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超额完成-《将军府的账房小娘子》

  三个月的对赌期限即将到期,苏锦正在整理最终的数据报告。

  “苏姑娘,数据都统计出来了。”陆在行拿着一摞账册走进来。

  “怎么样?”苏锦问。

  “降本幅度达到了十二个百分点。”陆在行兴奋地说,“超过了原定的一成目标。”

  “质量呢?”

  “质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陆在行翻开另一本册子,“退货率比之前降低了三成。”

  苏锦听了,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苏姑娘,您这是创造了奇迹啊。”陆在行感慨地说。

  “不是我创造的奇迹,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苏锦谦虚地说。

  正说着,刘德二跑了进来:“苏姑娘,将军来了,还带着好多人。”

  “什么人?”

  “有商会的人,还有其他府衙的人。”刘德二说,“看起来像是来验收的。”

  “那我们准备迎接吧。”苏锦说。

  很快,将军带着一群人走进了账房。

  “苏锦,听说你们的对赌项目要结项了?”将军问。

  “是的,将军。”苏锦回答,“三个月期限已到,我们完成了既定目标。”

  “完成了多少?”商会会长问。

  “降本十二个百分点,质量稳定提升。”苏锦报告。

  “十二个百分点?”会长有些惊讶,“不是说一成吗?”

  “一成是最低目标,我们超额完成了。”苏锦说。

  “那质量呢?有没有因为降本而牺牲质量?”另一个官员问。

  “没有。”苏锦拿出质量报告,“退货率反而降低了三成。”

  “这怎么可能?”那官员有些不信。

  “因为我们建立了更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苏锦解释,“从源头把关,减少了后续的损失。”

  “具体怎么做的?”

  “首先是供应商筛选,我们建立了评估体系。”苏锦说,“然后是过程监控,我们有专人负责质量检查。最后是结果验收,我们有严格的验收标准。”

  “这套体系效果如何?”

  “非常好。”苏锦说,“不但保证了质量,还提高了效率。”

  “那成本是怎么降下来的?”会长问。

  “主要是三个方面。”苏锦说,“一是通过竞价降低了采购价格,二是通过优化流程减少了管理成本,三是通过质量提升减少了损耗成本。”

  “竞价的效果如何?”

  “平均降价八个百分点。”苏锦说,“而且质量没有下降。”

  “优化流程呢?”

  “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苏锦说,“原来需要十天的流程,现在只需要五天。”

  “质量提升的效果呢?”

  “损耗率从原来的五个百分点降到了两个百分点。”苏锦说。

  听了苏锦的汇报,在场的人都很惊讶。

  “苏姑娘,你这是怎么做到的?”一个官员问。

  “靠制度,靠流程,靠团队。”苏锦说,“最重要的是,靠大家的支持。”

  “那现在怎么办?”将军问,“对赌的条件是什么?”

  “如果我们完成目标,沈放要公开承认失败,并且支付违约金。”苏锦说,“如果我们没完成,我们要离开账房。”

  “现在你们明显完成了。”将军说,“沈放呢?”

  “沈放已经来了。”刘德二说,“在外面等着呢。”

  “那让他进来吧。”将军说。

  很快,沈放带着几个人走了进来。他的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强作镇定。

  “苏姑娘,恭喜你们。”沈放说,“你们确实完成了目标。”

  “谢谢。”苏锦客气地说。

  “那按照约定,我要履行承诺。”沈放说,“我公开承认,这次对赌我败了。”

  “沈老板,你很有风度。”苏锦说。

  “败了就是败了,没什么不好承认的。”沈放说,“我愿赌服输。”

  “那违约金呢?”陆在行问。

  “这是一千两银子。”沈放拿出一个银票,“按约定支付。”

  苏锦接过银票,点了点头。

  “不过,我有个请求。”沈放说。

  “什么请求?”

  “我想学习你们的方法。”沈放说,“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够合作。”

  “合作?”苏锦有些意外。

  “对,我觉得你们的方法很好,我想学习。”沈放说,“当然,我愿意付学费。”

  苏锦想了想:“这个可以考虑,但是需要按照我们的规矩来。”

  “什么规矩?”

  “首先,要接受我们的管理制度。”苏锦说,“其次,要遵守我们的质量标准。最后,要配合我们的监督检查。”

  “这些我都可以接受。”沈放说。

  “那好,我们可以试试。”苏锦说。

  正说着,外面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

  “什么声音?”将军问。

  “是商户们在庆祝。”刘德二说,“他们说要给苏姑娘送牌匾。”

  “送牌匾?”

  “对,原来的对赌牌匾要改名了。”刘德二笑着说。

  “改什么名?”

  “终身最低价·真香。”刘德二说。

  听了这话,在场的人都笑了。

  “这些商户真有意思。”将军笑着说。

  “他们是真心感谢苏姑娘。”陆在行说,“因为苏姑娘不但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怎么提高收入的?”

  “因为质量提高了,他们的货更好卖了。”陆在行解释,“而且因为流程优化了,他们的资金周转更快了。”

  “这是双赢啊。”将军说。

  “对,这就是苏姑娘的厉害之处。”陆在行说,“不是简单的压价,而是通过管理创造价值。”

  “那接下来怎么办?”将军问。

  “我们要做项目总结。”苏锦说,“把经验整理出来,以便以后推广。”

  “什么经验?”

  “比如,竞价制度的设计,质量管控的方法,流程优化的技巧等等。”苏锦说。

  “这些经验很宝贵。”将军说,“应该好好总结。”

  “我们还要做绩效分配。”苏锦继续说,“参与这个项目的人都应该得到奖励。”

  “怎么分配?”

  “按照贡献大小。”苏锦说,“贡献大的多分,贡献小的少分。”

  “那谁的贡献最大?”

  “每个人都有贡献。”苏锦说,“陆伯负责数据统计,刘德二负责现场协调,其他人负责具体执行。”

  “那你呢?”将军问。

  “我只是负责整体规划。”苏锦谦虚地说。

  “整体规划是最重要的。”将军说,“没有好的规划,再好的执行也没用。”

  “将军过奖了。”苏锦说。

  “不是过奖,是实话。”将军说,“你这次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了喧闹声。

  “又怎么了?”将军问。

  “是其他府衙的人来了。”刘德二报告,“他们说要学习经验。”

  “学习经验?”

  “对,他们听说我们的项目成功了,都想学习。”刘德二说。

  “那我们要不要接待?”陆在行问。

  “当然要接待。”苏锦说,“好的经验应该分享。”

  “那怎么分享?”

  “我们可以整理一套标准化的方案。”苏锦说,“包括制度设计、流程安排、操作手册等等。”

  “这个想法不错。”将军说,“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受益。”

  “而且我们还可以提供培训服务。”苏锦说,“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

  “培训服务?”

  “对,派人去指导,或者让他们派人来学习。”苏锦说。

  “这样的话,我们的经验就可以推广到更多地方了。”将军说。

  “对,这也是我们的责任。”苏锦说。

  一天的验收结束后,苏锦开始整理项目总结报告。

  “陆伯,我们这次项目的成功因素有哪些?”苏锦问。

  “我觉得主要有几个方面。”陆在行想了想说,“第一是制度设计合理,第二是执行到位,第三是团队配合好。”

  “还有呢?”

  “还有就是您的领导能力。”陆在行说,“没有您的统筹规划,这个项目不可能成功。”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苏锦说,“包括将军的支持,商户的配合,还有团队的努力。”

  “那我们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当然有。”苏锦说,“比如,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困难估计不足,中间遇到了一些波折。”

  “还有呢?”

  “还有就是我们的经验不够丰富,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完善。”苏锦说。

  “那以后怎么改进?”

  “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苏锦说,“而且要建立更完善的制度和流程。”

  “这次项目给我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觉得是信心。”苏锦说,“证明了我们的方法是可行的,我们的团队是有能力的。”

  “对,这次成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陆在行点头说。

  “而且也给了其他人信心。”苏锦说,“让大家看到了改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