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班超-《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

  这一次让我们把目光从东汉朝廷血腥的权力斗兽场,转向那片广袤、神秘而充满风险的西域大舞台。

  这里,一位真正的超级明星兼金牌职业经理人,即将上演一场历时三十一年、堪称史诗级的“市场开拓与维护”大戏——

  他,就是定远侯班超。

  时间回到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首都洛阳。

  一个普通的政府文员(兰台令史)班超,正伏在案头,从事着枯燥的文书校对工作。

  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班彪是史学家,哥哥班固更是正在撰写宏篇巨着《汉书》,妹妹班昭也是才女。

  按常规剧本,他本该沿着家族轨迹,成为一名学者。

  但这一天,他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码字民工”的生活。

  他将笔狠狠一扔,拍案而起,发出一声流传千古的怒吼!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一个大丈夫纵然没有更高的志向,也该效仿傅介子、张骞在边疆异域立下功勋,以获取封侯,怎么能总是和笔砚打交道呢!)

  这就是“投笔从戎”的经典瞬间。

  周围的同事都嘲笑他异想天开。

  然而,命运很快就给了他一试身手的机会。

  公元73年,大汉决心重新经营西域,打破北匈奴的封锁。

  大将窦固(就是后来那个窦宪的叔叔)奉命出征。

  时年41岁的班超,毅然加入大军,担任了假司马(代理司马)这样一个中级军官。

  他的西域传奇,就此拉开帷幕。

  班超的第一次亮相,就展现了他迥异于常人的胆识和手段。

  窦固派他率领一支仅有36人的“微型商务代表团”出使西域各国,进行“初步市场调研与关系修复”。

  第一站,鄯善国(原名楼兰,今新疆若羌附近)。

  起初,鄯善王对他们热情接待,但没过几天,突然变得冷淡起来。

  班超的“商业嗅觉”立刻警觉起来。

  他判断:“这必然是北匈奴的‘竞品团队’也来了,鄯善王正在犹豫该跟哪家合作!”

  他找来鄯善侍者,佯装知情,突然诈问:“匈奴使者来了几天了?住在哪里?”

  侍者猝不及防,以为机密已泄,只好和盘托出。

  情况万分危急!

  班超立即召集全部36名部下,开了一场战前动员会。

  他发表了那段着名的“老虎洞”演说!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如今唯有趁夜火攻匈奴使者,一举消灭他们。鄯善王才会吓破胆,我们才能功成名就!”

  当夜,恰逢大风。

  班超带领36人,顺风纵火,击鼓呐喊,杀入匈奴使团营地。

  他亲自格杀三人,部下亦奋勇杀敌,将一百多人的北匈奴使团全部歼灭。

  第二天,班超将匈奴使者的人头扔到鄯善王面前。

  鄯善全国震恐,立刻表示彻底归附汉朝,并送儿子到洛阳为人质。

  班超凭借其过人的胆略和精准的“斩首行动”,以零成本(仅36人)拿下了西域战略重镇鄯善,完成了第一次完美的“市场攻坚”。

  初战告捷后,班超继续他的“市场开拓”之旅。

  他的策略核心是:“以夷制夷,攻心为上”。

  他深刻地理解,西域诸国夹在汉与匈奴两大巨头之间,首鼠两端是生存本能。

  他的任务不是武力征服,而是建立信任,构建一个以汉朝为核心的“战略合作联盟”。

  ? 在于阗国:当时于阗王宠信一个匈奴巫师,巫师声称汉使的马不吉利,要杀了祭神。

  班超假意答应,等巫师来取马时,直接砍下他的脑袋送给于阗王。

  于阗王早已听闻班超在鄯善的雷霆手段,大惊失色,立刻杀匈奴使者,归附汉朝。

  ? 在疏勒国:当时的龟兹国在匈奴支持下,攻灭疏勒,立了一个龟兹人兜题为王。

  班超派手下田虑去招降,预料到兜题不会顺从,授意田虑:“他若不从,可即时执之。”

  田虑一人上前,轻松绑了兜题。

  班超兵不血刃,另立疏勒故王子为王,赢得疏勒举国拥戴。

  班超就像一位顶级的商业并购大师,时而展现雷霆万钧的强势(如鄯善、于阗)!

  时而施展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如疏勒),迅速在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总部的支持并不总是给力。

  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北匈奴趁机反扑,西域大乱。

  龟兹、焉耆等国攻杀汉朝的西域都护陈睦。

  车师国也反叛,汉军困守孤城。

  朝廷竟下诏,命令班超撤回洛阳。

  消息传来,疏勒、于阗两国举国恐慌。

  疏勒都尉黎弇痛哭道:“汉使弃我,我国必为龟兹所灭,诚不忍见汉使去!”

  说罢,竟拔刀自刎。

  于阗的王侯百姓也围住班超的马队,抱住马腿哭泣哀求:“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

  此情此景,让班超热血上涌。

  他深知,一旦他离开,汉朝在西域三十年经营将毁于一旦,信任他的各国君臣百姓将遭受灭顶之灾。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改变历史的决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他毅然掉转马头,返回疏勒,以一人之力,扛起了维系大汉在西域存在的大旗。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班超没有中央一分钱粮饷、一个兵卒的支援。

  完全依靠疏勒、于阗等盟国的力量,独自应对龟兹、姑墨等国的多次进攻。

  他就像一位身处敌后的超级特种兵,用他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硬生生守住了大汉在西域的“品牌旗舰店”。

  这五年,是他一生中最艰难,也最闪耀的时刻,彰显了其超越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转机出现在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

  班超上书朝廷,详细分析了西域形势,提出了“平通汉道”的战略。

  朝廷终于被他的忠诚和卓绝成效所打动,先后派徐干、和恭等率少量兵力增援他。

  得到支援的班超,如虎添翼,开始了一系列更加宏大的“市场整合”操作:

  ? 瓦解反汉联盟:他巧妙利用西域各国矛盾,拉一派打一派,先后降服莎车、姑墨、尉头等国。

  ? 决胜战略要地:当时雄踞中亚的贵霜帝国(大月氏)派兵七万求婚,实为试探。

  班超断然拒绝,并诱敌深入,以少胜多,大破贵霜军。

  此战震撼西域,贵霜王每年进贡,彻底臣服。

  这是中原王朝与当时世界级强国的一次直接交锋,班超大获全胜。

  ? 终极目标达成:公元91年,汉军在大将军窦宪的指挥下,于金微山彻底击溃北匈奴。

  同年,汉朝重置西域都护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驻守龟兹它乾城。

  这意味着,班超正式成为大汉在西域的“总代理”,全权负责西域事务。

  至此,西域五十余国,除焉耆等少数顽抗者外,全部归附汉朝。

  丝绸之路恢复了往日的繁荣,“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班超达到了他个人事业的巅峰,被封为定远侯,真正实现了当年“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誓言。

  班超在西域一共经营了三十一年,从壮年到了暮年。

  他的妹妹班昭上书汉和帝,写下感人至深的《为兄超求代疏》,信中言:

  “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蛮夷之性,悖逆侮老。”

  皇帝深受感动,终于下诏召班超回朝。

  公元102年八月,年逾古稀的班超终于踏上了返回洛阳的归途。

  西域人民依依不舍。

  同年十二月,这位传奇英雄病逝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

  班超的一生,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的史诗。

  他以一己之力,再通西域,实现了“以夷狄攻夷狄”的最高战略,以最小的成本为汉朝获取了最大的地缘政治利益。

  他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更是一位顶级的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

  他的成功,在于深刻理解了人性的共通点:对强者的敬畏、对利益的权衡、对诚信的认可。

  他身体力行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冒险、进取和担当精神的象征。

  他或许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指挥千军万马的显赫,但他的事业更加持久,影响更为深远。

  他守护的不仅是一条商路,更是一个时代的气象与格局。

  班超,这位大汉西域的“金牌CEO”,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仅是征服的武力,更是守护的勇气与经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