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外部发展-《从赤贫到半岛财阀》

  “大勇啊大勇”

  下一秒,李振宇猛地拍案而起,桌子发出巨响。

  “你这是在教我做事?”

  李振宇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谁给你的胆子敢这么跟我说话?”

  朴大勇被这突如其来的爆发震住了,下意识后退半步。

  李振宇绕过桌子,一步步逼近。

  “你以为强盛是你朴大勇的?”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大勇胸口:“强盛是我创立的,是我风里来,雨里去把它从一个小草变成了参天大树。”

  瘦猴和阿杰大气不敢出。

  突然,李振宇又笑了。

  他伸手替大勇整理衣领。

  “但是大勇”

  他语气缓和下来:“我就喜欢你这份直来直去的脾气,永远不会和我耍心眼。”

  他搂住大勇的肩膀。

  “来,我告诉你为什么用相定。”

  他指着窗外的厂房:

  “看见了吗?那些机器每天要转,订单要按时交货,工人要管理。这些你懂吗?你想管吗?”

  大勇张嘴要反驳,李振宇抢先说:

  “你不想。你只想带着兄弟们守住这片基业,对不对?”

  大勇迟疑着点头。

  “那就对了!”

  李振宇拍拍他的背:

  “相定管公司,你管安全。他做计划,你去执行。他向前看,你守住后方。”

  “但是谁说我全交给他了?”

  李振宇打断他,声音依然平静却自信。

  他走向墙壁上挂着的公司组织结构图。

  “看好了。相定是社长,负责日常运营。采购部长是阿杰,业务部长是瘦猴。财务部长是以前大企业的老狐狸,相定是没有办法越过他的。”

  “人事部长,是我亲自招聘的,家底清白。人品上我是信得过的。”

  他的手指沿着图

  表移动,点出一个个关键岗位。

  “安保部全是你的人,大勇。所有进出货物的检查权在你手里。财务每笔超过五十万的支出需要老狐狸签字。人事任免最终要我批准。”

  李振宇转身,目光扫过三人。

  “相定是船长,但船还是我的。船上最重要的位置,都是我的人。”他走到窗前,指着下面的厂房,“我只是需要一个人帮我管理这艘船,好让我能腾出手来,带我们去更大的海洋。”

  李振宇突然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戏谑:“说白了,我就是让相定来干活受累的。真正的权力,还在咱们兄弟手里。”

  大勇的表情松弛下来。

  李振宇又板起脸:“但是!”

  他指着大勇的鼻子:“你要是给我暗中使绊子,耽误了正事...”

  他没说完,但眼神说明了一切。

  随即他又笑起来,从抽屉里拿出一瓶威士忌。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兄弟。”

  他倒上三杯酒:

  “大勇,我最信任你。所以才把最重要的监督工作交给你。”

  他看向阿杰和瘦猴:“我也信任你们。所以让你们管采购和公关,这些都是油水最多的部门,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部门。”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神情微妙地变化了。

  “相定有能力,但也有弱点。”

  李振宇压低声音:“他需要证明自己,所以会拼命工作。我们给他这个机会,但也在适当的位置上安排了眼睛。”

  他把酒递给三人:

  “相定要是好好干,咱们全力支持。要是有什么别的心思”

  他抿了一口酒。

  “你知道该怎么做。”

  大勇终于露出笑容,一口喝干杯中酒。

  “明白了,振宇哥!”

  李振宇喝完杯中酒后,语气坚定的朝三人说到:

  “建筑行业,那才是未来的大势。但需要我全身心投入。纺织厂是我们的根基,必须有人管好。相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三人被安抚后,正准备离开时。

  李振宇叫住他。

  “大勇”

  声音温和却有力:“记住,我永远最信任你。所以才把最重要的监督工作交给你。”

  朴大勇重重点头,眼神重新燃起光芒。

  他拉开门,大步走出去。

  李振宇走回窗前,看着下面的厂区。

  不久后,他看见朴大勇和李相定在院子里相遇。

  大勇停下脚步,对相定说了什么,然后出乎意料地,他伸手拍了拍相定的肩膀。

  李振宇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他知道,内部暂时不会出现问题了。

  相定会管理公司,大勇会监督相定,而他自己,将掌控所有人。

  这就是他的方式,既给人才发挥空间,又牢牢握住最终控制权。

  在企业内部改革的同时,李振宇的一只手,悄然伸向了政界。

  他深知在当时的韩国,没有政治层面的庇护和支持,企业做得再大,也如同无根之萍。

  他通过多方考察和秘密试探,选中了釜山本地一位颇有名望的退休律师——崔弼洙。

  崔律师人脉广泛,处事圆滑,且口风极紧。

  李振宇以高额年薪和“特别活动经费”聘请他作为强盛纺织的“特别顾问”,实际负责与政界人物的秘密联络。

  他让崔律师仔细研究了汉城地区的政界人物,重点关注那些有潜力、有上升势头、但目前可能缺乏资金支持的中生代政治家。

  他倾向于投资“未来”,而非仅仅巴结现任实权者。

  金永泰议员。

  时年四十五岁的国会议员,属于执政党内的少壮派,在国会工商委员会拥有一定影响力,但背景并非大财阀,资金不算雄厚。

  崔律师在一个私人沙龙上,“偶然”结识了金议员的秘书。

  几次“愉快的交流”后,一笔以“支持金议员地区发展事业”为名的政治捐款,通过一个看似无关的文化基金会,悄然流入了金议员的政治账户。

  李振宇看中的是他在中央层面的影响力和未来的上升空间。

  朴成贤局长。

  汉城市工商局的新任局长,年轻有为,技术官僚出身,对推动本地产业发展有热情和想法。

  李振宇没有直接给钱,而是通过崔律师,以“强盛纺织”的名义,向朴局长主导的一个“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扶持计划”捐赠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并承诺提供技术专家进行指导。

  这笔捐赠公开透明,赢得了朴局长的好感和信任,为强盛日后在本地争取政策优惠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李振宇深知,单纯给钱关系脆弱。

  他更注重创造共同利益。

  例如,他邀请金永泰议员参观改革后焕然一新的强盛工厂,展示现代化企业的形象和解决就业的成果,这成为金议员可以拿来宣扬的政绩。

  他也向朴成贤局长提供行业内部的一手信息和数据,帮助其更好地制定政策。

  这种资源共享和利益捆绑,使得关系更加牢固。

  在向上攀附的同时,李振宇丝毫没有忽视底层的力量。

  他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基层的稳定和支持同样至关重要。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李振宇开始唱红脸,进一步提升了工人的福利待遇。

  改革后效率提升带来的部分利润,被用于提高食堂伙食标准、增设工龄津贴、建立员工子女奖学金制度。

  他成立了由自己直接领导的“员工关系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是朴大勇的心腹,负责处理工人纠纷、发放额外补助,同时也暗中收集厂内外的各种信息,确保对基层的动态了如指掌。

  强盛的工人工资高、福利好,但管理也更为严格,工人们对李振宇既感激又敬畏,忠诚度极高。

  强盛纺织所在的城东区,是传统的工业区兼棚户区。

  李振宇拨款成立了“强盛社区发展基金”,由崔律师负责管理。

  基金的钱用于修补区内的道路、资助孤寡老人、在节日给困难家庭发放生活必需品。

  虽然钱不多,但覆盖面广,迅速为强盛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区内的一些小型运输队、建材店、餐馆,都开始依赖强盛的生意。

  这种经济上的渗透,使得强盛在本地基层拥有了隐形的号召力。

  李振宇并没有试图清除本地的所有灰色势力,而是选择性地吸纳和利用。

  对于那些听话、能办事的小头目,他让朴大勇出面,给予一些厂区周围的“业务”(如部分原材料运输、厂区垃圾清运等),将他们纳入强盛的利益链条。

  对于不识相、试图捣乱的,朴大勇则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确保强盛周围环境的“清净”。

  这套组合拳下来,强盛在城东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