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江南,水汽氤氲。江南造船厂外的河道旁,早已挤满了围观的百姓,大家踮着脚朝船坞方向张望,议论声此起彼伏,眼神中满是期待。河道中央,一艘崭新的商船静静停泊在水面上,船身通体漆成深红色,船头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雄鹰的喙部镶嵌着黄铜,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泽 —— 这便是历经两个多月打造而成的 “逸品号” 商船。
李逸身着青色锦袍,站在河道旁的高台上,目光紧紧锁定着 “逸品号”。他身旁站着江南造船厂的老工匠,此刻老工匠正激动地向他介绍商船的情况:“李公子,您看这‘逸品号’,船长二十丈,宽五丈,载重足足有五百石,比咱们大唐普通的商船多了两百石!船身用的是最结实的楠木,防水性能极好,就算在海上遇到风浪,也不用担心漏水。”
老工匠指着商船的尾部,语气中满是自豪:“尤其是这改良后的尾舵,比原来灵活了三倍,舵手轻轻转动舵柄,船就能快速转向。咱们之前在河道里试航了三次,不管是顺流还是逆流,商船都操控自如,比蕃商的船还要稳当!”
李逸顺着老工匠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商船尾部的尾舵比普通商船的尾舵更大,舵柄更长,还加装了加固的铁环,看起来既坚固又灵活。他心中满是欣慰,这两个多月来,他几乎每隔几日就会从长安赶来江南造船厂,与工匠们一起完善设计、解决问题,如今 “逸品号” 终于顺利完工,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
“辛苦各位师傅了。” 李逸转身看向老工匠,郑重地说道,“‘逸品号’能有今日,离不开各位师傅的心血。等商船队顺利完成贸易,我定会向陛下为各位请功,为大家争取赏赐。”
“多谢李公子!” 老工匠和周围的工匠们连忙躬身行礼,脸上满是激动。能参与 “逸品号” 的建造,本就是他们的荣幸,若是还能得到陛下的赏赐,更是天大的荣耀。
此时,河道旁的人群突然安静下来,只见一队身着铠甲的士兵簇拥着几辆马车驶来。为首的一辆马车上,坐着程处默,他身着明光铠,腰间佩着长剑,神情威严。
程处默跳下马车,快步走到李逸身边,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李逸,恭喜啊!‘逸品号’顺利完工,这可是咱们大唐的大事!我奉陛下之命,带来了五十名禁军,负责护卫商船队前往广州港,确保商船队在路上的安全。”
“多谢程将军!” 李逸心中一暖,连忙拱手说道,“有禁军护卫,商船队就能少些麻烦了。”
“咱们兄弟之间,客气什么!” 程处默笑着说道,“你为大唐开拓海上贸易,是大功一件。我能为你出份力,也是我的荣幸。对了,陛下还特意让我带来了一份礼物,说是等商船下水时,亲自为商船赐名。”
李逸心中一惊,没想到陛下竟如此重视 “逸品号”,还特意准备了赐名的仪式。他连忙说道:“陛下如此厚爱,臣实在感激不尽。”
就在这时,另一辆马车缓缓停下,苏瑶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她身着淡粉色襦裙,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木箱,看到李逸,脸上立刻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李公子,恭喜‘逸品号’顺利完工。” 苏瑶走到李逸身边,将手中的木箱递给他,“这是我为商船队准备的一些货物,都是咱们大唐最好的丝绸和瓷器,我听父亲说,东南亚的人很
李逸身着青色锦袍,站在河道旁的高台上,目光紧紧锁定着 “逸品号”。他身旁站着江南造船厂的老工匠,此刻老工匠正激动地向他介绍商船的情况:“李公子,您看这‘逸品号’,船长二十丈,宽五丈,载重足足有五百石,比咱们大唐普通的商船多了两百石!船身用的是最结实的楠木,防水性能极好,就算在海上遇到风浪,也不用担心漏水。”
老工匠指着商船的尾部,语气中满是自豪:“尤其是这改良后的尾舵,比原来灵活了三倍,舵手轻轻转动舵柄,船就能快速转向。咱们之前在河道里试航了三次,不管是顺流还是逆流,商船都操控自如,比蕃商的船还要稳当!”
李逸顺着老工匠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商船尾部的尾舵比普通商船的尾舵更大,舵柄更长,还加装了加固的铁环,看起来既坚固又灵活。他心中满是欣慰,这两个多月来,他几乎每隔几日就会从长安赶来江南造船厂,与工匠们一起完善设计、解决问题,如今 “逸品号” 终于顺利完工,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
“辛苦各位师傅了。” 李逸转身看向老工匠,郑重地说道,“‘逸品号’能有今日,离不开各位师傅的心血。等商船队顺利完成贸易,我定会向陛下为各位请功,为大家争取赏赐。”
“多谢李公子!” 老工匠和周围的工匠们连忙躬身行礼,脸上满是激动。能参与 “逸品号” 的建造,本就是他们的荣幸,若是还能得到陛下的赏赐,更是天大的荣耀。
此时,河道旁的人群突然安静下来,只见一队身着铠甲的士兵簇拥着几辆马车驶来。为首的一辆马车上,坐着程处默,他身着明光铠,腰间佩着长剑,神情威严。
程处默跳下马车,快步走到李逸身边,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李逸,恭喜啊!‘逸品号’顺利完工,这可是咱们大唐的大事!我奉陛下之命,带来了五十名禁军,负责护卫商船队前往广州港,确保商船队在路上的安全。”
“多谢程将军!” 李逸心中一暖,连忙拱手说道,“有禁军护卫,商船队就能少些麻烦了。”
“咱们兄弟之间,客气什么!” 程处默笑着说道,“你为大唐开拓海上贸易,是大功一件。我能为你出份力,也是我的荣幸。对了,陛下还特意让我带来了一份礼物,说是等商船下水时,亲自为商船赐名。”
李逸心中一惊,没想到陛下竟如此重视 “逸品号”,还特意准备了赐名的仪式。他连忙说道:“陛下如此厚爱,臣实在感激不尽。”
就在这时,另一辆马车缓缓停下,苏瑶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她身着淡粉色襦裙,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木箱,看到李逸,脸上立刻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李公子,恭喜‘逸品号’顺利完工。” 苏瑶走到李逸身边,将手中的木箱递给他,“这是我为商船队准备的一些货物,都是咱们大唐最好的丝绸和瓷器,我听父亲说,东南亚的人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