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凌云志-《征途与山河》

  中将沉吟片刻,指节在红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忽然抛出一个更具体的问题:

  “苏婉宁同志,既然你选择从士兵做起,那么,有没有特别想去的部队?”

  他没等苏婉宁回答,便如数家珍般继续说道:

  “我听说,之前总参直属的某支特种大队,就曾打过报告,想特招你。如果你想去那里,以士兵身份进去,倒也不是完全不行。”

  中将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考验的意味。

  “不过,他们那里规矩更严。所有人员,无论什么背景,都必须通过他们内部的‘魔鬼选拔’,那是真正的大浪淘沙,淘汰率极高。而且……到目前为止,我军还没有女特种兵服役的先例。这条路,可比你想象的要难得多,也苦得多。”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婉宁身上,想看她如何回应这个极具诱惑又充满艰险的选择。

  苏婉宁几乎没有犹豫,她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坦诚,甚至带着一丝对自己清醒的认知:

  “首长,我很清楚自己现在有几斤几两。”

  她的话语里没有任何妄自菲薄,只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冷静判断。

  “以我目前的体能和军事技能基础,如果现在去参加特种部队的选拔,结果只有一个——”

  她顿了顿,用了一个略带诙谐却无比真实的词:

  “会被削死的。”

  几位负责人闻言,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莞尔。

  “所以。”

  苏婉宁的语气变得坚定起来。

  “我想先去空降兵部队,可以吗?我想,从学习跳伞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基础。”

  她的话音刚落,负责军务的一位大校便微微蹙眉,开口提醒道:

  “苏婉宁同志,你的想法很好。但是,空降兵部队……目前也没有招收女兵的先例。”

  这正是问题的核心,也是横亘在她面前最现实的一道壁垒。

  听到这句话,苏婉宁非但没有气馁,反而像是被点燃了某种斗志。她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梁,之前那份冷静被一种更为炽热的情怀所取代。

  “首长,我坚信,女兵的身影不该仅仅局限在通信、医疗、文艺等传统领域。未来的全域战场上,每一个战位,都该有她们的一席之地。”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陷入了更深的寂静。几位负责具体工作的领导面面相觑,有人欲言又止。

  空降兵,那是全军训练最艰苦、风险最高的兵种之一,历来就没有招收女兵的先例。这不仅仅是体力问题,更涉及到整个后勤保障、管理模式乃至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中将没有立即表态,他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凝视着苏婉宁,锐利的目光仿佛要穿透她的灵魂,衡量她这番话背后究竟是年轻人的一时热血,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坚定信念。

  时间一秒秒流逝,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片刻后,这位向来以严肃着称的老将军,脸上那紧绷的线条缓缓柔和下来,最终绽开一抹清晰可见的笑意。

  那笑容里,没有敷衍,没有质疑,而是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与一种“我懂你”的了然。

  “好!”

  中将洪亮的声音骤然打破沉寂,如同金石坠地,在会议室里激起回响。

  “很有志气!巾帼不让须眉,说的就是你这样的同志!”

  他目光转向身旁负责作训和军务的部门负责人,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苏婉宁同志这个请求,我批准了!”

  “就以她入伍为契机,在我们空降兵部队,正式开启试点征集女兵的方案论证和落实工作!凡事,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先例,就从我们这里开始!”

  “是!”

  几位负责人立刻起身,肃然领命。

  他们明白,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女兵请求的批准,更是一项具有破冰意义的重大决策。

  中将重新看向苏婉宁,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苏婉宁同志,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也是我们共同开创的。希望你能用行动证明,你和未来的女空降兵们,担得起这份信任,配得上这身特殊的伞兵徽章!”

  苏婉宁胸腔中被一股滚烫的热流填满,她“啪”地立正,敬了一个无比标准的军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依旧清晰有力:

  “请首长放心!我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绝不会辜负这身军装!”

  这一刻,她不仅仅是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机会,更是为无数怀揣着蓝天梦想的女兵,推开了一扇沉重的大门。

  会议结束,苏婉宁跟在崔教授身后走出那栋戒备森严的大楼。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将她身上那件普通的白衬衫映得发亮。

  坐进返回学校的车里,崔教授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透过车窗,看着外面飞速倒退的街景。

  直到车子驶出军区范围,他才缓缓转过头,目光复杂地落在苏婉宁身上,那里面有骄傲,有欣慰,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婉宁啊。”

  他深深望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学生,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动容:

  “你今天这番作为,当真让老师......心潮澎湃。”

  他停顿片刻,目光仿佛穿透时光,最终化作一声饱含深情的慨叹:

  “不愧是周敬之老先生的重外孙女。这份敢为天下先的胆识,这份开疆拓土的魄力,血脉里流淌的,还是周家那股子不服输的精气神!”

  苏婉宁凝望着车窗外广袤的天际,流云奔涌,长风万里。

  一股承继自先辈、激荡于时代的豪情在她胸中翻涌,她朗声吟诵,清越的声音里带着金石之音: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着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她转过头,看向崔教授,眼中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

  她转身正视着崔教授,眸光如星火迸溅:

  “老师,太姥爷他们当年在烽火连天中,尚且能力挽狂澜,为华夏军工杀出一条血路。如今盛世在望,我辈更当以'着史'之志,行'封侯'之实!”

  她话音一顿,字字铿锵:

  “这'封侯',不是功名利禄,是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为祖国的钢铁长城,筑就新的天际线!”

  崔教授凝视着眼前这张年轻的面庞,看着她眼中跳动着的不灭星火,脸上终于绽开释然而欣慰的笑容。

  他用力点头,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好!说得好!周老先生在天有灵,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

  “婉宁,你放心大胆地去闯!'天兵'这条路,老师陪你一起走。我这把老骨头,还要替周老亲眼看着他的重外孙女——”

  他望向车窗外无垠的蓝天,声音里满是期许:

  “如何在那星辰大海,书写属于你们这一代人的传奇!”

  车窗外,阳光正好。

  将前路照耀得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