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的一句“有内鬼”,让整个分局的气氛都骤然紧张了起来。
王振国和李建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按照林东的指示,开始对所有可能接触到行动机密的人员进行秘密甄别。
这次的甄别,林东没有采用常规的谈话和审查,而是用了一种更直接,也更有效的方式。
他让李建以“专项行动小组需要补充技术人员”为由,将所有嫌疑人分批叫到了分局的技术科。
技术科里,一台从军方借调来的,最新式的苏制“心理活动监测仪”已经准备就绪。
这台仪器,也就是原始的测谎仪。虽然在这个年代还不算成熟,但在林东看来,用来诈唬一下这些普通的公安干警和文职人员,已经足够了。
当然,林东真正的杀手锏,并非这台机器,而是他自己。
凭借着远超常人的观察力和心理学知识,配合系统的辅助分析,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无法隐藏秘密。
……
技术科,一间被临时改造的问询室内。
林东亲自坐镇。
第一个走进来的是分局指挥中心的一名年轻文员,叫小张。
“林……林局。”小张看到林东亲自在场,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别紧张,坐。”林东指了指那台连着各种电线的椅子,“就是做个简单的心理压力测试,配合我们接下来的反特行动。”
小张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坐了下来。
技术人员上前,将一些感应夹子夹在他的手指和手腕上。
“好了,现在我问,你答。”林东看着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图,随口问道,“姓名?”
“张……张卫国。”
“年龄?”
“二十四。”
屏幕上的波形图很平稳。
林东点了点头,突然话锋一转:“今天下午,关于布控‘王涛’的指令,是你负责下发的吗?”
“是……是的。”小张的心跳明显加快了一下,波形图也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峰值。
这是人在被问到关键问题时的正常紧张反应。
“指令内容,除了我们行动小组的人,还有谁知道?”林东继续追问。
“没……没有了。这是A级密令,按规定,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小张回答道。
波形图依旧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林东盯着他的眼睛,看了足足十秒钟。
在他的“望气术”视野里,小张头顶的气息平稳,没有丝毫代表“谎言”的灰色雾气。
“好了,你可以出去了。下一个。”林东挥了挥手。
小张如蒙大赦,赶紧起身离开了。
接下来,一个又一个的嫌疑人被叫了进来。
有“利剑”小组的队员,有指挥中心的其他文员,甚至还有几个负责后勤保障的人员。
在林东和“测谎仪”的双重压力下,每个人都显得异常紧张,但经过甄别,他们似乎都没有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名单上的人越来越少。
王振国和李建的眉头也越皱越紧。
难道是林局判断失误了?内鬼并不在这些人当中?
就在这时,名单上的最后一个人走了进来。
是分局档案室的管理员,一个五十多岁,看着很老实,平时沉默寡言的老同志,叫老马。
“林……林局。”老马显得比谁都紧张,额头上全是汗。
“马师傅,别紧张,就是例行测试。”林东的语气依旧温和。
老马颤颤巍巍地坐下,技术人员给他夹上传感器。
林东看着仪器屏幕,那上面的波形图,从一开始就剧烈地跳动着,远超之前所有人的反应。
“姓名?”
“马……马建国。”
“在档案室工作多少年了?”
“二……二十多年了。”
林东的眼神微微一凝。
他注意到,老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眼神总是不自觉地向左下方瞟。
在微表情心理学中,这是典型的“编造谎言”的下意识动作。
而且,在他的“望气术”视野里,老马头顶上,正萦绕着一团若有若无的灰色雾气。
就是他!
林东心中瞬间有了判断,但他脸上却不动声色,继续问道:“我们布控‘王涛’的指令,你看到过吗?”
“没……没有!”老马立刻摇头,声音都变了调,“我……我一个管档案的,怎么……怎么能看到行动指令呢?”
他话音刚落,仪器屏幕上的波形图,瞬间飙起了一个刺目的尖峰!警报器甚至发出了“滴滴”的轻响!
“是吗?”林东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站起身,缓步走到老马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马建国,原国民党军统天津站情报科机要员,1949年天津解放前夕,奉命潜伏,代号‘蛀虫’。”
“我说的,对吗?”
林东每说一个字,老马的脸色就白一分。
当林东说完最后一句话时,老马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彻底瘫在了椅子上,面如死灰。
他隐藏了二十多年的身份,竟然就这么被眼前这个年轻人,轻描淡写地揭穿了!
“你……你是魔鬼……”老马绝望地喃喃道。
“把你知道的,关于‘王涛’的一切,都说出来。”林东懒得跟他废话,直接切入主题,“或许,我还能让你死得痛快点。”
巨大的恐惧笼罩了老马,他不敢有任何反抗,将自己如何利用职务之便,窃取情报,并通知“王涛”紧急撤离的经过,全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他还交代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王涛”并没有离开京城,而是躲在城南一处极其隐蔽的安全屋里,并且,他们今晚午夜,还将在那里进行一次秘密接头!
得到这个情报,林东眼中杀机一闪。
他走出问询室,对早已等候在外的王振国和李建下达了命令。
“目标,城南,平安里胡同17号。”
“行动代号,‘捕鼠’。”
“这一次,我要让他们,插翅难飞!”
一张针对“王涛”的死亡之网,瞬间张开!
        王振国和李建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按照林东的指示,开始对所有可能接触到行动机密的人员进行秘密甄别。
这次的甄别,林东没有采用常规的谈话和审查,而是用了一种更直接,也更有效的方式。
他让李建以“专项行动小组需要补充技术人员”为由,将所有嫌疑人分批叫到了分局的技术科。
技术科里,一台从军方借调来的,最新式的苏制“心理活动监测仪”已经准备就绪。
这台仪器,也就是原始的测谎仪。虽然在这个年代还不算成熟,但在林东看来,用来诈唬一下这些普通的公安干警和文职人员,已经足够了。
当然,林东真正的杀手锏,并非这台机器,而是他自己。
凭借着远超常人的观察力和心理学知识,配合系统的辅助分析,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无法隐藏秘密。
……
技术科,一间被临时改造的问询室内。
林东亲自坐镇。
第一个走进来的是分局指挥中心的一名年轻文员,叫小张。
“林……林局。”小张看到林东亲自在场,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别紧张,坐。”林东指了指那台连着各种电线的椅子,“就是做个简单的心理压力测试,配合我们接下来的反特行动。”
小张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坐了下来。
技术人员上前,将一些感应夹子夹在他的手指和手腕上。
“好了,现在我问,你答。”林东看着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图,随口问道,“姓名?”
“张……张卫国。”
“年龄?”
“二十四。”
屏幕上的波形图很平稳。
林东点了点头,突然话锋一转:“今天下午,关于布控‘王涛’的指令,是你负责下发的吗?”
“是……是的。”小张的心跳明显加快了一下,波形图也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峰值。
这是人在被问到关键问题时的正常紧张反应。
“指令内容,除了我们行动小组的人,还有谁知道?”林东继续追问。
“没……没有了。这是A级密令,按规定,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小张回答道。
波形图依旧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林东盯着他的眼睛,看了足足十秒钟。
在他的“望气术”视野里,小张头顶的气息平稳,没有丝毫代表“谎言”的灰色雾气。
“好了,你可以出去了。下一个。”林东挥了挥手。
小张如蒙大赦,赶紧起身离开了。
接下来,一个又一个的嫌疑人被叫了进来。
有“利剑”小组的队员,有指挥中心的其他文员,甚至还有几个负责后勤保障的人员。
在林东和“测谎仪”的双重压力下,每个人都显得异常紧张,但经过甄别,他们似乎都没有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名单上的人越来越少。
王振国和李建的眉头也越皱越紧。
难道是林局判断失误了?内鬼并不在这些人当中?
就在这时,名单上的最后一个人走了进来。
是分局档案室的管理员,一个五十多岁,看着很老实,平时沉默寡言的老同志,叫老马。
“林……林局。”老马显得比谁都紧张,额头上全是汗。
“马师傅,别紧张,就是例行测试。”林东的语气依旧温和。
老马颤颤巍巍地坐下,技术人员给他夹上传感器。
林东看着仪器屏幕,那上面的波形图,从一开始就剧烈地跳动着,远超之前所有人的反应。
“姓名?”
“马……马建国。”
“在档案室工作多少年了?”
“二……二十多年了。”
林东的眼神微微一凝。
他注意到,老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眼神总是不自觉地向左下方瞟。
在微表情心理学中,这是典型的“编造谎言”的下意识动作。
而且,在他的“望气术”视野里,老马头顶上,正萦绕着一团若有若无的灰色雾气。
就是他!
林东心中瞬间有了判断,但他脸上却不动声色,继续问道:“我们布控‘王涛’的指令,你看到过吗?”
“没……没有!”老马立刻摇头,声音都变了调,“我……我一个管档案的,怎么……怎么能看到行动指令呢?”
他话音刚落,仪器屏幕上的波形图,瞬间飙起了一个刺目的尖峰!警报器甚至发出了“滴滴”的轻响!
“是吗?”林东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站起身,缓步走到老马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马建国,原国民党军统天津站情报科机要员,1949年天津解放前夕,奉命潜伏,代号‘蛀虫’。”
“我说的,对吗?”
林东每说一个字,老马的脸色就白一分。
当林东说完最后一句话时,老马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彻底瘫在了椅子上,面如死灰。
他隐藏了二十多年的身份,竟然就这么被眼前这个年轻人,轻描淡写地揭穿了!
“你……你是魔鬼……”老马绝望地喃喃道。
“把你知道的,关于‘王涛’的一切,都说出来。”林东懒得跟他废话,直接切入主题,“或许,我还能让你死得痛快点。”
巨大的恐惧笼罩了老马,他不敢有任何反抗,将自己如何利用职务之便,窃取情报,并通知“王涛”紧急撤离的经过,全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他还交代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王涛”并没有离开京城,而是躲在城南一处极其隐蔽的安全屋里,并且,他们今晚午夜,还将在那里进行一次秘密接头!
得到这个情报,林东眼中杀机一闪。
他走出问询室,对早已等候在外的王振国和李建下达了命令。
“目标,城南,平安里胡同17号。”
“行动代号,‘捕鼠’。”
“这一次,我要让他们,插翅难飞!”
一张针对“王涛”的死亡之网,瞬间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