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这件事得跟知礼说-《提什么和离,娘子咱们生娃吧》

  陈富强两口子连连推辞:“这这么好收这些?不,我们不能收。”

  “村长,村长娘子,不过是些吃食,不值什么,再说我自己也准备在这里住两日呢。”

  两口子还是不好意思,光这些粮食就差不多六两银了,还有这老些猪肉。

  “你看,我买也买来了,还能还给粮铺吗?就当我给盼儿的谢礼吧。”

  盼儿不管跟不跟他走,他都会另外送孩子谢礼的。

  “娘子,那就收下吧。”陈富强不再推辞。

  当夜,他跟娘子说了顾老的意思,“娘子,让盼儿去学医,好处是自家人有个头疼脑热,不用着急忙慌。

  但咱们儿子日后是要当官的,盼儿就算是医学的好,大用处还是没有,一个官夫人,也不方便出门给人看诊是不是?

  对了,我还忘记问你,你今日怎么突然回家了,是不是想你相公了?”

  陈富强搂住娘子,嘴凑了过去。

  “去,说正事呢。”吴氏一把推过去,“说一点不动心也是假的,会医是很了不起的事,我朝的女医还是很受人尊敬的。

  相公,非我不相信人,顾老看上去的确面相很善,但咱们也不认识他,怎么能放心把盼儿交到他手上?

  再说这事咱们俩说也不算,知礼最初是对盼丫头无所谓,但这两个月相处下来,我看着还是有些上心的,只是那孩子向来喜欢把什么都闷在心里,心里想法也不爱跟我们说,不过可以肯定,他对陆姑娘是没有想法的。

  陆姑娘家境好,人品好,可谓是样样都好,连我都有些动心,可那小子没事人一样。”

  吴氏直摇头。

  陈富强躺了下去:“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好的还有更好的,咱家知礼不会乱动心是对的。

  娘子,还有一件事我得跟你说。”

  他把老二两口子的想法跟吴氏一说,“我想不到老二两口子还有这种想法,他们这样一说,我总觉得怪怪的,真正想想又没什么。”

  吴氏摇头:“这事看上去不错,肥水不流外人田,盼丫头越来越好,弟妹他们心动也是情有可原。

  但仔细想想还是不妥,毕竟户籍落在知礼旁边 ,两家分产不分户,这边盼儿的户籍在知礼这边销了,那边又落在堂弟名下,总归是不好。

  弟妹在城里也跟我说了,回来的一路上,我想了又想,回头还是跟儿子好好谈谈。

  如果他同意,从此之后就是一心一意把盼丫头当我们的儿媳妇,不能再摇摇摆摆,朝三暮四,否则对不住丫头的救命之恩,岂不是猪狗不如?

  如果确定把盼儿当儿媳妇,最好还是不要让她出远门,留在家里跟知礼多处处,日后夫妻感情也会好得多。

  盼儿手巧,就算是不学医,将来也有好绣艺、好厨艺,人哪能样样都会,你说是不是?

  要是盼儿自己想去,也得去县城跟知礼商量,盼儿名义上是他的妻,当相公的得同意才行,如果两个人都同意,户籍的事临行前还是让她心里有数才好。”

  陈富强连连点头,“娘子,可惜顾老不在和县,甚至不在庆州府,他长年住在余杭府,不然让盼儿带着春燕跟他学些皮毛也是好的。”

  吴氏一愣:“你还有这个心思?”

  春燕年纪还小,又被他们惯着,做啥事都不上心,灶上活一塌糊涂,绣活学了一年多,还不如刚来几个月的盼儿,就她那样学医能行?

  “娘子,我是说假如顾老住在和县,不过打个比方吗?你不是不愿意让盼儿跟着走吗。

  睡吧,明日一早我就跟顾老谈谈,如果他的身份能证明给咱看,上午我就去县城找知礼,你再跟丫头谈谈,光我们俩说不算。”

  初秋夜短,情意绵长。

  ……

  顾四彦起的很早,毒已解,不过再喝两日药清清,别的跟平时已经无二样。

  “顾老起的真早。”陈富强笑眯眯走过来。

  “陈村长,你可跟你娘子商量了?”

  “顾老,咱们进屋坐下说,我娘子已经烧了开水,您先喝口润润嗓子。”

  盼儿也起来了,给他们一人泡上一杯菊花茶,转身就去了灶上。

  “菊花茶?嗯,这时节喝这个确实好,盼丫头如果不是摘这个,怕是我得多遭会罪。”文元会来找他,但起码是两个时辰之后。

  这是他们约好的时间。

  只是那时候黄花菜怕都是要凉了,得亏盼儿出现。

  只能说一切皆是天意。

  “顾老,我这人性子直,不会拐弯抹角,有些话我就直说了。”

  顾四彦点点头:“你说。”

  “昨晚我把此事跟娘子说了,她提了几点,首先是您老在我们家不说住几日,就是十天半月都行,但如果把孩子交给你带走就又是一回事了,毕竟昨日之前咱们是不认识的。

  再有,此事得跟我儿知礼商量,盼儿身份上是他的发妻,只是暂时孩子还小,不必提这个,只是当女儿养着。”

  顾四彦认为这话没毛病。

  “如果您能证明自己的身份,我儿也同意的话,还得跟盼儿商量,毕竟这关乎她的将来,得她心甘情愿才行。

  其实我娘子是不愿意盼儿跟您走的,她说医不是好学的,短短三四年能学成啥样?她认为一个姑娘家会绣会厨已经很好了。

  再者她也不放心一个小姑娘去那么远的地方,想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村长,我会证明自己的身份,一个是路引,再一个是去县令那,和县的县令跟我小儿子是发小,他父亲跟我也是朋友,我会带你一块去县衙。

  此事跟你儿子商量自然是对的,我也有些事想当面问问他。

  至于盼儿,一会我会当着你的面问她,如果她愿意,今日我们就一起去县城,明日也成,但事情办好我们就不再回来了,而是直接出发去余杭府,我一年之中有大半时间住在那里,小半时间则住在望州府,那里倒是在庆州府的相邻之处。

  再就是如果愿意,你的小闺女也可以一起去,但话说前面,我只收盼儿为关门弟子,不会再另外收徒弟,我今年已经六十有一,精力也跟不上。

  不过你那小闺女愿意跟着后面学上一些,那也是可以的。

  除了一些顾家的药方、秘籍,普通的医理还是可以跟后面学的。

  还有到了地方,我肯定还要让人教盼儿一些琴棋书画,不求她多精,但懂是必须的,这些春燕如果愿意,也是能跟着学的,还是那句话,不会特地是为了教她,学多少全在她自己。”

  其实还有一件事,他得跟陈家小子确认后才能说。

  如果陈家小子愿意真心实意跟盼儿过一辈子,他如果愿意,明年院试后也是可以去余杭的江南书院。

  那个书院只收童生、秀才跟举人,只不过招收条件苛刻,不是那么好进的。

  但他可以。

  或者直接进府学读书,如此他们就不去江南,直接住在望州,相隔就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