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府学讲坛-《将军府的账房小娘子》

  这天上午,苏锦正在清算所里整理账本,小手拿着毛笔认认真真地记账,小嘴还在念念有词:“收入三千二百两,支出一千八百两...”

  “苏姑娘,府学山长请您去一趟。”

  小厮恭敬地传话,苏锦听到这话愣了一下,毛笔差点掉到地上。

  “哎呀,山长找我做什么呀?”她眨眨眼睛,小脸上满是疑惑,“我又没有做错事...会不会是我的券制影响了学生们读书呀?”

  她赶紧放下毛笔,拍拍小手上的墨迹,蹦蹦跳跳地跟着小厮往府学走去。

  一路上她还在嘀咕:“完了完了,该不会是要批评我吧?我要不要带点小礼物去赔罪呀?”

  ---

  府学山长是个白胡子老先生,看起来很和蔼,正在书房里品茶。

  “苏姑娘,久仰大名啊!”山长笑眯眯地站起来迎接,“快请坐,快请坐!”

  “哎呀,山长您太客气了!”苏锦害羞地摆摆手,小脸红红的,“我就是个小丫头,哪有什么大名呀!您叫我小锦就行了!”

  “不不不,苏姑娘的券制可是了不起的创举!”山长认真地说,“整个府城都在传你的事迹呢!”

  “嘿嘿,”苏锦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是瞎琢磨,没想到真的有用。”

  “不是瞎琢磨,是很有学问!”山长倒了杯茶给她,“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呀?”苏锦紧张地问,小手不自觉地抓着衣角,“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对?”

  “不是你的问题,是民众的问题。”山长苦笑道,“他们对券制不太理解,经常有人来问我各种奇怪的问题。”

  “什么奇怪问题呀?”苏锦好奇地眨眨眼。

  “比如有人问券是不是妖术,有人问为什么纸能当银子用,还有人问券会不会突然变成废纸...”山长一一列举。

  苏锦忍不住笑了:“哈哈哈,确实挺奇怪的!那山长您是怎么回答的?”

  “我也不太懂啊!”山长摊手,“所以想请你来府学开个讲座,给大家普及一下金融知识。”

  “我?讲座?”苏锦瞪大眼睛,小嘴张成了o型,“可是我不会讲课呀!而且我这么小,谁会听我的?”

  “年纪小不要紧,关键是有真本事!”山长鼓励道,“而且你说话生动有趣,肯定能讲好的!”

  苏锦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小手指在桌子上画着圈圈:“那...那我试试?但是万一讲砸了怎么办?”

  “不会的,我相信你!”山长笑道。

  ---

  消息传出后,整个府学都沸腾了。

  “听说那个小财迷要来讲课?”

  “就是那个发明券制的小姑娘?”

  “她这么小,能讲什么?”

  “我倒要听听她怎么说!”

  苏锦听到这些议论,紧张得不行,在房间里团团转。

  “萧廷哥哥,我好紧张呀!”她拉着萧廷的袖子,小脸皱成了包子,“万一讲不好怎么办?万一大家都笑话我怎么办?万一我紧张得说不出话怎么办?”

  “不会的。”萧廷温柔地摸摸她的头,“你平时跟我们解释那些概念的时候,不是讲得很清楚吗?”

  “那不一样嘛!”苏锦嘟着小嘴,“你们都是熟人,这次是要面对那么多陌生人!而且还有学者和官员呢!”

  “那些人也是普通人,没什么可怕的。”萧廷安慰道,“而且你的那些比喻很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真的吗?”苏锦眼睛亮了亮,“那...要不然你陪我去?”

  “当然可以。”萧廷笑道,“我给你当助手。”

  “太好了!”苏锦高兴地跳起来,“有你在我就不怕了!”

  ---

  讲座当天,府学的大堂里坐满了人。

  不仅有学生,还有很多商户、百姓,甚至连一些官员都来了。苏锦站在台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小腿都有点发软。

  “大家...大家好...”她的声音有点颤抖,小手紧紧握着衣角。

  “声音太小了!听不见!”有人喊道。

  苏锦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大家好!我是苏锦!”

  “今天...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券制的事情!”

  台下有人窃窃私语:“这么小的丫头,能说出什么来?”

  苏锦听到了,但她没有气馁,反而甜甜地笑了:“我知道大家觉得我小,但是呢,有句话叫'人不可貌相'!”

  “就像包子,不能只看外表,要看里面的馅儿!”她做了个可爱的手势,“说不定小包子的馅儿比大包子还香呢!”

  这个比喻逗笑了不少人,气氛开始轻松起来。

  ---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苏锦在台上走来走去,小辫子一甩一甩的,“大家知道什么是钱吗?”

  “这还用问?银子就是钱!”有人喊道。

  “铜钱也是钱!”

  “对!钱就是钱!”

  苏锦摆摆小手:“大家说得都对,但是不全面哦!”

  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包子,画得歪歪扭扭的,很可爱:“假设这是王大叔的包子铺,王大叔做包子,李大婶买包子,怎么交易呢?”

  “给银子呗!”

  “对!但是如果李大婶没有银子,只有鸡蛋呢?”苏锦眨眨眼。

  “那就用鸡蛋换包子!”

  “没错!”苏锦兴奋地拍手,小脸笑得像花一样,“这就说明,钱不一定是银子,任何大家都认可的东西都可以当钱!”

  台下开始有人点头,觉得这个小姑娘说得有道理。

  “那为什么要用银子呢?”苏锦继续问,小手在黑板上比划着。

  “因为银子值钱!”

  “因为银子不会坏!”

  “都对!”苏锦在黑板上认真地写着,字写得很工整,“银子有几个好处:不容易坏、容易分割、大家都认可、携带方便!”

  “但是银子也有缺点:重、容易被偷、数量有限!”

  ---

  “那券有什么好处呢?”苏锦拿出一张券,举得高高的。

  “轻!”有学生喊道。

  “对!还有呢?”苏锦鼓励地看着大家。

  “不怕被偷?”

  “为什么不怕被偷?”苏锦眨眨眼,做了个神秘的表情。

  “因为...因为有名字?”

  “聪明!”苏锦夸奖道,竖起大拇指,“券上有持有人的名字,别人偷了也用不了!就像你的衣服上绣了你的名字,别人穿了也不合适!”

  “而且券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她神秘地说,声音压得很低,“就是可以'生小券'!”

  “生小券?”大家疑惑地问。

  “就是利息啦!”苏锦笑道,“你们把券存在我们这里,过一段时间就会多出一些券来,就像母鸡下蛋一样!”

  这个比喻让大家哄堂大笑。

  “那为什么券能生小券呢?”有人好奇地问。

  “因为我们拿你们的券去做生意呀!”苏锦解释道,小手比划着,“比如借给需要钱的商户,他们用券做生意赚了钱,就会还给我们更多的券。我们再把多出来的券分给大家!”

  “就像你把鸡借给别人,别人用鸡下蛋,然后分给你一些蛋!大家都有好处!”

  ---

  这时,萧廷在台下举手:“苏老师,我有个问题!”

  苏锦看到萧廷配合自己,心里暖暖的,甜甜地笑道:“萧同学请说!”

  “如果大家都不相信券了,都来换银子怎么办?”

  这是个很尖锐的问题,台下的人都竖起了耳朵。

  苏锦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就像所有人都同时去包子铺买包子,包子不够了怎么办?”

  “那就做更多包子!”有人说。

  “对!但是做包子需要时间!”苏锦用力点头,“所以包子铺要提前准备,估计每天能卖多少包子,提前做好。”

  “我们也一样,会提前准备银子,估计每天会有多少人来换券。”

  “但是如果估计错了呢?”萧廷继续问。

  “那就...那就借银子!”苏锦眨眨眼,做了个可爱的手势,“就像包子铺包子不够了,可以向其他包子铺借包子!”

  “我们也可以向其他地方借银子,或者请大家耐心等一等,我们会尽快筹到银子的!而且我们还会给等待的人一些小礼品作为补偿!”

  台下的人觉得这个解释很有道理,纷纷点头。

  ---

  “还有人有问题吗?”苏锦问道,小眼睛在台下扫来扫去。

  一个老大爷举手:“小姑娘,我想问,这券制到底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好处?”

  “好问题!”苏锦竖起大拇指,眼睛亮亮的,“好处可多了!”

  她掰着小手指,一个一个数:“第一,买东西方便,不用带重重的银子!”

  “第二,存券有利息,银子会越来越多!”

  “第三,不怕被偷,因为券上有名字!”

  “第四,可以借券,急用钱的时候不用求人!”

  “第五,价格稳定,不会因为银子不够而涨价!”

  “最重要的是,”苏锦认真地说,小脸变得严肃起来,“券制让大家的钱都流动起来,做生意更容易,赚钱的机会更多!”

  “就像河水,流动的河水是活水,清澈甘甜;不流动的河水会变臭!钱也一样,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更多财富!”

  ---

  一个商户举手:“苏姑娘,我想问,如果我用券做生意亏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实际!”苏锦用力点头,“做生意确实有风险,但是券制可以帮你降低风险!”

  “怎么降低?”

  苏锦又开始掰手指:“第一,你可以借券,不用一次投入太多自己的钱!”

  “第二,你可以买保险,万一亏了,保险会赔偿一部分!”

  “第三,你可以和别人合伙,大家一起承担风险!”

  “第四,你可以分批投资,不要一次把所有钱都投进去!”

  “就像下雨天出门,”苏锦做了个撑伞的动作,“你会带伞、穿雨衣、选择有屋檐的路走,多重保护!做生意也要多重保护!”

  商户们觉得很有道理,纷纷点头。

  ---

  一个学生举手:“苏姑娘,我想问,利息是怎么算的?”

  “好问题!”苏锦在黑板上写着,“比如你存一百两券,一年利息是一分,那一年后你就有一百零一两券!”

  “那两年呢?”

  “两年就是一百零二两!”

  “三年呢?”

  “三年就是...”苏锦算了算,“一百零三两零三钱!”

  “为什么第三年多了三钱?”

  “因为第二年的一两利息也会生利息呀!”苏锦眨眨眼,“就像母鸡下的蛋孵出小鸡,小鸡长大了也会下蛋!”

  “哦!”学生们恍然大悟。

  “这叫复利!”苏锦得意地说,“时间越长,复利的威力越大!所以要早点存钱,让钱帮你赚钱!”

  ---

  讲座进行了两个时辰,苏锦从基本概念讲到实际应用,从风险防控讲到发展前景。

  她用生动的比喻、有趣的故事,把复杂的金融概念讲得通俗易懂。台下的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最后,我想说,”苏锦总结道,小脸认真得像个小大人,“券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就是让大家的生活更方便、更安全、更富裕的工具!”

  “就像农具帮助农民种地,券制帮助大家理财!”

  “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券制,支持券制,一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讲座结束后,很多人围着苏锦问问题。

  “苏姑娘,我想开个小店,能用券吗?”

  “当然可以!”苏锦甜甜地笑着,“我们有专门的商户服务!您可以来我们那里详细咨询!”

  “苏姑娘,我家有点闲钱,怎么存券比较好?”

  “可以来我们那里咨询,”苏锦认真地说,“我们会根据您的情况推荐合适的产品!”

  “苏姑娘,你讲得真好!什么时候再讲一次?”

  “如果大家喜欢,我可以定期来讲!”苏锦开心地说,小眼睛弯成了月牙。

  山长走过来,满脸赞赏:“苏姑娘,你讲得太好了!学生们都说受益匪浅!”

  “真的吗?”苏锦眼睛亮亮的,小脸红扑扑的,“我还以为讲得不好呢!刚开始我紧张得腿都软了!”

  “非常好!”山长用力点头,“我想请你定期来府学讲课,建立一个金融教育的课程体系,你看如何?”

  苏锦看向萧廷,萧廷鼓励地点点头。

  “好呀!”苏锦高兴地说,“我很愿意!不过我要先回去准备教材,把内容整理得更系统一些!”

  ---

  回去的路上,萧廷夸奖道:“今天你表现得很棒,完全看不出是第一次讲课。”

  “嘿嘿,”苏锦害羞地笑着,小手拉着萧廷的袖子,“多亏了萧廷哥哥你的配合!你那几个问题问得特别好!”

  “我就是想帮你把气氛调动起来。”萧廷温柔地说,“不过你的那些比喻真的很生动,连我都学到了不少。”

  “那当然!”苏锦得意地说,小下巴微微扬起,“我可是想了好久的!包子铺、母鸡下蛋、河水流动...都是我精心设计的!”

  “你总是能把复杂的事情说得很简单。”萧廷赞道,“这是很了不起的能力。”

  “那是因为我觉得,知识就应该让大家都能理解!”苏锦认真地说,小脸变得严肃起来,“如果只有少数人懂,那有什么用呢?”

  “说得对。”萧廷点头,“那你打算怎么建立这个教育体系?”

  “我想分几个层次,”苏锦兴奋地说,小手比划着,“基础课程给普通百姓,进阶课程给商户,高级课程给官员和学者!”

  “还要编写教材,培训老师,让更多人能够传播这些知识!”

  “你想得真周全。”萧廷看着她闪闪发光的眼睛,心中满是爱意,“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担心。”

  “哎呀,”苏锦害羞地低下头,“将军又夸我了...我会骄傲的...”

  “骄傲一点也没关系,”萧廷温柔地说,“你值得骄傲。”

  苏锦甜甜地笑了,心里想:有将军的支持,我一定要把金融教育做得更好,让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