,他们夫妻出门孩子没有起床,他们回家孩子快睡觉,几乎没有什么沟通机会。
“句吴治安比珈城好。”这一点也是钱桥在意的,珈城很多孩子初高中便不读书,打工算是比较乖的,还有一部分孩子在社会上混,隔三差五打群架。
杨双没怎么想立马能反驳:“坏人到处都有,管不了孩子,随时可能会学坏。”
钱桥长时间没说话,杨双握住他随意放在草席上的手,温声说:“我知道你忧心孩子们学业以及安全,所有事情没办法做到尽善尽美,我们一步步来。如果真要去句吴安家,买一栋像样的房子,我们手里的钱少了一点。”
他们夫妻工资挺高,带着四个孩子开销同样不小。
去年每个月能存钱,今年三个孩子兴趣班费用缴完,工资所剩无几。
他们家存款大头来源于年底工厂分红,去年开厂半年分了四千块,今年初步预估分到手六七万,还有一部分是需要继续投入工厂建设改造。
如果有房源,明年过年他们一家能在珈城或者句吴买到一栋非常好的房子,可惜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房源太少。
在钱桥思考的时候,杨双继续说:“比起句吴,我更想一步到位,把家安在沪市,沪市大学多,将来孩子们读书方便,而且路程不算太远。
现在房子能在市面上流通,往后好房子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只要有钱还怕买不到房子吗?”
钱桥向来对妻子在经济上敏锐直觉信服,其他孩子年纪小可以等,大儿子下半年初一,六年后要考大学,他耽误不得:“小誉怎么办?”
“先等三年,至少要等小誉上高中,我们在沪市定居,至于其他孩子要不要去沪市读书,到时候再商量。”
杨双计划中有想过,辞职带着孩子搬家到沪市,这是最优解决办法,既不耽误孩子学业,对家庭收入影响最小。
钱桥沉默,依照他对小双的了解,说不定已经做好辞职打算,因为只有这样对整个家经济影响不大;同样他知道小双喜欢甚至热爱工作,呆在家里带孩子对她不公平。
他道:“要不小誉住宿,十五六岁对世界有了初步判断不担心他会学坏。”
“到时候再说,说不定会有转机呢?”
杨双打了一个哈欠,随手将信纸和钢笔放在床头柜,关上灯,两人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