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救活了-《你一神棍,怎么就渡劫了》

  和尚沉默许久。

  “有。”

  “谢大师,孩子的命就交给你了。你们庙上的香火钱,以后不会少的。”

  中年人当即许诺。

  脸上的欣喜溢了出来。

  这么多天,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至于大师会不会骗他?

  他不这么认为。

  大师是附近寺庙的住持,真正的出家人。

  骗他?

  对大师与寺庙有什么好处?

  子孙庙建立在某个地方,都会为了长久的传承下去。

  更何况这寺庙已经传了不知多少年了。

  名声一直很好。

  就是不怎么开门迎客。

  他也是托朋友关系,才找上这老和尚的。

  真的骗人,这庙早都被拆迁了。

  再不济,与京都那个娘娘庙一样,被人断香火。

  娘娘庙当年拆迁闹工地,硬生生废了两个高手,不得已保留人家庙宇存在。

  体育场往另外一个方向移动几百米。

  “把孩子出生地,年月给我。另外还有贴身衣物,最好还有指甲血液什么的。”

  老和尚想想道。

  这次的对手是那人随意弄的。

  那位可是传说中的炼气士。

  不能小觑。

  哪怕随口一句话,就能压的他们喘不过气。

  他们还只是停留在术的概念上,而那位已经在另一个维度上。

  回到庙里,老和尚也没有闲着,当即掏出手机。

  四五个电话后。

  老和尚静心等待那些朋友到来。

  “唉~冬季。”

  冬季,大部分都留在南山中。

  别说没有信号,连手机都不会带。

  长时间闭关,就算放符鸟通知,就算符鸟穿过障碍到了人家地界,人家也不可能理会。

  内景传讯,那更不可能。

  这些个闭关的,早都将六识封闭,神魂飞天了。

  “一人气力有限!”

  面对这种高手,只能多叫几个好友。

  下半夜。

  寺庙外响起敲门声。

  老和尚从入定中醒来。

  开门,请几个“老朋友”入寺。

  幸好这些人都在重阳宫,距离近来得快。

  老和尚将事情经过讲述一遍。

  “我看咱们还是不要动手的为好,那几个孩子也不知怎么惹了人家?”

  “和尚刚刚说找那位谈过。那位意思既然是无所谓,我倒觉得可以救。如果那位想让几人死,几人早都没了。”

  “我也觉得可以救,那位既然说了让咱们救,咱们就救吧!”

  确定要救。

  随后几人各自准备法器。

  “也不知道咱们行不行,要不要借助更大的力量?”

  对面的戴着眼镜的老人道。

  “人气,地气,天气都可以利用一下。”

  “我来卜算时辰,位置,设置法坛。你们几个集中人气,引导地气。”

  “行,我这就让几个徒弟过来。”

  ……

  放假第一天。

  陆凡带着奶奶逛了两个景区。

  过后奶奶不太愿意。

  “这有啥看的,一堆堆泥人。还有那个城墙,那么难走。人挤人,挤死人。”

  奶奶不满意。

  从大门进去扫一眼坑里的俑,然后从另外一个门出来。

  满嘴都是抱怨。

  “节假日,人是多了点。”

  陆凡罡气微动,将挤在奶奶身边的人轻轻隔开。

  对奶奶的抱怨,陆凡也理解。

  不仅人多,对一些古迹也不懂。

  “这哪是多一点?花钱买罪受。还不如回去打麻将呢!”

  “秦姨他们早都旅游去了,你回小区也找不到牌友。”

  “那我也回小区晒太阳。”

  无奈,又打车回家。

  来回折腾,一天就这么浪费了。

  说起来,城墙是刚上去, 奶奶就闹着下来。

  否则,这一日将会是满满一天的旅游。

  奶奶回到小区,就到老年活动场所,没有找到牌友,然后失望回来。

  次日,陆凡叫了保洁打扫整栋别墅。

  然后带着奶奶去公园看老年合唱团唱歌表演。

  午后,在莲花餐饮高新店吃饭的时候,陆凡心头一动。

  “大和尚的本事还是不小啊!”

  “你说啥?”

  奶奶夹着一个蛋饺,疑惑道。

  “没事,我说这紫阳蒸盆子吃着真舒服。”

  “嗯,是很舒服。”

  奶奶点头,将蛋饺塞入口中,

  然后筷子伸进去,夹了一块腊肉。

  “奶奶多吃点。”

  “就是味道一般,但不知道为什么吃着舒服。”

  奶奶一边吃着一边说。

  “吃着舒服,那就多吃。”

  陆凡笑了。

  华国人因为医药缘由,对吃的很讲究。

  口感多重,味道多样。

  熬个鸡汤,都得配上蘑菇。

  鸡属火,与蘑菇形成阴阳互补。

  鸭属寒性,然后要烤着吃。

  就是十三香,也都是养胃的药。

  蒜,辣椒,花椒各有各的养生用途。

  吃到温和的食物,味道普通,身体很舒服,那就吃对了。

  冬季喝羊肉汤,或者吃狗肉,身体就很舒服。

  现代医学是弄不明白,狗和狼是同属同科物种,为什么肉质在中医眼里一个温和,一个寒?

  这不是欺骗老百姓么?

  很简单,

  如果狼的作息时间与人一样,白天晒太阳运动,肉质自然就温和。

  狗白天躲起来,晚上活动。肉质也就偏寒。

  人自然也相同。

  常年坐办公室的不见太阳的中年人体质偏寒。

  气寒体热,气热体寒又是另外一码事。

  某地~

  法坛上烛光熄灭。

  老和尚长吁一口气。

  “小小的一个咒术,竟然有这么长的气。”

  “炼气士,本身就是炼化天地之气为自己所用。而咱们,只能借天地之气。”

  眼镜老人,也跟着叹气。

  确实是小小的咒术,解法很简单。

  可就是因为拥有长气(源源不断的,浩浩荡荡),以至于一个简单的咒法,费了他们不小力气。

  “成功了?”

  中年男子上前询问。

  整个声音轻柔,显得小心翼翼。

  “嗯~”

  老和尚点点头。

  中年人立刻拨打电话。

  “去看看,小川的情况如何?”

  然后拿着手机焦急等待。

  十多分钟后。

  电话里传出一道惊喜声,“小川他醒了,烧也在快速退,刚刚降到三十八度五……现在三十七度五了。”

  “真的?”

  中年人抬头看向大和尚。

  本来他不信这个,奈何朋友多次说,才找的大师。

  没想到,竟然真有其事。

  “真的,儿子好了。”

  接着手机里传出女人的惊叫声。

  “好,好。”

  中年人挂了电话。

  找到老和尚。

  “大师,太感谢您了。”

  握着老和尚的手抖了半天。

  “对,对,我差点抖忘了。转账,转账。”

  见老和尚不说话,很快反应过来。

  说着掏出手机开始操作。

  很快老和尚账上做出一串数字。

  老和尚也没多说,掏出手机操作半天,给其他几人转完钱。

  “钱干净的,不沾业力。”

  老和尚还念叨一句。

  干他们这一行,挣钱的手段很多。

  曾经一度掌控数个王朝经济命脉,后面许多商业手段都是从他们这里流露出去。

  当铺,银行,买办,信用,成功学等等。

  哪怕到了宋代。

  朝廷没法赈灾,都是他们出面。

  以工代赈,四处开凿佛像。

  这些工程有用么?

  其实更多的都是赈灾用了。

  收上来的钱沾染的业力越多,对他们修行影响越大。

  钱最终还是需要花出去。

  干净的钱,才能留给子孙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