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好像忘了点事!-《大乾最狂驸马爷》

  江南之战,因为皇帝被抓,导致了消息传递混乱,以至于现在看江南了,如雾里看花。

  稀里糊涂,朦朦胧胧。

  “到底怎么回事?顾道打到绍康城去了?怎么他们一点消息也不给,需要朝廷怎么配合?”

  袁琮气得直拍桌子。

  “刘铁柱,你那些埋在江南的探子,别埋着了,去找顾道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太后吩咐刘铁柱。

  这就是外行话,一个重要的探子埋下去,要费多少苦功夫,要埋多少年?

  但是太后一句话,刘铁柱也只能找一个不重要的,先暴露一下去找顾公。

  刘铁柱答应一声,下去办事。

  “太过分了,如此大事竟然把朝廷蒙在鼓里?为什么不提前跟朝廷报备?”

  “朝廷这边到底是支援,还是让他们撤回来?真他娘的太让人着急了!”

  高岸气的骂娘,一边眉头皱起一个川字。

  “可以理解,阵前丢了皇帝,肯定都是六神无主,谁也不敢担这个责任。”

  “现在打绍康估计也就是想试试,如果打下来,功过相抵,如果打不下来就不让朝廷白高兴了。”

  温尔雅替前线的人说话。

  “真是愚不可及,魏无极都丢了,这么好的机会,还有闲心想这么多?”

  “有万人之一打下绍康的可能,就算是勒紧裤腰带,也给他挤出几万援军啊!”

  高岸的暴脾气又上来了,气得直跺脚。

  攻破南越首都啊!

  不止是一雪皇帝被俘的前耻,把阴霾一扫而光,更是提振整个大乾的士气和朝野信心。

  “现在是调兵,还是不调兵?”

  高岸问众人。

  注定没人回答他,不知道战争能打多久,也知道江南什么情况。

  调兵,调多少?

  从哪里调,万一这边刚调兵,那边撤回来怎么办?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郑国公顿了顿手中的拐杖上说道。

  “把所有关于江南的消息,全都找出来,我们沙盘推演一下,反正也没心思干别的。”

  众人赶紧动了起来。

  甚至太后亲自抓着小皇帝的手,也跟着到了兵部。

  此时朝廷终于意识到,江南之战恐怕并非预想之中的损失惨重,甚至最好的结果是狼狈退兵。

  很可能还有惊天逆转。

  如果真能攻下绍康城,其实丢一个皇帝的事情,不但可以容忍,还算小胜利。

  毕竟皇帝可以重新立,但是一个国家想要形成一个全民向心的都城,没有百十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的。

  沙盘推演不是游戏。

  尤其是这种涉及三个国家作战的沙盘推演。

  各国的兵力、粮草资源,以及将领性格和军队战力,都要极尽可能地计算进去。

  从上午,推演到了深夜。

  最后兵部得出一个不太乐观的结论,那就是顾道带这些新败之兵,攻下绍康城的把握,不足三成。

  也就是说,顾道这一次兵临绍康,很可能就是为了挽尊,而不是为了破城。

  两次兵临都城绍康,为大乾丢了一位皇帝,找回一点面子和尊严。

  甚至很多人暗中猜测,其实是顾道借机干掉了皇帝,不得不进行一次进攻。

  否则这件事不好交代。

  “都散了吧!”

  郑国公岁数大了,跟着熬了这么长时间,早就挺不住了,现在又是这样一个结果。

  心情之沮丧可想而知。

  甚至回家的时候,都坐不住了,是躺着被抬回去的。

  太后把怀中早就沉睡的皇帝,轻轻地递给嬷嬷,心中也不由得叹息。

  新皇登基,朝廷动荡,如果顾道真能攻破绍康,那无疑是朝廷的定心丸。

  可惜,推演下来,只有三成把握。

  那就是相当于没有把握。

  “顾道行事,一向不拘一格出人意料,难道就没有逆天破局的可能么?”

  太后满怀希望地问袁琮。

  “太后,人力有时穷。”

  袁琮说道,说完之后扶着额头晃了晃,显然有些身体不适,但是他挺住了。

  “今日沙盘推演,代表大乾这一方的人,都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十几人之谋岂能不如顾道?”

  “所以,不要有这样的希望了,圣旨还是要发出去,也算是给他们一个退兵的理由。”

  太后也叹了口气,紧接着说道:

  “袁师注意休息,您是大乾的压舱石,千万保重。”

  袁琮不喜欢当压舱石,他老了,早就该在家中颐养天年,陪妻教子。

  可是大乾这几年,朝政跌宕起伏,他也不得不硬抗。

  南越皇宫。

  端木若愚一身龙袍,毫无形象地瘫在椅子上,端着一碗面条吃得唏哩呼噜。

  吃完一口,魏青梅给他填一口卤,顺便喂个小蒜瓣,间歇还给他擦擦嘴。

  含情脉脉的让人不忍直视。

  “可累死我了。”

  端木若愚吃完最后一口,放下面条碗,擦了擦额头的额汗水。

  在顾道的要求下,这几天皇帝召集没跑的门阀世家,一起巡视全城。

  给百姓安心。

  加上大乾的兵,虽然进城了,但是秋毫无犯。

  城中百姓,逐渐安定下来,甚至顾道还打开城门,想走的他也不强留。

  愿意留下的,该干啥干啥。

  其实大部分人不愿意走,京城并没有因为被占领,老百姓就被莫名屠戮。

  反而皇帝和门阀世家都在,一片安静祥和。

  至于出去,可就不一定安全了,大焱跟南越在更南边已经打起来了。

  所以大家还都想看看再说。

  皇帝今天出去绕一圈,见了不少人,所以累够呛。

  他自从登基以来,除了每年的祭祀,根本就没出去过,这是第一次干这么多活。

  本想犒劳他一下,可惜,宫里的厨子都跑了。

  只能从军中调几个厨子过来,复杂的饭菜做不了,就做了面条凑合一下。

  不敢用外面的厨子,毕竟南越的谍子出了名的厉害。

  “修之,啥时候是个头,你给我个痛快话,我想回京城过太平日子了。”

  端木若愚看着顾道说道。

  他是对皇位一点留恋没有,小的时候受尽迫害,依稀记得母亲被刺得浑身是血,依然死死的挡住刺客。

  嘴里大喊让他跑。

  好不容易熬到了成年,终于想尽办法,去了大乾拜师靖节先生。

  以为可以就此平静度日,娶妻魏青梅就留在大乾,谁知道被逼当皇帝。

  每天都是噩梦,生怕那天魏无极突然要让他禅位,然后给他一杯毒酒。

  现在终于轻松了,一碗面吃的,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

  顾道也在吃面。

  “看情况吧,南越的气数还在,百姓还有信心,你先扛一段时间,等京城消息。”

  顾道说道。

  擒皇帝,毁宗庙,灭国祚。

  当然是大功一件,甚至窦庆山就是这样想的。但是被顾道生生压下了。

  因为这样做,等于灭了南越百姓和朝臣的念想,会引起不必要的反弹。

  扶持一个傀儡皇帝,和弄没了人家的皇帝,不一样。

  顾道可不想绍康城,变成一个不稳定的地方,他要这里给大乾回血,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

  说道等京城消息,顾道突然想起什么来。

  “哎,对了,陆大人你给京城报信了么?”顾道放下面条碗,问旁边的陆端。

  “顾公,您跟下官开玩笑么?您是主帅,报捷这种事,我岂能越俎代庖?”

  陆端端着面条碗,吃的一点也没有世家子弟的形象,他现在故意融入顾道行事风格。

  顾道蒙了。

  “窦将军,你写奏折了么?”顾道问旁边的窦庆山。

  “顾公,这不是你的话么,怎么推到我身上来了,情况这么复杂,我怎么写?”

  窦庆山摇头说道。

  顾道目光看向魏宗保,对方端着酒杯看了他一眼,一脸愁苦地摇了摇头。

  “不会吧,顾公,你不是忘了给朝廷报捷了?”陆端突然反应过来,震惊的问道。

  “我以为你们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