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那张染了笔墨的纸张再没写上半个字。-《小娇妻一胎双胞震惊绝嗣军官全家》

  温迎,你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那晚的触感,神经牵动....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开始他确实是被强迫的,可后面是他主动的....那女人都哭着求他了,可她越哭他就越兴奋......

  脸上升起一丝可疑的绯红,他快速掐断了自己的回应,视线再次落在信上。

  打开信封是女人娟丽秀气的字体。

  【沈确:我在家里做些剁椒鱼块,你尝尝看喜不喜欢,可能有点辣哦!

  还有你的聘礼我收到了,谢谢你,我很喜欢。】

  短短两行字,沈确扫一眼就看完了,可偏偏他来回看了好几遍,明明只是简单的话语,可他心里却觉得暖暖的,心里某块柔暖的地方像是被戳了一下。

  他立马找来纸笔想写封回信,可笔尖停留在纸张上迟迟不动,突然跟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妻子写信,他还真不知从何下笔。

  他的目光又转移到鱼罐头上,原来这叫剁椒鱼块啊,红油辣椒裹着鱼块一口咬下去鲜、香、辣、酥同时在口腔里蔓延开来,这味道瞬间征服了他。

  再后来那张染了笔墨的纸张再没写上半个字。

  ..........

  温迎回村后将母亲、大嫂、二嫂都叫了过来,每人十元放在她们手上,“这是今天卖银针菇的钱,你们收好。”

  “天呐,要发财了,迎儿你可真是我们的大福星!”

  “那可不是,财神爷啊,财神爷都没给过这么多钱!”

  见她们各个都笑眯了眼,温迎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现在对于她们而言简直是笔巨款。

  “不过,这条路还是不安全。”

  “以后要想长久些,就必须打着村里的名义,这样我们就不用偷偷摸摸的进行了。”

  几人也觉得有道理,毕竟这事也确实不长久。

  温迎再三思量后觉得还是得找村长商量下,其实附近的村子里就数中南村最穷,像肉这种稀罕物更是一个月都难得吃上一回。

  这里的民风淳朴,待人又和善,温迎也想帮村里多找条谋生的路子。

  她走到村庄的最偏僻的地方,连木门都摇摇欲坠的,温迎真怕这门要倒下来。

  她粗鲁的拍着门,“村长,你在家吗?”

  很快门就被打开了,一个瘦弱的黝黑小老头出现在面前,眼神里满是疑惑,这人谁?

  因为原主自从变胖变丑后她就不怎么喜欢出门,所以村长不认识她也不奇怪。

  “村长,我是温迎。”

  村长李德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老温家的女儿啊,怎么看上去瘦了些,脸上也没之前那么多斑点了。

  “是迎丫头啊,快进来吧。”

  “吃饭了吗?”

  村长很是热情的招呼她进来,里面一家人都在吃饭,不过桌子上也就是一盆稀的不能再稀的粥,再加几个粗粮馒头,看得温迎鼻子一酸,心里盘算着哪天给村里改善改善伙食。

  “吃了村长,我今天来是有件关于村里的大事。”

  李德民见迎丫头肩上背了个竹篓,神色认真还以为真有什么大事,连忙叫她进来说。

  两人进了里堂,温迎这才把篓子卸了下来,盖子一揭开,白白嫩嫩的银针菇露了出来,独有的清香味瞬间把李德民吸引了过去。

  “丫头这是?”

  温迎把来意跟村长说明后,他张了张嘴,却半个字都说不出来,但是泛红的眼眶足以说明他的情绪。

  李德明是个不太会表达的淳朴老实人,就在他想给温迎跪下感谢时,温迎及时拉住了他,“村长,您是长辈,怎么能对我行如此大礼呢?”

  李德明眼里含着泪花摇了摇头,“什么长辈不长辈的,能我们全村人吃饱饭的就是我们供奉的神明!”

  温迎可能不知道这份收入会让多少人能吃饱饭,可他知道!更知道人家这么赚钱的门路自己不留着赚,反而想着全村的人。

  温团你可真是我们中南村留了个好活路啊!

  “迎丫头,别叫村长了,叫我李叔就成。”

  “好,李叔。”

  ‘兹拉--兹拉--’村头的广播久违的响了,里面出现了李德民久违的声音。

  “各位父老乡亲们,现在有大事宣布,大家在村头集合。”

  “饭都先别吃了,现在有件比吃饭更大的事!”

  李德民的声音在广播里响了好几遍,大家狠狠地扒了几口饭就走了。

  村长和温迎一早就在村头等着大家了。

  早些到的人都在下面小声讨论着。

  “怎么还有比吃饭还大的事?”

  “我也想不出,这村长到底是有什么事?要分猪肉了?”

  “哈哈哈哈,那这是比吃饭还大的事!”

  “村里这广播都几年没响过了,别说肯定是什么大事,不然村长也不会在吃饭的点叫大伙出来。”

  等人都到的差不多了,村长才拿起喇叭开始说道,“迎丫头给我们村带来个赚钱的好路子。”

  大家一听能赚钱之前没吃饱饭的痛苦一扫而空,各个都耐心的等着村长的下文。

  村长这时把喇叭交给了温迎,温迎大方接过。

  开始大家都很好奇,村长旁边那丫头是谁,这会才反应过来是温家丫头温迎,这有段时间没见脸上可干净多了,好像还瘦了几圈似的。

  “各位乡亲们好,我是温迎。”

  “待会每家派出一个跟我到我家里去学种银针菇,卖价是两毛一斤。”

  “最好是女同志,心细些也学的快些。”

  原本各个都低着头的妇女们听到需要的是女性,兴奋的不行,这种好了光是一斤都能卖两毛呢。

  而且她们明显感觉自家男人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同了。

  于是她们各个都将头小幅度的抬了起来,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去了温迎家。

  温迎将人分成四队,分别由母亲、大嫂、二嫂和自己各教一队。

  大家都非常积极的学,边学边夸,说陈桂花生了个好闺女,让大伙都沾上了光。

  温迎看学得差不多了,就把地里的西瓜拔了洗干净分给大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