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朝堂混战-《无限穿越之古代篇》

  皇帝的眼光瞄到微微有些发抖的五儿子,又看看全场唯一还站着太子的司徒博。

  心想,【老子是要有多昏庸才会把祖宗的江山交到这等蠢 货手中。

  老五和老六年纪相当又是一同长大,怎么性情差这么多!

  罢了,压一压他们,日后能收心做个闲王也罢了。

  况且今日之后,后宫这私相授受的风气也能镇一镇了。】

  皇帝沉默良久,又问道:“郑老的意思呢?”

  只见郑老大人慢慢腾腾地起身,那背佝偻地都挺不直了。

  缓缓说道,“这...这个吗...陛下乃天下之主,您的旨意,就是....就是...是规矩了。

  但是....这个...这个....召郡主,

  去...去那个...那个...哪里来着?”

  他身后的御史郭大人忍不住提醒了一下,“去尚书房。”

  “对,上书房。却有一些...啊!那个...不合规矩嘛!

  既不合规矩,陛...陛下...那个...怎么罚...且看...陛下的意思嘛!

  若说,后宫之事,老...老臣看呐!

  还...还是...要问问...问问皇后娘娘的嘛!

  到底陛下和...和...和谁来着。”

  郭大人殿上礼仪都顾不上了,大大翻了个白眼,声量都高了,

  “和朝晖郡主!”

  郑老用拐杖敲了一下,说道:“对,朝晖郡主!”

  这一声把跪在一旁的赵尚书吓了一跳,皇帝却忍不住笑了,只是众人都低着头,没人瞧见罢了。

  郑老大人又继续晃晃悠悠接着说道,

  “郡主...是陛下的义女。

  这...这父女说话,叫...叫老臣...啊...如何...如何....咳咳咳!”

  这老大人说句话都要喘几下,实在连陛下都不忍心了。

  开口说道,“快扶郑老坐下歇息一会子吧。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呀。”

  赵尚书尤不死心,说道:

  “老大人也说了,这着实坏了规矩,陛下,不可不罚呀。”

  郑老此刻却啊了一声,把耳朵凑过去问道,

  “您说什么!大…大点声!老臣……那个,听不清呀!”

  赵尚书气得直咬后槽牙,这个老货,一要他出声,不是卖老和稀泥,就是假装听不到。

  皇帝阴沉着脸不说话,司徒博侧头向一人示意,便有其他人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微臣以为,郡主入尚书房确有不妥之处,不如罚郡主一年奉银。再让皇后娘娘惩戒一番。”

  赵尚书闻此怎肯这般轻轻放下。

  “郡主不只是入了尚书房,她罔议朝政呢!难道就算了!”

  皇帝暗沉沉地开口问道,

  “那依赵爱卿的意思,该当如何?”

  赵尚书脑门滴流着汗,正想咬着牙坚持,毕竟自己占着大义,不罚如何服众。

  可他却忘了,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皇帝要是想折腾你,还需要大义吗?

  连理由都不需要!想骂随便找个由头都能骂!

  这时又有人走出来说道,

  “陛下,郡主之事万不可开了这头。

  不如,罚郡主思过,抄写女则,也可以教导天下女子谨守闺训,不可逾越。”

  又一人说道,

  “陛下,微臣看郡主之事,到底还是该归皇后娘娘处置。

  今日朝堂要务,不是要讨论闽地之事吗?

  陛下要南巡,虽不到闽地,这天使人选总要尽早定下才是。”

  一时间众大臣纷纷附和。

  还不等赵尚书开口,皇帝便说道,

  “既如此,罚朝晖一年奉银,另罚她米粮一千石,之后送去闽地赈灾。

  也算了了这口舌之祸。

  至于巡视闽地之人,朕已有人选,发明旨吧。”

  魏详公公从后头拿出一道明黄的圣旨,赵尚书便知道自己今日被算计了,

  那郡主之事必是有心人透露出来,让自己出头将矛头指向郡主,众人一时被带跑偏了,让陛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决定天使人选。

  明旨一出,再说不行就是抗旨不遵了。

  下朝后,赵尚书看着前方的尚书令史侯爷直瞪眼,哼了一声,

  “不过就是生了个好女儿罢了。”

  史侯爷正好顺风听到了这句,回过头,笑着问道,

  “赵大人说谁家生了个好女儿呀!”

  赵尚书戳着牙花,不敢回答,郡主虽是陛下的义女,但上了玉碟,即使写明了是史侯爷所出,但是名义上还是陛下的女儿。

  只好说道,“前儿北静王府的世子妃才生了位郡主,听闻颇为神似王爷,很得王爷喜欢。

  从前三年未有所出,闹着纳侧妃也好久了,

  如今世子妃‘母凭女贵’,才算站稳了脚跟呀。

  不然,嗨!但终究也只是郡主罢了!”

  史侯爷听了这一段指桑骂槐的话,依旧笑嘻嘻地说道,

  “好事呀,昨儿王府洗三,贱内还去王府了。

  她自然不曾见过王爷,只说和老王妃相似。

  赵夫人不是也去了吗!

  听闻昨儿在北静王府,赵大人的幺女力压群芳,连老王妃都夸赞。

  可许了人家没有呀!”

  此话一出,赵尚书气得脸色都变了,冷哼道,

  “小女就不劳尚书令大人费心了。哼!”

  看着赵尚书走远了,一个男子上前两步问道,

  “老师,赵大人的女儿近来闻名京都,可都不是好名。

  之前想送女儿入荣国府做平妻,真是可笑。

  赵夫人被骂得惨了,好多时日不曾出门。

  昨儿在王府又闹了笑话不成?

  只是学生不明白,您素来不理会这些背后的闲言碎语,今日怎么?”

  史侯爷摸着胡子笑道,

  “平日里那些嘴碎的话,一个个理过去老夫还不累死!

  只是这位赵大人今日不回几句嘴,日后老夫还怕回不了了呢!”

  说着就走了,留下那人呆愣了一会子,又赶忙追了上去。

  三日后,贾家管事将米粮罚银如数交割入了国库。

  然后史兰馨在众人诧异又惊讶的眼光中,带着众多孩子们踏上了南下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