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纸上谈兵?-《征途与山河》

  苏婉宁眉头微蹙,轻声自语道:

  “但这个频段配置……实在不合理。”

  按照方案里用的技术设备空降敌后,信号很容易被截获,敌人简直就像打气球一样,一打一个准,最终很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在看什么?”

  沈墨的声音毫无预兆地从身后响起。苏婉宁指尖微顿,随即从容转身,利落地敬了个礼:

  “报告连长,正在打扫卫生。”

  沈墨缓步走近,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桌上文件,语气听不出情绪:

  “看得懂?”

  “报告,能看懂一些基础部分,主要是技术干扰和雷达规避相关的章节。”

  她语气平稳,既不自矜,也不过分谦卑。略一沉吟,又轻声补充:

  “我记忆力比较好,不是有意接触这些内容的。”

  沈墨挑眉:

  “你觉得这个预案怎么样?”

  苏婉宁思忖片刻,决定点到为止:

  “电子干扰的频段选择,或许还有优化空间。”

  “具体。”

  沈墨抱起手臂,显然不打算让她含糊带过。

  “目前选用的频段容易被现有侦测装备反向追踪。而且在复杂山地环境下,该频段穿透力不足,信号衰减会很明显。”

  沈墨眼中掠过一丝讶异,但很快恢复如常:

  “如果是你,会怎么调整?”

  “建议采用L波段实施主干扰,配合C波段进行辅助压制。在雷达规避方面,可以引入最新的跳频算法进行修正。”

  苏婉宁回答得专业而克制。

  “这样既能保证复杂地形下的穿透力,也能有效提升对方的反制度度。”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

  沈墨凝视她良久,突然话锋一转:

  “你大学到底学的什么专业?”

  “换别人问我是不会说的。”

  苏婉宁微微一笑。

  “不过既然是连长问,我如实汇报——本科在国防科大读精密仪器与机械工程,军工方向,主要从事新型武器系统分析。研究生阶段专攻近地轨道航天技术,兼修雷达追踪与电子抗干扰。”

  见沈墨眼中难掩惊讶,她轻声补充:

  “不瞒您说,现在空降师使用的雷达规避与抗干扰技术,正是我们课题组参与研发的。所以对这套系统的优缺点,我比较了解。”

  “为什么选择来基层?”

  沈墨转身走向窗边,背对着她。

  “以你的背景,直接进研究所更合适。”

  苏婉宁挺直脊背,目光坚定:

  “我想从基层做起,真正理解部队的实战需求。”

  这是实话,却非全部。

  她心中那个关于太空军的梦想,需要她既懂技术,又懂作战。

  沈墨倏然转身,目光如炬:

  “今晚加练结束后,来我办公室一趟。带上你的作训笔记。”

  “是!”

  苏婉宁离开后,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

  沈墨缓缓坐回椅子上,目光再次落在那份作战预案上,脑海中却浮现出苏婉宁的档案材料。

  “国防科大”、“21岁的博士”、“……这些关键词他早就知道。

  他欣赏这名高学历新兵的潜力,破例每晚亲自给她加练,本以为自己对她的优秀已有预估。

  但他万万没想到,她的“参与研发”,指的竟是空降师现役核心电子对抗系统的研发。

  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水喝了一口,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这已远超一个“优秀新兵”的范畴。

  他想起她刚才回答问题时的神态:专业、克制,却又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那份面对高级别预案的从容,以及提出改进方案时展现出的深厚底蕴,都让他这个连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原本的规划,是让她在新兵连打好基础,逐步成长。

  但现在看来……

  他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一个念头逐渐清晰:今晚的谈话,或许该换个方式了。

  他不仅要听她汇报训练心得,更要听听她对部队建设和技术融合的真知灼见。

  这个新兵,恐怕会是他军旅生涯中遇到的最大的惊喜。

  当晚,苏婉宁准时来到办公室,发现沈墨和三位排长正围在一起,对着一本技术手册低声讨论,神情凝重。

  “报告!”

  “进来。”

  沈墨抬头,直接招手让她上前。

  “看看这个,有什么想法?”

  苏婉宁接过手册,封面上《车载通信干扰系统操作指南》的字样映入眼帘。

  她快速翻阅,发现这正是自己参与过验收测试的那款新型装备。

  “这款设备我在实验室参与过验收测试。”

  她如实说道。

  “它的跳频速度和功率都很出色,但人机交互界面确实不够直观。”

  三位排长交换了惊讶的眼神。

  “你实际操作过?”

  一排长忍不住确认。

  “是的。”

  苏婉宁点头,随即指向手册的某一页。

  “这里的频段切换流程可以优化。实际上,利用设备内置的预设模式,只需要三个步骤就能完成全频段覆盖。”

  她拿起笔,在纸上流畅地画出简化的操作流程图:

  “看,进入系统后直接选择'全域压制'模式,然后在子菜单中调整功率参数,最后确认执行。比手册上写的七步流程要简洁得多。”

  沈墨看着她熟练的动作,眼神深邃:

  “继续。”

  “需要注意的是。”

  苏婉宁补充道。

  “在空降作战环境下,设备开机后要优先设置抗干扰编码,特别是应对战场常见的地面雷达侦测。建议使用交错式跳频,避免被敌方轻易锁定信号特征。”

  她接着讲解了几个关键参数的最佳设置范围,以及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使用要点。

  语气专业而平和,每一个建议都直指操作手册中没有明确的实战细节。

  讲解结束后,办公室里一片安静。几位排长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兵,眼神已经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信服。

  “你可以回去了。”

  沈墨最终说道。

  苏婉宁敬礼离开,步伐稳健。她知道,自己展现实力的时刻正在逐渐临近。

  苏婉宁离开后,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

  一排长率先打破沉默:

  “连长,这女兵不简单啊。刚才说的那些技术细节,连师部来的技术员都没讲这么清楚。”

  三排长翻看着苏婉宁留下的流程图,感叹道:

  “这么好的苗子,怎么就来当普通兵了?以她的学历背景,直接进研究所不是更好?”

  “听说是个博士,才21岁?”

  二排长接话。

  “天才的想法,可能确实跟咱们不一样。”

  见沈墨一直沉默,一排长试探着问:

  “连长,您怎么看?”

  沈墨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还停留在苏婉宁刚才站立的位置。

  他也在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