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深秋,连户部官署的青砖地都透着一股寒意。魏王府的书房内,李泰正站在窗前,手中把玩着一枚玉如意,目光却死死盯着窗外东宫的方向,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昨日张谦从东宫附近打探回来的消息,像一根刺扎在他心上 —— 李治不仅与魏徵、苏定方密谈,还暗中派人联系了李逸。
“殿下,您何必为这点小事烦心?” 贴身谋士王修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劝道,“太子仁弱,即便有魏徵、苏定方支持,也未必是殿下的对手。世家那边已经表态,只要殿下登基,盐铁专营权、地方官员任免权都能按约定分配,朝中半数官员也已暗中归附,胜负早已分明。”
“分明?” 李泰猛地转过身,将玉如意重重摔在案几上,玉质的如意撞在青铜烛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你懂什么!李逸才是关键!他手握皇家科学院的实权,科技革新、农具改良、商路拓展,哪一样不是惠及民生的实绩?百姓认他的改革,工匠服他的调度,连苏定方那老狐狸都因为他是女婿,对东宫死心塌地。若能拉拢李逸,不仅能断了李治的左膀右臂,还能借他的实绩安抚民心,让我登基名正言顺;可若他倒向李治,凭他手里的科技、贸易资源,再加上苏定方的兵权,胜负还真不好说!”
王修这才明白李泰的忧虑,连忙躬身道:“殿下英明。那依殿下之意,该如何拉拢李逸?他如今任工部郎中兼盐铁监管,又主持教材推广,性子似乎有些‘油盐不进’,此前崔族长想请他赴宴,都被他以‘忙于商路核查’为由拒绝了。”
“油盐不进?是筹码不够罢了。” 李泰冷笑一声,走到案几前,铺开一张纸,提笔写下 “工部尚书”“西域商路总监管”“科技革新专权” 几个字,“他想要的是施展抱负的平台,我便给他!传我指令,让张谦去户部,以‘商议西域商路税收核查’为由,单独约见李逸。记住,让张谦把姿态放低些,许他的好处要具体,既要让他看到甜头,也要让他明白,跟着我,比跟着李治有前途。”
王修看着纸上的承诺,眼中满是震惊:“殿下,工部尚书是正三品要职,西域商路更是肥差,这样的筹码,会不会太厚重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李泰将笔扔在案上,语气狠戾,“只要能登基,日后有的是机会收回这些权力。若拉拢不成……”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便让张谦隐晦提一句,他的改革、他的教材,若没了朝廷支持,不过是镜花水月。我不信,他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次日辰时,户部官署的偏厅内,茶香袅袅。李逸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一份西域商路的税收报表,指尖轻轻划过纸上的数字,神色平静。他早已从东宫内侍口中得知李泰近期的动作,此刻张谦以 “商路税收” 为由约见,他心中早有预料 —— 这场 “商议”,绝不可能只谈公务。
“李侍郎,久等了。” 张谦推门而入,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装着两匹蜀锦。他将木盒放在案几上,笑着说:“昨日家母从蜀地捎来些特产,知道李侍郎夫人
“殿下,您何必为这点小事烦心?” 贴身谋士王修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劝道,“太子仁弱,即便有魏徵、苏定方支持,也未必是殿下的对手。世家那边已经表态,只要殿下登基,盐铁专营权、地方官员任免权都能按约定分配,朝中半数官员也已暗中归附,胜负早已分明。”
“分明?” 李泰猛地转过身,将玉如意重重摔在案几上,玉质的如意撞在青铜烛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你懂什么!李逸才是关键!他手握皇家科学院的实权,科技革新、农具改良、商路拓展,哪一样不是惠及民生的实绩?百姓认他的改革,工匠服他的调度,连苏定方那老狐狸都因为他是女婿,对东宫死心塌地。若能拉拢李逸,不仅能断了李治的左膀右臂,还能借他的实绩安抚民心,让我登基名正言顺;可若他倒向李治,凭他手里的科技、贸易资源,再加上苏定方的兵权,胜负还真不好说!”
王修这才明白李泰的忧虑,连忙躬身道:“殿下英明。那依殿下之意,该如何拉拢李逸?他如今任工部郎中兼盐铁监管,又主持教材推广,性子似乎有些‘油盐不进’,此前崔族长想请他赴宴,都被他以‘忙于商路核查’为由拒绝了。”
“油盐不进?是筹码不够罢了。” 李泰冷笑一声,走到案几前,铺开一张纸,提笔写下 “工部尚书”“西域商路总监管”“科技革新专权” 几个字,“他想要的是施展抱负的平台,我便给他!传我指令,让张谦去户部,以‘商议西域商路税收核查’为由,单独约见李逸。记住,让张谦把姿态放低些,许他的好处要具体,既要让他看到甜头,也要让他明白,跟着我,比跟着李治有前途。”
王修看着纸上的承诺,眼中满是震惊:“殿下,工部尚书是正三品要职,西域商路更是肥差,这样的筹码,会不会太厚重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李泰将笔扔在案上,语气狠戾,“只要能登基,日后有的是机会收回这些权力。若拉拢不成……”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便让张谦隐晦提一句,他的改革、他的教材,若没了朝廷支持,不过是镜花水月。我不信,他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次日辰时,户部官署的偏厅内,茶香袅袅。李逸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一份西域商路的税收报表,指尖轻轻划过纸上的数字,神色平静。他早已从东宫内侍口中得知李泰近期的动作,此刻张谦以 “商路税收” 为由约见,他心中早有预料 —— 这场 “商议”,绝不可能只谈公务。
“李侍郎,久等了。” 张谦推门而入,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装着两匹蜀锦。他将木盒放在案几上,笑着说:“昨日家母从蜀地捎来些特产,知道李侍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