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

  期间还有一桩美事:经过年余相处,陆风与黄月英的亲事早已敲定,只待姑娘及笄便纳为侧室。在这讲究姻亲结盟的时代,这门婚事自然让两家关系更为紧密。

  ——“另外,”陆风补充道:“其余人员连同家眷也要全部迁移!我已让陆一和商会着手安排,稍后黄老可直接对接。”

  虽然担忧故土难离之情可能引发抵触,但黄承彦豪迈笑道:“主上放心!谁敢说半个不字?”

  见对方如此表态,陆风欣慰颔首。

  (

  我帮你

  \"对了!出征在即,主公该去和月英那孩子道个别,免得她使小性子!\"

  黄承彦又补充提醒道。

  确实有这个可能。

  \"也好,我这就去。工坊这边就拜托您了。\"

  陆风微微一笑,转身便去寻黄月英。

  \"陆风哥哥!\"

  刚走进院子,小姑娘就欢快地飞奔过来。

  陆风连忙张开双臂接住她,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尖:\"淘气鬼,今天功课学得怎么样?\"

  为培养黄月英的天资,他特地请了先生教她读书写字。闲暇时也会传授些机关术和木工的基础知识。

  \"那还用说!\"

  黄月英骄傲地仰起小脸:\"先生教的我都学会啦!对了,我最近还做了个小天平,陆风哥哥要看看吗?\"

  \"哦?我们小月英都会做发明了?真厉害!快带我去看看。\"

  跟着欢快的黄月英来到她的小工坊,果然看到一个精巧的小天平。

  \"真不错!以后要继续努力,做出更多精巧的物件。\"

  轻抚着女孩的头发,陆风由衷地称赞。

  受到表扬的黄月英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这时陆风才说明来意,告知即将带兵出征的消息。\"不过别担心,你们很快就能跟上大部队,我们在青州没几日就能再见。小月英这么乖巧,一定不会哭鼻子的,对吧?\"

  看着小姑娘眼眶渐渐泛红,陆风又赶紧补上这么一句。

  黄月英立刻止住了眼泪,用力点头道:“嗯!月英长大了!一定要在青州和陆风哥哥重逢!”

  陆风笑着称赞:“月英真乖!”

  两日后,陆风率军启程。南阳城中的官吏和豪族纷纷前来相送。

  这一年来,陆风的宽松治理让当地豪族获益良多,加上陆氏商会的经营,南阳发展颇为顺利。众人对他既感激又不舍,毕竟新太守未必能如他这般开明。

  “诸位不必远送,后会有期!”陆风在北门外拱手告别,随即策马扬鞭而去。

  军中家眷、黄氏族人和工匠们也陆续收拾行装,分批启程前往青州。

  庐江太守府后花园内,陆康将一封信递给蔡邕:“风儿来信说调任青州,兼任东莱太守与刺史,还要平定黄巾之乱。”

  蔡邕阅后皱眉:“东莱不及南阳富庶,这是明升暗降?莫非他得罪了朝中权贵?”

  陆康笑道:“正是,他触怒了天子、何进与袁氏。”

  蔡邕闻言,顿时神色凝重。

  这三方势力可都是大汉最顶尖的三大权贵集团。

  陆风这小子居然一下子全给得罪光了?

  活腻歪了?

  “你居然还能笑得出来?”

  蔡邕气得直瞪陆康。

  当爹的心也忒大了点吧?

  这事儿连蔡邕都觉得离谱。

  他不由得想起一年多前,陆风刚去讨伐黄巾那会儿,陆康这老不羞跟夫人嘀咕着要再练个咳咳!再生一个。

  他当时还以为是玩笑话!

  哪知道,这两位是来真的。

  有时候他都怀疑陆风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哈哈!”

  陆康见蔡邕恼了,笑着摆摆手让他别急:“伯喈兄放宽心!”

  “那小子什么性子你还不知道?他啥时候干过没把握的事?”

  “大半年前回来那次他就跟我说了,天子想拿他当刀使,对付大将军和袁家!”

  “他不想蹚浑水,故意在南阳摆烂,这才惹毛了天子!”

  “至于袁家和何进?”

  “他们敌视风儿,还不是因为天子想借风儿打压他们,加上风儿太能打,威胁到他们了!”

  “现在这局面,对风儿反而是上上签!”

  “离洛阳远远的,避开是非窝,大将军和袁家反倒不会死盯着他!”

  “至于天子?”

  “他对地方的掌控早就不比当年了,反倒是最不用担心的!”

  “以风儿的机灵劲儿,应付起来绰绰有余!”

  “倒是你!”

  说到这儿,陆康看向蔡邕:“风儿信里提了,等他在青州站稳脚跟,想请你和琰儿过去定居。”

  “还打算在那边办座书院,请你出山坐镇,你意下如何?”

  陆风这是提前打招呼,探探蔡邕的底。

  蔡邕听陆康这么说,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他抿了口茶道:\"我能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算我这当爹的不答应,琰儿那丫头也未必听劝。早前她就惦记着要去南阳呢!\"

  \"要不是我和风儿拦着,这丫头怕是早就跑没影了!\"

  \"真是女大不中留!\"

  这还没嫁人呢!

  \"不过去青州走走也好。去年康成公就邀我去叙旧,只是当时路上不太平,青州又乱,一直没能成行,如今倒是个机会。\"

  当然,蔡邕是不会承认,真正打动他的是陆风信里说要给他建书院的事。

  虽然性子单纯,但他其实一直惦记着仕途。

  陆风这个提议算是挠到了他的痒处。

  当官他现在是不敢指望了。

  先前得罪了不少人,怕遭人暗算,连天子的诏令都顾不上接,就带着家眷逃到庐江避难。

  这等于也把天子得罪了吧!

  虽说天子恐怕早把他忘到九霄云外了。

  这些年和陆风、陆康相处下来,他也渐渐没那么天真了。

  明白洛阳那地方,实在不适合他这样的读书人。

  当官的念头也就淡了。

  但求名的心思却始终放不下。

  \"哦?\"

  陆康闻言挑了挑眉:\"郑康成?我记得他就在青州吧?\"

  \"没错。\"

  蔡邕点头道:\"在北海高密县。\"

  陆康不由皱眉:\"那儿如今可不太平!黄巾闹得最凶的就是北海一带。你要真想去,记得先去东莱找风儿,让他给你安排护卫。\"

  \"可别把自个儿和琰儿搭进去。\"

  百万黄巾可不是说着玩的。

  饶是他清楚陆风的本事,心里还是免不了担心。

  因为夫人正在养胎,他都没敢把这些消息告诉她。

  不然又要平添忧虑了。

  哎,这些家伙真是一个比一个操心。

  \"我明白!\"

  蔡邕应道:\"我又不蠢,自己什么水平心里有数!\"

  \"那就这样!\"

  陆康点头道:\"既然定了要去,我这就通知陆零,让他给你们安排行程。\"

  关于暗卫的事蔡邕不了解,陆康却了如指掌。对于儿子创办的这个情报组织,他时常感到惊叹。遇到需要时,也没少动用他们的消息网。

  \"我懂!\"

  蔡邕起身告辞:\"我先回去和琰儿商量一下。\"

  \"我送你。\"

  陆康跟着站起来相送。

  此时陆风率领的部队经过一日行军,已抵达颍川郡腹地。

  \"主公,等去了青州,再回颍川就不知何时了。青州局势复杂,单凭我一人恐怕难以协助主公。所以我想向您推荐一位人才。\"荀攸向陆风拱手道。

  \"哦?\"陆风心中一动:\"莫非是郭嘉郭奉孝?\"

  颍川人才济济,徐庶、郭嘉、戏志才等人都是难得之才。

  \"非也。\"荀攸笑着摇头:\"是另一位,姓戏名忠,字志才。虽是寒门出身,但才华能力更在我之上。只是受出身所限,一直未遇明主。而且他患有先天顽疾,主公既能治好黄叙,想必医治戏忠也不在话下吧?\"

  陆风欣然颔首:\"这是自然。戏志才此人我素有耳闻,确实是难得的人才。但要说胜过公达你,我可不信,你就别谦虚了。\"

  \"主公过奖了。\"荀攸谦逊一笑,对陆风的赞赏很是受用。

  听闻主公如此自信,收服此人便已胜券在握!况戏忠所思所想与主公不谋而合,此番定能旗开得胜!

  荀攸举荐戏志才自有其考量。

  其一,这位同乡好友若投效陆风门下,彼此能相互照应;其二,他深知主公胸怀天下,欲成宏图霸业需广纳贤才。

  此番青州之行政务繁杂,荀攸亦盼能有人分担重担,毕竟事必躬亲恐伤元气,他还想多享几年清福呢!

  \"承你吉言!不知戏忠现居何处?\"陆风含笑追问,\"还有那位郭奉孝,为何不曾提及?不妨一同招揽?\"

  荀攸闻言大笑:\"早已安排妥当,戏志才正在颍阴城外等候!至于郭嘉...\"他忍俊不禁,\"那顽童尚未及冠,年方十六,主公未免操之过急?\"

  其实他始终不解,主公为何对那个毛头小子青睐有加。

  \"何急之有?\"陆风不以为然,\"我年岁相仿,不也身兼数职?东莱太守、青州刺史、镇东将军、吴侯爵位在身。\"

  荀攸扶额苦笑:\"主公乃天纵奇才,岂是常人可比?\"

  \"那郭嘉此番真不能来?\"陆风难掩失落。

  \"恕难从命。\"荀攸正色道,\"书院不会准假。主公不妨再候两载,况且...\"他眸中闪过狡黠,\"那酒鬼既已惦记上主公的醉仙酿,还怕他飞了不成?\"

  得知醉仙楼归属陆风后,郭嘉多次修书给追随陆风的荀攸讨要美酒。

  陆风挑眉望向荀攸:\"这事怎么不早说?我单独为奉孝备一份便是。\"

  荀攸抚须而笑:\"那小子非要瞒着,说不愿因区区美酒欠下人情,怕被主公收买了去。不过——\"他意味深长地拖长语调,\"我看他迟早逃不出主公手掌心。\"

  \"此人虽天资卓绝,却与志才同患先天顽疾。更兼嗜食五石散、贪恋杯中之物,若不来投靠主公......\"荀攸摇头叹息,随即坚定道:\"再过两年,便是诓也要将他诓来!\"

  陆风击掌称善:\"大善!这等奇才岂容早夭?便依你所言。\"忽而眯起眼睛,露出狡黠笑容:\"若届时他不肯来,就让暗卫捆也要捆来!\"

  荀攸忍俊不禁:\"主公放心,到时我定帮着捆人。\"

  两人谈笑间,已将郭嘉命运安排妥当。毕竟逐鹿天下,自当广纳贤才。

  行至颍阴城外十里亭,却见戏志才与意料之外的郭嘉早已候着。荀攸跃下马背,先与戏志才执手叙旧,继而诧异转向郭嘉:\"奉孝今日不是有课业?\"

  郭嘉仰头灌了口酒,酒葫芦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公达远赴青州,挚友岂能不来相送?\"说罢咧嘴一笑,露出几分狡黠神色。

  荀攸满脸狐疑,不耐烦地挑眉道:\"讲重点!\"

  这借口也太蹩脚了,根本不能成为郭嘉翘课的理由。

  \"嘿嘿!\"

  郭嘉搓着手凑近,压低声音道:\"其实是醉仙酿快见底了!趁你还没去青州,赶紧再讨些来。等你走远了,想喝都找不着人喽!\"说着还晃了晃空荡荡的酒葫芦,目光却越过荀攸肩膀,好奇地盯着正下马走来的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