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这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前世太惨,这世本小姐不忍了》

  “陆知年的呀。”寒玖曦语气平淡,轻松,“这些日子,他一直跟着我。”

  几人见她说的如此轻松,都不约而同的倒退一步,然后动作一致的看向寒家兄弟。

  见寒家兄弟也一脸茫然,看着也不知情。

  众人只见寒玖曦垂着眼皮,纤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浅影。

  嘴角没什么弧度,像是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就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或是“路边的花开了”。

  她手里的黑伞斜斜靠在肩头,指尖漫不经心地搭在伞柄上有节奏的敲着。

  连抬眼看陆知渊和两个她哥哥的动作,都透着股懒怠的随意。

  这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寒泽宸上前,带着一丝小心:“小七呀,你是说他一直跟着你?”

  寒玖曦点头,侧身朝山下冒烟的地方指了指:“今天来这边办事。

  发现‘陆知年’有些不对劲,我便跟着他到了这里。

  到了地方,看到墓碑上他的照片和名字,我就想起岁岁。

  想着或许她们是一家人,就想让岁岁把‘陆知年’的家人叫来。

  他总跟着我也不是办法,得问清楚缘由,再送他走。”

  一旁的陆知秋始终紧盯着寒玖曦,见她眼神清明。

  不管是眼里,还是身上的气息,都干净得没有半分杂质。

  心里不由犯疑——这样的人,怎么会说出这般离谱的话?

  要知道,他从十七岁就跟着舅舅在缉毒科工作,直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

  这鬼神之说,要是出自南部省的一些偏僻的小部落里,他还不稀奇。

  只是眼前这少女,她还是寒家那位足不出户的小姐,这就让人耐人寻味了。

  再看寒家兄弟俩,从他们的表情来看,这俩怕是也不知道,这就……

  他忍不住追问:“你说陆知年一直跟着你?从什么时候开始?”

  弟弟死了整整二十年了,他被绑匪撕票那年才九岁。

  寒玖曦坦然道:“我落水醒来后,他就一直跟着了。

  只是那时他像个木偶,没有意识,什么都不懂。

  而这些天,我一直在温养他的魂。直到今天来他的墓碑前,才知道他叫陆知年。”

  她忽然想起什么,蹙眉看向几人然后问:“对了,这里不是火化后,才下葬的吗?

  那他的一缕‘地魂’,怎么会留在墓地?”问完,还下意识的用右手小指指甲挠了挠眉梢。

  这话一出,在场的几个男人齐刷刷倒抽一口冷气——他们听到了什么?

  地魂?这是他们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要知道,在场的几位都是受过新式教育的人。

  一个个且身在公安系统,向来信奉科学,对鬼神之说嗤之以鼻。

  可此刻,寒玖曦的语气太过平静,眼神太过澄澈,由不得他们不多想。

  陆知秋咬住发颤的嘴唇,看着寒玖曦:“我弟是土葬,我妈,当年我妈舍不得…

  所以,所以就把他葬在这里,当年他去的时候才九岁……”

  陆知秋说着说着高大挺拔的身躯有些佝偻,之后,陆知渊和另一个男子扶着他坐在旁边的石墩上。

  其他人也站在旁边,听着他讲当年的经过。

  原来陆家和寒家住在海城的老城区,城南,如今称海城南城。

  寒家老宅住在和平南路6号,陆家住在和平西路7号。

  二十年前,海城还是陆家老太爷执掌市政大权。

  老爷子从那个位子退下来后,直接绕过儿子辈,将大孙子陆清源扶上了海城市长的位子。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他的养子——陆齐山。

  陆齐山多年来鞍前马后追随老爷子,图的就是这个权力巅峰的位置。

  为此,他早已在暗中对陆家子孙下过毒手:

  老爷子的大女儿陆雪英,为替弟弟陆敬山挡子弹而死;

  二女儿陆红英,误喝了本给老爷子准备的毒鸡汤,一命呜呼;

  二儿子陆祝山一家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被下放到西北,最终在当地遭人构陷折磨致死;

  还有个儿子陆蒙山一直在部队,有次出任务时中了敌人的埋伏被俘。

  敌人带了他的妻儿来威胁劝降,哪怕对方当着他的面砍断儿子的四肢,他始终宁死不屈。

  直到敌人要群起侮辱他妻子的那一刻,他毅然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陆家这些人的悲剧里,处处都有陆齐山的影子。

  因为没有实质性的证据,陆老爷子看清了他的狼子野心,自然不可能把海城交到他手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龙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悄然却深刻的变革。

  国家的发展,个体户也多了起来…不少人渐渐富裕起来。

  陆齐山的野心也再度蠢蠢欲动。

  这一次,他把目标对准了陆清源的小儿子——陆知年身上。

  这孩子自小聪慧过人,是陆家上下的心头肉,尤其是老爷子,更是一天不见就念叨。

  恰逢老爷子过寿,陆家宾客满堂,热闹非凡。

  陆齐山就趁这乱劲儿,让人悄悄抱走了正在门口花园里玩耍的陆知年。

  因为当时是陆知秋看着弟弟妹妹玩,而他当时也被一些小伙伴缠着。

  等陆老爷子派人找陆知年,想带他去给几个老伙计显摆时。

  这才发现,在花园里玩耍的孩子中已经没有了陆知年的身影……

  二十年前,海城虽然也在发展,但是与现在满大街的摄像头来比。

  落后的不是一星半点,那时的海城街头,最先冒头的“万元户”成了人人热议的话题。

  家里有个半导体,录音机,电视机什么的,大都是大户。

  通信设备就是砖块大的大哥大,腰间别着的bp机已经成了身份的象征。

  更别说,现在人手一部手机,还有定位系统。

  当时绑匪狮子大开口,竟索要五十万现金。

  陆家世代从政,家境优渥,更有百年积累的家底撑着。

  可即便家底殷实,要一下子拿出五十万现金,还真有些为难。

  于是陆家就找到寒家,可寒家当时也拿不出这么多现金。

  但是还是极力给凑,钱凑齐了,送钱给绑匪的是陆知岁的爷爷——陆怀山。

  这也是绑匪要求的,因为陆家只有陆怀山是名手无缚鸡的教书的。

  只是,陆怀山拿着钱到了绑匪指定的地点,却遭人暗算,那些人不仅把钱拿走不说。

  还把陆怀山打了一个半死,等陆家人和公安人员赶到时。

  “陆知年”已经没气了,法医鉴定,他死亡的时间已经超过12个小时以上。

  也就是说,绑匪打电话要钱的时候,“陆知年”已经断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