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对比-《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

  曹风跨步进入了都督府的议事厅内,他径直在主位坐下。

  秦川、陆一舟、古塔、李破甲和陈大勇等一众将领鱼贯而入。

  众人纷纷落座,宽敞的议事厅内顿时氤氲起一股铁血杀伐之气。

  在两三年前。

  曹风手底下的这群人都是混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而已。

  那个时候不讲究衣着,也不修边幅。

  坐无坐姿,站无站相。

  甚至诸如古塔、陈大勇这些人,更是一度沦为被贩卖的奴隶。

  可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他们一个个成为领兵大将。

  他们如今坐在那里,气势十足,颇有几分大将的气势。

  眼看着手底下的这个草台班子如今像模像样。

  曹风的心里也颇有几分成就感。

  万事开头难。

  只要迈出的第一步。

  这不经意回头看,已经走出了老远的距离!

  谁能想到,当初那个被发配辽州军前效力的小小队正,如今成为封疆大吏呢!

  他曹风已经从当初那个只是想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小人物。

  骤然间,已成为掌握无数人命运的大人物!

  将领们正襟危坐,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沉默不语的曹风。

  议事厅内,气氛显得有些肃然。

  曹风收回了自己的思绪。

  他环顾了一圈众人,这才缓缓开口。

  “今日我先宣布一个好消息。”

  众人一听,顿时竖起耳朵,好奇心顿起。

  不少人已经内心里暗自揣测起来。

  “青州军代都督王泰、青州军都指挥使张虎臣,禁卫军都指挥使廖庆生三人,已经尽数伏诛!”

  “至此!”

  曹风提高了音量道:“沧州一战,我军大获全胜,全歼守敌,一雪前耻!”

  “轰!”

  曹风话音落下,议事厅内顿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沧州城破的时候,王泰,张虎臣和廖庆生等人率部溃逃。

  辽西军骑兵全力截杀,大部分溃逃之敌或被斩或遭俘。

  可王泰等人身为高级将领,又有战马代步,跑得很快。

  他们原以为王泰等人已逃回幽州。

  可如今得知他们已经尽数被斩杀。

  辽西军的将领们也都欢欣鼓舞,难掩脸上的喜色。

  特别是青州军都指挥使张虎臣的死,更是让他们觉得心里解气不已。

  “张虎臣这叛将终于伏诛,曹军指挥使可以瞑目了!”

  “是啊!”

  “此人对我辽西军危害极大,此次伏诛,我们少了一个心腹大患!”

  “……”

  张虎臣出身辽西军,与辽西军众人曾经并肩作战,情同手足。

  可他最终还是选择站在朝廷一边,与辽西军刀兵相见。

  他依仗着对辽西军的了解和熟悉,一度让辽西军吃亏。

  张虎臣在大乾朝廷那边混得越好,对辽西军的影响就越大。

  他出身辽西军,还写信劝降辽西军。

  这对辽西军的军心士气也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辽西军强大的时候,恐怕没有人在意张虎臣的劝降。

  可一旦辽西军连吃败仗,走向衰落。

  那张虎臣的存在,将会成为加速辽西军败亡的加速器。

  面对张虎臣这位曾经的部下,如今的敌人。

  曹风甚至悬赏一千两白银,要悬赏张虎臣的首级。

  这不仅仅是为堂弟曹军报仇那么简单。

  他更是要让那些欲要投奔朝廷的人知道,张虎臣没有好下场。

  可惜沧州城破的时候,张虎臣溜之大吉。

  当曹风都觉得这一次恐怕让张虎臣跑了的时候。

  却没有想到得到了意外之喜。

  阿鲁营指挥使韩锐带人一路追杀,竟然意外地追上了奔逃的王泰一行人。

  并且在围杀王泰一行人后,发现张虎臣却早就被他们自己人所杀了。

  看张虎臣落得这个下场。

  曹风也唏嘘不已。

  张虎臣死了,也去了曹风的一块心病。

  要是张虎臣回去继续升官加爵,那他们辽西军中的一些不坚定的人,恐怕就会动摇了。

  毕竟,大乾方为正统!

  一旦有些人效仿张虎臣,那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张虎臣死了!

  纵使他们辽西军有人想去投奔朝廷,恐怕也没引路人了。

  他们投奔过去人生地不熟,还不如待在辽西军呢。

  总之,张虎臣的死,对辽西军而言,算是一大利好。

  将领们有人在大骂张虎臣背信弃义。

  也有秦川等人暗自摇头惋惜。

  他们对张虎臣的作所作为不齿。

  可想到曾经一个锅里舀饭吃,一起并肩杀敌的情景。

  他们的心里还是感慨万分,心情格外复杂。

  曹风压了压手,议事厅内再次变得安静了下来。

  “据韩指挥使上报!”

  “这张虎臣并非我们的人所杀。”

  曹风对众人解释说:“他是死于青州军的内讧。”

  “青州军丢了沧州城,代都督王泰杀了张虎臣,欲要让其当替罪羊,以减轻责罚。”

  “我们的人赶到的时候,张虎臣已经被他们自己人所杀了。”

  不少人面露惊愕之色。

  还以为他们的人追上去围杀的呢。

  没有想到其中还有如此曲折的故事。

  “张虎臣对我们痛下杀手,这是他的报应!”

  “是啊!”

  “不管如何,他死了,我们也少了一个劲敌!”

  张虎臣的死,让将领们都觉得心里解气。

  “张虎臣这一次死于青州军的内讧,这说明什么?”

  曹风环视众人,缓缓开口道:“这说明大乾朝廷内部,各方势力互相倾轧的厉害。”

  “张虎臣从我们的手里抢夺了沧州城,按理说立下了大功。”

  “可是最终还是被自己人所杀,成为战败的替罪羊。”

  曹风语重心长地对众人说道:“所以在朝廷那边,不管你立下多大的功劳!”

  “只要你犯一次错,说不定就要身死族灭,再无翻身的机会。”

  众人听到这话后,也都点了点头。

  大乾朝廷内部出现这样的事情,是有先例可循的。

  两年前大乾召集各路兵马与金帐汗国在定州境内决战。

  这一役,战况惨烈,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二十万胡人骑兵全军覆没,大乾各路兵马也损兵折将,损失殆尽。

  可皇帝赵瀚在这个时候非但没有重赏有功将士。

  他反倒趁机裁撤了损失惨重的各路军队,上演了一出过河拆桥的戏码。

  要不是曹风大闹定州,恐怕他们辽西军当时就遣散了。

  因此。

  在大乾朝廷那边,无论你有多大的本事,立下多大的功劳。

  人家上头一句话,恐怕你就会失去一切。

  正如张虎臣一样。

  他对大乾忠心耿耿,可惜最终还是死在自己人手里,成为替罪羊。

  反观他们辽西军就要温情得多。

  他们辽西军的普通将士被俘虏。

  他们的节帅甚至愿意用大乾的六皇子来交换。

  虽然换俘失败。

  可至少他们节帅敢站出来表态,没有对那些被俘虏的将士坐视不管。

  韩锐他们在沧州城吃了败仗,损失了不少兵马。

  要是在大乾那边,恐怕韩锐早就被治罪,拖出去问斩了。

  可他们节帅并没有对韩锐这位指挥使进行军法处置。

  反而因为他果断放弃沧州城。

  带着一千多骑兵撤出沧州城,保存了骑兵实力,因而称赞他作战灵活。

  韩锐这一次没有受到军法处置,所以对节帅感激涕零。

  在这一次的追歼逃敌的战事中,他为了一雪前耻,爆发出了超强的战力。

  他的阿鲁营追击敌人两天两夜,阵斩两千多人,俘虏五六千人。

  他自己更是斩杀了青州军代都督王泰,立下大功。

  两相对比之下。

  将领们都觉得大乾朝廷太过于冷漠无情。

  他们辽西军上下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节帅做事一贯宽厚。

  他们也庆幸自己能在节帅麾下效力。

  只要他们自己行得端坐得直,勇猛作战。

  他们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前途性命,不用担心骤然间失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