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算下午去一趟卖四件套店里,四件套以及其他被子应该好了,她得去取。
趁着这段时间天还没凉,她得把该晒的晒好,该洗得洗好,等天一凉,就能直接换上。
二十六号还得开门营业。
时间过得极快。
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六日,早上九点。
明惠家的小吃店正式开业。
一般店铺开业时间都是早上八点,八八八,发发发,图个好兆头。
但她的店铺就在学校门口不远处,要是早上八点开业放鞭炮,容易吓到学生和学生家长。
造成不必要的交通堵塞。
倒是有些不良老板觉得人多热闹,鞭炮一响、黄金万两,也不管有没有人会受伤。
顾明惠改了时间,选择在早上九点,学校门口人流量并不是特别多的时间点。
顾明惠、苏永安还有顾文安三人穿着特制的围裙,站在店门口,相视一笑。
“开始吧。”
顾明惠看了眼钟表,朝着苏永安说道。
苏永安把点燃了的鞭炮扔到店门口前方的无人处,下一秒,一顿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伴随着响声,鞭炮独有的硝烟味渐渐飘了起来。
过来看热闹的大多都是路人以及附近的店铺老板,见是小吃店。
不少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转身就离开了,也有几个老板叹了口气,又来了个对家。
顾明惠倒是没想那么多,等烟味散去,她就把小立牌招牌摆了出来。
上面写着。
脆皮鸡腿六块钱一个,十块钱两个。
脆皮鸡翅四块五一个,八块钱两个。
脆皮鸡排五块钱一个,九块钱两个。
满十元送炸鸡架一份,送完为止,先到先得。
同时小吃店的老板们见到小立牌,心里松了一口气,跟他们卖的小吃不一样。
定神一看这价格,嗯,真不算便宜,也不知道这家店生意能不能做得起来。
顾明惠当然也是知道这一点,但是,她暂时不打算降低价格。
肯某鸡家的吮指原味鸡块一个六块五,十五个九十七块五。
她家一个鸡腿才卖六块钱,再怎么样也是比他家还便宜的,
当然,如果卖不出去,顾明惠还是会考虑降价的,总不能硬生生倒闭吧。
顾文安把门外的鞭炮碎纸扫干净,就戴上口罩,开始收拾屋子里面。
鸡是今早上八点多送过来的,去了毛,去了头、脚和内脏,但还是整只鸡。
顾文安把鸡洗干净,特别检查了鸡毛,把零星几根残存的鸡毛拔掉,又放在水龙头下冲洗。
苏永安按照顾明惠的要求,拿着菜刀把鸡切好,鸡腿和鸡翅都是单独砍出来。
鸡胸肉的地方,再一片一片的切下来,至于一些切下来的鸡碎肉都被单独放在一个盆里。
之后跟鸡胸肉一起剁成肉泥,再做成鸡排。
至于剩下的鸡架子也是单独放在一个不锈钢盆里。
顾明惠则处理起鸡腿和鸡翅,先划上几道,方便腌制入味。
再加入生抽、老抽、料酒、盐还有鸡蛋以及专门调料,抓拌均匀,腌制起来。
至于炸鸡裹粉。
是顾明惠自己调的,面粉、玉米面粉、小苏打、盐还有白胡椒粉按照一定比例搅拌均匀。
趁着空闲,顾明惠还把炸鸡排所需要的调料调制了出来。
而顾文安和苏永安则是把鸡胸肉剔除筋膜后再洗干净,并且剁成肉泥。
……
三个人忙活到十一点,差不多就忙活完了,该腌制的已经腌制好了,该清理的瓶瓶罐罐也都洗干净。
顾文安和苏永安坐在长板凳上,喝着早就倒好的温开水,擦了擦脖颈处的细汗。
他们剁了二十只鸡的鸡胸肉,使了不少劲,胳膊都有点麻。
好在是两个人,能换人。
望春小学中午是十一点四十分放学,而蓝天初中则是十二点放学。
而其他学校和幼儿园大多在十一点半到十二点间放学,基本上都错开了点时间。
顾明惠看了眼挂在墙上的钟表,十一点零五,差不多,她打开燃气灶,在锅里倒入油。
等油热了,就把鸡腿和鸡翅放进去一些,开始炸,鸡腿和鸡翅炸的时间不同。
顾明惠得时刻注意颜色,觉得色泽差不多,就得用长筷子夹出来。
等这一波的鸡腿和鸡翅炸好第一遍,就得准备复炸。
第二次复炸后,鸡腿和鸡翅的脆皮完全形成,色泽也金黄金黄的,特别诱人。
炸货独有的香气飘散了起来,充斥着小小的门店,也往外面飘。
顾明惠把炸好的鸡腿和鸡翅夹出来,分别放在各自的盘子里,再放进玻璃展示台里。
又开始炸起了第二轮。
顾文安休息好,就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想着学会了,下次他也能干这个活。
他姐跟他说过了,要是小吃店这个生意做起来,就每个月给他发工资。
按照基础工资 提成的模式,干得越多,挣得越多,生意越好,挣得更多。
昨天去看过老中医。
老中医又给他调了一次药方,说是效果更好,等过完年,应该能依稀听清楚个别声音。
苏永安倒是走出小吃店,在附近闲逛了起来,瞧瞧各家店铺的特色。
有卖卤菜的,闻着味道就觉得不错。有卖炒饭炒面的,一看那口锅,就知道有手艺在……
明惠家的小吃店门口。
有不少家长被这股子炸货的香味吸引,纷纷站在门口看了起来,打量了起来。
老板娘和小工都穿着写有“明惠家的小吃店”的围裙,带着帽子和口罩。
看着就跟大饭店里的厨师似的,有排场还干净卫生。
顾明惠笑着招呼了声,“我家用的油是干净油,你们可以看看,今天开门营业才开封的。”
说完,她指了下旁边的桶装色拉油,是金鱼家的,大牌子,刚倒了一些,还剩下一大桶。
吴大妈凑近看了一眼,颜色没问题,闻着也没问题,没有干“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事。
“你家这油看着是挺干净的,鸡腿也是今天的不?”
她趁机问了一句,给孩子买的吃食,她最在意的就是新不新鲜、好不好。
趁着这段时间天还没凉,她得把该晒的晒好,该洗得洗好,等天一凉,就能直接换上。
二十六号还得开门营业。
时间过得极快。
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六日,早上九点。
明惠家的小吃店正式开业。
一般店铺开业时间都是早上八点,八八八,发发发,图个好兆头。
但她的店铺就在学校门口不远处,要是早上八点开业放鞭炮,容易吓到学生和学生家长。
造成不必要的交通堵塞。
倒是有些不良老板觉得人多热闹,鞭炮一响、黄金万两,也不管有没有人会受伤。
顾明惠改了时间,选择在早上九点,学校门口人流量并不是特别多的时间点。
顾明惠、苏永安还有顾文安三人穿着特制的围裙,站在店门口,相视一笑。
“开始吧。”
顾明惠看了眼钟表,朝着苏永安说道。
苏永安把点燃了的鞭炮扔到店门口前方的无人处,下一秒,一顿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伴随着响声,鞭炮独有的硝烟味渐渐飘了起来。
过来看热闹的大多都是路人以及附近的店铺老板,见是小吃店。
不少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转身就离开了,也有几个老板叹了口气,又来了个对家。
顾明惠倒是没想那么多,等烟味散去,她就把小立牌招牌摆了出来。
上面写着。
脆皮鸡腿六块钱一个,十块钱两个。
脆皮鸡翅四块五一个,八块钱两个。
脆皮鸡排五块钱一个,九块钱两个。
满十元送炸鸡架一份,送完为止,先到先得。
同时小吃店的老板们见到小立牌,心里松了一口气,跟他们卖的小吃不一样。
定神一看这价格,嗯,真不算便宜,也不知道这家店生意能不能做得起来。
顾明惠当然也是知道这一点,但是,她暂时不打算降低价格。
肯某鸡家的吮指原味鸡块一个六块五,十五个九十七块五。
她家一个鸡腿才卖六块钱,再怎么样也是比他家还便宜的,
当然,如果卖不出去,顾明惠还是会考虑降价的,总不能硬生生倒闭吧。
顾文安把门外的鞭炮碎纸扫干净,就戴上口罩,开始收拾屋子里面。
鸡是今早上八点多送过来的,去了毛,去了头、脚和内脏,但还是整只鸡。
顾文安把鸡洗干净,特别检查了鸡毛,把零星几根残存的鸡毛拔掉,又放在水龙头下冲洗。
苏永安按照顾明惠的要求,拿着菜刀把鸡切好,鸡腿和鸡翅都是单独砍出来。
鸡胸肉的地方,再一片一片的切下来,至于一些切下来的鸡碎肉都被单独放在一个盆里。
之后跟鸡胸肉一起剁成肉泥,再做成鸡排。
至于剩下的鸡架子也是单独放在一个不锈钢盆里。
顾明惠则处理起鸡腿和鸡翅,先划上几道,方便腌制入味。
再加入生抽、老抽、料酒、盐还有鸡蛋以及专门调料,抓拌均匀,腌制起来。
至于炸鸡裹粉。
是顾明惠自己调的,面粉、玉米面粉、小苏打、盐还有白胡椒粉按照一定比例搅拌均匀。
趁着空闲,顾明惠还把炸鸡排所需要的调料调制了出来。
而顾文安和苏永安则是把鸡胸肉剔除筋膜后再洗干净,并且剁成肉泥。
……
三个人忙活到十一点,差不多就忙活完了,该腌制的已经腌制好了,该清理的瓶瓶罐罐也都洗干净。
顾文安和苏永安坐在长板凳上,喝着早就倒好的温开水,擦了擦脖颈处的细汗。
他们剁了二十只鸡的鸡胸肉,使了不少劲,胳膊都有点麻。
好在是两个人,能换人。
望春小学中午是十一点四十分放学,而蓝天初中则是十二点放学。
而其他学校和幼儿园大多在十一点半到十二点间放学,基本上都错开了点时间。
顾明惠看了眼挂在墙上的钟表,十一点零五,差不多,她打开燃气灶,在锅里倒入油。
等油热了,就把鸡腿和鸡翅放进去一些,开始炸,鸡腿和鸡翅炸的时间不同。
顾明惠得时刻注意颜色,觉得色泽差不多,就得用长筷子夹出来。
等这一波的鸡腿和鸡翅炸好第一遍,就得准备复炸。
第二次复炸后,鸡腿和鸡翅的脆皮完全形成,色泽也金黄金黄的,特别诱人。
炸货独有的香气飘散了起来,充斥着小小的门店,也往外面飘。
顾明惠把炸好的鸡腿和鸡翅夹出来,分别放在各自的盘子里,再放进玻璃展示台里。
又开始炸起了第二轮。
顾文安休息好,就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想着学会了,下次他也能干这个活。
他姐跟他说过了,要是小吃店这个生意做起来,就每个月给他发工资。
按照基础工资 提成的模式,干得越多,挣得越多,生意越好,挣得更多。
昨天去看过老中医。
老中医又给他调了一次药方,说是效果更好,等过完年,应该能依稀听清楚个别声音。
苏永安倒是走出小吃店,在附近闲逛了起来,瞧瞧各家店铺的特色。
有卖卤菜的,闻着味道就觉得不错。有卖炒饭炒面的,一看那口锅,就知道有手艺在……
明惠家的小吃店门口。
有不少家长被这股子炸货的香味吸引,纷纷站在门口看了起来,打量了起来。
老板娘和小工都穿着写有“明惠家的小吃店”的围裙,带着帽子和口罩。
看着就跟大饭店里的厨师似的,有排场还干净卫生。
顾明惠笑着招呼了声,“我家用的油是干净油,你们可以看看,今天开门营业才开封的。”
说完,她指了下旁边的桶装色拉油,是金鱼家的,大牌子,刚倒了一些,还剩下一大桶。
吴大妈凑近看了一眼,颜色没问题,闻着也没问题,没有干“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事。
“你家这油看着是挺干净的,鸡腿也是今天的不?”
她趁机问了一句,给孩子买的吃食,她最在意的就是新不新鲜、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