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的一个清晨,大秦使团在公子扶苏的带领下,终于抵达了七侠镇的地界。
才踏入镇口,扶苏便不由自主地放缓了脚步。
映入眼帘的并非他想象中的边陲小镇,而是一派井然有序、安宁祥和的景象。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干净整洁,两旁店铺林立,旗幡轻扬。
早起的商贩们从容地摆弄着货物,不时与熟客笑着寒暄几句。
孩童们在巷口追逐嬉戏,笑声清脆,却并无喧哗打闹。
更令他惊异的是,往来行人,无论是本地百姓还是明显是外来武夫装扮的旅人,
个个面色平和,言行举止间皆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克制与守礼。
他甚至注意到,几名佩刀的江湖客在穿过人群时,会下意识地将兵刃往身后敛了敛,生怕惊扰了旁人。
扶苏负手而立,静静地观察了许久,眼中不禁流露出赞叹与感慨。
他轻声对身旁的随从叹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秩序井然。所言非虚,这七侠镇,果真不愧是九州最安全祥和之地。”
能将一个地方治理得如此之好,其背后所蕴含的智慧与力量令他深深折服。
他对那位素未谋面、却已声震九州的苏宇,不由得生出了更深的敬佩之情——能打造出这样一方净土之人,绝非仅有强横武力那般简单。
一向沉默寡言的少司命,静立在一旁,那双清澈淡漠的眼眸也同样将镇中的景象尽收眼底。
她看到老妪安然地坐在门前晒太阳,看到武者与书生模样的的人擦肩而过时互相点头致意,感受到一种弥漫在空气中、无需言表的安宁与满足。
她奉始皇之命而来,本对此行并无太多感触,但此刻亲眼所见,
心中对那位能让始皇帝如此费心竭力想要结交、甚至不惜派出她前来拉拢关系的苏宇,其印象悄然有了一丝微妙的改观。
能守护这样一份宁静的人,或许确实值得陛下如此重视。
即便是心思深沉、惯常隐匿情绪的中车府令赵高,以及沉稳可靠的将军章邯,此刻站在七侠镇的街道上,内心也同样受到不小的触动。
赵高狭长的眼眸微微闪动,迅速而仔细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他比旁人更能体会到,在这种看似寻常的和谐之下,所需要的是何等强大的威慑与掌控力。
他心中所有可能存在的轻视或算计,在此刻都迅速收敛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份高度的审慎。
章邯则更多的是作为一名军人的感慨,他深知维持秩序不易,而能让各方豪强、江湖游侠都心甘情愿地在此地遵守规矩,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两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警示:在此地,务必谨言慎行,绝不能有丝毫逾越。
使团一行人怀着各异却同样肃然的心情,缓缓向着镇中走去,每一步都似乎更深刻地印证着关于此地主人的传说。
他们并不知道,自他们的车驾刚刚驶入七侠镇的石板路时,便已落入了几双清冷而警惕的眼睛注视之下。
移花宫派驻在镇中巡守的女弟子们,早已悄无声息地隐在街角阁楼、茶肆窗后,目光如无形的丝线,悄然缠绕在这行气度不凡的外来者身上。
这些女子虽未能一眼看破扶苏等人的具体身份,但对方仪态雍容、随从护卫皆气息沉凝,绝非寻常旅人,尤其是其中几人隐隐透出的威压,更是让她们瞬间提高了警觉。
出于职责,她们默契地加强了监视,却并未立即现身,只是将这份关注无声地传递回去。
身为天人境后期的赵高,灵觉何其敏锐;天人境圆满的章邯,感知更是远超常人;
即便只是大宗师初期的少司命,其灵识也足以覆盖周遭细微的异动。
几乎在移花宫弟子目光投来的瞬间,他们便已察觉到了那若有若无的注视。
然而,三人极有默契地神色不变,恍若未觉。
他们心中清明如水:在这位苏先生的地界,任何不必要的探查与冲突都愚不可及。
既然对方只是暗中观察,并未上前阻拦或挑衅,那便意味着他们暂时是被允许进入的。
他们深信,只要己方谨守规矩,绝不主动生事,便不会有什么麻烦。
这是一种无声的默契,也是对七侠镇背后那位存在所展示出的基本尊重。
唯有修为尚在宗师境的公子扶苏,以及那些境界更低的普通士兵们,对此毫无所觉,
依旧沉浸在初入宝地的惊叹与好奇之中,浑然不知自己一行人从踏入此地的那一刻起,
一切行动便已处于他人无声的注视之下。
很快,扶苏便寻了一位看似和善的本地路人,上前客气地打听苏宇的住处。
那路人本是七侠镇的老居民,方才在一旁就留意到这行人气度不凡,
此刻听对方竟直接打听苏先生的居所,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警惕了起来。
他上下打量了扶苏一番,虽见对方言语客气、仪态雍容,不似恶人,可谁敢保证这不是来找麻烦的?
自打苏先生坐镇七侠镇以来,才真正有了这太平日子。
他可是亲眼见过从前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武者,在镇子里动起手来殃及池鱼,害得多少无辜百姓家破人亡。
如今这安宁,全是苏先生和他的夫人们护着的。
想到这里,那路人把心一横,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连连摆手道:“不知,不知!小人什么都不知道!”
语气坚决,甚至带上了几分惶恐。
他心里清楚得很,这要是不小心说漏了嘴,给苏先生惹去半点麻烦,别说他自己良心过不去,回家怕是真要被他爹娘和街坊邻里给活活埋怨死。
扶苏是何等聪慧之人,他并未因对方的拒绝而不悦,
反而从那路人骤然紧张的神色和坚决无比的态度中,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近乎固执的维护。
他稍加思忖,便明白了其中关窍——这绝非简单的不知,而是出于一种极深的敬畏与保护之心。
他非但没有再追问,反而温和地笑了笑,拱手道:“是在下唐突了,老人家莫要见怪。”
那路人见他如此知礼,神色稍缓,匆匆行了一礼便赶忙离开了。
扶苏站在原地,心中感慨万千。
一个寻常百姓,竟能对守护此地之人抱有如此深厚的爱戴与维护之心,
甚至不惜冒着得罪他们这一看便知来历不凡之人的风险。
这绝非强权所能逼迫,而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透过这份来自市井百姓最质朴、最坚决的守护,扶苏对于那位素未谋面的苏宇,不禁生出了更深的尊敬。
能得百姓如此真心拥戴,其人其行,必然远比他想象的更为令人敬服。
就在扶苏一行人接连问路却一无所获之际,一位身着素白衣裙、面覆轻纱的女子悄然自街角走来。
她身姿挺拔,步履轻盈,气息清冷,正是负责巡守此地的移花宫弟子。
她早已注意到这几位气度不凡的外来者似乎在打听什么,却屡屡被百姓拒绝,此刻便主动上前。
女子声音透过面纱传来,清冽而平静:“诸位并非本镇之人,不知一再打听我家公子住处,所为何事?”
她的目光在扶苏、赵高、章邯等人身上缓缓扫过,带着审视,却并无惧意。
扶苏见状,心知这恐怕是能接触到苏宇的关键人物,连忙上前一步,
极为客气地拱手一礼,坦诚说明来意:“在下乃大秦公子扶苏,奉父皇之命,特来拜会苏先生。
此行绝无恶意,只为表达敬意,并……”
他略微一顿,侧身示意安静立于身后的少司命,“欲将这位少司命姑娘,引荐于苏先生,以期结一份善缘。”
那移花宫女弟子的目光随之落在少司命身上,即便同为女子,
且对方沉默寡言、轻纱遮面,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位来自阴阳家的女子气质空灵脱俗,容颜绝丽,确是一位世间罕有的绝色。
她心中顿时明了对方的意图——这倒确是投“公子”所好的一条路径。
略作沉吟,她想到宫中姐妹间偶尔的戏言,皆知公子欣赏美好之人与物。
其实她们也很羡慕,尤其是最羡慕花月奴了,一开始花月奴和她们一样,但是苏宇和夫人们收下了她,因此移花宫的女子们,也希望有一天苏宇能够看上。
其实移花宫的女子,没有差的,即便是江湖百花榜,她们也丝毫不差。
既然对方姿态放得极低,且明确表达了结交之意,更是带来了这样一位美人,她觉得自己代为引路倒也并无不可。
于是,她轻轻颔首,清冷的声音缓和了些许:“原来如此。
既是远道而来,且有此心意,便随我来吧。切记,见到公子,需谨守规矩。”
扶苏、赵高、章邯等人闻言,心中顿时一松,涌现出无限的感激之情,连忙齐齐行礼:“多谢姑娘引路之恩!”
在那位移花宫女子的带领下,他们终于得以穿过熙攘的街市,向着那座笼罩着传奇色彩的府邸走去。
才踏入镇口,扶苏便不由自主地放缓了脚步。
映入眼帘的并非他想象中的边陲小镇,而是一派井然有序、安宁祥和的景象。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干净整洁,两旁店铺林立,旗幡轻扬。
早起的商贩们从容地摆弄着货物,不时与熟客笑着寒暄几句。
孩童们在巷口追逐嬉戏,笑声清脆,却并无喧哗打闹。
更令他惊异的是,往来行人,无论是本地百姓还是明显是外来武夫装扮的旅人,
个个面色平和,言行举止间皆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克制与守礼。
他甚至注意到,几名佩刀的江湖客在穿过人群时,会下意识地将兵刃往身后敛了敛,生怕惊扰了旁人。
扶苏负手而立,静静地观察了许久,眼中不禁流露出赞叹与感慨。
他轻声对身旁的随从叹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秩序井然。所言非虚,这七侠镇,果真不愧是九州最安全祥和之地。”
能将一个地方治理得如此之好,其背后所蕴含的智慧与力量令他深深折服。
他对那位素未谋面、却已声震九州的苏宇,不由得生出了更深的敬佩之情——能打造出这样一方净土之人,绝非仅有强横武力那般简单。
一向沉默寡言的少司命,静立在一旁,那双清澈淡漠的眼眸也同样将镇中的景象尽收眼底。
她看到老妪安然地坐在门前晒太阳,看到武者与书生模样的的人擦肩而过时互相点头致意,感受到一种弥漫在空气中、无需言表的安宁与满足。
她奉始皇之命而来,本对此行并无太多感触,但此刻亲眼所见,
心中对那位能让始皇帝如此费心竭力想要结交、甚至不惜派出她前来拉拢关系的苏宇,其印象悄然有了一丝微妙的改观。
能守护这样一份宁静的人,或许确实值得陛下如此重视。
即便是心思深沉、惯常隐匿情绪的中车府令赵高,以及沉稳可靠的将军章邯,此刻站在七侠镇的街道上,内心也同样受到不小的触动。
赵高狭长的眼眸微微闪动,迅速而仔细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他比旁人更能体会到,在这种看似寻常的和谐之下,所需要的是何等强大的威慑与掌控力。
他心中所有可能存在的轻视或算计,在此刻都迅速收敛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份高度的审慎。
章邯则更多的是作为一名军人的感慨,他深知维持秩序不易,而能让各方豪强、江湖游侠都心甘情愿地在此地遵守规矩,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两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警示:在此地,务必谨言慎行,绝不能有丝毫逾越。
使团一行人怀着各异却同样肃然的心情,缓缓向着镇中走去,每一步都似乎更深刻地印证着关于此地主人的传说。
他们并不知道,自他们的车驾刚刚驶入七侠镇的石板路时,便已落入了几双清冷而警惕的眼睛注视之下。
移花宫派驻在镇中巡守的女弟子们,早已悄无声息地隐在街角阁楼、茶肆窗后,目光如无形的丝线,悄然缠绕在这行气度不凡的外来者身上。
这些女子虽未能一眼看破扶苏等人的具体身份,但对方仪态雍容、随从护卫皆气息沉凝,绝非寻常旅人,尤其是其中几人隐隐透出的威压,更是让她们瞬间提高了警觉。
出于职责,她们默契地加强了监视,却并未立即现身,只是将这份关注无声地传递回去。
身为天人境后期的赵高,灵觉何其敏锐;天人境圆满的章邯,感知更是远超常人;
即便只是大宗师初期的少司命,其灵识也足以覆盖周遭细微的异动。
几乎在移花宫弟子目光投来的瞬间,他们便已察觉到了那若有若无的注视。
然而,三人极有默契地神色不变,恍若未觉。
他们心中清明如水:在这位苏先生的地界,任何不必要的探查与冲突都愚不可及。
既然对方只是暗中观察,并未上前阻拦或挑衅,那便意味着他们暂时是被允许进入的。
他们深信,只要己方谨守规矩,绝不主动生事,便不会有什么麻烦。
这是一种无声的默契,也是对七侠镇背后那位存在所展示出的基本尊重。
唯有修为尚在宗师境的公子扶苏,以及那些境界更低的普通士兵们,对此毫无所觉,
依旧沉浸在初入宝地的惊叹与好奇之中,浑然不知自己一行人从踏入此地的那一刻起,
一切行动便已处于他人无声的注视之下。
很快,扶苏便寻了一位看似和善的本地路人,上前客气地打听苏宇的住处。
那路人本是七侠镇的老居民,方才在一旁就留意到这行人气度不凡,
此刻听对方竟直接打听苏先生的居所,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警惕了起来。
他上下打量了扶苏一番,虽见对方言语客气、仪态雍容,不似恶人,可谁敢保证这不是来找麻烦的?
自打苏先生坐镇七侠镇以来,才真正有了这太平日子。
他可是亲眼见过从前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来武者,在镇子里动起手来殃及池鱼,害得多少无辜百姓家破人亡。
如今这安宁,全是苏先生和他的夫人们护着的。
想到这里,那路人把心一横,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连连摆手道:“不知,不知!小人什么都不知道!”
语气坚决,甚至带上了几分惶恐。
他心里清楚得很,这要是不小心说漏了嘴,给苏先生惹去半点麻烦,别说他自己良心过不去,回家怕是真要被他爹娘和街坊邻里给活活埋怨死。
扶苏是何等聪慧之人,他并未因对方的拒绝而不悦,
反而从那路人骤然紧张的神色和坚决无比的态度中,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近乎固执的维护。
他稍加思忖,便明白了其中关窍——这绝非简单的不知,而是出于一种极深的敬畏与保护之心。
他非但没有再追问,反而温和地笑了笑,拱手道:“是在下唐突了,老人家莫要见怪。”
那路人见他如此知礼,神色稍缓,匆匆行了一礼便赶忙离开了。
扶苏站在原地,心中感慨万千。
一个寻常百姓,竟能对守护此地之人抱有如此深厚的爱戴与维护之心,
甚至不惜冒着得罪他们这一看便知来历不凡之人的风险。
这绝非强权所能逼迫,而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透过这份来自市井百姓最质朴、最坚决的守护,扶苏对于那位素未谋面的苏宇,不禁生出了更深的尊敬。
能得百姓如此真心拥戴,其人其行,必然远比他想象的更为令人敬服。
就在扶苏一行人接连问路却一无所获之际,一位身着素白衣裙、面覆轻纱的女子悄然自街角走来。
她身姿挺拔,步履轻盈,气息清冷,正是负责巡守此地的移花宫弟子。
她早已注意到这几位气度不凡的外来者似乎在打听什么,却屡屡被百姓拒绝,此刻便主动上前。
女子声音透过面纱传来,清冽而平静:“诸位并非本镇之人,不知一再打听我家公子住处,所为何事?”
她的目光在扶苏、赵高、章邯等人身上缓缓扫过,带着审视,却并无惧意。
扶苏见状,心知这恐怕是能接触到苏宇的关键人物,连忙上前一步,
极为客气地拱手一礼,坦诚说明来意:“在下乃大秦公子扶苏,奉父皇之命,特来拜会苏先生。
此行绝无恶意,只为表达敬意,并……”
他略微一顿,侧身示意安静立于身后的少司命,“欲将这位少司命姑娘,引荐于苏先生,以期结一份善缘。”
那移花宫女弟子的目光随之落在少司命身上,即便同为女子,
且对方沉默寡言、轻纱遮面,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位来自阴阳家的女子气质空灵脱俗,容颜绝丽,确是一位世间罕有的绝色。
她心中顿时明了对方的意图——这倒确是投“公子”所好的一条路径。
略作沉吟,她想到宫中姐妹间偶尔的戏言,皆知公子欣赏美好之人与物。
其实她们也很羡慕,尤其是最羡慕花月奴了,一开始花月奴和她们一样,但是苏宇和夫人们收下了她,因此移花宫的女子们,也希望有一天苏宇能够看上。
其实移花宫的女子,没有差的,即便是江湖百花榜,她们也丝毫不差。
既然对方姿态放得极低,且明确表达了结交之意,更是带来了这样一位美人,她觉得自己代为引路倒也并无不可。
于是,她轻轻颔首,清冷的声音缓和了些许:“原来如此。
既是远道而来,且有此心意,便随我来吧。切记,见到公子,需谨守规矩。”
扶苏、赵高、章邯等人闻言,心中顿时一松,涌现出无限的感激之情,连忙齐齐行礼:“多谢姑娘引路之恩!”
在那位移花宫女子的带领下,他们终于得以穿过熙攘的街市,向着那座笼罩着传奇色彩的府邸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