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神轮回篇72 巡夜人
阿默行走在渝州城的街巷中,竹杖点过青石板,发出轻微的脆响。城中的景象与他上次来时已大不相同——
街角新设了降妖驿站,几名蜀山弟子正分发符咒,百姓排队领取;茶肆里,说书人眉飞色舞地讲着景少侠前日剑斩狼妖的事迹;就连孩童玩耍时,手里拿的都是木刻的“镇邪小剑”。
“防护做得不错。”阿默微微点头,却又想起那夜重楼的警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竹杖上的裂痕。
阿默远远的感知下,只见景天立于剑冢中央,周身神光流转,如星河垂落。万千古剑在他周围低鸣震颤,似在呼应他体内苏醒的力量。
他眉宇间少了昔日的嬉笑,多了几分凌厉,但嘴角仍噙着那抹熟悉的散漫笑意。重楼的磨砺果然不凡——那些生死之间的试炼,让景天的剑意愈发纯粹,举手投足间已隐隐有超凡之姿。
剑风荡过,他抬手轻抚过一柄悬浮的残剑,剑身顿时焕发新生,锋芒毕露。阿默心中暗叹:“这小子,终究还是踏上了修仙之路。”
阿默穿过翻涌的魔气,忽见远处天穹裂开一道猩红缝隙,邪祟黑雾如潮水般倾泻而下。而在那污浊漩涡中央,重楼凌空而立,猩红披风猎猎翻飞,如业火燃烧。邪念化作漫天黑雾,嘶吼着催动万剑破空而来,剑芒如暴雨倾泻,誓要将他贯穿。
“让六界看看谁才是至尊!”邪念的咆哮震荡天地。
重楼血眸微抬,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右手尾指随意一弹——
“轰——!”
剑雨刹那崩碎,化作无数星火湮灭。他低沉冷冽的声音响彻云霄:“至尊?你也配提这两字?”
邪念尚未反应,重楼已一步踏出,单指向前,凌空点落。
“咔嚓——”
整片被污染的天幕如琉璃般龟裂,黑雾连同邪念的嘶吼,在那一指之下分崩离析,彻底湮灭。
狂风骤止,天地寂然。重楼收回手,眼中尽是漠然:“尔等蝼蚁,连让本尊用左手的资格都没有。”
阿默眉梢微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到底是魔尊,弹指间邪念灰飞烟灭。
他不由想起自己在破庙中的遭遇——仅仅一缕邪念侵蚀,便险些令他万劫不复。若是直面那邪念本体……
阿默低低一叹,收回目光,转身隐入阴影之中。
阿默踏回渝州地界,青石板路上脚步声渐疏,终是来到渝州城那斑驳的降妖驿站前。驿站内人来人往,各路修士在此兑换功勋奖励。斩杀妖物与凶煞者,皆可领取相应灵石与物资。更难得的是,累计功勋达标者还能借阅蜀山藏经阁的功法典籍。
竹杖叩响降妖驿站的青石阶时,管事正在擦拭"斩妖榜"上的血渍。阿默将三枚邪念结晶放在柜上,结晶里还蜷缩着未散尽的黑色雾丝。
"巡夜人令牌,请收好。"管事推来一块乌木腰牌,上面用丹砂写着"甲戌"二字,"凭此牌,渝州地界免市税、免徭役。"
阿默指尖抚过腰牌边缘——那里刻着细小的蜀山符印。他想起藏经阁里那些对自己毫无反应的功法玉简,就像抚摸不会发芽的枯种。既然如此,修炼资源对他而言便无甚意义,倒不如选择提升地位。他仔细盘算功勋,恰好达到授予"巡夜人"称号的标准。这称号虽不算显赫,却能在凡人城镇享受免税特权,倒也实惠。
能获此称号,多亏了那破庙中的邪念碎片。至于斩妖榜上的排名高低,他倒不甚在意。兑换完金钱奖励后,阿默信步来到渝州东南码头,在临水处购置了一间清静小院。
倒是东南码头那间临水小院,檐角飞翘,正对江雾迷蒙处,颇合心意。推门时惊飞了几只檐下的麻雀,它们扑棱棱的声音,竟比蜀山的晨钟更让他觉得安宁。竹杖斜倚在斑驳的墙边,正好接住一缕穿过瓦缝的夕阳。
远处酒楼飘来斩妖榜揭晓的喝彩声,阿默合上窗扉,将腰牌扔进装铜钱的陶罐。"当啷"一响,惊醒了在梁上打盹的狸花猫。
渝州东南码头的青石板路上,渐渐多了一道竹杖叩击的声响。
邻居们只当是新搬来个清瘦的盲眼青年。卖鱼的张婶头一个发现他总把院前的落叶扫得干干净净,便时常在晨雾里喊一嗓子:"阿默啊,刚蒸的藿香鲫鱼,趁热来吃!"
起初那根青竹杖总会往后缩半步,直到有次被卖茶翁直接拽住袖角:"嫌弃老汉的粗茶淡饭不成?"竹杖这才迟疑地跟着迈进门槛。
如今码头区七户人家都摸清了规律——若哪家门口悬着艾草,傍晚准能看见阿默安静地坐在饭桌角落。他总能把鱼刺剔得干干净净,倒叫几个毛手毛脚的后生挨了爹娘数落。
只有那只常来蹭饭的狸花猫知道,每当子夜时分,竹杖点地的节奏会突然变得极轻。月光透过窗纸时,能照见挂在墙上的乌木腰牌,"巡夜人"三个丹砂小字正泛着微光。
竹杖轻点青石板,阿默倚在码头老柳树下。他无需睁眼,整座渝州城便在感知中纤毫毕现:
卖茶翁铜壶里翻腾的蟹眼水泡,客栈檐角铜铃摆动的轨迹,甚至三巷外张家媳妇发间新簪的并蒂莲纹——皆如墨染宣纸般在灵台清晰浮现。
卖鱼张婶的吆喝声戛然而止。
阿默的感知扫过鱼摊,发现她正偷偷将最肥的鳜鱼塞进他常挎的竹篮里,又用几片荷叶盖得严严实实,生怕被人瞧见似的。他嘴角微不可察地弯了弯,竹杖轻点,装作不知,继续沿着码头慢行。
卖茶翁的铜壶在炭炉上咕嘟作响,蒸腾的水汽里混着陈年普洱的醇香。老汉远远瞧见阿默,便扯着嗓子喊:“后生!今日新到的蒙顶茶,给你留了一包!”
阿默脚步微顿,还未回应,茶翁已大步走来,不由分说将油纸包塞进他手里。“莫推辞,老汉我瞧你总喝白水,这茶养人!”粗糙的手指在他掌心一按,像是怕他溜走似的。
他低头“看”着那包茶叶,指尖触到油纸上未干的茶渍,微湿,微苦,却莫名让人心安。
傍晚时分,阿默的竹篮里已堆满邻里塞来的东西——张婶的鳜鱼、茶翁的茶叶、布庄娘子新裁的靛蓝粗布、药铺伙计偷偷塞的两包甘草……他提着篮子往回走,青石板路上映着斜阳的暖光,每一步都像踩在柔软的烟火气里。
推开小院木门,狸花猫早已蹲在石阶上等他,尾巴尖不耐烦地拍打着地面。阿默轻笑,从篮子里摸出半条小鱼丢给它。猫儿叼起鱼,却不急着吃,反而蹭了蹭他的裤脚,喉咙里滚出低低的呼噜声。
他进屋生火,蒸鱼、煮茶,粗布的纹理在指腹下摩挲出细密的踏实感。茶汤滚沸时,蒸汽模糊了窗棂,远处码头的渔歌隐约飘来,混着归航的桨声。
阿默端起粗瓷碗,热雾氤氲上脸。他忽然想起许多年前,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可如今,这一碗粗茶、半条鳜鱼、檐下猫儿的呼噜声,却比任何仙家法宝都更让他觉得——
原来人间烟火,才是最难得的修行。
夜色渐深,码头的喧嚣慢慢沉寂下来。阿默坐在小院里的竹椅上,指尖轻轻摩挲着粗瓷碗的边缘。狸花猫吃饱喝足,蜷在他的脚边,尾巴偶尔懒洋洋地甩一下。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更天了。
他抬头"望"向夜空,灵识如涟漪般扩散,整座渝州城在他的感知中静谧而安详。张婶家的油灯还亮着,她正在补渔网;卖茶翁的铺子已经熄了火,但炉灶的余温仍未散尽;巷尾的孩童早已睡熟,呼吸均匀而绵长。
这些细微的、平凡的瞬间,却让他的心前所未有地平静。
修仙者追求长生,可长生若无情,又有何意义?
他曾经以为,自己失去双眼,便再也看不见这世间的美好。可如今,他"看"到的,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
张婶偷偷塞进他篮子里的鱼,茶翁硬塞给他的茶叶,布庄娘子特意为他选的柔软布料……这些微不足道的善意,却比任何仙术都要温暖。
夜风拂过,院角的竹叶沙沙作响。
阿默忽然笑了。
他伸手摸了摸狸花猫的脑袋,轻声道:"原来……我一直在找的'道',就在这里。"
猫儿懒懒地"喵"了一声,像是在回应他。
渝州城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只剩下星光洒落,温柔地笼罩着这座烟火人间。
而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处。
阿默忽然一怔。
他指尖的粗瓷碗微微发烫,不是茶水的温度,而是某种更隐晦的波动——仿佛有什么东西,正顺着他的指尖,悄然流入体内。
那不是灵力,不是真元,而是一种更原始、更温厚的能量。
他下意识地低头"看"向自己的掌心,感知内视之下,竟发现气海中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色微光。那光芒不似功法那般凌厉锋锐,反而如同晨曦般柔和,却又绵长不绝。
他猛然意识到——
这能量,竟来自这座城。
(我就想着写写重楼,不是说影视的重楼不好。我只是对于他被邪剑仙打败耿耿于怀。我查了很多资料,ai告诉我司徒钟已经在抗击邪剑仙了。我就很疑惑,这个时间段司徒钟应该不在才对。可是ai告诉我,又卖符、又守护李氏家族,我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方面的事情。然后四五天我都在看资料,写写小说,都准备写到长大。ai又突然告诉我,司徒钟不在。????!我真的无语了,我这是被ai玩了吗?下面的我不想浪费,就当看看吧)
仙神轮回篇72
回到蜀山地界时,抬首望去,蜀山群峰竟悬得更高了。山腰处的流云如今只在山脚浮动,他揉了揉眼,似乎真比离去时又拔升了。
而在蜀山里好像有什么重大事件,全部人都严阵以待。在阿默的感知中,蜀山正殿前,七十二盏青灯摆成星斗大阵。
阿默立在蜀山阴影处,看着广场中央那方以镇妖塔残灰塑成的沙盘。清微掌门手持拂尘轻点,香炉里三柱问天香突然齐齐折断,香灰腾空而起,在离地三尺处凝成流动的画面。
"这是...溯光术?"
画面中突然撕裂出一道赤红裂隙,重楼的身影踏碎虚空而出。他指尖随意一划,号称永世不破的塔心结界便如薄纸般碎裂。塔灵哀鸣化作实质的音波在画面中震荡,却被魔尊战靴碾碎的瓦砾声盖过:
"此等粗劣结界..."灵力将古老的魔族语言转化为在场皆能理解的讯息,"也配称'锁妖'?"
沙盘突然剧烈震颤,香灰凝聚的塔灵虚影在重楼脚下扭曲:"尊上...留情..."尾音未落,画面轰然崩散,漫天香灰簌簌落下,在青石板上拼出一行灼烧状的魔族文字。
竹杖在阿默指间发出细微的爆裂声。
他凝视着青石板上渐渐冷却的魔文,忽然明白那柄邪剑上为何缠绕着如此浓郁的妖气——重楼撕裂镇妖塔时,根本就是放任万千怨煞喷涌而出。那些被囚禁数百年的凶煞之气,自然都附着在魔尊经手的剑器上。
"为了淬炼一把剑..."阿默余光瞥见几名蜀山弟子正在擦拭镇妖剑的残片,那些碎片边缘还带着暗紫色的灼痕,"竟不惜让整个蜀山承担风险。"
香灰拼成的魔文突然无风自动,在空中重组为新的画面:景天在永安当后院挥汗如雨地擦拭剑身,而重楼就立在云层之上,赤瞳中映出少年笨拙的剑招。
阿默的竹杖"咔"地裂开一道新痕。他终于看懂这场博弈——魔尊眼中从来没有什么苍生劫难,只有那颗等待打磨的剑心。就像孩童会为观察蚁群搬运而掀翻石块,谁会在意被压死的蝼蚁?
远处传来清微掌门的叹息,混着镇妖剑残片落地的脆响。清微掌门再次轻点,香灰突然剧烈翻涌,在殿前凝成塔内景象。
画面中,五道扭曲的人形盘坐在塔心——分明是蜀山长老们的轮廓。他们天灵处延伸出的灵丝纠缠成团,渐渐化作漆黑婴孩。那婴孩睁眼的刹那,整座塔内的符文同时黯淡。
"吾乃超脱六界之仙..."邪婴的声音竟是五重混响,"尔等伪善者口中的'邪'...便是吾真名。"
阿默看见它指尖探出菌丝状的怨气,顺着盘龙柱的鎏金纹路渗透。那些号称万劫不腐的玄铁木,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霉变腐朽。
"原来如此。"清微的拂尘坠地,溅起一小撮香灰,"此物…原是吾等之耻"
画面最后定格在邪婴撕开裂隙的瞬间,它回眸的眼神与五位长老的画像重叠。殿外突然风雨大作,将香灰吹散成五缕青烟。
竹杖在青砖上叩出清响,阿默注视着最后一缕香灰消散。
阿默凝望蜀山深处,眸光掠过层峦叠嶂,终是化作一声轻叹。谁曾想那肆虐世间的邪念,竟是五位长老心底暗涌的妄执所凝?它以蜀山正统功法为基、五长老邪念为核,将仙家清正与邪祟戾气熔于一炉——这悖谬的造物,既是对"邪由外生"之论的辛辣反诘,更是对天地秩序最彻骨的诘难。
仙神轮回篇73 酒剑仙
唯有那醉卧渝州城外古槐树的酒商,周身笼着层薄雾似的混沌,酒商在渝州逍遥客栈旁支了个简陋的酒摊,腰间总挂着个磨得发亮的朱漆酒葫芦,身上常带着几分醉意。他懒散地倚在条凳上,偶尔啜一口自酿的浊酒,眯着眼看街上行人往来。
有时,他会晃到码头边的茶摊,混在歇脚的江湖客中间,从袖中摸出几道泛黄的天命符,神神秘秘地念叨:“邪剑仙当于庚子日陨落,就在那金火交汇之处……”听者多当他是醉汉胡言,嗤笑几声便不再理会。
待到日头西沉,他常拎着酒葫芦,摇摇晃晃地走到渝州城外的老槐树下。枝干虬结的古槐荫蔽四野,他便随意往树杈上一躺,任由晚风拂过衣袍,在醉意朦胧间望着渐暗的天色,直至沉沉睡去。
阿默眯起眼睛,低声呢喃:"邪剑仙吗......"目光却始终停留在那酒商身上。
这人虽整日醉态醺然,卖的却是两种酒——逍遥客栈的寻常浊酒,和他亲手所酿的"醉仙酿"。那醉仙酿看似粗陶坛盛着的土烧,可每当酒商拍开泥封时,坛中便会溢出一缕清冽剑意,如寒潭映月,周遭浊气顿时涤荡一空。几个常来买酒的江湖客总说,饮下此酒后,连经脉都似被剑气梳理过一般通透。
阿默指尖轻叩桌沿,暗自思忖。这酒商看似步履蹒跚,可每次踉跄都恰好避开人群拥挤处;看似醉眼迷离,可斟酒时连半滴都不会溅出粗陶碗。尤其当他仰头灌酒时,颈间隐约浮现的道纹,分明是修为已臻化境的征兆。
"有意思......"阿默摩挲着竹杖,看着酒商又晃到槐树下打盹。那株百年古槐的枝叶,竟随着他的鼾声泛起灵气涟漪。
阿默曾路过渝州城西的铁匠铺,看见那粗犷的汉子正对着烧红的铁胚发怔。铺子里还摆着几件小小的木玩具,积了层薄灰——听说铁匠的妻儿都丧于邪气之祸。
那酒商不知何时倚在了铺子门前,解下酒葫芦递过去:"都说一壶酒解千愁?错了......"他仰头饮了一口,喉结滚动间溅出几滴琥珀色的酒液,"酒是让愁变得值得一解。"铁匠怔了怔,接过葫芦灌了一大口,突然红着眼眶哈哈大笑起来。
在阿默的感知下,看得真切——每当暮色四合,渝州城阴气渐盛时,那些饮过"醉仙酿"的江湖客周身便会浮起一层极淡的清光。巷弄间游荡的怨念触到这般酒气,竟如雪遇朝阳般悄然消融。
最蹊跷的是前夜,一个被怨灵缠身的行商跌跌撞撞扑到酒摊前。酒商醉醺醺地拎起半坛残酒当头浇下,那商人身上缠绕的黑气顿时发出刺耳尖啸,化作青烟散去。围观者只当是醉汉闹剧,唯有阿默看见酒液落地时,青石板上绽开的分明是剑痕般的纹路。
偶尔有熟客打趣他总卖些神神叨叨的符纸,酒商便眯着醉眼敲敲酒坛:"卖符咒是副业。"可接过符纸的人若细看,会发现朱砂纹路里凝着的,分明是与他酒中如出一辙的凛冽剑意。
阿默在酒摊前站定,还未开口,那醉眼朦胧的酒商便晃着酒葫芦笑道:"观察了那么久,现在才来吗?"声音沙哑,却带着几分洞悉一切的意味。
阿默眸光微凝——自己这些时日的暗中留意,竟全被对方看在眼里。他仔细打量眼前人,只见酒商浑身酒气与道韵交织,如雾里看花,根本辨不出深浅。
"你......"阿默刚启唇,酒商便抬手打断,将一只粗陶碗"咚"地搁在木案上:"小子,能喝三杯不倒的,才有资格。"话音未落,琥珀色的酒液已倾入碗中,泛起细碎的涟漪。
阿默神色不变,执碗仰首,一饮而尽。霎时间,一股清冽剑意如寒泉贯顶,直透灵台,原本蛰伏的杂念竟被涤荡一空。他缓缓放下陶碗,眼底闪过一丝亮色:"好酒。"
酒商嘴角微扬,第二碗酒已然满上。
三碗烈酒入喉,阿默眉间罕见地浮起一丝醉意,又被他瞬息压下。他指尖轻扣陶碗边缘,沉声道:"酒家姓名。"
司徒钟正仰头灌酒,闻言酒葫芦微微一顿,含糊笑道:"司徒钟。"说罢又晃晃悠悠地摆摆手:"不过嘛......老子更
阿默行走在渝州城的街巷中,竹杖点过青石板,发出轻微的脆响。城中的景象与他上次来时已大不相同——
街角新设了降妖驿站,几名蜀山弟子正分发符咒,百姓排队领取;茶肆里,说书人眉飞色舞地讲着景少侠前日剑斩狼妖的事迹;就连孩童玩耍时,手里拿的都是木刻的“镇邪小剑”。
“防护做得不错。”阿默微微点头,却又想起那夜重楼的警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竹杖上的裂痕。
阿默远远的感知下,只见景天立于剑冢中央,周身神光流转,如星河垂落。万千古剑在他周围低鸣震颤,似在呼应他体内苏醒的力量。
他眉宇间少了昔日的嬉笑,多了几分凌厉,但嘴角仍噙着那抹熟悉的散漫笑意。重楼的磨砺果然不凡——那些生死之间的试炼,让景天的剑意愈发纯粹,举手投足间已隐隐有超凡之姿。
剑风荡过,他抬手轻抚过一柄悬浮的残剑,剑身顿时焕发新生,锋芒毕露。阿默心中暗叹:“这小子,终究还是踏上了修仙之路。”
阿默穿过翻涌的魔气,忽见远处天穹裂开一道猩红缝隙,邪祟黑雾如潮水般倾泻而下。而在那污浊漩涡中央,重楼凌空而立,猩红披风猎猎翻飞,如业火燃烧。邪念化作漫天黑雾,嘶吼着催动万剑破空而来,剑芒如暴雨倾泻,誓要将他贯穿。
“让六界看看谁才是至尊!”邪念的咆哮震荡天地。
重楼血眸微抬,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右手尾指随意一弹——
“轰——!”
剑雨刹那崩碎,化作无数星火湮灭。他低沉冷冽的声音响彻云霄:“至尊?你也配提这两字?”
邪念尚未反应,重楼已一步踏出,单指向前,凌空点落。
“咔嚓——”
整片被污染的天幕如琉璃般龟裂,黑雾连同邪念的嘶吼,在那一指之下分崩离析,彻底湮灭。
狂风骤止,天地寂然。重楼收回手,眼中尽是漠然:“尔等蝼蚁,连让本尊用左手的资格都没有。”
阿默眉梢微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到底是魔尊,弹指间邪念灰飞烟灭。
他不由想起自己在破庙中的遭遇——仅仅一缕邪念侵蚀,便险些令他万劫不复。若是直面那邪念本体……
阿默低低一叹,收回目光,转身隐入阴影之中。
阿默踏回渝州地界,青石板路上脚步声渐疏,终是来到渝州城那斑驳的降妖驿站前。驿站内人来人往,各路修士在此兑换功勋奖励。斩杀妖物与凶煞者,皆可领取相应灵石与物资。更难得的是,累计功勋达标者还能借阅蜀山藏经阁的功法典籍。
竹杖叩响降妖驿站的青石阶时,管事正在擦拭"斩妖榜"上的血渍。阿默将三枚邪念结晶放在柜上,结晶里还蜷缩着未散尽的黑色雾丝。
"巡夜人令牌,请收好。"管事推来一块乌木腰牌,上面用丹砂写着"甲戌"二字,"凭此牌,渝州地界免市税、免徭役。"
阿默指尖抚过腰牌边缘——那里刻着细小的蜀山符印。他想起藏经阁里那些对自己毫无反应的功法玉简,就像抚摸不会发芽的枯种。既然如此,修炼资源对他而言便无甚意义,倒不如选择提升地位。他仔细盘算功勋,恰好达到授予"巡夜人"称号的标准。这称号虽不算显赫,却能在凡人城镇享受免税特权,倒也实惠。
能获此称号,多亏了那破庙中的邪念碎片。至于斩妖榜上的排名高低,他倒不甚在意。兑换完金钱奖励后,阿默信步来到渝州东南码头,在临水处购置了一间清静小院。
倒是东南码头那间临水小院,檐角飞翘,正对江雾迷蒙处,颇合心意。推门时惊飞了几只檐下的麻雀,它们扑棱棱的声音,竟比蜀山的晨钟更让他觉得安宁。竹杖斜倚在斑驳的墙边,正好接住一缕穿过瓦缝的夕阳。
远处酒楼飘来斩妖榜揭晓的喝彩声,阿默合上窗扉,将腰牌扔进装铜钱的陶罐。"当啷"一响,惊醒了在梁上打盹的狸花猫。
渝州东南码头的青石板路上,渐渐多了一道竹杖叩击的声响。
邻居们只当是新搬来个清瘦的盲眼青年。卖鱼的张婶头一个发现他总把院前的落叶扫得干干净净,便时常在晨雾里喊一嗓子:"阿默啊,刚蒸的藿香鲫鱼,趁热来吃!"
起初那根青竹杖总会往后缩半步,直到有次被卖茶翁直接拽住袖角:"嫌弃老汉的粗茶淡饭不成?"竹杖这才迟疑地跟着迈进门槛。
如今码头区七户人家都摸清了规律——若哪家门口悬着艾草,傍晚准能看见阿默安静地坐在饭桌角落。他总能把鱼刺剔得干干净净,倒叫几个毛手毛脚的后生挨了爹娘数落。
只有那只常来蹭饭的狸花猫知道,每当子夜时分,竹杖点地的节奏会突然变得极轻。月光透过窗纸时,能照见挂在墙上的乌木腰牌,"巡夜人"三个丹砂小字正泛着微光。
竹杖轻点青石板,阿默倚在码头老柳树下。他无需睁眼,整座渝州城便在感知中纤毫毕现:
卖茶翁铜壶里翻腾的蟹眼水泡,客栈檐角铜铃摆动的轨迹,甚至三巷外张家媳妇发间新簪的并蒂莲纹——皆如墨染宣纸般在灵台清晰浮现。
卖鱼张婶的吆喝声戛然而止。
阿默的感知扫过鱼摊,发现她正偷偷将最肥的鳜鱼塞进他常挎的竹篮里,又用几片荷叶盖得严严实实,生怕被人瞧见似的。他嘴角微不可察地弯了弯,竹杖轻点,装作不知,继续沿着码头慢行。
卖茶翁的铜壶在炭炉上咕嘟作响,蒸腾的水汽里混着陈年普洱的醇香。老汉远远瞧见阿默,便扯着嗓子喊:“后生!今日新到的蒙顶茶,给你留了一包!”
阿默脚步微顿,还未回应,茶翁已大步走来,不由分说将油纸包塞进他手里。“莫推辞,老汉我瞧你总喝白水,这茶养人!”粗糙的手指在他掌心一按,像是怕他溜走似的。
他低头“看”着那包茶叶,指尖触到油纸上未干的茶渍,微湿,微苦,却莫名让人心安。
傍晚时分,阿默的竹篮里已堆满邻里塞来的东西——张婶的鳜鱼、茶翁的茶叶、布庄娘子新裁的靛蓝粗布、药铺伙计偷偷塞的两包甘草……他提着篮子往回走,青石板路上映着斜阳的暖光,每一步都像踩在柔软的烟火气里。
推开小院木门,狸花猫早已蹲在石阶上等他,尾巴尖不耐烦地拍打着地面。阿默轻笑,从篮子里摸出半条小鱼丢给它。猫儿叼起鱼,却不急着吃,反而蹭了蹭他的裤脚,喉咙里滚出低低的呼噜声。
他进屋生火,蒸鱼、煮茶,粗布的纹理在指腹下摩挲出细密的踏实感。茶汤滚沸时,蒸汽模糊了窗棂,远处码头的渔歌隐约飘来,混着归航的桨声。
阿默端起粗瓷碗,热雾氤氲上脸。他忽然想起许多年前,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可如今,这一碗粗茶、半条鳜鱼、檐下猫儿的呼噜声,却比任何仙家法宝都更让他觉得——
原来人间烟火,才是最难得的修行。
夜色渐深,码头的喧嚣慢慢沉寂下来。阿默坐在小院里的竹椅上,指尖轻轻摩挲着粗瓷碗的边缘。狸花猫吃饱喝足,蜷在他的脚边,尾巴偶尔懒洋洋地甩一下。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更天了。
他抬头"望"向夜空,灵识如涟漪般扩散,整座渝州城在他的感知中静谧而安详。张婶家的油灯还亮着,她正在补渔网;卖茶翁的铺子已经熄了火,但炉灶的余温仍未散尽;巷尾的孩童早已睡熟,呼吸均匀而绵长。
这些细微的、平凡的瞬间,却让他的心前所未有地平静。
修仙者追求长生,可长生若无情,又有何意义?
他曾经以为,自己失去双眼,便再也看不见这世间的美好。可如今,他"看"到的,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
张婶偷偷塞进他篮子里的鱼,茶翁硬塞给他的茶叶,布庄娘子特意为他选的柔软布料……这些微不足道的善意,却比任何仙术都要温暖。
夜风拂过,院角的竹叶沙沙作响。
阿默忽然笑了。
他伸手摸了摸狸花猫的脑袋,轻声道:"原来……我一直在找的'道',就在这里。"
猫儿懒懒地"喵"了一声,像是在回应他。
渝州城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只剩下星光洒落,温柔地笼罩着这座烟火人间。
而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处。
阿默忽然一怔。
他指尖的粗瓷碗微微发烫,不是茶水的温度,而是某种更隐晦的波动——仿佛有什么东西,正顺着他的指尖,悄然流入体内。
那不是灵力,不是真元,而是一种更原始、更温厚的能量。
他下意识地低头"看"向自己的掌心,感知内视之下,竟发现气海中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色微光。那光芒不似功法那般凌厉锋锐,反而如同晨曦般柔和,却又绵长不绝。
他猛然意识到——
这能量,竟来自这座城。
(我就想着写写重楼,不是说影视的重楼不好。我只是对于他被邪剑仙打败耿耿于怀。我查了很多资料,ai告诉我司徒钟已经在抗击邪剑仙了。我就很疑惑,这个时间段司徒钟应该不在才对。可是ai告诉我,又卖符、又守护李氏家族,我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方面的事情。然后四五天我都在看资料,写写小说,都准备写到长大。ai又突然告诉我,司徒钟不在。????!我真的无语了,我这是被ai玩了吗?下面的我不想浪费,就当看看吧)
仙神轮回篇72
回到蜀山地界时,抬首望去,蜀山群峰竟悬得更高了。山腰处的流云如今只在山脚浮动,他揉了揉眼,似乎真比离去时又拔升了。
而在蜀山里好像有什么重大事件,全部人都严阵以待。在阿默的感知中,蜀山正殿前,七十二盏青灯摆成星斗大阵。
阿默立在蜀山阴影处,看着广场中央那方以镇妖塔残灰塑成的沙盘。清微掌门手持拂尘轻点,香炉里三柱问天香突然齐齐折断,香灰腾空而起,在离地三尺处凝成流动的画面。
"这是...溯光术?"
画面中突然撕裂出一道赤红裂隙,重楼的身影踏碎虚空而出。他指尖随意一划,号称永世不破的塔心结界便如薄纸般碎裂。塔灵哀鸣化作实质的音波在画面中震荡,却被魔尊战靴碾碎的瓦砾声盖过:
"此等粗劣结界..."灵力将古老的魔族语言转化为在场皆能理解的讯息,"也配称'锁妖'?"
沙盘突然剧烈震颤,香灰凝聚的塔灵虚影在重楼脚下扭曲:"尊上...留情..."尾音未落,画面轰然崩散,漫天香灰簌簌落下,在青石板上拼出一行灼烧状的魔族文字。
竹杖在阿默指间发出细微的爆裂声。
他凝视着青石板上渐渐冷却的魔文,忽然明白那柄邪剑上为何缠绕着如此浓郁的妖气——重楼撕裂镇妖塔时,根本就是放任万千怨煞喷涌而出。那些被囚禁数百年的凶煞之气,自然都附着在魔尊经手的剑器上。
"为了淬炼一把剑..."阿默余光瞥见几名蜀山弟子正在擦拭镇妖剑的残片,那些碎片边缘还带着暗紫色的灼痕,"竟不惜让整个蜀山承担风险。"
香灰拼成的魔文突然无风自动,在空中重组为新的画面:景天在永安当后院挥汗如雨地擦拭剑身,而重楼就立在云层之上,赤瞳中映出少年笨拙的剑招。
阿默的竹杖"咔"地裂开一道新痕。他终于看懂这场博弈——魔尊眼中从来没有什么苍生劫难,只有那颗等待打磨的剑心。就像孩童会为观察蚁群搬运而掀翻石块,谁会在意被压死的蝼蚁?
远处传来清微掌门的叹息,混着镇妖剑残片落地的脆响。清微掌门再次轻点,香灰突然剧烈翻涌,在殿前凝成塔内景象。
画面中,五道扭曲的人形盘坐在塔心——分明是蜀山长老们的轮廓。他们天灵处延伸出的灵丝纠缠成团,渐渐化作漆黑婴孩。那婴孩睁眼的刹那,整座塔内的符文同时黯淡。
"吾乃超脱六界之仙..."邪婴的声音竟是五重混响,"尔等伪善者口中的'邪'...便是吾真名。"
阿默看见它指尖探出菌丝状的怨气,顺着盘龙柱的鎏金纹路渗透。那些号称万劫不腐的玄铁木,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霉变腐朽。
"原来如此。"清微的拂尘坠地,溅起一小撮香灰,"此物…原是吾等之耻"
画面最后定格在邪婴撕开裂隙的瞬间,它回眸的眼神与五位长老的画像重叠。殿外突然风雨大作,将香灰吹散成五缕青烟。
竹杖在青砖上叩出清响,阿默注视着最后一缕香灰消散。
阿默凝望蜀山深处,眸光掠过层峦叠嶂,终是化作一声轻叹。谁曾想那肆虐世间的邪念,竟是五位长老心底暗涌的妄执所凝?它以蜀山正统功法为基、五长老邪念为核,将仙家清正与邪祟戾气熔于一炉——这悖谬的造物,既是对"邪由外生"之论的辛辣反诘,更是对天地秩序最彻骨的诘难。
仙神轮回篇73 酒剑仙
唯有那醉卧渝州城外古槐树的酒商,周身笼着层薄雾似的混沌,酒商在渝州逍遥客栈旁支了个简陋的酒摊,腰间总挂着个磨得发亮的朱漆酒葫芦,身上常带着几分醉意。他懒散地倚在条凳上,偶尔啜一口自酿的浊酒,眯着眼看街上行人往来。
有时,他会晃到码头边的茶摊,混在歇脚的江湖客中间,从袖中摸出几道泛黄的天命符,神神秘秘地念叨:“邪剑仙当于庚子日陨落,就在那金火交汇之处……”听者多当他是醉汉胡言,嗤笑几声便不再理会。
待到日头西沉,他常拎着酒葫芦,摇摇晃晃地走到渝州城外的老槐树下。枝干虬结的古槐荫蔽四野,他便随意往树杈上一躺,任由晚风拂过衣袍,在醉意朦胧间望着渐暗的天色,直至沉沉睡去。
阿默眯起眼睛,低声呢喃:"邪剑仙吗......"目光却始终停留在那酒商身上。
这人虽整日醉态醺然,卖的却是两种酒——逍遥客栈的寻常浊酒,和他亲手所酿的"醉仙酿"。那醉仙酿看似粗陶坛盛着的土烧,可每当酒商拍开泥封时,坛中便会溢出一缕清冽剑意,如寒潭映月,周遭浊气顿时涤荡一空。几个常来买酒的江湖客总说,饮下此酒后,连经脉都似被剑气梳理过一般通透。
阿默指尖轻叩桌沿,暗自思忖。这酒商看似步履蹒跚,可每次踉跄都恰好避开人群拥挤处;看似醉眼迷离,可斟酒时连半滴都不会溅出粗陶碗。尤其当他仰头灌酒时,颈间隐约浮现的道纹,分明是修为已臻化境的征兆。
"有意思......"阿默摩挲着竹杖,看着酒商又晃到槐树下打盹。那株百年古槐的枝叶,竟随着他的鼾声泛起灵气涟漪。
阿默曾路过渝州城西的铁匠铺,看见那粗犷的汉子正对着烧红的铁胚发怔。铺子里还摆着几件小小的木玩具,积了层薄灰——听说铁匠的妻儿都丧于邪气之祸。
那酒商不知何时倚在了铺子门前,解下酒葫芦递过去:"都说一壶酒解千愁?错了......"他仰头饮了一口,喉结滚动间溅出几滴琥珀色的酒液,"酒是让愁变得值得一解。"铁匠怔了怔,接过葫芦灌了一大口,突然红着眼眶哈哈大笑起来。
在阿默的感知下,看得真切——每当暮色四合,渝州城阴气渐盛时,那些饮过"醉仙酿"的江湖客周身便会浮起一层极淡的清光。巷弄间游荡的怨念触到这般酒气,竟如雪遇朝阳般悄然消融。
最蹊跷的是前夜,一个被怨灵缠身的行商跌跌撞撞扑到酒摊前。酒商醉醺醺地拎起半坛残酒当头浇下,那商人身上缠绕的黑气顿时发出刺耳尖啸,化作青烟散去。围观者只当是醉汉闹剧,唯有阿默看见酒液落地时,青石板上绽开的分明是剑痕般的纹路。
偶尔有熟客打趣他总卖些神神叨叨的符纸,酒商便眯着醉眼敲敲酒坛:"卖符咒是副业。"可接过符纸的人若细看,会发现朱砂纹路里凝着的,分明是与他酒中如出一辙的凛冽剑意。
阿默在酒摊前站定,还未开口,那醉眼朦胧的酒商便晃着酒葫芦笑道:"观察了那么久,现在才来吗?"声音沙哑,却带着几分洞悉一切的意味。
阿默眸光微凝——自己这些时日的暗中留意,竟全被对方看在眼里。他仔细打量眼前人,只见酒商浑身酒气与道韵交织,如雾里看花,根本辨不出深浅。
"你......"阿默刚启唇,酒商便抬手打断,将一只粗陶碗"咚"地搁在木案上:"小子,能喝三杯不倒的,才有资格。"话音未落,琥珀色的酒液已倾入碗中,泛起细碎的涟漪。
阿默神色不变,执碗仰首,一饮而尽。霎时间,一股清冽剑意如寒泉贯顶,直透灵台,原本蛰伏的杂念竟被涤荡一空。他缓缓放下陶碗,眼底闪过一丝亮色:"好酒。"
酒商嘴角微扬,第二碗酒已然满上。
三碗烈酒入喉,阿默眉间罕见地浮起一丝醉意,又被他瞬息压下。他指尖轻扣陶碗边缘,沉声道:"酒家姓名。"
司徒钟正仰头灌酒,闻言酒葫芦微微一顿,含糊笑道:"司徒钟。"说罢又晃晃悠悠地摆摆手:"不过嘛......老子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