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不到一周的、充斥着呵斥、棍棒、恐惧与渺茫希望的“培训”戛然而止。
没有结业考核,没有温情鼓励,甚至在最后一个下午,教官们还在因为某个方阵集合慢了十秒而罚全体跑圈。
当夜幕降临,疲惫不堪的临时工们以为能喘口气时,刺耳的哨声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再次撕裂了夜空!
“集合!全体集合!带上你们那点破烂家当,五分钟!快!”
教官们的咆哮比以往更加急促,更加不容置疑。
宿舍区瞬间炸锅!
人们在一片漆黑和混乱中摸索着,咒骂声、碰撞声、响成一片。
没人知道要去哪里,要干什么,只知道不服从的后果他们承受不起。
五分钟后,空地上站满了黑压压、惶惑不安的人群。
李相定站在吉普车的引擎盖上,手里拿着铁皮喇叭,车灯将他冷硬的面孔照得一片煞白。
“培训结束了!”
他开门见山,声音在寒冷的晨风中格外清晰:
“纸上谈兵练不出真本事!强盛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教室里!”
他手臂一挥,指向远处还笼罩在夜色中的、隐约传来机械轰鸣的方向:
“你们的课堂,在工地!你们的老师,是你们手里的工具和身边的工头!从现在起,实地学习,实地考核!”
下面一片死寂,只有粗重的呼吸和牙齿打颤的声音。
“现在,听名字分配!”李相定不再废话,直接拿起一份名单,旁边一个拿着大喇叭的干事开始声嘶力竭地喊名。
“第一大队!张河那!李七男!金铁柱……听到名字的出列,上左边一号卡车!
你们去3号砂石场,归建材组朴大勇社长直接管辖!”
被点到名字的人懵懂地出列,像羊群一样被驱赶着爬上蒙着帆布的军用卡车。
他们大多是看起来体格强壮、但眼神有些木讷的汉子。
卡车上,众人低声交谈:
“朴大勇社长?是那个……传说中很凶的社长?”
“砂石场是干啥?搬石头吗?”
“不知道啊,总比在这里挨揍强吧……”
“第二大队!王老五!崔顺德!刘在石……上右边二号卡车!
你们去永登浦仓储中心,归物流组,学习装卸和基础分拣!”
这一队人成分复杂些,有看起来机灵点的,也有瘦弱的。
有人小声抱怨:
“仓储?搬货啊?累死人……”
“别废话了,能离开这鬼地方就行。”
“第三大队!姜八道!赵黑子!……上三号卡车!去汉江沿岸7号土方作业区!”
当姜八道周围的人都下意识地让开一条路。
被分到土方队的人,多是些面相凶悍、或者看起来能吃苦耐劳的。
姜八道内心冷笑:土方?挖土?老子当年在监狱采石场干的比这个狠多了!
名字一个接一个地念出,人群被迅速分流,塞进一辆辆等候的卡车。
天色微明时,偌大的空地已经变得空荡,只剩下车轮卷起的尘土和空气中残留的恐惧与茫然。
...
...
一号卡车颠簸着驶离市区,来到郊外一个巨大的砂石场。
这里尘土飞扬,机器轰鸣,早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朴大勇穿着一身沾满灰土的工装,戴着黄色安全帽,像头巡视领地的雄狮,站在一个高土堆上,看着从卡车上跳下来的、满脸惶恐的新人们。
“都他妈给老子听好了!”
朴大勇没用喇叭,但他的大嗓门足以压过现场的噪音:
“我是朴大勇!这里,老子说了算!”
新人们看着这个气场强大的壮汉,大气都不敢出。
“你们的工作,很简单!”
朴大勇指着不远处堆积如山的砂石料和来回穿梭的传送带、卡车:
“看到没有?把那边的石头,用那边的铁锹,铲到那边的传送带上!或者,按照工头的要求,装车!”
“就这么点屁事!是个人就会干!”
他走到一个看起来有些瘦弱的年轻人面前,一把夺过他手里的新铁锹,塞给他一把明显更沉重、木质锹把都磨得发亮的旧锹:
“用这个!新的不经操!”
那年轻人差点没拿住。
朴大勇对着工头们吼:
“都他妈愣着干什么?给他们分组!每人每天最低标准,五十方!
完不成的,没饭吃!超额完成的,晚上加肉!”
工头们立刻如狼似虎地冲进人群,连踢带打地把人分到各个作业点:
“你!去那边!你,跟他一组!快!动起来!”
实地学习开始了。
没有教学,只有示范和呵斥。
一个老工头不耐烦地演示了一下怎么下锹省力,怎么抛洒均匀,然后就不管了。
新人们笨拙地开始模仿,动作生疏,效率低下。
“没吃饭吗?!用腰发力!”
“你那是铲屎呢?用点劲!”
“妈的,撒得到处都是,浪费!”
工头的骂声和偶尔抽过来的小皮鞭是他们唯一的“指导”。
一个叫金铁柱的憨厚汉子,因为力气大,埋头苦干,虽然动作不标准,但完成的土方量居然超过了最低标准。
工头难得地没有骂他,晚上吃饭时,真的给他多打了一勺带着几片肥肉的炖菜。
工头拍着金铁柱的肩膀,对其他人喊:“看到没?这就是榜样!傻干就行!强盛不亏待老实人!”
金铁柱憨憨地笑着,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力气。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简单的念头:
听话,干活,有肉吃。
而一些偷奸耍滑、或者体力不支的,则立刻受到了惩罚。
完不成任务的,真的被克扣了晚饭,饿着肚子看着别人吃。
敢顶嘴的,直接被工头和闻讯赶来的保卫队员拖到一边“教育”,回来时鼻青脸肿,干活再也不敢马虎。
被惩罚的人内心:这他妈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可是,能去哪儿呢?
在这种极端原始和高压的环境下,这批被朴大勇称为“土木军团”的新人们,以惊人的速度适应着。
他们的手掌磨出了血泡,血泡又变成老茧。
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脱皮。
他们的动作从笨拙变得机械而熟练。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技术,但他们记住了最简单的指令,并能用近乎本能的体力去执行。
没有结业考核,没有温情鼓励,甚至在最后一个下午,教官们还在因为某个方阵集合慢了十秒而罚全体跑圈。
当夜幕降临,疲惫不堪的临时工们以为能喘口气时,刺耳的哨声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再次撕裂了夜空!
“集合!全体集合!带上你们那点破烂家当,五分钟!快!”
教官们的咆哮比以往更加急促,更加不容置疑。
宿舍区瞬间炸锅!
人们在一片漆黑和混乱中摸索着,咒骂声、碰撞声、响成一片。
没人知道要去哪里,要干什么,只知道不服从的后果他们承受不起。
五分钟后,空地上站满了黑压压、惶惑不安的人群。
李相定站在吉普车的引擎盖上,手里拿着铁皮喇叭,车灯将他冷硬的面孔照得一片煞白。
“培训结束了!”
他开门见山,声音在寒冷的晨风中格外清晰:
“纸上谈兵练不出真本事!强盛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教室里!”
他手臂一挥,指向远处还笼罩在夜色中的、隐约传来机械轰鸣的方向:
“你们的课堂,在工地!你们的老师,是你们手里的工具和身边的工头!从现在起,实地学习,实地考核!”
下面一片死寂,只有粗重的呼吸和牙齿打颤的声音。
“现在,听名字分配!”李相定不再废话,直接拿起一份名单,旁边一个拿着大喇叭的干事开始声嘶力竭地喊名。
“第一大队!张河那!李七男!金铁柱……听到名字的出列,上左边一号卡车!
你们去3号砂石场,归建材组朴大勇社长直接管辖!”
被点到名字的人懵懂地出列,像羊群一样被驱赶着爬上蒙着帆布的军用卡车。
他们大多是看起来体格强壮、但眼神有些木讷的汉子。
卡车上,众人低声交谈:
“朴大勇社长?是那个……传说中很凶的社长?”
“砂石场是干啥?搬石头吗?”
“不知道啊,总比在这里挨揍强吧……”
“第二大队!王老五!崔顺德!刘在石……上右边二号卡车!
你们去永登浦仓储中心,归物流组,学习装卸和基础分拣!”
这一队人成分复杂些,有看起来机灵点的,也有瘦弱的。
有人小声抱怨:
“仓储?搬货啊?累死人……”
“别废话了,能离开这鬼地方就行。”
“第三大队!姜八道!赵黑子!……上三号卡车!去汉江沿岸7号土方作业区!”
当姜八道周围的人都下意识地让开一条路。
被分到土方队的人,多是些面相凶悍、或者看起来能吃苦耐劳的。
姜八道内心冷笑:土方?挖土?老子当年在监狱采石场干的比这个狠多了!
名字一个接一个地念出,人群被迅速分流,塞进一辆辆等候的卡车。
天色微明时,偌大的空地已经变得空荡,只剩下车轮卷起的尘土和空气中残留的恐惧与茫然。
...
...
一号卡车颠簸着驶离市区,来到郊外一个巨大的砂石场。
这里尘土飞扬,机器轰鸣,早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朴大勇穿着一身沾满灰土的工装,戴着黄色安全帽,像头巡视领地的雄狮,站在一个高土堆上,看着从卡车上跳下来的、满脸惶恐的新人们。
“都他妈给老子听好了!”
朴大勇没用喇叭,但他的大嗓门足以压过现场的噪音:
“我是朴大勇!这里,老子说了算!”
新人们看着这个气场强大的壮汉,大气都不敢出。
“你们的工作,很简单!”
朴大勇指着不远处堆积如山的砂石料和来回穿梭的传送带、卡车:
“看到没有?把那边的石头,用那边的铁锹,铲到那边的传送带上!或者,按照工头的要求,装车!”
“就这么点屁事!是个人就会干!”
他走到一个看起来有些瘦弱的年轻人面前,一把夺过他手里的新铁锹,塞给他一把明显更沉重、木质锹把都磨得发亮的旧锹:
“用这个!新的不经操!”
那年轻人差点没拿住。
朴大勇对着工头们吼:
“都他妈愣着干什么?给他们分组!每人每天最低标准,五十方!
完不成的,没饭吃!超额完成的,晚上加肉!”
工头们立刻如狼似虎地冲进人群,连踢带打地把人分到各个作业点:
“你!去那边!你,跟他一组!快!动起来!”
实地学习开始了。
没有教学,只有示范和呵斥。
一个老工头不耐烦地演示了一下怎么下锹省力,怎么抛洒均匀,然后就不管了。
新人们笨拙地开始模仿,动作生疏,效率低下。
“没吃饭吗?!用腰发力!”
“你那是铲屎呢?用点劲!”
“妈的,撒得到处都是,浪费!”
工头的骂声和偶尔抽过来的小皮鞭是他们唯一的“指导”。
一个叫金铁柱的憨厚汉子,因为力气大,埋头苦干,虽然动作不标准,但完成的土方量居然超过了最低标准。
工头难得地没有骂他,晚上吃饭时,真的给他多打了一勺带着几片肥肉的炖菜。
工头拍着金铁柱的肩膀,对其他人喊:“看到没?这就是榜样!傻干就行!强盛不亏待老实人!”
金铁柱憨憨地笑着,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力气。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简单的念头:
听话,干活,有肉吃。
而一些偷奸耍滑、或者体力不支的,则立刻受到了惩罚。
完不成任务的,真的被克扣了晚饭,饿着肚子看着别人吃。
敢顶嘴的,直接被工头和闻讯赶来的保卫队员拖到一边“教育”,回来时鼻青脸肿,干活再也不敢马虎。
被惩罚的人内心:这他妈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可是,能去哪儿呢?
在这种极端原始和高压的环境下,这批被朴大勇称为“土木军团”的新人们,以惊人的速度适应着。
他们的手掌磨出了血泡,血泡又变成老茧。
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脱皮。
他们的动作从笨拙变得机械而熟练。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技术,但他们记住了最简单的指令,并能用近乎本能的体力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