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晨曦微露,苏宇一行人便在曹正淳的恭敬引领下,再度朝着那巍峨庄严的大明皇宫行去。
车马行进在宽阔的御道上,沿途竟遇见了多位身着朝服、气度不凡的大明重臣。
显然,能够参与这场最高规格国宴的,皆是朝廷栋梁,他们此刻也与苏宇等人同路,方向一致,更衬出此次宴会的重要性。
抵达宫门,仪仗森列。
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竟亲自立于殿前阶下相迎。
这等殊荣,令周遭先行抵达的文武百官无不侧目。
老朱脸上带着难得的爽朗笑容,与苏宇把臂言欢,朱标亦是温文尔雅,执礼甚恭,亲自将苏宇引向主殿。
而母仪天下的马皇后,则亲切地接替了苏宇的角色,
携着黄蓉、小龙女等几位女子的手,笑语晏晏地将她们引往女眷所在的区域,关怀备至。
这一帝一后、一太子的亲自出迎,瞬间成为了全场焦点。
不仅那些位高权重的臣工们投来探究、敬畏的目光,连那些有幸随父辈前来见世面的官宦千金、世家公子们,也纷纷将视线聚焦于苏宇一行人身上。
那些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们,目光灼灼地凝望着苏宇,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崇拜与倾慕。
这位年轻、综武世界最强者,综武世界的救世主的逍遥王,无疑成了她们心中最耀眼的幻想。
而另一侧,那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公子哥儿们,则几乎在见到黄蓉、小龙女等人的瞬间便失了神。
他们何曾见过这般钟天地之灵秀、宛若谪仙临凡的女子?一时间,竟看得有些痴了,目光呆滞,仪态尽失。
然而,他们这般失态的举动,立刻引来了身旁长辈的雷霆之怒。
但听得几声清脆的响动,无论是平日里溺爱孙子的祖父,还是恨铁不成钢的父亲,此刻都毫不留情地扬手,
一个个结结实实的“大鼻窦”扇在了这些不肖子侄的后脑勺或脸颊上。
“混账东西!眼睛往哪里看?不想活了吗!”长辈们的低声呵斥如同冷水浇头。
挨了打的公子哥们先是懵然,随即感受到脸上火辣辣的疼痛和长辈眼中前所未有的厉色,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们猛然惊醒,眼前这些天仙般的人物,乃是逍遥王苏宇的家眷!
自己方才的失态,若是被解读为亵渎或冒犯,那后果……想起关于这位逍遥王的身份。
他们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方才那点旖旎心思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后怕与惶恐,连忙低下头,
再不敢多看一眼,心中唯恐给家族招来灭顶之灾。
整个场面,因这个小插曲,更显苏宇地位之超然与不可侵犯。
一番简短的寒暄与引见之后,盛大的大明国宴便正式开始了。
在司礼太监高昂悠长的唱喏声中,众人依序入席。
尊卑有序,礼制分明。
盛大的大明国宴如期举行。
在庄重的礼乐声中,众人依序入席。苏宇一家被引至主位,与洪武皇帝朱元璋、马皇后及太子朱标同席。
此举虽是皇家给出的最高礼遇,但苏宇一家人举止从容,既无受宠若惊之态,亦无丝毫倨傲之色。
落座之后,苏宇率先温和开口:“陛下、娘娘、太子殿下,今日盛宴,我等实感盛情。
然我一家素来闲云野鹤,于此等隆重场合,若有礼数不周之处,还望海涵。”
其言辞恳切,态度不卑不亢,彰显出与世无争的平和本性。
朱元璋朗声笑道:“逍遥王过谦了!您与夫人能莅临我这寒舍,便是给朕、给大明最大的颜面。
今日只叙家常,不论国事,务必开怀!”
马皇后亦亲切地对黄蓉等女眷笑道:“正是此理,妹妹们莫要拘束,只当是家宴便好。”
席间,双方言谈甚欢。朱元璋与朱标谈及风土人情、书画技艺,苏宇皆能妙语接续,见解不凡,
却对任何涉及朝局、武功势力的话题,皆微笑不语或巧妙引开。
黄蓉等人与马皇后聊起饮食、园艺等家常话题,气氛融洽温馨,绝口不提江湖与朝堂之事。
这一幕,被在场所有重臣与家眷看在眼中。
他们清晰地感受到,苏宇一家拥有着连皇帝都敬重三分的超然地位,
但这份尊荣并非来自权势的压迫,而是源于其深不可测的实力与谦和自持的品格。
那些原本心中或许存有疑虑或想借机攀附的人,此刻也彻底明白:
逍遥王一家是真正置身于尘世纷争之外的世外高人,只能敬仰,无法拉拢,更不可冒犯。
整个宴会的气氛,在皇家的热情与苏宇一家的谦和淡然中,找到了一种微妙的、令人心折的平衡。
大殿之内,灯火璀璨,觥筹交错,一派盛世华章。作为国宴不可或缺的环节,精心编排的乐舞表演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只见一队身着霓裳、姿容秀丽的大明宫女翩然至殿中。
随着典雅悠扬的宫廷乐声响起,她们长袖轻舞,步履轻盈,动作整齐划一,时而如杨柳拂风,时而如莲花绽放,尽显宫廷乐舞的庄重与曼妙。
她们的表演,不仅展现了皇家的气派与审美,更传递着太平盛世的欢愉与祥和。
朱元璋与马皇后面露欣然之色,不时颔首赞赏。
朱标亦含笑观看,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
席间众臣及其家眷,皆被这优美的舞姿所吸引,目露欣赏。
苏宇一家亦面带温和笑意,安然欣赏着眼前的表演。
对他们而言,这人间帝王的盛宴、精美绝伦的歌舞,是此间世界的风土人情,别有一番趣味。
他们会为舞者的精湛技艺微微颔首,却不会如常人般沉醉其中,始终保持着一份超然的平静与欣赏。
这份淡然,并非疏离,而是源于其境界与眼界的不同,仿佛在欣赏一幅生动的画卷,愉悦而不失分寸。
歌舞升平,欢声笑语,整个大殿都笼罩在国宴应有的热闹与喜庆之中。
苏宇一家的存在,为这场极尽荣华的盛宴,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和谐的独特光彩。
这场国宴的丰盛程度,确实远超常规。
为了款待苏宇一家,朱元璋可谓是不惜工本,御膳房拿出了看家本领,
山珍海错、琼浆玉液应有尽有,许多菜品就连寻常的王公贵族也难得一见。
这番诚意,苏宇一家自然感受得到,席间氛围始终融洽欢愉,他们对主人的盛情安排表示了由衷的满意。
宴席终有散时。待国宴结束,苏宇便起身向朱元璋一家告辞,感谢其盛情款待。
临行前,他取出了一卷看似古朴、却隐隐流动着玄奥气息的秘籍,递予朱元璋,言道:“陛下盛情,无以为报。
此乃《天意四象决》,或可助有缘人参悟天地造化,聊表心意。”
这套名为《天意四象决》的功法,若流传于江湖,必是掀起腥风血雨、引得无数武者拼命争夺的天阶绝学。
然而,对于境界早已超越此方世界范畴的苏宇一家而言,它确已无实际用处,赠予大明皇室,既全了礼数,也算结下一份善缘。
朱元璋深知这份礼物的分量,郑重接过,再次表达了谢意。
当日午后,在众人的目送下,苏宇一家登上了那艘造型流畅、符文缭绕的飞梭舟。
只见飞梭舟光华微闪,旋即化作一道流光,悄无声息地破开云层,朝着大宋王朝的方向疾驰而去,将巍峨的金陵城渐渐抛于身后。
飞梭舟日行千里,至夜幕降临时,已飞临此方世界无数小国之一——大清疆域的上空。
苏宇心念微动,便操控飞梭舟缓缓降落在了一处辽阔而静谧的草原之上。
夜空如洗,繁星点点,清新的草香随风拂来。
黄蓉望着这片美景,兴致勃勃地提议:“夫君,如此良辰美景,不若我们今晚就在此烧烤,可好?”
苏宇闻言,也觉得这主意甚妙,他确实许久未曾享受过这般轻松自在的野趣了,便含笑点头应允。
众女见夫君同意,立刻欢快地忙碌起来。
她们各展所能,从储物法宝中取出各式器具、新鲜食材和调料,生火、穿串,动作娴熟,配合默契,俨然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苏宇则悠闲地坐在松软的草坪上,含笑看着她们忙碌。
善解人意的少司命并未加入准备的行列,而是轻盈地来到苏宇身边,安静相伴,生怕夫君觉得无趣。
苏宇见状,心中爱怜之意涌起,伸手轻轻一揽,便将那纤细柔软的腰肢搂住,让少司命顺势坐在了自己怀中。
看着怀中佳人即便蒙着面纱,也难掩其清冷出尘的气质和那双会说话的眼眸,苏宇由衷赞道:“我家少少,即便是戴着面纱,也是这般动人心魄的美。”
少司命闻言,眼中漾开温柔的笑意,轻声回应:“夫君
车马行进在宽阔的御道上,沿途竟遇见了多位身着朝服、气度不凡的大明重臣。
显然,能够参与这场最高规格国宴的,皆是朝廷栋梁,他们此刻也与苏宇等人同路,方向一致,更衬出此次宴会的重要性。
抵达宫门,仪仗森列。
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竟亲自立于殿前阶下相迎。
这等殊荣,令周遭先行抵达的文武百官无不侧目。
老朱脸上带着难得的爽朗笑容,与苏宇把臂言欢,朱标亦是温文尔雅,执礼甚恭,亲自将苏宇引向主殿。
而母仪天下的马皇后,则亲切地接替了苏宇的角色,
携着黄蓉、小龙女等几位女子的手,笑语晏晏地将她们引往女眷所在的区域,关怀备至。
这一帝一后、一太子的亲自出迎,瞬间成为了全场焦点。
不仅那些位高权重的臣工们投来探究、敬畏的目光,连那些有幸随父辈前来见世面的官宦千金、世家公子们,也纷纷将视线聚焦于苏宇一行人身上。
那些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们,目光灼灼地凝望着苏宇,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崇拜与倾慕。
这位年轻、综武世界最强者,综武世界的救世主的逍遥王,无疑成了她们心中最耀眼的幻想。
而另一侧,那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公子哥儿们,则几乎在见到黄蓉、小龙女等人的瞬间便失了神。
他们何曾见过这般钟天地之灵秀、宛若谪仙临凡的女子?一时间,竟看得有些痴了,目光呆滞,仪态尽失。
然而,他们这般失态的举动,立刻引来了身旁长辈的雷霆之怒。
但听得几声清脆的响动,无论是平日里溺爱孙子的祖父,还是恨铁不成钢的父亲,此刻都毫不留情地扬手,
一个个结结实实的“大鼻窦”扇在了这些不肖子侄的后脑勺或脸颊上。
“混账东西!眼睛往哪里看?不想活了吗!”长辈们的低声呵斥如同冷水浇头。
挨了打的公子哥们先是懵然,随即感受到脸上火辣辣的疼痛和长辈眼中前所未有的厉色,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们猛然惊醒,眼前这些天仙般的人物,乃是逍遥王苏宇的家眷!
自己方才的失态,若是被解读为亵渎或冒犯,那后果……想起关于这位逍遥王的身份。
他们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方才那点旖旎心思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后怕与惶恐,连忙低下头,
再不敢多看一眼,心中唯恐给家族招来灭顶之灾。
整个场面,因这个小插曲,更显苏宇地位之超然与不可侵犯。
一番简短的寒暄与引见之后,盛大的大明国宴便正式开始了。
在司礼太监高昂悠长的唱喏声中,众人依序入席。
尊卑有序,礼制分明。
盛大的大明国宴如期举行。
在庄重的礼乐声中,众人依序入席。苏宇一家被引至主位,与洪武皇帝朱元璋、马皇后及太子朱标同席。
此举虽是皇家给出的最高礼遇,但苏宇一家人举止从容,既无受宠若惊之态,亦无丝毫倨傲之色。
落座之后,苏宇率先温和开口:“陛下、娘娘、太子殿下,今日盛宴,我等实感盛情。
然我一家素来闲云野鹤,于此等隆重场合,若有礼数不周之处,还望海涵。”
其言辞恳切,态度不卑不亢,彰显出与世无争的平和本性。
朱元璋朗声笑道:“逍遥王过谦了!您与夫人能莅临我这寒舍,便是给朕、给大明最大的颜面。
今日只叙家常,不论国事,务必开怀!”
马皇后亦亲切地对黄蓉等女眷笑道:“正是此理,妹妹们莫要拘束,只当是家宴便好。”
席间,双方言谈甚欢。朱元璋与朱标谈及风土人情、书画技艺,苏宇皆能妙语接续,见解不凡,
却对任何涉及朝局、武功势力的话题,皆微笑不语或巧妙引开。
黄蓉等人与马皇后聊起饮食、园艺等家常话题,气氛融洽温馨,绝口不提江湖与朝堂之事。
这一幕,被在场所有重臣与家眷看在眼中。
他们清晰地感受到,苏宇一家拥有着连皇帝都敬重三分的超然地位,
但这份尊荣并非来自权势的压迫,而是源于其深不可测的实力与谦和自持的品格。
那些原本心中或许存有疑虑或想借机攀附的人,此刻也彻底明白:
逍遥王一家是真正置身于尘世纷争之外的世外高人,只能敬仰,无法拉拢,更不可冒犯。
整个宴会的气氛,在皇家的热情与苏宇一家的谦和淡然中,找到了一种微妙的、令人心折的平衡。
大殿之内,灯火璀璨,觥筹交错,一派盛世华章。作为国宴不可或缺的环节,精心编排的乐舞表演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只见一队身着霓裳、姿容秀丽的大明宫女翩然至殿中。
随着典雅悠扬的宫廷乐声响起,她们长袖轻舞,步履轻盈,动作整齐划一,时而如杨柳拂风,时而如莲花绽放,尽显宫廷乐舞的庄重与曼妙。
她们的表演,不仅展现了皇家的气派与审美,更传递着太平盛世的欢愉与祥和。
朱元璋与马皇后面露欣然之色,不时颔首赞赏。
朱标亦含笑观看,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
席间众臣及其家眷,皆被这优美的舞姿所吸引,目露欣赏。
苏宇一家亦面带温和笑意,安然欣赏着眼前的表演。
对他们而言,这人间帝王的盛宴、精美绝伦的歌舞,是此间世界的风土人情,别有一番趣味。
他们会为舞者的精湛技艺微微颔首,却不会如常人般沉醉其中,始终保持着一份超然的平静与欣赏。
这份淡然,并非疏离,而是源于其境界与眼界的不同,仿佛在欣赏一幅生动的画卷,愉悦而不失分寸。
歌舞升平,欢声笑语,整个大殿都笼罩在国宴应有的热闹与喜庆之中。
苏宇一家的存在,为这场极尽荣华的盛宴,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和谐的独特光彩。
这场国宴的丰盛程度,确实远超常规。
为了款待苏宇一家,朱元璋可谓是不惜工本,御膳房拿出了看家本领,
山珍海错、琼浆玉液应有尽有,许多菜品就连寻常的王公贵族也难得一见。
这番诚意,苏宇一家自然感受得到,席间氛围始终融洽欢愉,他们对主人的盛情安排表示了由衷的满意。
宴席终有散时。待国宴结束,苏宇便起身向朱元璋一家告辞,感谢其盛情款待。
临行前,他取出了一卷看似古朴、却隐隐流动着玄奥气息的秘籍,递予朱元璋,言道:“陛下盛情,无以为报。
此乃《天意四象决》,或可助有缘人参悟天地造化,聊表心意。”
这套名为《天意四象决》的功法,若流传于江湖,必是掀起腥风血雨、引得无数武者拼命争夺的天阶绝学。
然而,对于境界早已超越此方世界范畴的苏宇一家而言,它确已无实际用处,赠予大明皇室,既全了礼数,也算结下一份善缘。
朱元璋深知这份礼物的分量,郑重接过,再次表达了谢意。
当日午后,在众人的目送下,苏宇一家登上了那艘造型流畅、符文缭绕的飞梭舟。
只见飞梭舟光华微闪,旋即化作一道流光,悄无声息地破开云层,朝着大宋王朝的方向疾驰而去,将巍峨的金陵城渐渐抛于身后。
飞梭舟日行千里,至夜幕降临时,已飞临此方世界无数小国之一——大清疆域的上空。
苏宇心念微动,便操控飞梭舟缓缓降落在了一处辽阔而静谧的草原之上。
夜空如洗,繁星点点,清新的草香随风拂来。
黄蓉望着这片美景,兴致勃勃地提议:“夫君,如此良辰美景,不若我们今晚就在此烧烤,可好?”
苏宇闻言,也觉得这主意甚妙,他确实许久未曾享受过这般轻松自在的野趣了,便含笑点头应允。
众女见夫君同意,立刻欢快地忙碌起来。
她们各展所能,从储物法宝中取出各式器具、新鲜食材和调料,生火、穿串,动作娴熟,配合默契,俨然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苏宇则悠闲地坐在松软的草坪上,含笑看着她们忙碌。
善解人意的少司命并未加入准备的行列,而是轻盈地来到苏宇身边,安静相伴,生怕夫君觉得无趣。
苏宇见状,心中爱怜之意涌起,伸手轻轻一揽,便将那纤细柔软的腰肢搂住,让少司命顺势坐在了自己怀中。
看着怀中佳人即便蒙着面纱,也难掩其清冷出尘的气质和那双会说话的眼眸,苏宇由衷赞道:“我家少少,即便是戴着面纱,也是这般动人心魄的美。”
少司命闻言,眼中漾开温柔的笑意,轻声回应:“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