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工坊券-《将军府的账房小娘子》

  零钱包计划成功实施后的第三天,苏锦正在账房里研究下一步的改革方案。小手托着下巴,眉头微皱,显然在思考什么复杂的问题。

  “苏姑娘,您在想什么呢?”刘德二端着茶水走了进来。

  “我在想工坊的工资发放问题。”苏锦小脸认真地说,“现在我们每个月都要准备大量现银发工资,这对我们的资金周转压力很大。”

  “那有什么办法吗?”刘德二好奇地问。

  “我想试试工坊券。”苏锦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就是给工人发一部分工坊券,一部分现银。”

  “工坊券?”刘德二疑惑地问,“那是什么?”

  “就是只能在指定地方使用的券。”苏锦解释,小手在空中比划着,“比如只能在我们合作的商铺买东西,或者在工坊食堂吃饭。”

  “这样工人们会同意吗?”刘德二担心地问。

  “我们可以给工坊券一些优惠。”苏锦小眼珠转了转,“比如用工坊券买东西可以打九折,这样工人们就有动力使用了。”

  “这个想法不错。”刘德二点头,“但是要怎么实施呢?”

  “我们先找几家愿意合作的商铺,然后设计工坊券的样式。”苏锦说着,小手已经开始在纸上画起来,“还要建立兑换窗口,让工人们可以随时把工坊券换成现银。”

  “那我去联系商铺。”刘德二说。

  “等等。”苏锦小手一挥,“我们先去跟工人们商量一下,看看他们的意见。”

  来到工坊,苏锦召集了所有工人开会。她站在小凳子上,用清脆的声音说:

  “大家好,我想跟大家商量一个新的工资发放方式。”

  “什么新方式?”一个工人问。

  “就是一半发现银,一半发工坊券。”苏锦说,“但是用工坊券买东西可以打九折。”

  工人们立刻议论纷纷。

  “这不是变相欠薪吗?”一个工人质疑道。

  “不是的。”苏锦小脸认真地解释,“工坊券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银,而且用券买东西还有折扣,实际上你们是赚了的。”

  “真的可以随时兑换?”另一个工人问。

  “当然可以。”苏锦点头,“我们会设立兑换窗口,每天都开放。”

  “那如果我们不愿意用工坊券呢?”有工人问。

  “那就全部发现银,没有强制。”苏锦说,“这只是一个选择,愿意尝试的可以试试,不愿意的还是按原来的方式。”

  听到这里,工人们的态度缓和了一些。

  “那工坊券可以在哪里用?”有人问。

  “我们会跟城里的商铺合作,米店、布店、肉铺、菜市场都可以用。”苏锦说,“而且我们工坊的食堂也接受工坊券。”

  “食堂用工坊券也有折扣吗?”一个工人眼睛一亮。

  “当然有。”苏锦小脸得意地笑了,“用工坊券在食堂吃饭打八折。”

  “那我愿意试试。”那个工人立刻说。

  “我也愿意。”其他工人也纷纷表态。

  看到大家的积极反应,苏锦心中很高兴。她小手拍了拍,说:

  “那我们就开始准备吧。刘德二,你去联系商铺,我来设计工坊券。”

  回到账房,苏锦开始认真设计工坊券的样式。她在纸上画着各种图案,小眉头皱得紧紧的。

  “这个工坊券要怎么设计才好呢?”苏锦自言自语。

  “要不要也像零钱包一样画小动物?”刘德二建议。

  “不行,工坊券要有自己的特色。”苏锦摇头,“我想画工具。”

  “工具?”刘德二疑惑。

  “对,锤子、锯子、刨子这些。”苏锦说着,小手在纸上画起来,“这样一看就知道是工坊券。”

  “这个想法不错。”刘德二点头。

  苏锦画了半天,终于设计出了工坊券的样式。一两面额的画锤子,五钱面额的画锯子,二钱面额的画刨子,一钱面额的画钉子。

  “怎么样?”苏锦举着设计稿,小脸期待地看着刘德二。

  “很好,一看就知道是工坊的。”刘德二赞许地说,“不过苏姑娘,您画的锤子怎么像棒槌?”

  “哪里像棒槌了?”苏锦小脸一红,“这明明是锤子,你看,这是锤头。”

  “可是这个锤头怎么是圆的?”刘德二继续问。

  “你懂什么?”苏锦小嘴一撇,“这叫创新设计,圆头锤子更安全。”

  刘德二忍不住笑了,但还是点头表示赞同。

  很快,第一批工坊券就印制出来了。苏锦在工坊门口设立了兑换窗口,亲自负责兑换业务。

  “大家快来看,工坊券正式发行了!”苏锦站在兑换窗口后面,用清脆的声音喊道。

  工人们纷纷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花花绿绿的工坊券。

  “这个真的可以当钱用?”一个工人拿着券仔细看。

  “当然可以。”苏锦小脸认真地说,“而且用券买东西还有折扣呢。”

  “那我试试。”工人说着,拿着工坊券去了附近的饼铺。

  “掌柜的,我用工坊券买饼。”工人说。

  “好嘞,您要几个?”饼铺掌柜热情地招呼。

  “两个。”工人说。

  “一共四文钱,用工坊券的话三文六厘。”掌柜说。

  工人高兴地付了券,拿着饼回到工坊。

  “怎么样?”其他工人围过来问。

  “真的有折扣!”工人兴奋地说,“省了四厘钱呢。”

  听到这里,其他工人也纷纷要求兑换工坊券。

  就在这时,刘德二也拿着工坊券去买饼。他走到饼铺,对掌柜说:

  “我也要两个饼。”

  “好的,您是用工坊券吗?”掌柜问。

  “是的。”刘德二拿出券。

  掌柜接过券,仔细看了看,然后说:

  “您稍等,我给您包起来。”

  过了一会儿,掌柜把饼递给刘德二,上面还贴着一个小纸条。

  刘德二好奇地看了看纸条,上面写着“抠门章”三个字,还画了一个小乌龟。

  “掌柜的,这是什么意思?”刘德二疑惑地问。

  “哦,这是我们店的特色服务。”掌柜笑着说,“用券买东西的客人,我们会送一个'抠门章',表示您很会省钱。”

  刘德二听了,脸色立刻变了:“什么?抠门章?”

  “是啊,这是夸您的意思。”掌柜继续笑着说,“现在会省钱的人最聪明了。”

  刘德二拿着贴着“抠门章”的饼,哭笑不得地回到了工坊。

  “德二哥,您怎么了?”苏锦看到刘德二的表情,好奇地问。

  “苏姑娘,您看这个。”刘德二把饼上的纸条给苏锦看。

  苏锦看了,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哈,抠门章,这个掌柜真有意思。”

  “苏姑娘,这不是在嘲笑我们吗?”刘德二苦着脸说。

  “不是嘲笑,是夸奖。”苏锦小脸认真地说,“现在这个年代,会省钱就是本事。而且您看,这个小乌龟画得多可爱。”

  “可是我不想要抠门章啊。”刘德二委屈地说。

  “那您下次用现银买就行了。”苏锦说,“不过我觉得这个抠门章挺有纪念意义的,说不定以后会成为收藏品呢。”

  听到苏锦这么说,刘德二的心情好了一些。他仔细看了看那个小乌龟,确实画得挺可爱的。

  “算了,就当是纪念品吧。”刘德二说。

  很快,抠门章的事情在工坊里传开了。没想到的是,工人们不但不介意,反而觉得很有趣。

  “我也要去拿个抠门章。”一个工人兴奋地说。

  “我要收集不同店铺的抠门章。”另一个工人说。

  看到大家的反应,苏锦心中很高兴。她小手拍了拍,说:

  “看来我们的工坊券很受欢迎呢。”

  “是啊,现在大家都抢着用工坊券。”刘德二说,“不过苏姑娘,我们要注意控制发行量,不能发得太多。”

  “为什么?”苏锦疑惑地问。

  “如果发得太多,商铺收到太多工坊券,兑换不过来,就会出问题。”刘德二解释。

  “您说得对。”苏锦点头,“我们要建立一个平衡机制,确保工坊券的流通量合理。”

  “怎么建立?”刘德二问。

  “我们可以设定一个上限,比如每个月发行的工坊券不能超过总工资的一半。”苏锦说,“而且要定期回收,保持流通量稳定。”

  “这个想法不错。”刘德二赞许地说。

  “还有,我们要跟更多的商铺合作,扩大工坊券的使用范围。”苏锦继续说,“这样工人们用券就更方便了。”

  “我这就去联系更多的商铺。”刘德二说。

  随着工坊券试点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商铺愿意加入合作。苏锦也不断完善工坊券的设计和管理制度。

  一个月后,苏锦召开了工坊券试点总结会。

  “经过一个月的试点,工坊券运行得很成功。”苏锦站在台上,小脸得意地说,“工人们的满意度很高,商铺的反响也很好。”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一个工人问。

  “我们要继续完善这个制度,让它更加成熟。”苏锦说,“同时,我们也要考虑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其他地方。”

  “推广到其他地方?”刘德二疑惑地问。

  “对,比如其他的工坊,或者商会。”苏锦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如果大家都用这种券,就能形成一个更大的流通网络。”

  “这个想法很好。”陆在行走了过来,“不过要注意风险控制。”

  “陆叔叔说得对。”苏锦点头,“我们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券的信用和价值。”

  “具体怎么做?”陆在行问。

  “首先,我们要建立准备金制度,确保随时可以兑换。”苏锦说,“其次,要建立监督机制,防止过度发行。最后,要建立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苏姑娘考虑得很周全。”陆在行赞许地说。

  “那当然。”苏锦小下巴微微扬起,“我可是专业的。”

  就在这时,萧廷走了过来。他看着苏锦自信的小模样,眼中满是宠溺。

  “锦儿,你的工坊券试点很成功。”萧廷说。

  “将军,您觉得怎么样?”苏锦仰着小脸问,眼中闪着期待的光芒。

  “很好,不仅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还增强了工人们的归属感。”萧廷说,“而且那个抠门章的创意很有趣。”

  “嘿嘿,那不是我想的,是饼铺掌柜自己的创意。”苏锦小脸红了红,“不过确实很有意思。”

  “你总是能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有趣。”萧廷说,眼中满是欣赏。

  “因为我觉得,如果一个制度让大家都觉得有趣,那它就更容易被接受。”苏锦认真地说,“而且有趣的东西,大家也更愿意参与。”

  萧廷听了,心中更加确定,这个小丫头不仅聪明,而且有着超越年龄的智慧。

  夜晚,苏锦坐在桌前整理工坊券的运行数据,小手在算盘上飞快地拨动着。萧廷走过来,看着她认真工作的样子。

  “累了吧?”萧廷轻声问。

  “不累。”苏锦小脑袋摇了摇,“看到工坊券运行得这么好,我就很开心。”

  “你总是这样,为了大家的利益而努力。”萧廷说,眼中满是温柔。

  “因为大家好,我们才能好啊。”苏锦仰起小脸说,“而且我发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自己也会很有成就感呢。”

  “锦儿。”萧廷轻声叫她的名字。

  “嗯?”苏锦小脸疑惑地看着他。

  “你知道吗?你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萧廷认真地说。

  苏锦听了,小脸瞬间红了,像个熟透的樱桃。她小手捂着脸,害羞地说:

  “将军,您又说这种话,好肉麻啊。”

  萧廷看着苏锦害羞的样子,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个小丫头,总是能轻易地撩动他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