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天听玄机动九重
金阙云宫于虚空维度之中巍然屹立,吞吐着自抚平府万千信徒汇聚而来的信仰洪流,将其缓缓转化为更为精纯、蕴含着法则力量的“神元”。府君张润端坐云台,神念微动,便可俯瞰整个抚平府,如同掌上观纹。
然而,他深知,神国初开,府君位阶,在此方绝天地通的蓝星,已近乎极致。若再欲提升,便不能只局限于抚平一府之地。信仰需广布,神名需上达天听。
所谓“天听”,并非虚无缥缈,而是那统御九州万方、紫气最为浓郁的京畿之地,是那龙气盘踞的巍峨皇城,是那代天巡守、掌管天下礼仪祭祀的钦天监!
他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触角,开始尝试向着北方那浩瀚的国都延伸。距离遥远,龙气威压重重,即便以他府君之能,亦感艰难晦涩,只能捕捉到一些模糊不清的片段与浩荡的气运洪流。
但于此同时,他在抚平府的一系列作为,尤其是那迥异于常的“四小时工作制”及所带来的“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之象,已通过李文渊的私信、府衙的公文、行商的传言、乃至那日开辟神国时的天地异象,不可避免地传入了京城,引起了某些大人物的注意。
京城,钦天监。
观星台上,夜风凛冽。一位身着深紫色官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负手仰望星空。他正是钦天监监正,袁天罡。其身后,数名五官灵台郎、保章正恭敬肃立,面色凝重。
夜空之中,群星依旧,唯有一处,对应南方抚平府分野,近日来常现氤氲紫气,光晕朦胧,竟隐隐有凌驾群星之势!尤其是前几日,一道璀璨神光自那分野冲天而起,虽一闪即逝,却搅动周天星力,令观星仪为之震颤!
“抚平府…”袁天罡缓缓开口,声音苍老却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清明,“近日呈报多言其地风调雨顺,百业俱兴,赋税大增,民无讼事。更有‘四小时工作制’之奇闻…李知府私信于座师,言及当地百姓‘心有所寄’,故而安居乐业…诸位,如何看待?”
身后一名中年官员上前一步,躬身道:“回禀监正,下官查阅过往卷宗,抚平府青林县,数月前曾有‘土地显灵’之传闻,救治垂死孩童,后便有此新政。而今观其天象,紫气氤氲,非比寻常。下官以为,恐有…鬼神之力干预世俗之嫌。”
另一人却反驳道:“鬼神之说,虚无缥缈。或只是李知府治理有方,百姓勤勉,天象亦只是巧合。那‘四小时工作制’虽闻所未闻,然其成效数据确凿,若能推行天下,岂非苍生之福?岂可因虚无天象而疑之?”
袁天罡沉默片刻,目光依旧望着那片紫气氤氲的星域,缓缓道:“天道渺渺,非我等尽知。然社稷重器,不可不慎。其地民生虽盛,然其由头,终究落于‘淫祀’之上。此风若长,各地效仿,假托神鬼,干涉政令,岂非动摇国本?”
他顿了顿,声音转冷:“着令,遣一队缇骑,持监中文书,密赴抚平府青林县。不必惊动地方,仔细查探那城隍庙虚实,观测地气民情,尤其要查明那‘四小时工作制’背后,可有装神弄鬼、蛊惑人心之实据!若确系邪祟,即刻报我,请天子剑,斩妖除魔!若真是民心所向…再议不迟。”
“遵命!”众官员躬身领命。
【引起朝廷钦天监注意,缇骑即将出动调查。风险与机遇并存。】
几乎在钦天监做出决定的同时。
京郊,一座隐秘的庄园内。
几名身着便服、却气度不凡的男子正在密室中交谈。桌上,摊开着几份关于抚平府青林县的密报。
“一天只干四个时辰,还能增产增收?天下岂有这般好事?”一满面红光的胖硕男子嗤笑,“定是那李文渊为了政绩,勾结妖人,愚弄百姓,欺瞒朝廷!”
另一面色阴鸷的文士沉吟道:“王兄所言不无道理。然据下面人报,那青林县乃至整个抚平府,近日商税、农税确有大涨,市面上流通的货物也多了不少,不似作假。若此法…真能激发民力…”
“哼!就算真能,那也是邪术!”胖硕男子打断道,“鼓励百姓不事生产,终日闲散,岂不滋生惰性,败坏民心?长此以往,谁还愿安分守己耕种劳作?此乃取乱之道!更何况,此事竟与那劳什子‘城隍’淫祀牵扯不清!我辈读圣贤书,岂能容此怪力乱神祸乱朝纲!”
他眼中闪过厉色:“我已联络御史台几位好友,不日便上本参奏那李文渊妖言惑众、败坏风俗、勾结邪祀!定要将他革职查办,捣毁那淫祠邪庙!”
【朝廷党争介入,保守派欲借‘淫祀’之名打击政敌,新政及信仰面临政治风险。】
金阙云宫之中,张润缓缓睁开神目。钦天监的决策,京城党争的暗流,虽隔千山万水,却已通过气运牵连与冥冥中的天机,被他模糊感知。
“终于…来了么。”他并无意外,反而有种靴子落地的平静。
世俗最高权力的注视,既是最大的危机,亦是最大的机遇。
他心念微动,一道清晰的神谕跨越虚空,落入抚平府知府李文渊的心湖深处。
正于书房批阅公文的李文渊猛地一震,脑海中响起那威严而平和的声音:“京畿有客将至,或友或敌,皆在尔等言行。民心所向,即为大道。秉公持正,无需畏惧,吾自佑之。”
李文渊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京畿来客?钦差?他瞬间联想到自己发出的那些私信和公文!府君竟连京城动向都能预知?
震惊过后,便是巨大的压力,以及…一丝被神明承诺庇佑的底气。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事已至此,唯有将青林模式做得更好,拿出无可指责的政绩,方能应对一切 。
张润的神识又扫过青林县。他并未直接警示张全福、王婆等人,以免他们举止失措,反露破绽。只是 引导地脉之气,让县境内风物更加祥和,百姓精神愈发饱满,将最好的一面自然呈现。
同时,他于金阙云宫中,调动初生的“神元”,开始推演那几位即将到来的缇骑的命数气运,以及京城中那几位主张弹劾的官员的命数气运…
神元玄妙,虽无法直接改变既定事实,却可于万千可能性中, 引导事情向有利于己的方向发展——比如,让某位缇骑途中偶感风寒,行程稍慢数日;让某位御史家宅后院突然起火,牵扯其精力…
无声无息的较量,已然在凡人无法触及的层面展开。
天听已然惊动,九重之下,暗流汹涌。
张润深知,此番应对,将直接决定他能否真正走入这个王朝的视野,是被视为必须铲除的“淫祀邪神”,还是被默认为可共存甚至可借助的“正神”。
他目光平静,望向北方,仿佛穿透无尽时空,看到了那队即将南下的缇骑,看到了金銮殿上的唇枪舌剑,看到了那隐藏在历史迷雾之中的、此方世界关于“超凡”的真正秘密。
棋局已至中盘,下一步,当落子天元。
金阙云宫于虚空维度之中巍然屹立,吞吐着自抚平府万千信徒汇聚而来的信仰洪流,将其缓缓转化为更为精纯、蕴含着法则力量的“神元”。府君张润端坐云台,神念微动,便可俯瞰整个抚平府,如同掌上观纹。
然而,他深知,神国初开,府君位阶,在此方绝天地通的蓝星,已近乎极致。若再欲提升,便不能只局限于抚平一府之地。信仰需广布,神名需上达天听。
所谓“天听”,并非虚无缥缈,而是那统御九州万方、紫气最为浓郁的京畿之地,是那龙气盘踞的巍峨皇城,是那代天巡守、掌管天下礼仪祭祀的钦天监!
他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触角,开始尝试向着北方那浩瀚的国都延伸。距离遥远,龙气威压重重,即便以他府君之能,亦感艰难晦涩,只能捕捉到一些模糊不清的片段与浩荡的气运洪流。
但于此同时,他在抚平府的一系列作为,尤其是那迥异于常的“四小时工作制”及所带来的“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之象,已通过李文渊的私信、府衙的公文、行商的传言、乃至那日开辟神国时的天地异象,不可避免地传入了京城,引起了某些大人物的注意。
京城,钦天监。
观星台上,夜风凛冽。一位身着深紫色官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负手仰望星空。他正是钦天监监正,袁天罡。其身后,数名五官灵台郎、保章正恭敬肃立,面色凝重。
夜空之中,群星依旧,唯有一处,对应南方抚平府分野,近日来常现氤氲紫气,光晕朦胧,竟隐隐有凌驾群星之势!尤其是前几日,一道璀璨神光自那分野冲天而起,虽一闪即逝,却搅动周天星力,令观星仪为之震颤!
“抚平府…”袁天罡缓缓开口,声音苍老却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清明,“近日呈报多言其地风调雨顺,百业俱兴,赋税大增,民无讼事。更有‘四小时工作制’之奇闻…李知府私信于座师,言及当地百姓‘心有所寄’,故而安居乐业…诸位,如何看待?”
身后一名中年官员上前一步,躬身道:“回禀监正,下官查阅过往卷宗,抚平府青林县,数月前曾有‘土地显灵’之传闻,救治垂死孩童,后便有此新政。而今观其天象,紫气氤氲,非比寻常。下官以为,恐有…鬼神之力干预世俗之嫌。”
另一人却反驳道:“鬼神之说,虚无缥缈。或只是李知府治理有方,百姓勤勉,天象亦只是巧合。那‘四小时工作制’虽闻所未闻,然其成效数据确凿,若能推行天下,岂非苍生之福?岂可因虚无天象而疑之?”
袁天罡沉默片刻,目光依旧望着那片紫气氤氲的星域,缓缓道:“天道渺渺,非我等尽知。然社稷重器,不可不慎。其地民生虽盛,然其由头,终究落于‘淫祀’之上。此风若长,各地效仿,假托神鬼,干涉政令,岂非动摇国本?”
他顿了顿,声音转冷:“着令,遣一队缇骑,持监中文书,密赴抚平府青林县。不必惊动地方,仔细查探那城隍庙虚实,观测地气民情,尤其要查明那‘四小时工作制’背后,可有装神弄鬼、蛊惑人心之实据!若确系邪祟,即刻报我,请天子剑,斩妖除魔!若真是民心所向…再议不迟。”
“遵命!”众官员躬身领命。
【引起朝廷钦天监注意,缇骑即将出动调查。风险与机遇并存。】
几乎在钦天监做出决定的同时。
京郊,一座隐秘的庄园内。
几名身着便服、却气度不凡的男子正在密室中交谈。桌上,摊开着几份关于抚平府青林县的密报。
“一天只干四个时辰,还能增产增收?天下岂有这般好事?”一满面红光的胖硕男子嗤笑,“定是那李文渊为了政绩,勾结妖人,愚弄百姓,欺瞒朝廷!”
另一面色阴鸷的文士沉吟道:“王兄所言不无道理。然据下面人报,那青林县乃至整个抚平府,近日商税、农税确有大涨,市面上流通的货物也多了不少,不似作假。若此法…真能激发民力…”
“哼!就算真能,那也是邪术!”胖硕男子打断道,“鼓励百姓不事生产,终日闲散,岂不滋生惰性,败坏民心?长此以往,谁还愿安分守己耕种劳作?此乃取乱之道!更何况,此事竟与那劳什子‘城隍’淫祀牵扯不清!我辈读圣贤书,岂能容此怪力乱神祸乱朝纲!”
他眼中闪过厉色:“我已联络御史台几位好友,不日便上本参奏那李文渊妖言惑众、败坏风俗、勾结邪祀!定要将他革职查办,捣毁那淫祠邪庙!”
【朝廷党争介入,保守派欲借‘淫祀’之名打击政敌,新政及信仰面临政治风险。】
金阙云宫之中,张润缓缓睁开神目。钦天监的决策,京城党争的暗流,虽隔千山万水,却已通过气运牵连与冥冥中的天机,被他模糊感知。
“终于…来了么。”他并无意外,反而有种靴子落地的平静。
世俗最高权力的注视,既是最大的危机,亦是最大的机遇。
他心念微动,一道清晰的神谕跨越虚空,落入抚平府知府李文渊的心湖深处。
正于书房批阅公文的李文渊猛地一震,脑海中响起那威严而平和的声音:“京畿有客将至,或友或敌,皆在尔等言行。民心所向,即为大道。秉公持正,无需畏惧,吾自佑之。”
李文渊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京畿来客?钦差?他瞬间联想到自己发出的那些私信和公文!府君竟连京城动向都能预知?
震惊过后,便是巨大的压力,以及…一丝被神明承诺庇佑的底气。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事已至此,唯有将青林模式做得更好,拿出无可指责的政绩,方能应对一切 。
张润的神识又扫过青林县。他并未直接警示张全福、王婆等人,以免他们举止失措,反露破绽。只是 引导地脉之气,让县境内风物更加祥和,百姓精神愈发饱满,将最好的一面自然呈现。
同时,他于金阙云宫中,调动初生的“神元”,开始推演那几位即将到来的缇骑的命数气运,以及京城中那几位主张弹劾的官员的命数气运…
神元玄妙,虽无法直接改变既定事实,却可于万千可能性中, 引导事情向有利于己的方向发展——比如,让某位缇骑途中偶感风寒,行程稍慢数日;让某位御史家宅后院突然起火,牵扯其精力…
无声无息的较量,已然在凡人无法触及的层面展开。
天听已然惊动,九重之下,暗流汹涌。
张润深知,此番应对,将直接决定他能否真正走入这个王朝的视野,是被视为必须铲除的“淫祀邪神”,还是被默认为可共存甚至可借助的“正神”。
他目光平静,望向北方,仿佛穿透无尽时空,看到了那队即将南下的缇骑,看到了金銮殿上的唇枪舌剑,看到了那隐藏在历史迷雾之中的、此方世界关于“超凡”的真正秘密。
棋局已至中盘,下一步,当落子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