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热热闹闹的新年过去,山村又渐渐恢复了平日的节奏。只是那积雪消融后露出的泥土,和吹面不寒的杨柳风,都带着一股蠢蠢欲动的生机。
正月十五一过,沈远山便有些坐不住了。一日清晨,他站在后院,望着沉寂了一冬的药园,对正在晾晒药材的林小荷说:“小荷,地气开始动了。得准备春播的事了。”
林小荷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药屑,眼中也闪着光:“可不是嘛!我瞧着那育苗畦的土,都松泛了不少。今年咱们种点什么新品种?”
“苏兄年前托人捎来的信里,又附了几样药材种子,说是南边来的,耐寒性不错,可以试试。”沈远山从怀里掏出几个更小的油纸包,“喏,这是白芷,这是防风,都是解表散寒的好药,咱们这儿用得着。”
“太好了!”林小荷接过种子,像捧着宝贝,“咱们本地药材虽好,若能再添些品种,以后用药就更宽裕了。”
说干就干。选了个日头暖和的下午,一家子连同陈榆,又开始了熟悉的劳作。沈远山和陈榆负责翻整土地,将冻了一冬的土块细细耙碎,施上底肥。林小荷则带着安生,在温暖的屋里处理种子。有些需要温水浸泡催芽,有些则要拌上细沙以便播种均匀。
安生现在已经是个小“帮手”了,虽然依旧是帮倒忙的时候多。他坚持要坐在放种子的矮桌旁,学着娘亲的样子,用胖乎乎的小手抓起一把种子,然后……天女散花般撒得到处都是。林小荷也不阻止,只是笑着由他玩闹,等他注意力转移了,再悄悄把种子收拢起来。
“今年咱们得把畦垄规划得再细致些。”沈远山一边干活一边说,“喜阳的、耐阴的分开,高杆的、矮棵的间作,省得它们互相抢阳光抢肥力。”
“嗯,”林小荷点头,“还得留出块地来,专门种药食同源的,像百合、山药、紫苏这些,药膳坊里用量大。”
孙老爹照例叼着烟袋来“巡视”,看了看他们准备的种子和整理好的土地,点点头:“嗯,开春早,土醒得也快,是时候了。白芷喜肥,那边角落的地力足,种那儿合适。防风倒是皮实,耐旱,靠边点种就行。”
有了这位老把式的指点,大家心里更踏实了。
几天后,选了个黄道吉日,春播正式开始了。依旧是沈远山把握大局,林小荷和陈榆动手,将一颗颗寄托着希望的种子,小心翼翼地埋进温润的土壤里。
比起去年第一次播种时的小心翼翼和不确定,今年大家的手法都熟练了许多,配合也更加默契。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芬芳,和一种忙碌而喜悦的气息。
村里的孩子们听说沈家药园又开始播种了,又都跑来看热闹。不过这次他们懂事了不少,只敢扒在篱笆外看,还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今年种的是啥?”
“肯定又是能治病的好东西!”
“等结了果子,小荷婶婶肯定还给咱们吃!”
安生看到这么多小哥哥小姐姐,兴奋地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差点摔个屁墩儿,被陈榆一把捞住,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播完种,细细地浇上水,看着湿润的畦面在阳光下泛着深褐色的光泽,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种下去了,心就踏实了一半。”林小荷擦着额角的汗说。
“剩下的一半,就看老天爷赏不赏脸,和咱们伺候得用不用心了。”沈远山望着这片土地,目光里充满了期待。
傍晚收工回家,灶房里飘出饭菜的香气。安生玩累了,趴在爹爹肩膀上睡着了,小脸红扑扑的。
春日暖阳洒满小院,药园里新播下的种子正在泥土下静静吸收养分,蓄势待发。医馆内,药香依旧,却似乎又融入了更多新生的气息。
新春伊始,万物复苏。希望,如同那种子一般,已经深埋进土里。只待春风化雨,便会破土而出,绽放出崭新的嫩芽,预示着又一个充满劳碌与收获的年份。
正月十五一过,沈远山便有些坐不住了。一日清晨,他站在后院,望着沉寂了一冬的药园,对正在晾晒药材的林小荷说:“小荷,地气开始动了。得准备春播的事了。”
林小荷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药屑,眼中也闪着光:“可不是嘛!我瞧着那育苗畦的土,都松泛了不少。今年咱们种点什么新品种?”
“苏兄年前托人捎来的信里,又附了几样药材种子,说是南边来的,耐寒性不错,可以试试。”沈远山从怀里掏出几个更小的油纸包,“喏,这是白芷,这是防风,都是解表散寒的好药,咱们这儿用得着。”
“太好了!”林小荷接过种子,像捧着宝贝,“咱们本地药材虽好,若能再添些品种,以后用药就更宽裕了。”
说干就干。选了个日头暖和的下午,一家子连同陈榆,又开始了熟悉的劳作。沈远山和陈榆负责翻整土地,将冻了一冬的土块细细耙碎,施上底肥。林小荷则带着安生,在温暖的屋里处理种子。有些需要温水浸泡催芽,有些则要拌上细沙以便播种均匀。
安生现在已经是个小“帮手”了,虽然依旧是帮倒忙的时候多。他坚持要坐在放种子的矮桌旁,学着娘亲的样子,用胖乎乎的小手抓起一把种子,然后……天女散花般撒得到处都是。林小荷也不阻止,只是笑着由他玩闹,等他注意力转移了,再悄悄把种子收拢起来。
“今年咱们得把畦垄规划得再细致些。”沈远山一边干活一边说,“喜阳的、耐阴的分开,高杆的、矮棵的间作,省得它们互相抢阳光抢肥力。”
“嗯,”林小荷点头,“还得留出块地来,专门种药食同源的,像百合、山药、紫苏这些,药膳坊里用量大。”
孙老爹照例叼着烟袋来“巡视”,看了看他们准备的种子和整理好的土地,点点头:“嗯,开春早,土醒得也快,是时候了。白芷喜肥,那边角落的地力足,种那儿合适。防风倒是皮实,耐旱,靠边点种就行。”
有了这位老把式的指点,大家心里更踏实了。
几天后,选了个黄道吉日,春播正式开始了。依旧是沈远山把握大局,林小荷和陈榆动手,将一颗颗寄托着希望的种子,小心翼翼地埋进温润的土壤里。
比起去年第一次播种时的小心翼翼和不确定,今年大家的手法都熟练了许多,配合也更加默契。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芬芳,和一种忙碌而喜悦的气息。
村里的孩子们听说沈家药园又开始播种了,又都跑来看热闹。不过这次他们懂事了不少,只敢扒在篱笆外看,还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今年种的是啥?”
“肯定又是能治病的好东西!”
“等结了果子,小荷婶婶肯定还给咱们吃!”
安生看到这么多小哥哥小姐姐,兴奋地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差点摔个屁墩儿,被陈榆一把捞住,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播完种,细细地浇上水,看着湿润的畦面在阳光下泛着深褐色的光泽,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种下去了,心就踏实了一半。”林小荷擦着额角的汗说。
“剩下的一半,就看老天爷赏不赏脸,和咱们伺候得用不用心了。”沈远山望着这片土地,目光里充满了期待。
傍晚收工回家,灶房里飘出饭菜的香气。安生玩累了,趴在爹爹肩膀上睡着了,小脸红扑扑的。
春日暖阳洒满小院,药园里新播下的种子正在泥土下静静吸收养分,蓄势待发。医馆内,药香依旧,却似乎又融入了更多新生的气息。
新春伊始,万物复苏。希望,如同那种子一般,已经深埋进土里。只待春风化雨,便会破土而出,绽放出崭新的嫩芽,预示着又一个充满劳碌与收获的年份。