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箭双雕计-《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

  ###

  夜,深了。

  档案局的大楼只剩下零星几个窗口还亮着灯,其中一扇,便是旧档案库那被灰尘蒙蔽的窗户。

  窗内,林渊站在那排排顶天立地的铁架前,如同站在一片由时间和秘密构成的森林里。他手中那份二十年前的【成交确认书】,此刻仿佛有千斤重。

  杨坤,王浩,城建地产,李曼……这些名字在他脑海中盘旋,最终汇成一张横跨二十年的巨网。而他,以及阳光孤儿院,只是这张网上无意间撞破了一个窟窿,即将被蛛网的主人无情绞杀的飞虫。

  愤怒吗?

  不,那点因无辜者受难而起的怒火,早已被他压缩、锻造成了比钢铁更冷硬的杀意。

  他现在面临着两个看似无解的死局。

  其一,是杨坤的阳谋。一周之内整理完十年档案,一座不可能完成的大山,要将他活活压死、困死在这里。

  其二,是王浩的杀招。三天之内,消防、安监、卫生三座大山压顶,孤儿院随时会被查封,孩子们将被驱逐,那块地将顺理成章地被推平。

  时间,是套在林渊脖子上的两根绳索,正在从不同方向同时收紧。

  直接拿着这份二十年前的证据去举报杨坤?林渊想都没想就否定了这个念头。一个代理科长,举报顶头上司,还是二十年前的旧案?纪委的人只会当他是疯了,或是栽赃陷害。杨坤甚至不需要自己动手,只需一个眼神,就能让无数人把他按死,连骨头渣都不剩。

  他现在,是棋盘上最弱小的一枚棋子,却妄图掀翻对方的主帅。硬拼,是找死。

  林渊的目光重新落回那份文件上,【初级明察秋毫】带来的超强洞察力让他注意到了一个关键点。这份文件,以及那份福利院选址变更的补充说明,签发人是杨坤,但整个事件的直接受益者,是王浩背后的城建地产。

  杨坤是藏在幕后的操盘手,而王浩,是冲在前面的打手。

  对付一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最好的办法,不是冲进草丛里乱打,而是点燃它旁边的另一片草,逼它自己现身。

  一个大胆至极的计划,在林渊的脑海中迅速成型。

  一箭双雕。

  ……

  第二天一早,档案科的众人哈欠连天地走进办公室,一眼就看到档案库的铁门紧闭着,仿佛一夜未开。

  “啧啧,这小子不会真在里面睡着了吧?”王哥呷了一口热茶,幸灾乐祸地说道。

  “我看是精神崩溃了,躲在里面哭呢。”另一个同事附和着,引来一阵低低的哄笑。

  老刘忧心忡忡地看了一眼那扇门,心里七上八下的。

  就在这时,铁门“吱呀”一声开了。

  林渊走了出来,眼眶下带着一丝淡淡的黑眼圈,但精神却异常亢奋,那双眼睛亮得吓人。他径直走到王哥面前,将一张纸条拍在了他的桌上。

  “王哥,辛苦再跑一趟。”

  王哥低头一看,纸条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一个公司名——【滨海贸易有限公司】。

  “这是什么?”王哥皱起了眉。

  “一个二十年前就注销了的皮包公司。”林渊的语气不容置疑,“把它所有相关的工商、税务、银行流水档案,都给我找出来。”

  王哥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昨天当了一天苦力,今天还来?真把老子当免费劳工使唤了?

  “林科长!”他猛地站起来,声音都拔高了八度,“你到底想干什么?杨局让你整理归档,你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找这些陈年旧账,是想拖着我们所有人跟你一起受罚吗?”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这边,准备看一场好戏。

  林渊没有动怒,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平静无波,却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让王哥那满腔的怒火仿佛被瞬间浇灭,后面的话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王哥,”林渊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我是在工作,在执行杨局的命令。你如果觉得我的工作方式有问题,可以,现在就去局长办公室汇报。告诉杨局,我林渊不务正业,在调查二十年前的旧案。”

  他微微一笑,那笑容却让王哥浑身一哆嗦。

  “你去说,看杨局是会表扬你明察秋毫,还是会让你……也搬进档案库,陪我一起‘加班’?”

  王哥的脸,瞬间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他不是傻子。林渊敢这么说,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查,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有所依仗。他一个老油条,掺和进这种神仙打架的事情里干什么?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王哥的气势瞬间萎了下去,像个被戳破的气球。

  “那就去吧。”林渊收回目光,不再看他。

  王哥憋屈得脸都快变形了,最后只能狠狠瞪了旁边看戏的同事一眼,灰溜溜地带着两个人,再次走向了那堆故纸堆。

  办公室里,再没人敢发出一丝声音。他们看向林渊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嘲讽、幸灾乐祸,变成了深深的忌惮和一丝恐惧。

  林渊没有理会众人复杂的目光,他回到档案库门口那张临时办公桌前,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

  他要写的,是一封举报信。

  一封足以引爆全市官场的,匿名举报信。

  【言辞如刀】的技能悄然发动,他的思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无数档案中的细节、线索、逻辑链条在他脑中交织、重组。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发出一阵密集的“噼啪”声,像是在黑夜中点燃战火的鼓点。

  这封信,写得极有技巧。

  通篇只字未提“杨坤”,甚至连“档案局”三个字都没有出现。它将所有的矛头,都精准地对准了城建局副局长——王浩。

  信的开头,直接抛出了二十年前“金水路地块”的疑案,附上了那份【补充说明】和【成交确认书】的扫描件,并用极其专业的分析,指出了“滨海贸易”就是“城建地产”前身的白手套,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侵吞国有资产的犯罪。

  紧接着,信中如庖丁解牛般,将城建地产近年来获得的多个黄金地块项目,与王浩在城建局的每一次升迁、每一次分管领域的变动,完美地对应了起来。一条清晰的“以权换钱、以钱养权”的腐败链条,跃然纸上。

  最后,信的结尾,笔锋一转,落到了阳光孤儿院的强拆事件上。

  “……当年的罪恶,如今又要重演。为了掩盖最初的肮脏交易,他们不惜动用公权力,以‘消防安全’为名,行暴力驱逐之实,欲将几十名无辜孤儿逼上绝路,毁尸灭迹!其心可诛,其行可鄙!恳请市纪委领导明察,还孩子们一个公道,还本市一片朗朗乾坤!”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淬了火的刀,直插要害。它没有空洞的口号,全是逻辑严密的分析和铁证如山的附件。它将王浩塑造成了一个贪得无厌、为祸一方二十年的巨贪,而孤儿院的危机,则成了引爆所有矛盾的导火索,充满了紧迫感和冲击力。

  写完最后一个字,林渊反复检查了三遍,删除了所有可能暴露自己身份的用词和痕迹。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如何把信送出去。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下午三点。

  他突然捂着肚子,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脸色也变得“煞白”。

  “哎哟……不行了,肚子……肚子疼……”

  他这突如其来的表演,把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林科长,您怎么了?”老刘第一个凑了上来。

  “可能是……灰尘过敏,加上急性肠胃炎……”林渊一边说,一边踉踉跄跄地往外走,“不行,我得去趟医院,你们……继续干活,别停!”

  说完,也不等众人反应,他一阵风似的冲出了办公室。

  王哥看着他的背影,愣了半天,才撇撇嘴,低声骂道:“装,接着装!”

  但他终究不敢阻拦。

  林渊冲出档案局大楼,确定无人跟踪后,立刻拐进了一条小巷,脱掉外套翻了个面,又戴上了一顶早就准备好的鸭舌帽,整个人的气质瞬间一变。

  他没有去医院,而是七拐八绕,进了一家位置偏僻的网吧。在角落里找了台机器,用一个临时的邮箱,将那封准备好的举报信,发往了市纪委的公开举报邮箱。

  发送成功。

  删除所有痕迹,关机,下机。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分钟。

  做完这一切,他才不紧不慢地去药店买了盒肠胃药,然后施施然地返回了档案局。

  当他再次出现在办公室时,王哥等人正聚在一起偷懒聊天,看到他回来,立刻作鸟兽散。

  “林科长,您没事吧?”老刘关切地问。

  “没事,老毛病了。”林渊摆了摆手,晃了晃手里的药盒,一脸的疲惫,“今天就到这吧,各位辛苦了,早点下班。”

  说完,他便再次走进了档案库,关上了那扇厚重的铁门。

  所有人都以为,他这是折腾累了,认命了。

  只有林渊自己知道。

  他不是在认命。

  他是在,点燃炸药的引信。

  他将两张椅子拼在一起,在这充满霉味的“囚笼”里,二十多天来,第一次闭上了眼睛。

  他需要休息,因为他知道,从明天开始,一场远比扳倒张富贵要猛烈百倍的暴风雨,即将在整个滨海市官场,呼啸而至。

  而他,将是这场风暴的中心。

  ps:这封完美的匿名举报信,会把真正的幕后黑手杨坤炸出来吗?还是会引来更可怕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