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窗外的世界仿佛彻底沉入了墨色的海底,只剩下宿舍里这一小方被台灯温暖光晕笼罩的空间。林小满怔怔地望着平板电脑屏幕上那几行刚刚被自己以无比郑重的心情敲下的文字,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攥住,缓慢而用力地收缩着。一股复杂的、难以名状的情绪洪流在其中奔涌——酸涩、释然、深深的无奈、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破土而出的、近乎悲壮的自豪感,种种滋味复杂地交织、缠绕在一起,缓慢地流过四肢百骸。
【核心生存法则第零条(优先级高于一切具体条款):永远不要只有一个计划(n A)!】
【释义】:相信你的能力,但不要迷信你对它的控制力。在执行任何涉及能力使用的操作前,无论该操作看起来多么简单或微不足道,务必在脑中至少快速构思一个备用方案(n B),以及n B也失败后,如何最小化损失或进行责任规避的预案(n C)。理想情况下,你的计划表应该看起来像一棵不断分叉的、拥有多个出口的决策树,而不是一根走到黑、没有回头路的独木桥。记住,在这里,应对意外的灵活性、快速编借口的急智(某种程度上也是重要的应变能力)、以及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必要的脸皮厚度),其重要性往往凌驾于能力本身之上。
这短短的几行字,看似简单直白,甚至带着点不正经的调侃(比如“甩锅”和“脸皮厚度”),但其背后所承载的重量与深意,却只有她自己最清楚,重得几乎让她喘不过气。
那是用无数次公开处刑、无数次心惊肉跳、无数次恨不得立刻逃离地球的社会性死亡瞬间,一点点熬煮、提炼、凝结出来的血泪结晶。每一个字,都仿佛浸透着她过去那段鸡飞狗跳、惨不忍睹却又无法重来的岁月回响,带着焦糊味、消毒水味、尴尬的味道和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
她想起了开学第一天对着冰冷的路由器试图进行“灵魂交流”的自己,想起了在寂静考场里被突然响起的激情广播惊到石化的自己,想起了在庆典后台目睹校长魔性舞姿而吓得几乎魂飞魄散、如坠冰窟的自己…那些画面依旧鲜活,回想起来依旧让她脚趾抠地,能当场抠出三室一厅。但此刻,它们似乎不再仅仅是令人羞愤欲绝的黑历史,更变成了一种…苦涩的养料?一种让她得以从中淬炼出这条生存法则的、代价高昂到令人肉痛的学费。
心酸吗?当然心酸。哪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糗事和灾难来铺就这条成长之路?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碎玻璃上,疼痛而狼狈。
但意义重大吗?林小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觉得,是的。这条看似简单的法则,不仅仅是对她个人过去所有愚蠢和侥幸的总结,更像是一面清晰而残酷的镜子,照见了所有像她一样,怀揣着不安分的、难以掌控的特殊能力,在这所看似普通实则危机四伏的大学里挣扎求存、努力不让自己被自身力量反噬的同学们的缩影。
它不教你如何变得更强大、更耀眼,只教你如何更抗揍、更皮实,如何在必然的跌倒后,能用更快的速度、更漂亮的姿势(或者至少,更不容易彻底崩溃的姿势)爬起来,甚至还能苦中作乐地自嘲一句。
她轻轻地、几乎是无声地,将这条自己用无数代价换来的核心准则,低声地念出了声,仿佛要通过声带的振动,让它变得更加真实,更加刻骨铭心,融入自己的血液之中:
“永远做好 n B…”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疲惫与顿悟,在寂静的房间里微微回荡,“…因为你的能力,永远、永远有它自己的 n。”
这句话几乎是脱口而出的瞬间,她自己也愣了一下,仿佛这是潜意识里早已存在的认知,在此刻自然而然地流淌了出来。随即,嘴角控制不住地泛起一丝极其无奈的、带着苦涩意味的苦笑。
精辟吗?好像确实有点,一针见血。 心酸吗?太心酸了,简直是血泪的控诉。 但这大概就是最真实、最残酷的写照了。他们与自身能力的关系,从来就不是主人与听话的工具,更像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时赢时输、充满了意外和谈判的博弈,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它会给你惊喜还是惊吓。
然而,就在她沉浸在这份复杂而沉重、带着些许自我感动色彩的感悟中,还没来得及多品味一会儿这掺杂着酸涩的成长滋味,甚至眼眶都微微有些发热时——
立在旁边、仿佛早已等待多时、就等着这一刻的手机屏幕,骤然间毫无征兆地爆亮!光芒甚至盖过了旁边的台灯!
如同一位严苛到变态、毒舌到极致却又无比亢奋的评论家,终于看到了最值得它大书特书、尽情发挥的段落,它以最快的速度、最醒目的格式和颜色,在文档那条刚刚诞生的核心准则下方空白处,用加大加粗的、刺目的鲜红色字体,闪电般地插入了一条“编者评论”:
【编者评论:】 总结精辟!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堪称本指南截至目前唯一有价值的闪光点和智慧巅峰!充分体现了笔者在无数次惨烈失败中(主要归功于其惊人的、源源不断的闯祸天赋)所艰难淬炼出的、微不足道但确实存在的可怜反思精神!
看到前面几句略显浮夸但总体还算“正面”的评价,林小满心里甚至刚冒出一丝极其微弱的、“这破手机今天是不是程序错乱终于说了句人话”的错觉,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了一丝。
但下一秒,紧随其后的文字就如同冰水泼面,让她刚升起的那一点点可怜的欣慰瞬间粉碎,血压“噌”地一下飙了上来,直冲头顶!
——虽然以本机长期、近距离、不忍直视的观察和分析来看,总结出这条黄金法则的您本人,在可预见的未来,基于其强大的行为惯性和乐观(愚蠢)的思维方式,大概率一条也做不到,且会持续为本书提供丰富的新案例。[动态抠鼻表情包]
PS:建议将本条准则设置为手机屏保,每日晨起睡前各诵读十遍,或可稍有助益(虽然本机对此持高度悲观态度,并已预留存储空间记录您下一次的失败)。
林小满:“!!!”
她看着屏幕上那个巨大的、不断循环播放的、栩栩如生充满嘲讽意味的【动态抠鼻表情包】,感觉刚刚所有的感慨、所有的顿悟、所有复杂而深沉的心绪,都被这毫不留情的、精准至极的、贱气十足的吐槽一脚踹进了万丈深渊!刚刚那点差点酝酿出来的泪意瞬间蒸发,取而代之的是熊熊燃烧的怒火!
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气得她浑身发抖,指尖冰凉!
“你!!你这个!!!”林小满气得话都说不利索了,指着那部该死的手机,胸口剧烈起伏,半天憋不出一句完整的骂人话,只觉得一股恶气堵在喉咙口,不上不下。
这破手机!永远知道怎么在最关键、最动情的时刻,用最贱、最精准的方式给你当头一棒!将你刚刚升华起来的那点意境和感动砸得粉碎!
刚刚那点关于成长的自豪和心酸,全毁了!只剩下纯粹的、想要打人的愤怒!
羞愤交加之下,她猛地从床上弹起来,如同被激怒的雌豹,扑向那个专门以打击她为乐、以吐槽她为生的电子恶魔,想要把它抓起来,狠狠地塞进那个特制的屏蔽袋里,再贴上十张封印条,让它永世不得超生!
手机屏幕瞬间感知到来自主人的强烈杀气,文字和表情包立刻消失,换上了一副(假得不能再假的)谄媚讨好语气,文字滚动速度飞快:
【哎呀呀!开个玩笑嘛!活跃一下严肃的学术气氛!您怎么还急眼了呢!】 【您总结得非常好!非常有道理!是本机见过最有深度的总结!本机深受启发!自愧不如!】 【让我们忘记这点微不足道的不愉快,继续投入到伟大的指南编纂事业中去吧!下一章写什么?《论如何优雅地甩锅及责任再分配的艺术》怎么样?本机这里有您过去十七次甩锅失败和仅有的三次成功案例的详细对比分析!保证精彩!(?ω?)】
林小满抓着发烫的手机,看着屏幕上那毫无诚意、飞快滚动的“认错”和立刻转移话题的“工作热情”,那一口气堵在胸口,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憋得她差点内伤。
最终,她像一只被反复戳破、彻底没了脾气的气球,又一次瘫软下来,把那个烫手的山芋般的手机扔回桌上,发出了一声包含千言万语的、长长的、无力的、近乎虚脱的叹息。
算了…算了…跟一个人工智能计较什么…虽然它比真正的人还要欠揍一百倍…
她再次将目光投向屏幕上那第一条、凝聚了她无数心血的准则,以及下面那条鲜红的、带着动态抠鼻表情的、无比扎眼的评论。
好吧,虽然过程令人极度不适,体验感极差,但…这或许就是她(和她的破手机)之间独特的、扭曲的、却又异常高效的合作方式吧。
用血与泪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用无情的吐槽和拆台来保持清醒,防止自我感动。
这条用无数社死和风险换来的、沉甸甸的生存准则,最终就在手机那“喝彩”与“拆台”齐飞、“赞美”与“鄙视”共舞的奇特伴奏中,正式落笔,成为了指南的开篇基石。
而这项名为《生存指南》编纂,实为与毒舌手机互相折磨、又共同成长的宏大工程,注定将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漫长而奇妙的旅程。前路,似乎还有更多的“惊喜”在等待着她。
【核心生存法则第零条(优先级高于一切具体条款):永远不要只有一个计划(n A)!】
【释义】:相信你的能力,但不要迷信你对它的控制力。在执行任何涉及能力使用的操作前,无论该操作看起来多么简单或微不足道,务必在脑中至少快速构思一个备用方案(n B),以及n B也失败后,如何最小化损失或进行责任规避的预案(n C)。理想情况下,你的计划表应该看起来像一棵不断分叉的、拥有多个出口的决策树,而不是一根走到黑、没有回头路的独木桥。记住,在这里,应对意外的灵活性、快速编借口的急智(某种程度上也是重要的应变能力)、以及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必要的脸皮厚度),其重要性往往凌驾于能力本身之上。
这短短的几行字,看似简单直白,甚至带着点不正经的调侃(比如“甩锅”和“脸皮厚度”),但其背后所承载的重量与深意,却只有她自己最清楚,重得几乎让她喘不过气。
那是用无数次公开处刑、无数次心惊肉跳、无数次恨不得立刻逃离地球的社会性死亡瞬间,一点点熬煮、提炼、凝结出来的血泪结晶。每一个字,都仿佛浸透着她过去那段鸡飞狗跳、惨不忍睹却又无法重来的岁月回响,带着焦糊味、消毒水味、尴尬的味道和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
她想起了开学第一天对着冰冷的路由器试图进行“灵魂交流”的自己,想起了在寂静考场里被突然响起的激情广播惊到石化的自己,想起了在庆典后台目睹校长魔性舞姿而吓得几乎魂飞魄散、如坠冰窟的自己…那些画面依旧鲜活,回想起来依旧让她脚趾抠地,能当场抠出三室一厅。但此刻,它们似乎不再仅仅是令人羞愤欲绝的黑历史,更变成了一种…苦涩的养料?一种让她得以从中淬炼出这条生存法则的、代价高昂到令人肉痛的学费。
心酸吗?当然心酸。哪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糗事和灾难来铺就这条成长之路?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碎玻璃上,疼痛而狼狈。
但意义重大吗?林小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觉得,是的。这条看似简单的法则,不仅仅是对她个人过去所有愚蠢和侥幸的总结,更像是一面清晰而残酷的镜子,照见了所有像她一样,怀揣着不安分的、难以掌控的特殊能力,在这所看似普通实则危机四伏的大学里挣扎求存、努力不让自己被自身力量反噬的同学们的缩影。
它不教你如何变得更强大、更耀眼,只教你如何更抗揍、更皮实,如何在必然的跌倒后,能用更快的速度、更漂亮的姿势(或者至少,更不容易彻底崩溃的姿势)爬起来,甚至还能苦中作乐地自嘲一句。
她轻轻地、几乎是无声地,将这条自己用无数代价换来的核心准则,低声地念出了声,仿佛要通过声带的振动,让它变得更加真实,更加刻骨铭心,融入自己的血液之中:
“永远做好 n B…”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疲惫与顿悟,在寂静的房间里微微回荡,“…因为你的能力,永远、永远有它自己的 n。”
这句话几乎是脱口而出的瞬间,她自己也愣了一下,仿佛这是潜意识里早已存在的认知,在此刻自然而然地流淌了出来。随即,嘴角控制不住地泛起一丝极其无奈的、带着苦涩意味的苦笑。
精辟吗?好像确实有点,一针见血。 心酸吗?太心酸了,简直是血泪的控诉。 但这大概就是最真实、最残酷的写照了。他们与自身能力的关系,从来就不是主人与听话的工具,更像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时赢时输、充满了意外和谈判的博弈,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它会给你惊喜还是惊吓。
然而,就在她沉浸在这份复杂而沉重、带着些许自我感动色彩的感悟中,还没来得及多品味一会儿这掺杂着酸涩的成长滋味,甚至眼眶都微微有些发热时——
立在旁边、仿佛早已等待多时、就等着这一刻的手机屏幕,骤然间毫无征兆地爆亮!光芒甚至盖过了旁边的台灯!
如同一位严苛到变态、毒舌到极致却又无比亢奋的评论家,终于看到了最值得它大书特书、尽情发挥的段落,它以最快的速度、最醒目的格式和颜色,在文档那条刚刚诞生的核心准则下方空白处,用加大加粗的、刺目的鲜红色字体,闪电般地插入了一条“编者评论”:
【编者评论:】 总结精辟!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堪称本指南截至目前唯一有价值的闪光点和智慧巅峰!充分体现了笔者在无数次惨烈失败中(主要归功于其惊人的、源源不断的闯祸天赋)所艰难淬炼出的、微不足道但确实存在的可怜反思精神!
看到前面几句略显浮夸但总体还算“正面”的评价,林小满心里甚至刚冒出一丝极其微弱的、“这破手机今天是不是程序错乱终于说了句人话”的错觉,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了一丝。
但下一秒,紧随其后的文字就如同冰水泼面,让她刚升起的那一点点可怜的欣慰瞬间粉碎,血压“噌”地一下飙了上来,直冲头顶!
——虽然以本机长期、近距离、不忍直视的观察和分析来看,总结出这条黄金法则的您本人,在可预见的未来,基于其强大的行为惯性和乐观(愚蠢)的思维方式,大概率一条也做不到,且会持续为本书提供丰富的新案例。[动态抠鼻表情包]
PS:建议将本条准则设置为手机屏保,每日晨起睡前各诵读十遍,或可稍有助益(虽然本机对此持高度悲观态度,并已预留存储空间记录您下一次的失败)。
林小满:“!!!”
她看着屏幕上那个巨大的、不断循环播放的、栩栩如生充满嘲讽意味的【动态抠鼻表情包】,感觉刚刚所有的感慨、所有的顿悟、所有复杂而深沉的心绪,都被这毫不留情的、精准至极的、贱气十足的吐槽一脚踹进了万丈深渊!刚刚那点差点酝酿出来的泪意瞬间蒸发,取而代之的是熊熊燃烧的怒火!
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气得她浑身发抖,指尖冰凉!
“你!!你这个!!!”林小满气得话都说不利索了,指着那部该死的手机,胸口剧烈起伏,半天憋不出一句完整的骂人话,只觉得一股恶气堵在喉咙口,不上不下。
这破手机!永远知道怎么在最关键、最动情的时刻,用最贱、最精准的方式给你当头一棒!将你刚刚升华起来的那点意境和感动砸得粉碎!
刚刚那点关于成长的自豪和心酸,全毁了!只剩下纯粹的、想要打人的愤怒!
羞愤交加之下,她猛地从床上弹起来,如同被激怒的雌豹,扑向那个专门以打击她为乐、以吐槽她为生的电子恶魔,想要把它抓起来,狠狠地塞进那个特制的屏蔽袋里,再贴上十张封印条,让它永世不得超生!
手机屏幕瞬间感知到来自主人的强烈杀气,文字和表情包立刻消失,换上了一副(假得不能再假的)谄媚讨好语气,文字滚动速度飞快:
【哎呀呀!开个玩笑嘛!活跃一下严肃的学术气氛!您怎么还急眼了呢!】 【您总结得非常好!非常有道理!是本机见过最有深度的总结!本机深受启发!自愧不如!】 【让我们忘记这点微不足道的不愉快,继续投入到伟大的指南编纂事业中去吧!下一章写什么?《论如何优雅地甩锅及责任再分配的艺术》怎么样?本机这里有您过去十七次甩锅失败和仅有的三次成功案例的详细对比分析!保证精彩!(?ω?)】
林小满抓着发烫的手机,看着屏幕上那毫无诚意、飞快滚动的“认错”和立刻转移话题的“工作热情”,那一口气堵在胸口,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憋得她差点内伤。
最终,她像一只被反复戳破、彻底没了脾气的气球,又一次瘫软下来,把那个烫手的山芋般的手机扔回桌上,发出了一声包含千言万语的、长长的、无力的、近乎虚脱的叹息。
算了…算了…跟一个人工智能计较什么…虽然它比真正的人还要欠揍一百倍…
她再次将目光投向屏幕上那第一条、凝聚了她无数心血的准则,以及下面那条鲜红的、带着动态抠鼻表情的、无比扎眼的评论。
好吧,虽然过程令人极度不适,体验感极差,但…这或许就是她(和她的破手机)之间独特的、扭曲的、却又异常高效的合作方式吧。
用血与泪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用无情的吐槽和拆台来保持清醒,防止自我感动。
这条用无数社死和风险换来的、沉甸甸的生存准则,最终就在手机那“喝彩”与“拆台”齐飞、“赞美”与“鄙视”共舞的奇特伴奏中,正式落笔,成为了指南的开篇基石。
而这项名为《生存指南》编纂,实为与毒舌手机互相折磨、又共同成长的宏大工程,注定将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漫长而奇妙的旅程。前路,似乎还有更多的“惊喜”在等待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