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星炬将熄 残光映途-《执掌神权之天帝的征途》

  第一百六十六章:星炬将熄 残光映途

  胜利的余温尚未散尽,“薪火殿”已沉浸在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与肃穆之中。

  周天星辰塔静静悬浮,塔身上那道道触目惊心的裂纹,无声诉说着方才一战的惨烈。塔内空间,张润盘膝而坐,脸色依旧苍白,气息萎靡。凌云霄渡入的那道剑气如寒泉镇魂,暂时稳住了他近乎崩碎的神魂,但原初光种的黯淡与混沌源核的枯竭,非外力可速愈。

  玄都道人、迦叶尊者、洞察者序列的投影,以及诸天盟的核心成员,皆聚于塔内。气氛凝重。

  “张殿主体内,道基有损,光种沉寂,非长久静养不可恢复。”玄都道人把脉片刻,眉头微蹙,“强行衍化万道,承载远超自身境界之力,此乃道伤,伤及根本。”

  “阿弥陀佛。”迦叶尊者目露悲悯,“张道友心志之坚,老衲钦佩。然神魂之创,如琉璃生隙,须以温和佛力徐徐图之,急不得。”

  洞察者的机械音冰冷而客观:“数据分析显示,‘启明之主’生命体征低于安全阈值百分之六十三点七,能量核心(原初光种)输出功率下降至百分之五点四。建议立即进入深度休眠状态,进行系统性修复。否则,存在永久性跌落境界的风险。”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张润身上。他此刻的状态,可谓油尽灯枯。

  张润缓缓睁开眼,眸中虽难掩疲惫,那份坚定却未曾熄灭。“多谢诸位关心。我还撑得住。”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归寂’虽退,但其威胁未除。它需要时间适应重启,我们同样需要时间。这喘息之机,是用惨重代价换来的,不容浪费。”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当务之急有三。其一,修复‘薪火殿’防御,救治伤员,稳定军心。其二,利用这段时间,分析此次对抗‘归寂’的数据,尤其是其规则层面的运作方式与弱点。其三……”

  他顿了顿,看向玄都、迦叶和洞察者:“……便是组建一支精锐的探索队伍。”

  “探索?”凌云霄抱剑立于一旁,闻言眼神微动。

  “不错。”张润颔首,“被动防御,终非长久之计。我们击退了它一次,它下次再来,必定更加猛烈,更具针对性。我们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去寻找‘归寂’的源头,或者至少,找到更多关于它的信息,理解它为何存在,为何要抹除‘存在’。”

  “张殿主所言,与我等不谋而合。”玄都道人拂尘轻摆,“三清观古籍中,有关于宇宙‘暗面’、‘终末归墟’的零星记载,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大雷音寺藏经阁深处,亦封印着一些关于上古‘大寂灭’时代的残卷。”迦叶尊者接口道,“或许其中提及的‘寂灭之核’,与这‘归寂意志’有所关联。”

  洞察者:“星灵文明数据库中存在七处标记为‘规则异常区’的古老星域,其物理常数与已知宇宙模型存在无法解释的偏差。推测可能与‘归寂’现象有关联。坐标已共享。”

  信息开始汇聚。来自不同文明,不同道统的古老知识碎片,仿佛一块块拼图,指向了同一个神秘而危险的方向。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张润强提精神,“请诸位道友返回各自势力,调阅古籍,分析数据。同时,请推荐合适人选,组成这支探索队。队伍不需人多,但需精通空间穿梭、规则感应、遗迹探查,且心志坚毅,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与判断。”

  他看向身旁的伙伴:“我诸天盟中,墨渊长老精通空间阵道与隐匿之法,冢墟族长对‘终结’之力感应敏锐,可加入队伍。另外……”他目光落在北斗司命身上,“司命前辈擅长推演星象,或可预知吉凶。”

  北斗司命凝重地点点头:“义不容辞。”

  “我也去。”凌云霄言简意赅,语气不容拒绝。他的剑,是斩破迷雾最好的利器。

  玄都、迦叶与洞察者也各自承诺,会派遣门下\/序列中的精锐参与此次探索。

  决议既定,众人不再耽搁,纷纷离去准备。塔内只剩下张润和几位最核心的成员。

  “殿主,你的身体……”玄玑看着张润苍白的面容,忧心忡忡。

  “无妨。”张润摆了摆手,望向塔外逐渐修复的星空,目光深邃,“探索队出发,需要时间准备。这段时间,我会尽力恢复。至少,要在他们出发前,为他们点亮前路的‘星炬’。”

  他所谓的“星炬”,并非实体,而是以残存的原初之光与混沌源核推演,为探索队指引一个最可能有所发现的方向。这需要他付出更大的代价,但他别无选择。

  “薪火殿”开始了紧张的战后重建与探索筹备。而张润,则再次封闭于星辰塔核心,忍受着道基受损的剧痛,以残存的意志与力量,沟通那冥冥中关于“归寂”的微弱痕迹,试图在无尽的虚无与黑暗中,为同伴们捕捉那一丝可能的光亮。

  塔内,他的气息愈发微弱,仿佛风中残烛。但那份为万界寻路的决心,却如烙印般,深深铭刻在残破的塔身与每一个见证者的心中。

  星炬或将熄灭,然残光亦能映照前路。真正的远征,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