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群英荟萃 3-《虎学:从斑纹到王字》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那三位老顽童仍不依不饶地纠缠着沈浪,嚷嚷道:“就属你小子最滑头,肯定还私藏着一坛好酒!”

  可沈浪确实已是囊空如洗,几人便为此争执不休,场面一时好不热闹。

  秦易瞧见沈浪那副百口莫辩的窘态,又见他朝自己投来求救的目光。

  他心领神会地摇摇头,转身招呼方才相谈甚欢的皇甫斗。

  不多时,两人便抱来四五坛陈年佳酿。

  秦易将各具风味的酒液倾入大瓮,又添了些时令鲜果与甘醇饮料调和其中。

  只见酒液在瓮中流转变幻,由素白渐成斑斓,原本浓烈的酒香也因这番调配而变得清雅怡人。

  更令人称奇的是,秦易随后竟转身进了厨房。约莫一顿饭的功夫,便听得锅铲叮当作响。

  待他再度现身时,手中托着几道色香俱全的佳肴:金黄酥脆的干炸平菇泛着油光,炝炒土豆丝根根分明,碧绿的凉拌莴笋丝上还缀着几粒红椒,令人食指大动。

  这才给每位长辈斟满特调的酒水,口中还不住念叨:“这酒啊,得配着我炒的菜一口一口地品,才算是人间至味。”

  诸位长辈望着杯中流光溢彩的琼浆玉液,面上都显出几分迟疑。

  可眼见沈浪连饮数杯面不改色,便也试探着浅尝起来。

  谁知这一尝可了不得,席间顿时鸦雀无声,众人脸上俱是惊诧之色,活像是初入桃花源的武陵人。

  这调制的酒液虽减了冲人的酒气,却将桃李春风的韵味仿出了七八分,更添一缕说不清道不明的异香。

  牛牛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偷偷抿了一小口,谁知竟直接醉倒在了席间。

  酒过三巡,这些平日里端着架子的长辈们竟都放开了性子,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此刻的宴席,倒比那蟠桃盛会还要欢畅几分。

  沈浪醉眼朦胧地打了个酒嗝,杯中浊酒随着他摇晃的身子溅出几滴:“皇甫兄……你说,这世道……是不是专与我二人作对?”

  皇甫默然举杯。

  沈浪仰脖饮尽,酒液顺着下巴滑落。他眼神涣散地盯着空杯,声音忽高忽低:“凭你我之能……这天下……有何难题解不开?”

  “沈兄所言极是。”皇甫轻抿酒水。

  沈浪突然将酒壶重重砸在桌上,壶中残酒震得泼洒而出。

  他面色潮红,似要把满腔郁结都倾吐出来:“我穷尽毕生心血钻研医道,于心神诊治一道已臻化境,自问当世无人能出其右。”

  他猛地抓住皇甫手腕:“万剑山……剑山那群鼠辈!庸才!竟在历届杏林榜上屡屡作梗,将老子贬至十名之外!”

  说到激动处,他喉间又涌上一个酒嗝,混合着浓烈的酒气与不甘。

  沈浪此刻活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媳妇,又似那市井撒泼的泼妇,借着酒劲将满腹牢骚尽数倾吐。

  “邓家那个老匹夫,不过是仗着祖上荫庇才博得个神医虚名!”

  他拍案而起,酒盏里的琼浆溅出几滴:“军部那个杀千刀的,救的都是些屠夫刽子手,分明就是个活阎王!还有北城第一医馆那位,什么在世华佗,我呸!就是个欺世盗名的……”

  秦易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浪哥如此直抒胸臆,忙不迭地将这些酒后真言记在心里。

  可听着听着,却发现对方越说越是离谱,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浪哥还没醉。

  秦易闻言一怔,手中竹筷悬在半空,目光在三人面上来回扫视:“皇甫兄是说……明日要去踢馆?”

  语气中透着几分难以置信。

  皇甫斗听出他话外之音,将酒盏重重一放:“正是此意。”

  见秦易神色犹疑,又解释道:“此番我们三人联手,当有六七成胜算。”

  秦易眉头微蹙,仍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

  皇甫斗见状,朗声笑道:“秦兄莫要看轻人。在下虽只是六品甲等,真要动起手来,六品巅峰也未必讨得了好。”

  说着指向身旁少女:“珊师妹那五头狼崽子,今日看着温顺,对敌时可都是见血封喉的凶物。”

  话音未落,那头灰狼似有所感,龇牙发出低吼。

  待要介绍唐尼,那少年已抱臂接口:“我么……与皇甫兄不过在伯仲之间。”

  秦易闻言摇头苦笑,眉宇间透着一丝无奈:“皇甫兄,你们误会了,我并非此意。”

  他神色一肃,目光诚恳地扫过众人:“诸位的实力,我自然是信得过的。”

  说到此处,他语气忽转低沉,带着几分惋惜:“只是……诸位来得仓促,若执意明日就去踢馆,恐怕……”

  话音未落,唐尼眼中已闪过一丝不悦。他本就对秦易的修为存疑——浪哥对此人推崇备至,可他实在看不出秦易有何过人之处。

  此刻又听这番言论,分明是瞧不起他们。

  想到方才珊师妹险些被这人惹哭,唐尼心中更添几分不快,当即冷声道:“秦兄此言何意?莫非是要劝我们避其锋芒不是”。

  秦易岂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见唐尼无无的放矢,当即冷笑着反唇相讥:“你避不避战,与我何干?”

  皇甫见状连忙打圆场:“秦兄,这里头莫非有什么讲究?倒要请教。”

  秦易微微颔首,娓娓道来:“皇甫兄可知,明日这场踢馆,恰是我剑山开年第一战。”

  秦易继续解释道:“我剑山历来重视开年首战,讲究的是旗开得胜的好彩头。往年此时,前来挑战的多是秦国学子。”

  说到此处,他语气略显低沉:“只是今年情况特殊,秦国……才无人前来。”

  皇甫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缓缓颔首道:“原来如此。秦兄言下之意,这守馆之人必是精锐。”

  秦易沉声道:“正是。依我之见,非但如此,恐怕还是名列前茅的那几支小队。”

  须知这开年守馆重任,历来由即将结业的三年级学子担当。

  而今岁五月将行的毕业礼上,能担此大任者,必是那批学子中数一数二的强队。

  其中更不乏剑士巅峰的剑道高手,剑气之盛,怕是寻常六品圆满者难以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