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两个半大小子被汗水浸湿的头发和红通通的脸庞,又看了看袋子里还迷迷糊糊扑腾着翅膀的野鸡,李向阳心里的疑虑和担忧瞬间烟消云散。
而且,胸口还有点热热的感觉……
“真有你们的!”他伸出手,用力在陈俊杰和王成文肩膀上各拍了一下。
“哥,你结婚,我们也没啥能帮上忙的,就想着能添个菜,弄个好点的寓意!”陈俊杰笑了笑,眼中满是得意。
王成文也跟着点头:“叔,没有你……哪有我跟俊杰的今天啊,这都是应该的!”
院坝里的这一幕也引起了家人的关注,父亲、母亲和大哥陆续走了过来,看到满袋子的野鸡,都震惊不已。
母亲更是若有所思,脸上带着几分释然。
“哥,咱俩辛苦一下,把野鸡杀了吧,让他俩缓缓!”李向阳看着李向东道。
他又转向母亲,“妈,你拿个大点的盆,把鸡血接上,中午泡菜炒鸡血,辣爆鸡杂,他俩最喜欢吃这个!”
大哥和母亲笑着应下,一个去拿盆,一个去取刀,一时间,笑声洒满了院坝。
次日是正月二十七,天刚蒙蒙亮,李家的院坝就热闹了起来。
今天有件重要的事情:杀猪!
不过李家要杀的猪,和别人家的不一样,是野猪。
那二十头或抓或用酒糟醉倒逮回来的野猪崽子,最大的已长到一百二十斤左右。
今天要杀的,是四头体重过百、已劁过几个月的小公猪。
原本想着请个杀猪匠,可父子三人加上陈俊杰一商量,把这想法给否了。
一来家里劳力够用;二来,这毕竟是正儿八经的野猪,虽说已经去了势,却凶性未泯,万一发狂伤了人,传出去两边脸上都不好看。
一番讨论后,众人采纳了陈俊杰的建议:不冒险,直接用枪解决!
在自家猪圈里用枪打野猪,这活儿自然轮不到李向阳上手。
王成文和陈俊杰提着枪,小心翼翼站的到了猪圈高处。
两声枪响,引得其他牲口一阵奔逃嘶鸣,两头过百斤的野猪被直接爆头,应声倒地。
李向阳不敢大意,用长长的铁钩子钩住野猪身体,和大哥一起将它们拖出猪圈,架到早已准备好的木板上。
王成文随即上前,抽出匕首给野猪放血。
四头野猪,分了两批,烫毛、开膛、分割……一直忙活到晌午才全部处理完。
结束时给王成文分肉,他死活不肯要,最后只拿了些猪血和两个猪肺,说是沾点喜气。
黑蛋这几天来得少,除了定时给金矿送鱼,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帮曲木匠跑腿采买、协助造船的事情上。
倒是“以鱼换网”的项目,虽然天气还没完全转暖,但却有了初步的效果。
已经有心急的村民,不知在哪个废弃的老堰塘里撒的网,给李家送来了四十多斤鲤鱼草鱼,外加五六十斤二两往上的鲫鱼。
这一下,不但提前还清了渔网的本钱,甚至已经开始从李家拿钱了!
为此,李向阳专门叮嘱全家,包括小云和小雪,逢人提起就使劲宣扬,算是给其他拿了网的村民鼓鼓劲儿,加把火。
随着四头野猪处理完,李家为办喜事做的物资准备,算是全部完结。
接下来便是布置新房,这事说起来也不复杂,无非是贴上大红喜字,再把屋里原有的家具暂时搬空,好给女方送亲时送来的陪嫁腾地方。
可真动手搬起来,才发现遇到了麻烦——没地方放!
李家搬到老晒场后,所有家具都是新打的,每个房间都塞得满满当当。
最后没办法,只能先堆进李向东那边一间暂时空着的屋子里。
正月二十八晚上,吃完饭,大哥和嫂子特意把李向阳叫住,说起了房子的事情。
李向东笑了笑,脸色微红地张口道:“向阳,眼瞅着你就要成家了,我跟你嫂子商量了下,爸妈这边,加上小云、小雪、俊杰,七口人挤三间房,是有点紧了!”
顿了顿,没等李向阳张口,他接着道,“我跟你嫂子这就两口人,就算添了娃娃,一时半会儿也够住。你看……要不把靠中间那间房,划到你那边?”
房子的事情,李向阳其实早有过考虑。
眼下是勉强够住,可等自己和赵洪霞有了孩子,那就真转不开身了。
哥嫂能主动开这个口,这份心意他领了。
但他也明白,虽说当初买房的钱大多是他出的,可真要让哥嫂把已经分到名下的房子让出来,任谁心里都难免会有些不自在。
但他有他的想法。一方面,他隐约记得,过不了几年就会有“撤乡并镇”的动作,原胜利乡政府那一大院房子会对外出售。
另一方面,乡供销社后来也彻底停业,变卖资产。
当然,那都是后话,是留在劳动村,还是去316国道边买房置产,或者等洪水过后干脆搬进城里,他还没有想好,而且这事儿还得跟赵洪霞商量。
“哥,嫂子,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李向阳笑了笑,“不过这房子的事,不急在这一时,等我跟洪霞商量商量!”
似乎是怕意思没表达清楚,他补充道,“从当下这情况看,咱家往后的日子应该不会差,不在于这一两间房子的事情。”
李向东和张自勤对视一眼,也没再坚持。
“对了,哥!”李向阳又叫住了李向东,“咱们家那个收购站,盖的时候就按正房的标准来弄,我估计收购应该只是个暂时的营生,等哪天不开了,就当房子用!”
“行,我知道了!”大哥点了点头,“等办完你的婚事,我就找人动工。”
正月二十九,是赵家给丫头办出嫁礼的日子。
因为两家同村,离得又近,李向阳和赵洪霞的这场婚事,无形中就成了牵动整个村子的大事。
赵家所在的二队,昨天就被全体邀请,各家带上“大支客”提前分派好的桌凳、暖壶、条盘等一应家伙事儿,去赵家帮忙。
其他村民,则会去随礼、吃席。
为了把两边的人手分开,李家这边邀请来帮忙的,则是一队和三队的人。
按说这做法有点不合适,但眼下情况特殊,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非但没人说闲话,反倒觉得理所应当。
这也意味着,今明两天,全村几乎每户人家,都得出一个人去帮忙,另外还要准备两份礼钱,吃两家酒席。
这事儿要是搁在往年,保不齐就有人要在背后骂娘了。
可今年,情况不同了。
且不说之前卖黄鳝、卖鱼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光是年前李家敞开大门收竹子,谁家粮柜里、枕头下,不悄悄压着几十甚至上百块的现钱?
手里有了活钱,心里就有了底气。
这点礼钱和人情往来,不再是负担,甚至大家觉得,这连着两天的热闹,是全村多少年来难得的风光!
而且,胸口还有点热热的感觉……
“真有你们的!”他伸出手,用力在陈俊杰和王成文肩膀上各拍了一下。
“哥,你结婚,我们也没啥能帮上忙的,就想着能添个菜,弄个好点的寓意!”陈俊杰笑了笑,眼中满是得意。
王成文也跟着点头:“叔,没有你……哪有我跟俊杰的今天啊,这都是应该的!”
院坝里的这一幕也引起了家人的关注,父亲、母亲和大哥陆续走了过来,看到满袋子的野鸡,都震惊不已。
母亲更是若有所思,脸上带着几分释然。
“哥,咱俩辛苦一下,把野鸡杀了吧,让他俩缓缓!”李向阳看着李向东道。
他又转向母亲,“妈,你拿个大点的盆,把鸡血接上,中午泡菜炒鸡血,辣爆鸡杂,他俩最喜欢吃这个!”
大哥和母亲笑着应下,一个去拿盆,一个去取刀,一时间,笑声洒满了院坝。
次日是正月二十七,天刚蒙蒙亮,李家的院坝就热闹了起来。
今天有件重要的事情:杀猪!
不过李家要杀的猪,和别人家的不一样,是野猪。
那二十头或抓或用酒糟醉倒逮回来的野猪崽子,最大的已长到一百二十斤左右。
今天要杀的,是四头体重过百、已劁过几个月的小公猪。
原本想着请个杀猪匠,可父子三人加上陈俊杰一商量,把这想法给否了。
一来家里劳力够用;二来,这毕竟是正儿八经的野猪,虽说已经去了势,却凶性未泯,万一发狂伤了人,传出去两边脸上都不好看。
一番讨论后,众人采纳了陈俊杰的建议:不冒险,直接用枪解决!
在自家猪圈里用枪打野猪,这活儿自然轮不到李向阳上手。
王成文和陈俊杰提着枪,小心翼翼站的到了猪圈高处。
两声枪响,引得其他牲口一阵奔逃嘶鸣,两头过百斤的野猪被直接爆头,应声倒地。
李向阳不敢大意,用长长的铁钩子钩住野猪身体,和大哥一起将它们拖出猪圈,架到早已准备好的木板上。
王成文随即上前,抽出匕首给野猪放血。
四头野猪,分了两批,烫毛、开膛、分割……一直忙活到晌午才全部处理完。
结束时给王成文分肉,他死活不肯要,最后只拿了些猪血和两个猪肺,说是沾点喜气。
黑蛋这几天来得少,除了定时给金矿送鱼,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帮曲木匠跑腿采买、协助造船的事情上。
倒是“以鱼换网”的项目,虽然天气还没完全转暖,但却有了初步的效果。
已经有心急的村民,不知在哪个废弃的老堰塘里撒的网,给李家送来了四十多斤鲤鱼草鱼,外加五六十斤二两往上的鲫鱼。
这一下,不但提前还清了渔网的本钱,甚至已经开始从李家拿钱了!
为此,李向阳专门叮嘱全家,包括小云和小雪,逢人提起就使劲宣扬,算是给其他拿了网的村民鼓鼓劲儿,加把火。
随着四头野猪处理完,李家为办喜事做的物资准备,算是全部完结。
接下来便是布置新房,这事说起来也不复杂,无非是贴上大红喜字,再把屋里原有的家具暂时搬空,好给女方送亲时送来的陪嫁腾地方。
可真动手搬起来,才发现遇到了麻烦——没地方放!
李家搬到老晒场后,所有家具都是新打的,每个房间都塞得满满当当。
最后没办法,只能先堆进李向东那边一间暂时空着的屋子里。
正月二十八晚上,吃完饭,大哥和嫂子特意把李向阳叫住,说起了房子的事情。
李向东笑了笑,脸色微红地张口道:“向阳,眼瞅着你就要成家了,我跟你嫂子商量了下,爸妈这边,加上小云、小雪、俊杰,七口人挤三间房,是有点紧了!”
顿了顿,没等李向阳张口,他接着道,“我跟你嫂子这就两口人,就算添了娃娃,一时半会儿也够住。你看……要不把靠中间那间房,划到你那边?”
房子的事情,李向阳其实早有过考虑。
眼下是勉强够住,可等自己和赵洪霞有了孩子,那就真转不开身了。
哥嫂能主动开这个口,这份心意他领了。
但他也明白,虽说当初买房的钱大多是他出的,可真要让哥嫂把已经分到名下的房子让出来,任谁心里都难免会有些不自在。
但他有他的想法。一方面,他隐约记得,过不了几年就会有“撤乡并镇”的动作,原胜利乡政府那一大院房子会对外出售。
另一方面,乡供销社后来也彻底停业,变卖资产。
当然,那都是后话,是留在劳动村,还是去316国道边买房置产,或者等洪水过后干脆搬进城里,他还没有想好,而且这事儿还得跟赵洪霞商量。
“哥,嫂子,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李向阳笑了笑,“不过这房子的事,不急在这一时,等我跟洪霞商量商量!”
似乎是怕意思没表达清楚,他补充道,“从当下这情况看,咱家往后的日子应该不会差,不在于这一两间房子的事情。”
李向东和张自勤对视一眼,也没再坚持。
“对了,哥!”李向阳又叫住了李向东,“咱们家那个收购站,盖的时候就按正房的标准来弄,我估计收购应该只是个暂时的营生,等哪天不开了,就当房子用!”
“行,我知道了!”大哥点了点头,“等办完你的婚事,我就找人动工。”
正月二十九,是赵家给丫头办出嫁礼的日子。
因为两家同村,离得又近,李向阳和赵洪霞的这场婚事,无形中就成了牵动整个村子的大事。
赵家所在的二队,昨天就被全体邀请,各家带上“大支客”提前分派好的桌凳、暖壶、条盘等一应家伙事儿,去赵家帮忙。
其他村民,则会去随礼、吃席。
为了把两边的人手分开,李家这边邀请来帮忙的,则是一队和三队的人。
按说这做法有点不合适,但眼下情况特殊,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非但没人说闲话,反倒觉得理所应当。
这也意味着,今明两天,全村几乎每户人家,都得出一个人去帮忙,另外还要准备两份礼钱,吃两家酒席。
这事儿要是搁在往年,保不齐就有人要在背后骂娘了。
可今年,情况不同了。
且不说之前卖黄鳝、卖鱼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光是年前李家敞开大门收竹子,谁家粮柜里、枕头下,不悄悄压着几十甚至上百块的现钱?
手里有了活钱,心里就有了底气。
这点礼钱和人情往来,不再是负担,甚至大家觉得,这连着两天的热闹,是全村多少年来难得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