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未冕之王-《重生九零:我点爆对手命脉》

  “递刀子?”

  雷啸挠了挠他那颗快要冒烟的脑袋,一脸懵圈地看着闻人语。

  “闻人董,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咱们不是要做个牛逼的面包吗?怎么又变成给人递刀子了?递给谁?砍谁?”

  方辰在一旁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投影仪的光,像个破解了终极代码的黑客。

  “雷队,这叫舆论杠杆。咱们做的那个‘金牌作品’,就是杠杆的支点。而顾阎王,就是那个手握杠杆,能撬动整个评委会的人。咱们要做的,不是把刀子塞他手里,是把刀子造得闪闪发光,让他自己忍不住手痒,非要拿起来耍两下!”

  “我操,你们文化人说话真他妈绕。”

  雷啸总算听懂了七八分,一拍大腿,“不就是说,咱们的东西得牛逼到让那个老头子都觉得,不给咱们奖,他这张老脸就没地方搁了,对吧?”

  “对。”

  闻人语和苏眉异口同声,相视一笑。

  这一次,作战室里没有了之前的焦虑和恐慌,取而代?ciej的,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准备掀翻牌桌的亢奋。

  “好了,都别贫了。”

  苏眉拍了拍手,瞬间从战友切换回了指挥官模式。

  “王师傅负责把‘刀’磨到最快。我们负责把舞台搭起来,把聚光灯打好,让全京城的人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看顾阎王怎么耍这把刀。”

  她转身,在小白板上“民意”那个圈下面,写下了几个字。

  “寻找京城最温暖的面包店。”

  “从现在开始,我们不提一个字关于《京城风味》的评选。我们不攻击,不抱怨,不叫屈。”

  苏眉的声音冷静而清晰,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力量。

  “我们只做一件事,邀请全京城最会吃、嘴最刁、粉丝最多的那群人,来我们这儿,免费喝杯水,尝块饼干。”

  雷啸一听,眼睛瞪得像铜铃。

  “请那帮网红来?那不就是请水军吗?咱不是说不玩他们那套吗?”

  “这不一样。”

  苏眉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职业化的笑容。

  “我们不给钱,不写稿,不说一个字的好话要求。我们只发邀请函,主题就是‘社区客厅邀请您来坐坐’。他们来,我们招待。他们不来,我们不强求。他们写什么,我们不干涉。”

  “这……能行吗?”雷啸还是有点虚,“万一他们拿了咱们的东西,回去把咱们骂一顿呢?”

  “那只能说明,王师傅的‘刀’,还不够快。”

  闻人语淡淡地接了一句,目光投向后厨,充满了信任。

  这场公关战,打的就是阳谋。

  打的就是绝对的自信。

  ……

  接下来的两天,望京的“麦香坊”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陆陆续续地,总有一些扛着相机,或者举着手机云台,看起来跟普通顾客气质完全不同的人,走进这家小店。

  第一个来的,是京城美食圈里以毒舌着称的博主,“老饕杜宾”。

  他顶着个地中海发型,穿着中式对襟衫,进门先不看菜单,而是把鼻子凑到空气里,像警犬一样用力嗅了嗅。

  “嗯,黄油是法国Aop产区的,有榛子香。咖啡豆是中度烘焙的耶加雪菲,没闻到焦苦味。还行,没用次货糊弄人。”

  他一屁股坐下,雷啸刚想上去招待,就被苏眉一个眼神拦住了。

  他们就像招待任何一个普通客人一样,送上一杯温水和一块刚出炉的试吃饼干。

  杜宾捏起饼干,只看了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燕麦,奇亚籽,蔓越莓干……哼,又是这种堆砌健康元素的套路。”

  他带着一脸的不屑,把饼干丢进嘴里。

  然后,他的表情,凝固了。

  咀嚼的动作,从一开始的敷衍,慢慢变得认真,再到一丝惊讶。

  “这……这甜味不对。不是蔗糖,也不是代糖……”

  他闭上眼睛,细细品味,像是在破解一道复杂的密码。

  “是……是风干的红薯干和麦芽糖?用最原始的食材甜味来中和燕麦的粗糙?有点意思……”

  他一个人在那嘀咕了半天,谁也没去打扰他。

  临走时,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后厨的方向。

  第二天,一个在抖音上拥有三百万粉丝的探店Vlogger“京城大嘴猴”也来了。

  他以接地气、专找犄角旮旯小馆子闻名。

  他一进门,没拍吃的,反而把镜头对准了角落里那个给手机充电的年轻人,对准了儿童区陪孩子搭积木的妈妈,对准了书架上那些被翻得起了毛边的旧书。

  他小声对着镜头说:“家人们,看见没?这地儿邪性啊!一半人是来吃的,另一半人,看着像是来这儿‘渡劫’的。”

  他尝了那款爆火的牛角包,夸张地大叫:“我操!这酥皮!一碰就碎,跟渣男的节操似的!好吃!”

  他跟雷啸插科打诨,被怼得哈哈大笑,最后又花五十块钱,买了一大袋子面包,说是要带回去给工作室那帮小崽子们尝尝。

  第三天,第四天……

  陆陆续续,京城排名前十的美食、生活类博主,几乎都来“麦香坊”转了一圈。

  他们就像一群赴约的武林高手,各自考察完这家神秘的“新门派”,然后悄然离去,江湖上却早已暗流涌动。

  ……

  周五晚上,暴风雨来了。

  晚上八点整,仿佛一个事先约定好的信号。

  “老饕杜宾”的公众号,准时推送了一篇长文,标题简单粗暴。

  【我收回我的偏见,这家店,有匠魂。】

  文章里,他用手术刀般精准的语言,解剖了那块试吃饼干的配方,分析了王师傅发酵面团的手法,最后,他写道:

  “在这个所有人都追求‘快’的时代,还有人愿意用‘慢’来表达对食物的敬畏。冲这一点,我脱帽致敬。如果今年的《京城风味》评选,金牌给的不是这种店,那本杂志可以烧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京城大嘴猴”的抖音更新了。

  视频的开头,是他以往那种嘻嘻哈哈的风格。

  但结尾,他收起了笑容,坐在“麦香坊”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镜头慢慢推近他的脸。

  他用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而严肃的语气说:

  “我今天在这儿坐了一个下午,我发现,这家店卖得最好的产品,不是面包,也不是咖啡。是一种叫‘安静’的东西。”

  “它让你觉得,就算天塌下来了,你也能在这儿,先喘口气。”

  画面一黑,打出一行字。

  【评选若无麦香坊,从此不看京城榜。】

  紧接着,仿佛是连锁反应。

  无数篇图文,无数条短视频,在微博、小红书、大众点评、朋友圈,轰然引爆!

  “年度黑马!这家社区面包店凭什么刷爆了我的朋友圈?”

  “治愈力满分!我为化疗的妈妈,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可以发呆的下午。”

  “王德发师傅是谁?他凭什么能让京城一半的美食博主为他站台?”

  舆论,彻底沸腾了。

  网友们疯了。

  他们冲进《京城风味》的官方微博下面,潮水般的评论,瞬间淹没了每一条动态。

  “别选了!直接给麦香坊颁奖吧!”

  “对!要是华联那种妖艳贱货拿奖,我第一个取关!”

  “今年要是黑幕,我直播撕杂志!说到做到!”

  “我们不认你们的评选,我们只认我们自己的选择!麦香坊就是我们老百姓心里的‘未冕之王’!”

  “未冕之王”!

  这四个字,像病毒一样,在网络上疯狂传播,成了“麦香坊”最新的代名词。

  这股恐怖的舆论声浪,终于穿透了厚厚的墙壁,传进了《京城风味》杂志社的顶层办公室。

  总编顾长明,那个被称为“顾阎王”的老头,正铁青着脸,看着助理递上来的舆情报告。

  他的手,因为愤怒,在微微发抖。

  办公室的电话,被打爆了。

  合作了十年的广告商,打来电话旁敲侧击地询问。

  几个评委会里的老朋友,也打电话来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他们都在问同一个问题:那个“麦香坊”,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民意会沸腾到这种地步?如果评选结果和民意相差太远,你顾长明,准备怎么收场?

  砸招牌!

  这两个字,像一把锥子,狠狠刺进了顾长明的心里。

  他办了三十年杂志,最爱惜的就是这块金字招牌。

  可现在,李俊彦那个蠢货,为了一个破奖,居然用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手段,把他和整本杂志,都架在了火上烤!

  “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李俊彦的哥哥,郑氏集团的代表李俊峰,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

  “顾总编,别来无恙啊。评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吧?”

  顾长明抬起头,看着他那张写满了算计的脸,缓缓地,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安排?李总,你们这哪是让我安排评选啊。”

  “你们这是,想让我这把老骨头,去挡全京城老百姓的口水啊!”

  ……

  评选当天。

  京城国际饭店的宴会厅里,衣香鬓影,觥筹交错。

  李俊彦穿着一身高定的阿玛尼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手里端着一杯香槟,正和几个评委谈笑风生。

  他志得意满,胜券在握。

  在他看来,这场比赛的结果,从他砸下那笔赞助费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至于网上那些杂音,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的喧嚣,掀不起什么风浪。

  他自信地整理了一下领带,完全没有注意到,会场里,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有意无意地,越过他,投向门口的方向。

  他们都在等。

  等着看那个搅动了整个京城风云的“未冕之王”,到底是什么模样。

  就在这时,宴会厅的大门,被缓缓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